于易峰从会议室中走出的时候,还在思考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规划。
“大幅增加人口数量、反物质武器、引力波广播技术、纳米技术、暗物质理论、更多更强的飞船……”在未来,有太多太多的东西需要发展。
科学与技术,两者紧密联系,却又相互分开。
科学偏向于理论,相当于一颗“大树”的主杆,具有指导性作用。而技术是将科学转化为实用,是主杆上的分支。
两者的出现,实际上有一定的前后顺序,也就是……一定的滞后性。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深入,这种滞后性,正被拉得越来越长……
法拉第发明了发电机,四十多年后才有电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在发现几十年之后,才研究出原子弹。
还有更多更多的科学,人类根本没办法,将它转变成可以利用的“技术”。
这种“转换”,需要经验,需要积累,需要聪明才智。
譬如说在标准模型中,除了引力之外,其他三种基本作用力,早就已经统一。
但人类始终没办法,将电磁力转化为强相互作用,也没有办法制造出强度夸张的……强相互作用材料。
又譬如说,人类已经可以利用暗物质扭曲空间,让空间轻微地膨胀、收缩,但却没法制造一个静态的引力场,来制造人工重力、反重力……
想要将科学理论,转换为更多实用的技术,需要长久的摸索。
现在人类的科技树,L2、L3、L4均有涉猎,主杆很长,但是分支并不多,几乎是光秃秃的中间一根。
也就是,有很多理论暂时处于“无用”的状态。各层次的分支科技,远远没有挖掘干净,甚至……连万分之一都没有。
“但是我们的人口不多……想要挖掘到自己的极限,估计几万年都不够,需要几十万、上百万年!现在科技树的庞大,已经不是低级文明时候可以比拟的了。”
“所以必须要有一个研究重点,也就是……创造我们自己的独有科技!然后,用这些技术,和其他友好的文明交易,这样才能互通有无,节省时间。”
于易峰认为,纳米技术的研究,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科技等级的高低,并不代表着实用性,却一定程度代表了,这项科技的研究难度以及……“价格”。
因为智力壁垒的存在,更高等级的科技,往往研究难度更大,物以稀为贵,它的价格也就越高。而低等级的科技,普通文明都可以研究,价格往往低一些。
“一项基于L3纳米科学的普通科技,从价格上,或许能换取三项基于L2暗物质理论的普通科技……”
现在的纳米技术与各种学科混搭在一起,变得越来越困难,几乎所有的前沿科学,基本上都由超人类科学家从事。
原先的人类科学家,只能摸的清一些边边角角,从事一些经验上的累积工作。
这不禁让于易峰暗暗感叹智力壁垒的强大,如果没有完美素,可能人类就止步于L3或者L4了。
如果没有“玲”的辅助,自带各种天然的模板,估计连纳米动力学的研究,也只能慢吞吞如同蜗牛爬行。
“但是……就算纳米动力学难度很高,我们的超人类科学家依旧有所余力。所以更不应该放弃这方面的优势……而是要深入挖掘!”
“……以后和其他文明交换科技,也可以占据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普通的科学家,可以从事L2级暗物质科学的研究……”
思考到这里,于易峰真的想狠狠心,把所有人都用上完美素,转变为智力更高的超人类。
随着超人类的增多,他深深感受到了,两种个体能力上的差距。
普通人的寿命,只有短短百年,用上各种技术手段,也就四百年,放在整个宇宙实在是太短暂了。
而超人类,寿命千年,再用上目前各种延寿手段,总共四千年以上,这样就稍微可观一些。
不仅仅是寿命,还有其他的方方面面……
想到这里,于易峰长长叹了一口气。
随着人口的慢慢增多,民间甚至政府高层中,已经出现了“全民超人类计划”的呼吁声。
超人类比普通人实在强太多了,全民转换为超人类后,攀科技的速度,无疑能够大大提升不知道多少倍。
“对于普通的科学家而言,目前的难度,已然渐渐到达自己的上限……他们想要变得更聪明,很正常。”
而这些年的时间,无论政府部门怎么制定方案,都没有办法自然地将公民思维形态,过渡到“公养孩子”的方面。
“现在的社会制度,已经很完美了。个人抚养孩子,其实是极大富裕下的一种天然责任。为了给孩子做出榜样,一定程度保证了公民的工作自觉程度。”
“贸然更改,反倒不美。”
“但要是不改,又没法通过智力壁垒……”于易峰再次叹气:“我们……还是得依靠不明副作用的完美素吗?”
经过仔细的研究,政府部门还是决定……暂时搁置“全民超人类计划。
一来,生物学家还没有证明完美素的绝对安全;二来,现在人口根本没达标,还得忍耐一阵子,否则大家用上了完美素,人口增长率就更低了。
“五百万到六百万的人口啊!”
他抬头看向璀璨的星空,眼中有一点迷茫……那里好像是曾经……太阳的方向。
世界上还有很多的未解之谜……完美素是否安全?
类人生物是否已经占据了银河系?
星际文明间的交易市场究竟怎么样?
这一切……都需要人类亲自去揭晓。
“加油吧!”
于易峰很快就恢复了斗志,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当中……
时光匆匆。
十年,二十年地过去……
现在是新人类历……零五六一年,新人类来到御夫星系第98年。
壮观而又漂亮的新一代母舰“家园号”已经停留在太空船坞上,在四十年前就已经正式竣工,所有的结构都采用了纳米学材料,是一架造价极度高昂的飞船。
盖亚生物“玲”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超高的产能几乎可以媲美新人类文明,甚至有许多技术,都是由她推导出来了的。
真正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在三十年前,也终于完成。
对于这项技术,人类采用的是惯性约束技术,利用高能激光四面八方攻击靶丸。这些等离子体粒子通过向心爆聚,被压缩到高温、高密度状态,从而发生核聚变反应。
实际上,这种装置只是核爆炉的变种,利用的核原料是氦-3 以及氘,却是一代代改进下,利用纳米学材料实现的小型装置。
而家园号内部的“诺亚号”,通过这么多年的时间,已经载满了满满当当的物质资源。
这一次的载满,是真正的载满,用上了70%以上的空间,放在以前是不可思议的超大工程。
诺亚号的内部空间,水平方向上的直径是200公里,垂直方向上长度为六十公里。这么大一个椭球,内部体积……高达一百二十万立方公里,竟然被人类装的满满当当的了!
里边虽然不全都是实心,还有各种森林公园、海洋、空气等等,但物质资源是真正的海量!一百二十万立方公里啊,很难想象它有多大。
除了正儿八经的行星级飞船,从资源角度,几乎没有飞船可以匹敌这种资源量了。
整个装载工程的工程量,几乎比建设“家园号”庞大了几百倍!
人类能够完成,还是因为……纳米技术。
在这段岁月中,随着越来越多超人类科学家加入,纳米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迅猛,各种机器人的功能也渐渐变得复杂。
甚至,连矿物开采的挖掘机都渐渐被淘汰,转变成了……挖矿型的纳米机器人。
这种超小型纳米机器人的功能只有两个,繁殖、分解。它既可以用来当做战斗用武器,也可以拿来挖矿。
只要提供足够的无线电能源,纳米机器人就会自动工作,将坚硬的石头分解成非常细小的沙子。等这个矿区被全部分解后,用装载机器把沙子装回去冶炼就行。
这样的挖矿速度,不知道比原先的技术高了多少倍!
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全民努力之下,新人类文明的所有科技,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姿态。
“大幅增加人口数量、反物质武器、引力波广播技术、纳米技术、暗物质理论、更多更强的飞船……”在未来,有太多太多的东西需要发展。
科学与技术,两者紧密联系,却又相互分开。
科学偏向于理论,相当于一颗“大树”的主杆,具有指导性作用。而技术是将科学转化为实用,是主杆上的分支。
两者的出现,实际上有一定的前后顺序,也就是……一定的滞后性。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深入,这种滞后性,正被拉得越来越长……
法拉第发明了发电机,四十多年后才有电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在发现几十年之后,才研究出原子弹。
还有更多更多的科学,人类根本没办法,将它转变成可以利用的“技术”。
这种“转换”,需要经验,需要积累,需要聪明才智。
譬如说在标准模型中,除了引力之外,其他三种基本作用力,早就已经统一。
但人类始终没办法,将电磁力转化为强相互作用,也没有办法制造出强度夸张的……强相互作用材料。
又譬如说,人类已经可以利用暗物质扭曲空间,让空间轻微地膨胀、收缩,但却没法制造一个静态的引力场,来制造人工重力、反重力……
想要将科学理论,转换为更多实用的技术,需要长久的摸索。
现在人类的科技树,L2、L3、L4均有涉猎,主杆很长,但是分支并不多,几乎是光秃秃的中间一根。
也就是,有很多理论暂时处于“无用”的状态。各层次的分支科技,远远没有挖掘干净,甚至……连万分之一都没有。
“但是我们的人口不多……想要挖掘到自己的极限,估计几万年都不够,需要几十万、上百万年!现在科技树的庞大,已经不是低级文明时候可以比拟的了。”
“所以必须要有一个研究重点,也就是……创造我们自己的独有科技!然后,用这些技术,和其他友好的文明交易,这样才能互通有无,节省时间。”
于易峰认为,纳米技术的研究,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科技等级的高低,并不代表着实用性,却一定程度代表了,这项科技的研究难度以及……“价格”。
因为智力壁垒的存在,更高等级的科技,往往研究难度更大,物以稀为贵,它的价格也就越高。而低等级的科技,普通文明都可以研究,价格往往低一些。
“一项基于L3纳米科学的普通科技,从价格上,或许能换取三项基于L2暗物质理论的普通科技……”
现在的纳米技术与各种学科混搭在一起,变得越来越困难,几乎所有的前沿科学,基本上都由超人类科学家从事。
原先的人类科学家,只能摸的清一些边边角角,从事一些经验上的累积工作。
这不禁让于易峰暗暗感叹智力壁垒的强大,如果没有完美素,可能人类就止步于L3或者L4了。
如果没有“玲”的辅助,自带各种天然的模板,估计连纳米动力学的研究,也只能慢吞吞如同蜗牛爬行。
“但是……就算纳米动力学难度很高,我们的超人类科学家依旧有所余力。所以更不应该放弃这方面的优势……而是要深入挖掘!”
“……以后和其他文明交换科技,也可以占据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普通的科学家,可以从事L2级暗物质科学的研究……”
思考到这里,于易峰真的想狠狠心,把所有人都用上完美素,转变为智力更高的超人类。
随着超人类的增多,他深深感受到了,两种个体能力上的差距。
普通人的寿命,只有短短百年,用上各种技术手段,也就四百年,放在整个宇宙实在是太短暂了。
而超人类,寿命千年,再用上目前各种延寿手段,总共四千年以上,这样就稍微可观一些。
不仅仅是寿命,还有其他的方方面面……
想到这里,于易峰长长叹了一口气。
随着人口的慢慢增多,民间甚至政府高层中,已经出现了“全民超人类计划”的呼吁声。
超人类比普通人实在强太多了,全民转换为超人类后,攀科技的速度,无疑能够大大提升不知道多少倍。
“对于普通的科学家而言,目前的难度,已然渐渐到达自己的上限……他们想要变得更聪明,很正常。”
而这些年的时间,无论政府部门怎么制定方案,都没有办法自然地将公民思维形态,过渡到“公养孩子”的方面。
“现在的社会制度,已经很完美了。个人抚养孩子,其实是极大富裕下的一种天然责任。为了给孩子做出榜样,一定程度保证了公民的工作自觉程度。”
“贸然更改,反倒不美。”
“但要是不改,又没法通过智力壁垒……”于易峰再次叹气:“我们……还是得依靠不明副作用的完美素吗?”
经过仔细的研究,政府部门还是决定……暂时搁置“全民超人类计划。
一来,生物学家还没有证明完美素的绝对安全;二来,现在人口根本没达标,还得忍耐一阵子,否则大家用上了完美素,人口增长率就更低了。
“五百万到六百万的人口啊!”
他抬头看向璀璨的星空,眼中有一点迷茫……那里好像是曾经……太阳的方向。
世界上还有很多的未解之谜……完美素是否安全?
类人生物是否已经占据了银河系?
星际文明间的交易市场究竟怎么样?
这一切……都需要人类亲自去揭晓。
“加油吧!”
于易峰很快就恢复了斗志,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当中……
时光匆匆。
十年,二十年地过去……
现在是新人类历……零五六一年,新人类来到御夫星系第98年。
壮观而又漂亮的新一代母舰“家园号”已经停留在太空船坞上,在四十年前就已经正式竣工,所有的结构都采用了纳米学材料,是一架造价极度高昂的飞船。
盖亚生物“玲”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超高的产能几乎可以媲美新人类文明,甚至有许多技术,都是由她推导出来了的。
真正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在三十年前,也终于完成。
对于这项技术,人类采用的是惯性约束技术,利用高能激光四面八方攻击靶丸。这些等离子体粒子通过向心爆聚,被压缩到高温、高密度状态,从而发生核聚变反应。
实际上,这种装置只是核爆炉的变种,利用的核原料是氦-3 以及氘,却是一代代改进下,利用纳米学材料实现的小型装置。
而家园号内部的“诺亚号”,通过这么多年的时间,已经载满了满满当当的物质资源。
这一次的载满,是真正的载满,用上了70%以上的空间,放在以前是不可思议的超大工程。
诺亚号的内部空间,水平方向上的直径是200公里,垂直方向上长度为六十公里。这么大一个椭球,内部体积……高达一百二十万立方公里,竟然被人类装的满满当当的了!
里边虽然不全都是实心,还有各种森林公园、海洋、空气等等,但物质资源是真正的海量!一百二十万立方公里啊,很难想象它有多大。
除了正儿八经的行星级飞船,从资源角度,几乎没有飞船可以匹敌这种资源量了。
整个装载工程的工程量,几乎比建设“家园号”庞大了几百倍!
人类能够完成,还是因为……纳米技术。
在这段岁月中,随着越来越多超人类科学家加入,纳米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迅猛,各种机器人的功能也渐渐变得复杂。
甚至,连矿物开采的挖掘机都渐渐被淘汰,转变成了……挖矿型的纳米机器人。
这种超小型纳米机器人的功能只有两个,繁殖、分解。它既可以用来当做战斗用武器,也可以拿来挖矿。
只要提供足够的无线电能源,纳米机器人就会自动工作,将坚硬的石头分解成非常细小的沙子。等这个矿区被全部分解后,用装载机器把沙子装回去冶炼就行。
这样的挖矿速度,不知道比原先的技术高了多少倍!
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全民努力之下,新人类文明的所有科技,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