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做梦?
打一仗就能赚那么多钱?
“陛下……这……”
王锡爵还是一副迷茫的样子。
朱翊钧则摆出了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你以为朕执意打这一仗是为了转移视线让自己喘口气?你以为朕全力支持萧如薰打仗,甚至不惜出动水师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大明国威吗?你想错了!”
朱翊钧一甩衣袖:“早在去年十一月份,萧如薰就给朕送来了密信,告诉朕,倭国全国范围内盛产金银,还有一座特别大的银山,叫做石见银山,年产白银百万两,倭国一区区小国能动用二十万人进攻朝鲜,就是因为有那么多银子,若是大明不能从根本上把倭国的武力限制住,那么就算这一次打败了倭国,难保倭国不会卷土重来,因此,要打,就要打到彻底。”
“所以,萧如薰他……”
“嗯,他向朕请求,出动水师,从水上歼灭倭国的水师,将朝鲜的倭寇困死,继而登陆对马岛,将对马岛拿下,然后以此为跳板,进攻倭国本土,为朕拿下倭国的银山,为我大明所用,为此,朕从内库里拿了三十万两银子作为水师经费,助萧如薰打赢了此战,现在看来,萧如薰不负朕,反而给了朕一个天大的惊喜!
不仅逼死了丰臣秀吉那胆大妄为之徒,还使得倭国内乱,东西分治,难以统一对外,并且拿下了对马隐岐和佐渡三岛,建立海上防线,还将倭国的石见一国之地拿下,名义上是租借五十年,但实际上,这就是我大明的国土了,石见银山也归属我大明开采五十年。
王卿,你想想,五十年,一年一百万两,五十年就是五千万两白银啊!五千万两啊!只要掌握住此银山,那么大明在未来五十年之内都不会为银子的事情太过于发愁了,王卿,此战,大明打的值吗?”
王锡爵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意识到自己还在皇帝面前,连忙告罪:“老臣是在太过于惊讶,还请陛下恕老臣失神之过。”
朱翊钧微微笑着,是以自己并不在意。
“陛下,萧如薰此举实在是开了先河了,那么多银两,老臣也的确是闻所未闻,想也想不到,打仗打仗,居然能弄来那么多银子,大明有此良将,老臣为陛下庆贺!老臣为大明庆贺!”
“你就别庆贺这个庆贺那个了,你有事情要去做,萧如薰说了,倭国国力不弱,一场大战能削弱它,但是不能消灭它,倭国贼心不死,不能给它喘息之机,因此,大明需要维持一万人的倭国驻军,分驻在石见、隐岐岛和佐渡岛,至于对马岛,你去给朝鲜王下一封公函,让朝鲜王选择良将驻守对马岛,算是为大明减轻一些负担。”
王锡爵盘算了一下,开口道:“陛下,石见占据了也就占据了,可是那些个岛屿,若是派兵驻扎,还要修建港口,修建住所,运送给养,这样的话消耗是不是太大了一些?”
朱翊钧面无表情。
“岛上有金山。”
“老臣遵旨。”
王锡爵什么也不说了——这个萧如薰真是个人才,一口气从日本压榨了那么多东西……可更加关键的是,日本人愿意割让这些东西,就意味着他们还有更多产量更高的金山银山,这小小一个东夷岛国,居然如此富庶?中华大地地大物博,都没有年产百万的银山,这小岛国怎么就有?而且既然那么多,那为何不……
王锡爵在心里面嘀咕着,为何不干脆把日本一口吞了,那些东西不就都归大明了吗?大明短时间内也不会缺钱了吧?这萧如薰那么能打,不会说打不下来吧?
想到这里,王锡爵又开口道:“陛下,既然那倭岛小国如此富庶,又胆大妄为进犯我大明和朝鲜,大明是师出有名,完全可以吞并之,而且陛下您想啊,如果这倭国那么干脆的就把年产百万的银山交给了大明,那只能证明倭国还有更多更大的金矿银矿,甚至是铜矿可能都有啊!”
朱翊钧微微叹了口气,叹息道:“朕也不是没这么想过,当初萧如薰势如破竹的大破倭寇的时候,朕就这样想过,也询问过萧如薰,结果萧如薰说倭国虽小,人口不少,据线报,倭寇口众在一千万以上,比朝鲜要多得多。”
“一千万?这东夷小国不声不响,居然有千万人口?这……”
“朕当时也是很惊讶的,甚至有些侥幸,幸好那些贼酋没能继续忍耐,若是他们忍到人口更多的时候,起兵二十万来攻,那即使是大明也要疲于应对了,一蕞尔小国居然有如此强的国力,朕之过也,因此,萧如薰也说了,没有十万兵马,是无法吞并倭国的,而就大明目前的情况来说,十万兵马的后勤,无法保障,必须要先从倭国手里拿来些东西充实自身。”
朱翊钧的眼睛眯了起来:“一蕞尔小国励精图治,能以十五万大军进犯朝鲜,而我大明承平日久,居然动用四万兵马都要耗尽国力,如此一想,怎能不让朕警惕那蕞尔小国的可怕之处呢?所以萧如薰提出的建议朕都要采纳,无论是为了银子,还是为了子孙后代,朕都要做些事情。”
王锡爵还能说些什么呢?
“陛下圣明。”
“别说什么圣明不圣明的了,朕还有些事情要和你商议一下。”朱翊钧走回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这一仗打完之后,诸将群臣该赏的赏,该封的封,这些都简单,有三个人的安排朕有些拿捏不准,一是萧如薰,二是李如松,三是宋应昌,此三人的封赏若是不安排好,怕是朝中又要起波澜了。”
王锡爵也明白这里头的道理,萧如薰是最大的功臣,给大明朝弄了数千万两银子,该怎么赏值得商榷,李如松是李成梁的儿子,此次立功也不小,身份特殊,该怎么封赏也是问题,宋应昌是文官主帅,虽然不曾亲临第一线,但是筹备后勤保障大军用度毫无缺漏也是一大功,理论上的第一功,由于之前他已经做到了兵部左侍郎的位置,大胜归来,又该如何封赏呢?
打一仗就能赚那么多钱?
“陛下……这……”
王锡爵还是一副迷茫的样子。
朱翊钧则摆出了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你以为朕执意打这一仗是为了转移视线让自己喘口气?你以为朕全力支持萧如薰打仗,甚至不惜出动水师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大明国威吗?你想错了!”
朱翊钧一甩衣袖:“早在去年十一月份,萧如薰就给朕送来了密信,告诉朕,倭国全国范围内盛产金银,还有一座特别大的银山,叫做石见银山,年产白银百万两,倭国一区区小国能动用二十万人进攻朝鲜,就是因为有那么多银子,若是大明不能从根本上把倭国的武力限制住,那么就算这一次打败了倭国,难保倭国不会卷土重来,因此,要打,就要打到彻底。”
“所以,萧如薰他……”
“嗯,他向朕请求,出动水师,从水上歼灭倭国的水师,将朝鲜的倭寇困死,继而登陆对马岛,将对马岛拿下,然后以此为跳板,进攻倭国本土,为朕拿下倭国的银山,为我大明所用,为此,朕从内库里拿了三十万两银子作为水师经费,助萧如薰打赢了此战,现在看来,萧如薰不负朕,反而给了朕一个天大的惊喜!
不仅逼死了丰臣秀吉那胆大妄为之徒,还使得倭国内乱,东西分治,难以统一对外,并且拿下了对马隐岐和佐渡三岛,建立海上防线,还将倭国的石见一国之地拿下,名义上是租借五十年,但实际上,这就是我大明的国土了,石见银山也归属我大明开采五十年。
王卿,你想想,五十年,一年一百万两,五十年就是五千万两白银啊!五千万两啊!只要掌握住此银山,那么大明在未来五十年之内都不会为银子的事情太过于发愁了,王卿,此战,大明打的值吗?”
王锡爵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意识到自己还在皇帝面前,连忙告罪:“老臣是在太过于惊讶,还请陛下恕老臣失神之过。”
朱翊钧微微笑着,是以自己并不在意。
“陛下,萧如薰此举实在是开了先河了,那么多银两,老臣也的确是闻所未闻,想也想不到,打仗打仗,居然能弄来那么多银子,大明有此良将,老臣为陛下庆贺!老臣为大明庆贺!”
“你就别庆贺这个庆贺那个了,你有事情要去做,萧如薰说了,倭国国力不弱,一场大战能削弱它,但是不能消灭它,倭国贼心不死,不能给它喘息之机,因此,大明需要维持一万人的倭国驻军,分驻在石见、隐岐岛和佐渡岛,至于对马岛,你去给朝鲜王下一封公函,让朝鲜王选择良将驻守对马岛,算是为大明减轻一些负担。”
王锡爵盘算了一下,开口道:“陛下,石见占据了也就占据了,可是那些个岛屿,若是派兵驻扎,还要修建港口,修建住所,运送给养,这样的话消耗是不是太大了一些?”
朱翊钧面无表情。
“岛上有金山。”
“老臣遵旨。”
王锡爵什么也不说了——这个萧如薰真是个人才,一口气从日本压榨了那么多东西……可更加关键的是,日本人愿意割让这些东西,就意味着他们还有更多产量更高的金山银山,这小小一个东夷岛国,居然如此富庶?中华大地地大物博,都没有年产百万的银山,这小岛国怎么就有?而且既然那么多,那为何不……
王锡爵在心里面嘀咕着,为何不干脆把日本一口吞了,那些东西不就都归大明了吗?大明短时间内也不会缺钱了吧?这萧如薰那么能打,不会说打不下来吧?
想到这里,王锡爵又开口道:“陛下,既然那倭岛小国如此富庶,又胆大妄为进犯我大明和朝鲜,大明是师出有名,完全可以吞并之,而且陛下您想啊,如果这倭国那么干脆的就把年产百万的银山交给了大明,那只能证明倭国还有更多更大的金矿银矿,甚至是铜矿可能都有啊!”
朱翊钧微微叹了口气,叹息道:“朕也不是没这么想过,当初萧如薰势如破竹的大破倭寇的时候,朕就这样想过,也询问过萧如薰,结果萧如薰说倭国虽小,人口不少,据线报,倭寇口众在一千万以上,比朝鲜要多得多。”
“一千万?这东夷小国不声不响,居然有千万人口?这……”
“朕当时也是很惊讶的,甚至有些侥幸,幸好那些贼酋没能继续忍耐,若是他们忍到人口更多的时候,起兵二十万来攻,那即使是大明也要疲于应对了,一蕞尔小国居然有如此强的国力,朕之过也,因此,萧如薰也说了,没有十万兵马,是无法吞并倭国的,而就大明目前的情况来说,十万兵马的后勤,无法保障,必须要先从倭国手里拿来些东西充实自身。”
朱翊钧的眼睛眯了起来:“一蕞尔小国励精图治,能以十五万大军进犯朝鲜,而我大明承平日久,居然动用四万兵马都要耗尽国力,如此一想,怎能不让朕警惕那蕞尔小国的可怕之处呢?所以萧如薰提出的建议朕都要采纳,无论是为了银子,还是为了子孙后代,朕都要做些事情。”
王锡爵还能说些什么呢?
“陛下圣明。”
“别说什么圣明不圣明的了,朕还有些事情要和你商议一下。”朱翊钧走回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这一仗打完之后,诸将群臣该赏的赏,该封的封,这些都简单,有三个人的安排朕有些拿捏不准,一是萧如薰,二是李如松,三是宋应昌,此三人的封赏若是不安排好,怕是朝中又要起波澜了。”
王锡爵也明白这里头的道理,萧如薰是最大的功臣,给大明朝弄了数千万两银子,该怎么赏值得商榷,李如松是李成梁的儿子,此次立功也不小,身份特殊,该怎么封赏也是问题,宋应昌是文官主帅,虽然不曾亲临第一线,但是筹备后勤保障大军用度毫无缺漏也是一大功,理论上的第一功,由于之前他已经做到了兵部左侍郎的位置,大胜归来,又该如何封赏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万历1592,万历1592最新章节,万历1592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万历1592,万历1592最新章节,万历1592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