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血刃 第八十七章出镇西域大都护(二更)

小说:盛唐血刃 作者:tx程志 更新时间:2018-08-23 22:50:26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第八十七章出镇西域大都护(二更)

  第二天的时候,没有等陈应出兵,苏定方就传回了消息。

  高昌王麴伯亚,自绑缚,牵羊提壶,自动请降。事实上这个结果,并没有出乎陈应的意料,在西域陈应,自陈应在凉州大败统叶护可汗二十万兵马,他的气势已成,高昌王就算有种抵抗,长期被高昌王奴役的高昌人也不会跟着高昌王抵抗陈应的大军。

  不过,陈应也有陈应的弱点。

  他后续乏力。虽然西域各部纷纷投降,贡献粮秣,然而,这些粮秣,勉强支撑陈应全军饿不死,却无法支撑陈应再发动大规模战争。

  灵州虽然有粮食,凉州也有,可是大雪封路,运输已经中断,现在这个天气,猫冬还行,外出肯定会出现大量非战斗减员。

  不过,陈应也没有闲着。而是派出零星散骑,向各部传达西域向陈应拜见的命令。

  来不来,是他们自己的事。不过,只要敢不来,后果自负。

  意料之外的是,高昌国的棉花不在少数。弹棉花并没有什么技术难度,高昌城,与高车城同时开动,终于纺棉线织成棉布,这事还急不来,陈应对于这种事情还真不精通,别说织布机的原理,就算是样子他也没有见过,依稀看过的古代织布机图片,也会他扔到哪里去了。

  闲着没事,陈应就在高车城让高车国内行商的商旅,问他们要西域地形图,用了两个多月的时候,陈应终于将西域地形图画好了。

  翻看地图不难看出,葱岭、天山、阿尔泰山其实是一个庞大的制高点,西域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游牧民族一旦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将对陕北高原和银川平原、乃至关中平原形成泰山压顶之势,从高原上山洪爆发般倾泄而下的滚滚铁骑足以在瞬间将一切抵抗辗成齑粉。

  不幸中的万幸,有河西四郡长达两千余里的干旱地带,行军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陈应为什么要在冬季冒着严寒前来征伐,其实就是为了解决用水问题。

  冬天河西多少都会下雪,有雪就不难解决人马的用水问题。

  可是反过来也是同样,如果游牧民族在西域休事数载,养得兵强马壮,真如山洪一样倾泄而下,这将是灭顶之灾。光靠阳关、玉门关、嘉峪关是挡不住的。再坚固的雄关,总有攻破的机会。

  好在,我们的祖宗没让我们失望,西域一直以屯兵耕田,以耕代守是自汉代以下形成的规矩。

  唐末军阀割据,朝廷对西域长鞭莫及,吐蕃攻陷河西,鞭指关中,在这个关键时刻,沙州人张义潮挺身而出,光复河西十一州,率十一州归复唐朝,避免了西北的割据。

  事实上,西北一旦割据,危害性并不比东北弱。好在,秦凉之地民风异常剽悍,还勉强支撑得住,但银川平原就不行了,鄂尔多斯高原一失,银川平原也就保不住了,而银川平原一失,整个河套平原都将被呼啸而来的蛮族骑兵淹没,这就是为什么两千年来,汉人明知道、西域、河西、河套平原水土肥沃,宜农宜牧,稍加经营就会呈现出田园牧歌的美景,却始终没有下大力气去经营河套平原的原因。

  因为害怕西域、河西、和河套地区成为攻打中原的跳板。

  陈应虽然不了解历史,也不精通政治,但是却知道,一旦一个国家的主体民族对国家失去认同感,这个国家也就失去了向心力,一旦民族和国家危亡的时候,还能指望谁挺身而出?

  少数民族,那是纯粹的扯蛋,他们会最不安定因素,扯旗造反是最可能的。

  在陈应看来,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因为利益所在,高昌国汉民为求生存,不得不化汉为胡。那么为了利益,他一样可以化胡为汉。

  想到这里,陈应一阵哀叹。

  无奈,他只是行军都元帅,管军事,不能兼管民政。

  这一切的谋划,陈应只能停止在纸面上,而不能付之行动。

  好在,陈应的纠结并没有多久。

  武德三年十二月初,观军容使安兴一行百余人抵达高车城。

  不过安兴等人的模样非常凄惨,如同叫花子一般。他们的运气太差,遇到了风暴,差点被冻死在交河城外。好在冻死数十人,终于平安抵达交河城,在交河城休息三天,便迫不及待的赶到了高车城。

  安兴鼻涕流成三寸,陈应都感觉恶心,不自觉的退开一丈之外。

  然而安兴却躬身向陈应行礼:“恭喜陈大将军!”

  陈应莫名奇妙的道:“喜从何来?”

  就在这时,另外一名肥胖的宦官从安兴身后站出来,原本陈应还以为他是安兴的属官,毕竟安兴的事情,他从来不过问。作为观军容使,安兴身边跟着足足小两百号人,既有他的卫队,也有他的属官、幕僚。

  这名肥胖的宦官,清清嗓子道:“梁国公、镇军大将军、驸马都尉、西河道行军兵马都尉元帅接旨!”

  陈应一脸呆滞的望着这个圣旨,感觉有点意外。圣旨昭示帝权,最不容马虎,其轴柄质地按接旨的官员品级都有严格的区别,一品官员为玉轴,二品官员为黑犀牛角轴,再看圣旨展开,为绫锦织布,两侧为翻飞金龙,确是对二品官员才会用的圣旨敕命。

  陈应如今只是从二品的勋官,这个勋官屁用没有。他的实职是三品行军都元帅,可是这个圣旨,难道是升官的圣旨?

  宦官抑扬顿挫的道:“梁国公、镇军大将军、驸马都尉、西河道行军兵马都尉元帅、持节。自领军西征以来,克西突厥、厘清贼氛、功勋卓著,特进、从二品、西河道行台尚书左仆射、西域大都护,以作勉励……”

  陈应倒是在宣旨之后,才微微一怔,正愁无法汉化西域,他最缺一个名份,现在这个名份,就这样到手了?

  罗士信拉着安兴到一旁问道:“元帅大,还是大都护大?”

  安兴笑而不语。

  陈应反应过来:“周青,送诸位中使去后院休息,对了,别忘记奉上一份高车土特产!”

  对于宦官,陈应不像一些文人一样从内心里鄙视,身体残疾,只是这个制度的问题,作为男人,恐怕没有人愿意阉割,当然除非是活不下去了。

  安兴冲那名中使微微一笑,他自然明白陈应所谓特产的意思。

  陈应的所谓土特产,就是钱。而且陈应向来大方,安兴是一个拿钱办事的人,收了陈应的钱,从来不说陈应的“坏话”。当然,不痛不痒的坏话,他会说,比如杀俘虏,抢劫,欺负藩属,如果安兴真是事事向着陈应,李渊也不是傻子,恐怕不出三个月,就把他调回去。

  当安兴一行人走后,陈应这才向罗士信解释道:“西域大都护是从二品,行军元帅是正三品!”

  罗士信恍然大悟:“这是升官了!”

  陈应笑而不语。

  众将士也纷纷向陈应道贺,陈应宣布全军将士,全部赏酒一斤,当然是西域特产马女乃酒。

  众将士欢声如雷。

  不过,全军将士却分为三片。以陌刀军、骁骑军一片,昭武九部一片,其他各部仆从军又是一片。

  望着这个情景,罗士信一脸担忧的道:“大都护,这批人的素质,是很好的。但他们的心,却还不在我们这里啊。”

  这个问题连罗士信都看出来了,陈应何尝看不出来。

  只是之前他没有权力,现在权力有了,名份有了,想解决也非常容易。

  周青这个时候回来,冲陈应使了一个眼色。

  陈应明白安兴已经收了钱。

  陈应对周青道:“你去把马孟明叫来,不请来!”

  自从马孟明被高昌王作为使者送到了高车城,陈应就发现这个马孟明其实是一个人才,他精通十数种西域土著语言,也是一个务实的官员。

  陈应想来,李渊肯定会给他备齐西域都护府的属官,比如长史、参军、司马、十三曹职事参军以及佐吏,反正李渊是不会让西域都护府成为陈应的一言堂。

  不过,李渊肯定会顾及陈应的面前,给他几个官职,让陈应自行委派。

  陈应看中了马孟明的能力,决定招募马孟明为其西域都护府录事参军。

  录事参军,其实就是古代主薄的职责。

  魏、晋以下统兵开府之大臣幕府中,主簿常参机要,总领府事。习凿齿曾为桓温的主簿,时人曰“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此为主簿权势最盛之时。

  当然,录事参军的权力大小,主要是长官信任与否,与散骑常侍一个道理,如果皇帝信任散骑常侍,那么散骑常侍就可以左右朝廷重要决策,就是事实上的宰相。

  可是一旦不信任,那么就是一个摆设。

  马孟明来到陈应面前躬身施礼道:“草民拜见大都护!”

  “你以后不是草民了!”陈应望着马孟明道:“本大都护准备私幕你,委任你为西域大都护府录事参军!”

  马孟明明白,西域都护府录事参军只是一个正七品上的小官,可是私幕,却非比寻常!

  马孟明赶紧拜倒:“谢大都护提携!”

  PS:月票三百加更,会晚一些。稍后还有!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盛唐血刃,盛唐血刃最新章节,盛唐血刃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