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韩皓霸气的一番话公之于众,之前都没有正眼相看的国际汽车巨头,开始正视这个在落后汽车市场中野蛮成长起来的中国自主企业。
市场不相信喊破天的口号,只认同搏杀出来实打实的成绩。
中国汽车市场销量第二名,很有可能在2005年实现反超跃居第一,就算中华集团再怎么低调,都会被跨国巨头当成主要竞争对手研究。
“我觉得我们的市场战略应该有所调整,原本把合资品牌当成主要竞争对手,现在得加上中华集团这个本土另类企业。他们的崛起太过迅速,如果我们不对其加以遏制,很可能会眼睁睁看着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就此产生!”
大众汽车的中国市场战略分析部门负责人如此汇报道。提前为高层预警并提出相应分析资料,就是他的本职工作。
“我们必须把市场进一步下探,从而打压中国本土自主企业的天花板高度,继续保证我们在中国的领导地位。
因此,我建议我们尽快投放更具有性价比的产品,跟中国自主企业同价位竞争,不留给他们成长的空间。从长远来看,这是上上策。不足之处就是会牺牲相当大的利润空间。
中策是可以扶持中国的合资伙伴发展,以华制华由他们充当狙击先锋。在转让技术同时,我们可以提出入股要求,从而实现利益分享的战略。缺点是扼住其他中国本土竞争对手时,无形中又培养了新的对手,虽然我们在其中也有股份。
最下策是加大在中国本土的研发投入,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符合本地化的产品,位于中国的汽车研究院可以作为我们新车型的发起点。这样的策略缺点是给了中国自主企业更多的发展时间,优点是可以保证我们的利润,能在跟其他合资品牌竞争中获胜。”
针对中国市场情况,这位负责人给出了三大应对策略。
“我们必须优先对股东负责,去年中国市场的利润下跌超过一半,已经弄得公司股票下跌。中国市场太过重要,其利润在集团中占据主导地位。如果你我不想滚蛋,最好还是想办法提升在中国市场的利润。
你说的不错,中华集团确实表现出长远的潜力,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据评估他们至少还落后我们10到20年时间的技术代差。韩国人以前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但现在他们依旧被我们甩在身后。所以,就算中国人成为第二个韩国人,那他们得首先考虑如何超过韩国人后,再来跟我们叫劲。
我们到中国的首要目标就算挣钱,没有办法考虑太过长远的事情!”
作为放眼全球的企业,大众管理层不会只盯着中国考虑。他们委婉拒绝了中国市场战略分析负责人的提议。不过,对第三条加大在中国研发投入,倒是给以了认同。
伴随通用针对中国市场本地化的成功,凯越成为新的畅销车型,而被大众寄予厚望的巴西舶来品高尔却一蹶不振,加上大众最引以为傲的高尔夫并未如预期般受到中国消费者欢迎,让他们认识到中国汽车市场的不同之处。
原本一直卡住的合作研发计划得以通过,大众总部同意拿出相对更新的PQ34旧平台到中国练手,由本土工程师进行改造研发新车型。这款源自1998年的旧平台,在大众2003年启用PQ35后就被换代淘汰,正好拿来中国市场继续发挥余热。
原本谈好的七、八十年代产品PQ32和PQ42平台实在过于古老,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无法跟其他竞争对手抗衡,大众难得良心一把,把PQ34引进中国。
为了不厚此薄彼,PQ34同时给了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分别内部编号“X”和“Y”项目,由他们自主研发出一款合适中国市场的A级新车型,预计2008年投放。
“你知道中国有一种古老的捕鱼方式吗?渔民使用鸬鹚来替自己捕鱼,把它们的脖子用绳子缠住大半,大鱼无法下咽只有小鱼可以吞下,捕到的大鱼鸬鹚只能乖乖交给渔民才能换回来一条小鱼下肚。
现在中国的合资伙伴就是我们的鸬鹚,他们虽然饿着肚子,但不得不替我们钻进水中拼命捕鱼。不听话或者捕不到鱼,鸬鹚会被惩罚饿上一整天。因此,每次下水它们都会全力以赴。最终,满船的大鱼我们带走,他们只能享用挑剩的小鱼而已。
不过鸬鹚再怎么不听话依旧是工具,我们必须先赶跑跟我们同在一条河上竞争的其他渔夫。
合理分配资源,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智慧!”
在确定好新一轮中国战略后,大众汽车高层对建言的战略分析师如此说道。
在中国市场,大众的首要目标依旧是美、日系汽车品牌,中华集团的重要性还得排在韩国人之后。
不过大众的德国老乡博世集团可不这么看,当中华集团跟华清大学的联合研发团队攻克了ESP模块之后,展现出具备研发成品实力,他们立即做出了迅速应对。
从1995年奔驰S级开始正式装配博世推出的ESP系统后,博世的ESP已经成为该安全领域的标杆。2003年,博世正式推出了第8代ESP稳定产品,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在中高端车型之上。
作为一个能极大提升车辆极限操控能力的系统,ESP通过对从各传感器传来的车辆行驶状态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向ABS等模块发出纠偏指令,来帮助车辆维持动态平衡。
据初步统计,搭配ESP系统的车辆能极大避免驾驶失控状态的发生,尤其在麋鹿试验中高速闪避表现优异,更重要的是能让重心过高的SUV车型大大降低倾覆翻车的风险。
合作中夹带着竞争。
这是博世对中华集团的态度,这个企业发展迅速,采购量逐年上升成为博世在中国新的重量级合作伙伴。但是跟其他企业不同,中华集团一直致力于竞品研发,好比之前自主打造的ABS系统,就让博世感到了竞争者的存在。
当中华集团的ABS项目刚开始大规模商用,另外自主研发的ESP项目也获得了重大突破。在研发团队在ABS项目上积累了足够经验,进入ESP领域显得驾轻就熟,很快就摸透了ESP的技术原理,并拿出了对应样品。
在方向盘、车轮、刹车油门踏板、底盘等安装上相应传感器,然后通过中央处理器对信号做出处理,再调用预设好的程序对ABS进行各个轮胎进行控制。一个简易的ESP系统就此诞生,所不同的是在数据采集和路况调试上还有许多路要走。
跟CVT一样,硬件做了出来,关键的是软件的调试。
博世的ESP已经进化到第8代,他们在实用上拥有海量的数据,这就是最宝贵的核心技术。硬件可以在全球资源配置中购买而来,但是数据是有钱也买不到。
技术上有一种后发优势的说法,如果把博世现在的技术打分为8,那么中华集团的ESP样品应该是0.5。可凭借对主流技术的破解学习,0.5可能很快会变成6,乃至7,从而直接威胁到8的存在。
所以这次博世改变了策略,之前在ABS时提价反而导致了中华集团拼了命研发自己的产品。现在ESP方面博世大幅降价,打算只以成本价高一些的价格供货给中华集团,从而浇灭中国人在ESP上的量产化努力。
1.4万直接降低到6000元,博世开出了让人无法拒绝的筹码。
按照中华集团内部初步估算,自主ESP量产成本至少在8000元起,性能还至少落后于博世产品的一代以上。
为何韩皓敢承诺新上市的“宋”全系都会标配ESP,就因为他看到了自主ESP研发的曙光。
现在博世跟中华集团谈判,愿意把ESP系统大幅降价,条件是中华集团在3年内不得使用自己的产品。
为了保持自己的垄断地位,以及消灭未来潜在的竞争对手,博世使出了杀招。
从经济角度分析,采购博世ESP比自主研发要便宜,而且性能更佳,属于最佳选择。毕竟,一辆汽车许多零部件都需要对外采购,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性能,无论是大众、宝马都对外采购,这是理性人的选择。
一旦中华集团大规模继续采购博世ESP,凭借本方白菜价优势,他们相信就算3年后中国人也不愿意量产自己的产品,因为这得不偿失。
这是一个有毒的苹果,吞下后可能会对其产生依赖性,韩皓对德国人的算盘心知肚明。
不过他还是接受了博世的提议,只不过把3年期限改为了2年。
博世低价供货正好给了中华集团缓冲期,在自己的技术未成熟之前,可以采用低成本高性价比的产品。2年后,自己的技术达到量产标准,再开始大规模商用。
这其实也是一次2年时间的赌局,博世赌自己的成本技术能让中华集团放弃;而中华集团则赌就算有了博世的产品,到期后依旧将自我研发量产,并且成本能跟博世相当。
这是一次阴谋,同时也是一次阳谋!
现在,韩皓决定跟德国人赌上一把,因为他相信中国研发和制造的实力。
市场不相信喊破天的口号,只认同搏杀出来实打实的成绩。
中国汽车市场销量第二名,很有可能在2005年实现反超跃居第一,就算中华集团再怎么低调,都会被跨国巨头当成主要竞争对手研究。
“我觉得我们的市场战略应该有所调整,原本把合资品牌当成主要竞争对手,现在得加上中华集团这个本土另类企业。他们的崛起太过迅速,如果我们不对其加以遏制,很可能会眼睁睁看着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就此产生!”
大众汽车的中国市场战略分析部门负责人如此汇报道。提前为高层预警并提出相应分析资料,就是他的本职工作。
“我们必须把市场进一步下探,从而打压中国本土自主企业的天花板高度,继续保证我们在中国的领导地位。
因此,我建议我们尽快投放更具有性价比的产品,跟中国自主企业同价位竞争,不留给他们成长的空间。从长远来看,这是上上策。不足之处就是会牺牲相当大的利润空间。
中策是可以扶持中国的合资伙伴发展,以华制华由他们充当狙击先锋。在转让技术同时,我们可以提出入股要求,从而实现利益分享的战略。缺点是扼住其他中国本土竞争对手时,无形中又培养了新的对手,虽然我们在其中也有股份。
最下策是加大在中国本土的研发投入,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符合本地化的产品,位于中国的汽车研究院可以作为我们新车型的发起点。这样的策略缺点是给了中国自主企业更多的发展时间,优点是可以保证我们的利润,能在跟其他合资品牌竞争中获胜。”
针对中国市场情况,这位负责人给出了三大应对策略。
“我们必须优先对股东负责,去年中国市场的利润下跌超过一半,已经弄得公司股票下跌。中国市场太过重要,其利润在集团中占据主导地位。如果你我不想滚蛋,最好还是想办法提升在中国市场的利润。
你说的不错,中华集团确实表现出长远的潜力,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据评估他们至少还落后我们10到20年时间的技术代差。韩国人以前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但现在他们依旧被我们甩在身后。所以,就算中国人成为第二个韩国人,那他们得首先考虑如何超过韩国人后,再来跟我们叫劲。
我们到中国的首要目标就算挣钱,没有办法考虑太过长远的事情!”
作为放眼全球的企业,大众管理层不会只盯着中国考虑。他们委婉拒绝了中国市场战略分析负责人的提议。不过,对第三条加大在中国研发投入,倒是给以了认同。
伴随通用针对中国市场本地化的成功,凯越成为新的畅销车型,而被大众寄予厚望的巴西舶来品高尔却一蹶不振,加上大众最引以为傲的高尔夫并未如预期般受到中国消费者欢迎,让他们认识到中国汽车市场的不同之处。
原本一直卡住的合作研发计划得以通过,大众总部同意拿出相对更新的PQ34旧平台到中国练手,由本土工程师进行改造研发新车型。这款源自1998年的旧平台,在大众2003年启用PQ35后就被换代淘汰,正好拿来中国市场继续发挥余热。
原本谈好的七、八十年代产品PQ32和PQ42平台实在过于古老,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无法跟其他竞争对手抗衡,大众难得良心一把,把PQ34引进中国。
为了不厚此薄彼,PQ34同时给了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分别内部编号“X”和“Y”项目,由他们自主研发出一款合适中国市场的A级新车型,预计2008年投放。
“你知道中国有一种古老的捕鱼方式吗?渔民使用鸬鹚来替自己捕鱼,把它们的脖子用绳子缠住大半,大鱼无法下咽只有小鱼可以吞下,捕到的大鱼鸬鹚只能乖乖交给渔民才能换回来一条小鱼下肚。
现在中国的合资伙伴就是我们的鸬鹚,他们虽然饿着肚子,但不得不替我们钻进水中拼命捕鱼。不听话或者捕不到鱼,鸬鹚会被惩罚饿上一整天。因此,每次下水它们都会全力以赴。最终,满船的大鱼我们带走,他们只能享用挑剩的小鱼而已。
不过鸬鹚再怎么不听话依旧是工具,我们必须先赶跑跟我们同在一条河上竞争的其他渔夫。
合理分配资源,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智慧!”
在确定好新一轮中国战略后,大众汽车高层对建言的战略分析师如此说道。
在中国市场,大众的首要目标依旧是美、日系汽车品牌,中华集团的重要性还得排在韩国人之后。
不过大众的德国老乡博世集团可不这么看,当中华集团跟华清大学的联合研发团队攻克了ESP模块之后,展现出具备研发成品实力,他们立即做出了迅速应对。
从1995年奔驰S级开始正式装配博世推出的ESP系统后,博世的ESP已经成为该安全领域的标杆。2003年,博世正式推出了第8代ESP稳定产品,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在中高端车型之上。
作为一个能极大提升车辆极限操控能力的系统,ESP通过对从各传感器传来的车辆行驶状态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向ABS等模块发出纠偏指令,来帮助车辆维持动态平衡。
据初步统计,搭配ESP系统的车辆能极大避免驾驶失控状态的发生,尤其在麋鹿试验中高速闪避表现优异,更重要的是能让重心过高的SUV车型大大降低倾覆翻车的风险。
合作中夹带着竞争。
这是博世对中华集团的态度,这个企业发展迅速,采购量逐年上升成为博世在中国新的重量级合作伙伴。但是跟其他企业不同,中华集团一直致力于竞品研发,好比之前自主打造的ABS系统,就让博世感到了竞争者的存在。
当中华集团的ABS项目刚开始大规模商用,另外自主研发的ESP项目也获得了重大突破。在研发团队在ABS项目上积累了足够经验,进入ESP领域显得驾轻就熟,很快就摸透了ESP的技术原理,并拿出了对应样品。
在方向盘、车轮、刹车油门踏板、底盘等安装上相应传感器,然后通过中央处理器对信号做出处理,再调用预设好的程序对ABS进行各个轮胎进行控制。一个简易的ESP系统就此诞生,所不同的是在数据采集和路况调试上还有许多路要走。
跟CVT一样,硬件做了出来,关键的是软件的调试。
博世的ESP已经进化到第8代,他们在实用上拥有海量的数据,这就是最宝贵的核心技术。硬件可以在全球资源配置中购买而来,但是数据是有钱也买不到。
技术上有一种后发优势的说法,如果把博世现在的技术打分为8,那么中华集团的ESP样品应该是0.5。可凭借对主流技术的破解学习,0.5可能很快会变成6,乃至7,从而直接威胁到8的存在。
所以这次博世改变了策略,之前在ABS时提价反而导致了中华集团拼了命研发自己的产品。现在ESP方面博世大幅降价,打算只以成本价高一些的价格供货给中华集团,从而浇灭中国人在ESP上的量产化努力。
1.4万直接降低到6000元,博世开出了让人无法拒绝的筹码。
按照中华集团内部初步估算,自主ESP量产成本至少在8000元起,性能还至少落后于博世产品的一代以上。
为何韩皓敢承诺新上市的“宋”全系都会标配ESP,就因为他看到了自主ESP研发的曙光。
现在博世跟中华集团谈判,愿意把ESP系统大幅降价,条件是中华集团在3年内不得使用自己的产品。
为了保持自己的垄断地位,以及消灭未来潜在的竞争对手,博世使出了杀招。
从经济角度分析,采购博世ESP比自主研发要便宜,而且性能更佳,属于最佳选择。毕竟,一辆汽车许多零部件都需要对外采购,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性能,无论是大众、宝马都对外采购,这是理性人的选择。
一旦中华集团大规模继续采购博世ESP,凭借本方白菜价优势,他们相信就算3年后中国人也不愿意量产自己的产品,因为这得不偿失。
这是一个有毒的苹果,吞下后可能会对其产生依赖性,韩皓对德国人的算盘心知肚明。
不过他还是接受了博世的提议,只不过把3年期限改为了2年。
博世低价供货正好给了中华集团缓冲期,在自己的技术未成熟之前,可以采用低成本高性价比的产品。2年后,自己的技术达到量产标准,再开始大规模商用。
这其实也是一次2年时间的赌局,博世赌自己的成本技术能让中华集团放弃;而中华集团则赌就算有了博世的产品,到期后依旧将自我研发量产,并且成本能跟博世相当。
这是一次阴谋,同时也是一次阳谋!
现在,韩皓决定跟德国人赌上一把,因为他相信中国研发和制造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