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莫伊洛夫少尉很快就将德军的报务员带了进来,准确地说,是由两名战士架着拖进来的。等战士把遍体鳞伤的报务员放在电台前时,西多林还有点担心地问:“少尉同志,他都成这个样子了,还能发报吗?”
“放心吧,参谋长同志。”萨莫伊洛夫连忙回答说:“他的手没有受伤,发报应该没有问题吧。”
听说报务员能正常发报,西多林便将起草好的电文递了过去,吩咐萨莫伊洛夫:“少尉同志,让他把这份电报发出去。”
萨莫伊洛夫接过西多林手里的电报,啪的一声拍在了德军报务员的面前,把对方吓得一哆嗦。他恶狠狠地说:“立即把这份电报发出去,我警告你,别玩什么花样。”
德军报务员没有说话,只是一脸惊惶地点了点头,然后低头去看面前的那份电文。西多林朝一名通讯兵使了个眼色,对方立即走过来,坐在了德军报务员的对面,拿起了一副耳机戴在头上,准备监听对方的发报内容,看他有没有在发报的过程中做手脚。
索科夫盯着正准备的德军报务员,心里暗暗想道:看来这内务部的审讯手段,真是名不虚传,就连这种训练有素的德国特工都只有乖乖就范。要是换成自己,没准两分钟都要不了就怂了,然后对方让招供什么就招供什么。
作为一名特工,德军报务员是经过特殊培训的,不光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读书看报也不成问题,更何况是一份简单的电文。他看完电文的内容后,立即把手指搭在了电键上,滴滴哒哒地开始发电报。
电报很快就发完了,坐在德军报务员对面的通讯兵,摘下耳机冲索科夫点了点头,示意刚刚发送的电文没有任何问题。
既然电报已经发出,接下来就该等对方的回电了。索科夫扭头问别尔金:“政委同志,有烟吗?”
“有的,”别尔金从兜里掏出一包缴获的德国烟,对索科夫歉意地说:“不过只有德国烟,也不知道你是否抽得惯。”
德国烟的口味和苏联烟不一样,很多人都抽不惯,觉得抽起来有股马粪味道。就算像别尔金这样的老烟枪,如果不是实在没有烟抽,也不会抽德国烟。索科夫接过烟盒,走到了报务员的身边,把烟递了过去:“抽支烟吧!”
报务员见索科夫主动给自己递烟,本能地想拒绝。但听到索科夫说是德国烟,才伸手从烟盒抽出一支烟,叼在了嘴上。索科夫把烟盒放在一旁,划燃火柴为报务员点烟。
报务员抽了一口烟之后,抬头望着站在自己面前的索科夫:“中校先生,您打算如何处置我。等收了回电之后,就命人把我拖出去枪毙吗?”
“放心吧,”索科夫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他说:“既然你如此配合我们,那我们也会优待俘虏。等一切都结束后,我会派人把你送到战俘营,给予一个战俘应有的待遇。但是……”
索科夫只说了半截的话,引起了报务员极大的好奇,他心情有些紧张地追问道:“中校先生,但是什么?”
“但是你要肯向我军投诚,我就可以不把你送往战俘营,而是留在我的部队里。”索科夫说完这话,耸了耸肩膀:“你也知道,如今是战争期间,战俘营的条件可能不太好,待在里面能否活到战争结束,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
负责进攻马马耶夫岗的德军部队,是奥托•科费斯少将指挥的第295步兵师。科费斯正在自己的指挥部里,和自己的几名部下研究该如何进攻马马耶夫岗,忽然有一名参谋急匆匆地走进来,将一份刚收到的电报交给了他。
科费斯接过电报,看清楚上面的内容后,反问道:“这份电报是谁发出的?”
“是我们派到马马耶夫岗附近的一个特别行动小组,”参谋显然知道很多内幕,因此能回答科费斯的疑问:“他们给俄国人下了一道假命令,成功地使坚守在马马耶夫岗南岗的守军撤退了。”
科费斯挥手让参谋离开后,把电报递向了师参谋长,同时说道:“参谋长,这有一份特别行动小组刚刚发回的电报,你看看,再谈谈你的看法。”
师参谋长接过了科费斯手里的电报,浏览完上面的内容后,望着科费斯说道:“师长阁下,俄国人从马马耶夫岗的南岗撤退了,您认为这可能吗?”
对于师参谋长的疑问,科费斯用不确定的语气说:“这支特别行动小组是集团军司令部派出的,我相信他们的报告是真的。不过为了稳妥起见,我们还是派人去核实一下。”说完,他就吩咐坐在会议桌旁的一名团长,“上校,我刚接到了一份由特别行动小组发来的电报,说他们给坚守马马耶夫岗南岗的俄国人,下达了一份假的撤退命令。从他们发来的电文看,俄国人似乎已经上当了,正在从南岗阵地撤出。你立即给你团的前沿观察所打个电话,让他们看看俄国人是否在撤退?”
“明白了,师长阁下。”被他点名的团长恭恭敬敬地说:“我立即给团部打电话,让他们汇报那边的情况。”
德军上校出去给自己的团部打电话,过了不到十分钟,他又重新回到了会议室,一脸激动地向科费斯报告:“师长阁下,好消息,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科费斯听到上校这么说,心跳骤然加速,他有点紧张地问:“难道俄国人真的撤退了吗?”
“是的,师长阁下。”上校点着头说:“我打电话回团里时,团参谋长刚接到了前沿观察所的报告,说部署在南岗前方的俄国人,已经撤出了防御阵地。”
“师长阁下,没想到俄国人真的撤退了。”见特别行动小组发来的情报,得到了证实,师参谋长情绪有点激动地说:“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我们应该立即派出部队,去占领马马耶夫岗的南岗。这样一来,我们就将斯大林格勒城内的俄国守军,分割成互不相连的两部分,还可以随时向港口和中心火车站发起攻击。”
“没错,师长阁下,参谋长说得对。”上校等师参谋长一说完,便立即请缨道:“我们团离南岗最近,请让我们去占领那里吧。”
对于上校的请求,科费斯毫不迟疑地同意了:“可以,上校。你立即派出一个营,去占领马马耶夫岗的南岗,并在上面构筑防御工事,准备迎接俄国人的反击。”
“什么,只派一个营?”不管是师参谋长还是上校,听到科费斯这么说的时候,都不禁楞了一下:“一个营的兵力,会不会太少了点?”
“不少了。”科费斯摆了摆手说:“我们一个营有八百多人,只要他们占领了南岗,就算俄国人出动两个团,也不见得能把高地夺回去。”说完这几句话,他停顿了片刻,又吩咐师参谋长,“立即给特别行动小组发报,说我军将于今晚十一点进入南岗阵地,让他们做好接应准备。”
…………
索科夫看到回电,知道德国人上钩了,便吩咐萨莫伊洛夫把报务员带下去。他把电报交给别尔金和西多林传阅之后,说道:“德国人将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在今晚十一点进入南岗阵地。另外,他们还要求被我们破获的特别行动小组,派人接应他们。”
“狡猾的敌人。”西多林看到电报后,愤愤不平地说:“我们准备了这么大一块诱饵,结果他们只来了一个营。”
而别尔金考虑的则是别的问题:“参谋长同志,南岗的表面阵地面积有限,部队多了也展不开。敌人的一个营有八百多人,用这样的兵力来占领南岗阵地,是绰绰有余的。旅长同志,我现在担心的是另外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敌人让特别行动小组的人接应他们。”别尔金皱着眉头说:“但七个特务被我们打死了五个。而活着的两个,一个报务员是遍体鳞伤,连走路都是问题,另外一个态度顽固,不肯与我们配合。我们该找谁冒充特别行动小组的人,去引德国人上钩呢?”
“政委同志,”索科夫问道:“你知道恩斯特下士在什么地方吗?”
“恩斯特下士?”听到这个名字时,别尔金先是迟疑了片刻,随后脸上露出了恍然的表情:“你说的是那位向我军投诚的德军下士吧?”
“没错,就是他。”索科夫再次问道:“他在什么地方?”
“在格里萨中尉的二营四连当班长。”别尔金说出了恩斯特的下落后,不等索科夫吩咐,便抢先说道:“我这就打电话把他叫过来。”
趁着别尔金打电话的工夫,索科夫又对西多林说道:“参谋长,你再找两个德语好的战士,让他们随恩斯特一起行动,如果发生什么意外,他们要一定确保恩斯特的安全。明白吗?”
“旅长同志,这事就交给我吧。”西多林向索科夫保证说:“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放心吧,参谋长同志。”萨莫伊洛夫连忙回答说:“他的手没有受伤,发报应该没有问题吧。”
听说报务员能正常发报,西多林便将起草好的电文递了过去,吩咐萨莫伊洛夫:“少尉同志,让他把这份电报发出去。”
萨莫伊洛夫接过西多林手里的电报,啪的一声拍在了德军报务员的面前,把对方吓得一哆嗦。他恶狠狠地说:“立即把这份电报发出去,我警告你,别玩什么花样。”
德军报务员没有说话,只是一脸惊惶地点了点头,然后低头去看面前的那份电文。西多林朝一名通讯兵使了个眼色,对方立即走过来,坐在了德军报务员的对面,拿起了一副耳机戴在头上,准备监听对方的发报内容,看他有没有在发报的过程中做手脚。
索科夫盯着正准备的德军报务员,心里暗暗想道:看来这内务部的审讯手段,真是名不虚传,就连这种训练有素的德国特工都只有乖乖就范。要是换成自己,没准两分钟都要不了就怂了,然后对方让招供什么就招供什么。
作为一名特工,德军报务员是经过特殊培训的,不光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读书看报也不成问题,更何况是一份简单的电文。他看完电文的内容后,立即把手指搭在了电键上,滴滴哒哒地开始发电报。
电报很快就发完了,坐在德军报务员对面的通讯兵,摘下耳机冲索科夫点了点头,示意刚刚发送的电文没有任何问题。
既然电报已经发出,接下来就该等对方的回电了。索科夫扭头问别尔金:“政委同志,有烟吗?”
“有的,”别尔金从兜里掏出一包缴获的德国烟,对索科夫歉意地说:“不过只有德国烟,也不知道你是否抽得惯。”
德国烟的口味和苏联烟不一样,很多人都抽不惯,觉得抽起来有股马粪味道。就算像别尔金这样的老烟枪,如果不是实在没有烟抽,也不会抽德国烟。索科夫接过烟盒,走到了报务员的身边,把烟递了过去:“抽支烟吧!”
报务员见索科夫主动给自己递烟,本能地想拒绝。但听到索科夫说是德国烟,才伸手从烟盒抽出一支烟,叼在了嘴上。索科夫把烟盒放在一旁,划燃火柴为报务员点烟。
报务员抽了一口烟之后,抬头望着站在自己面前的索科夫:“中校先生,您打算如何处置我。等收了回电之后,就命人把我拖出去枪毙吗?”
“放心吧,”索科夫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他说:“既然你如此配合我们,那我们也会优待俘虏。等一切都结束后,我会派人把你送到战俘营,给予一个战俘应有的待遇。但是……”
索科夫只说了半截的话,引起了报务员极大的好奇,他心情有些紧张地追问道:“中校先生,但是什么?”
“但是你要肯向我军投诚,我就可以不把你送往战俘营,而是留在我的部队里。”索科夫说完这话,耸了耸肩膀:“你也知道,如今是战争期间,战俘营的条件可能不太好,待在里面能否活到战争结束,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
负责进攻马马耶夫岗的德军部队,是奥托•科费斯少将指挥的第295步兵师。科费斯正在自己的指挥部里,和自己的几名部下研究该如何进攻马马耶夫岗,忽然有一名参谋急匆匆地走进来,将一份刚收到的电报交给了他。
科费斯接过电报,看清楚上面的内容后,反问道:“这份电报是谁发出的?”
“是我们派到马马耶夫岗附近的一个特别行动小组,”参谋显然知道很多内幕,因此能回答科费斯的疑问:“他们给俄国人下了一道假命令,成功地使坚守在马马耶夫岗南岗的守军撤退了。”
科费斯挥手让参谋离开后,把电报递向了师参谋长,同时说道:“参谋长,这有一份特别行动小组刚刚发回的电报,你看看,再谈谈你的看法。”
师参谋长接过了科费斯手里的电报,浏览完上面的内容后,望着科费斯说道:“师长阁下,俄国人从马马耶夫岗的南岗撤退了,您认为这可能吗?”
对于师参谋长的疑问,科费斯用不确定的语气说:“这支特别行动小组是集团军司令部派出的,我相信他们的报告是真的。不过为了稳妥起见,我们还是派人去核实一下。”说完,他就吩咐坐在会议桌旁的一名团长,“上校,我刚接到了一份由特别行动小组发来的电报,说他们给坚守马马耶夫岗南岗的俄国人,下达了一份假的撤退命令。从他们发来的电文看,俄国人似乎已经上当了,正在从南岗阵地撤出。你立即给你团的前沿观察所打个电话,让他们看看俄国人是否在撤退?”
“明白了,师长阁下。”被他点名的团长恭恭敬敬地说:“我立即给团部打电话,让他们汇报那边的情况。”
德军上校出去给自己的团部打电话,过了不到十分钟,他又重新回到了会议室,一脸激动地向科费斯报告:“师长阁下,好消息,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科费斯听到上校这么说,心跳骤然加速,他有点紧张地问:“难道俄国人真的撤退了吗?”
“是的,师长阁下。”上校点着头说:“我打电话回团里时,团参谋长刚接到了前沿观察所的报告,说部署在南岗前方的俄国人,已经撤出了防御阵地。”
“师长阁下,没想到俄国人真的撤退了。”见特别行动小组发来的情报,得到了证实,师参谋长情绪有点激动地说:“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我们应该立即派出部队,去占领马马耶夫岗的南岗。这样一来,我们就将斯大林格勒城内的俄国守军,分割成互不相连的两部分,还可以随时向港口和中心火车站发起攻击。”
“没错,师长阁下,参谋长说得对。”上校等师参谋长一说完,便立即请缨道:“我们团离南岗最近,请让我们去占领那里吧。”
对于上校的请求,科费斯毫不迟疑地同意了:“可以,上校。你立即派出一个营,去占领马马耶夫岗的南岗,并在上面构筑防御工事,准备迎接俄国人的反击。”
“什么,只派一个营?”不管是师参谋长还是上校,听到科费斯这么说的时候,都不禁楞了一下:“一个营的兵力,会不会太少了点?”
“不少了。”科费斯摆了摆手说:“我们一个营有八百多人,只要他们占领了南岗,就算俄国人出动两个团,也不见得能把高地夺回去。”说完这几句话,他停顿了片刻,又吩咐师参谋长,“立即给特别行动小组发报,说我军将于今晚十一点进入南岗阵地,让他们做好接应准备。”
…………
索科夫看到回电,知道德国人上钩了,便吩咐萨莫伊洛夫把报务员带下去。他把电报交给别尔金和西多林传阅之后,说道:“德国人将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在今晚十一点进入南岗阵地。另外,他们还要求被我们破获的特别行动小组,派人接应他们。”
“狡猾的敌人。”西多林看到电报后,愤愤不平地说:“我们准备了这么大一块诱饵,结果他们只来了一个营。”
而别尔金考虑的则是别的问题:“参谋长同志,南岗的表面阵地面积有限,部队多了也展不开。敌人的一个营有八百多人,用这样的兵力来占领南岗阵地,是绰绰有余的。旅长同志,我现在担心的是另外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敌人让特别行动小组的人接应他们。”别尔金皱着眉头说:“但七个特务被我们打死了五个。而活着的两个,一个报务员是遍体鳞伤,连走路都是问题,另外一个态度顽固,不肯与我们配合。我们该找谁冒充特别行动小组的人,去引德国人上钩呢?”
“政委同志,”索科夫问道:“你知道恩斯特下士在什么地方吗?”
“恩斯特下士?”听到这个名字时,别尔金先是迟疑了片刻,随后脸上露出了恍然的表情:“你说的是那位向我军投诚的德军下士吧?”
“没错,就是他。”索科夫再次问道:“他在什么地方?”
“在格里萨中尉的二营四连当班长。”别尔金说出了恩斯特的下落后,不等索科夫吩咐,便抢先说道:“我这就打电话把他叫过来。”
趁着别尔金打电话的工夫,索科夫又对西多林说道:“参谋长,你再找两个德语好的战士,让他们随恩斯特一起行动,如果发生什么意外,他们要一定确保恩斯特的安全。明白吗?”
“旅长同志,这事就交给我吧。”西多林向索科夫保证说:“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