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朝阳 第115章 内地之变(求月票)

小说:帝国的朝阳 作者:无语的命运 更新时间:2016-12-22 06:02:24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举官皆出府中,不问其能,官位私授,实为祸国之始也!”

  或许这就是光绪十八年后,“九督议政”以来的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从那一天,地方总督终于撕破了最后一丝伪装,凭借着自身的实力从朝廷手中夺得权力。为了维持自身的统治基础,各个总督无一例外的都借口整顿吏治,对官场进行了梳理,将幕僚、亲信委派于地方,以确保对地方的控制,如此一来,推举官员势成必然,至于那千年的科举制度自然也就是不废而废——纵是考上了状元,又能如何?于京中作个翰林?

  在某些忠臣义子的眼中,这自然是祸国之始。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权由地方直接导致中枢的权威尽丧,尤其是对京官的影响更大,失去了地方的炭敬、冰敬,这京官的日子过的更加清苦起来,而在家人的信中,乡人对他们也没有往日那般抬举,因为他们失去了对地方官员的制衡之能。

  如此一来,自视忠臣的京官们,自然会将这“举官制”视为祸国之行,于朝廷甚至报纸上大加指责。

  可无论如何,总督们是绝不会放开官员任免之权。也正因如此,不知多少人,之所以于府中行走,为的就是一纸公文下的鱼跃龙门,有时候这比科举要难,科举只需要读好书就行了,而这仅只靠读书是不行的,因为这没有标准。

  而有时候,这却也很容易,只需要得到一位大人物的赏识,那一纸公文就会填上大名,完成由民到官的锐变。甚至不少那些自许忠臣的京官,如果意外的接到一封来自地方上的信,其即会挂冠而去,往地方任职,再不提什么“祸国之始”,人总是现实的。 恰如同这终日于总督府内外行走着的人们一般,他们为的就是那一官之位。

  一大早,总督衙门的公文便下了下来。这公文显然是早就印好的,甚至只填写了名字,时间,然后授印,这便是委任状,这一纸委任状,便是官身的象征。但是官与民的区别,是荣华富贵的象征!

  对于这种委任状,唐小虎并不陌生,实际上,早在去年的时候,他就曾拿过一张委任状,不过那时签署委任状的是东三省总督府民政部。而这一份委任状,却是由的直隶总督发出的,任的也是直隶的官。

  直隶的官与东北的官有什么不同?

  最大的不同之处,恐怕就是没有苛刻的权责制衡,甚至没有监督,这官意味着的不是责任,而是荣华富贵。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会捞的,又岂只是十万?

  拿着这纸委任状,唐小虎的心潮起伏,竞然半点激动都没有。看着状上的职务,他的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这个选择究竟是对还是错?

  去年被勒令辞退,申诉失败沉沦数月后,他来到了关内,凭借着当年在仁川时与二公子的一面之缘,得到了现下的这个位置。可以说凭得是裙带关系,可无论如何自己现在切实地踏进了这个官场,这个官场,将给自已怎样的一片天地?未来的某一处,会有怎样的陷阱在等着自已?

  几千年来,大家都明白学而优则仕,说到底,就是一心只想当官。可真正当了官才知道,一脚踏进去的,恐怕就不是什么好地方。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真正身不由己的,应该是官场才对。

  这官场,究竟是什么?

  为何会令府中不惜通过悉数清除的方式,也要与其划清界限。甚至通过苛细繁杂的章程来约束官员,以避免满清官场的习气影响到东北的官员?

  好了,曾经的不解,在不久的将来都可以得到答案,从现在开始,自己就直隶土地林野调查局坐办了,这显然是一个要差,同样也是一个肥差。

  土地林野调查对于曾任地方民政官的唐小虎来说,他并不陌生,土地林野调查是总督东北后实施的第一项工作,其一方面是为了明确土地所有权关系,清理隐田,使纳税义务得以落实,

  另一方面。通过大片土地与山林的国有化,总督府获得了数以亿万的田地,从而为接下来的发展铺平的道路。

  作为地方事务官,他曾与二公子,甚至李中堂一同谈过此事,为其计算过,府中得以地利的多少,那天文数字般的地利,只惊得李中堂半晌说不出话来,东北之富,只是未尽全显,东北之强,亦是如此,而凭的就是那地利。

  但直隶显然无法同东北相比,不过其虽说没有无尽的荒地供当局征用,但当局却可以通过林野调查,清理出民间隐田,并进一步提高税收,对于北洋衙门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可这份差事,真的那么好干吗?

  借以西式测量法清理出民间隐田,看似简单,只须要带着洋技师,把地量上一量,确立一下土地源属即可,但实际上,其间却涉及到及太多人的利益,大家为何隐田?不正是为了少交一份皇粮,少纳一份捐纳吗?

  但凡是能隐田于民的又有几家于地方上没有些许势力?甚至就是这北洋衙门里,随便拉出一位,其家里又怎可能没有千百亩田地,他们又岂会乐意让人查出实质的地数来?

  “东洋人,可用,但不可尽用,只是以事而用,说到底,还是要靠自己人,靠咱们中国人自己,让你去主持这件事,你就大胆去办,老夫予你撑腰……”

  想起中堂大人的话,唐小虎非但没有感觉到一丝感激之意,心底反倒是言语着。

  “话说的好听,到时候万一若出什么乱子来,没准您老人家第一个拿我开刀,以平息众怒……”

  想着那几位被迫去职的前任,唐小虎越发的谨慎起来,他是个外人,到时候谁为会他说话?“哎,早知道……”

  早知道真不应该来直隶,可这个念头不过只是稍闪即逝,对于心存不甘的唐小虎来说,他之所以来到这,就是为了翻身之机,有比主持直隶的土地调查更好的机会吗?

  “好吧,既然中堂大人信得过我,那我就……”

  恨恨的于唇间轻喃着,唐小虎的脸上又一次洋溢着浓浓的斗志,他知道这绝不会是一场轻松的战斗……

  时值下午,茶馆里热闹非常,台上一位老者正在那耍嘴皮子说着相声,台下穿着长衫的客人乐呵的听着那相声,客人中不乏穿着陆海军军装的客人,现在的陆海军官佐不像过去,听戏喝茶穿着便装,他们总喜欢在人前显摆那板直的军装,还有那镏金包银的洋式佩刀,还别说,单就是这身打扮,便能平空的让人威武几分来。

  在茶馆二楼的一间小包厢内,客人正在吃着酒,楼下的笑声似乎与他们全无一丝关系。

  “……衙门里把今年的预算做出来了!”

  放下手中的酒杯时,穿着长衫的中年人轻声说了一句,中年人在说话的时候,那双眼睛甚至都没有去看对面坐着的朋友。

  “哦,看样子,这次大人是下定决心了?”

  坐与对面的孙克已用玩味的口吻说道,预算可以说是现代政府财政收支的基础,过去北洋依如中国千百年来的习惯一般秉持着“量入为出”的开支原则,而现在那种方式显然不能维持北洋衙门的运行。

  自日本战败后,诸如加藤弘之等一大批日本政治家移民中国,其中自然不乏定居于天津于北洋幕府中充任幕僚的日本政治家,便孜孜不倦的向李鸿章灌输现代理念。不过只是一年的多的时间,他们的工作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银行的普遍设立,再到行政机构的锐变,到今年,预算的正式制定,这无一不在表明,北洋衙门正在完成从传统衙门向现代行政机构的锐变。

  “去年直隶的收入2165.8597万两,山东是1052.9028万两,河南是688.5117万两,合计共为3907.2742两,再加上广东汇来的400万两海防协款,还有像煤业公司、纺织局等洋务企业上缴官利516万两,衙门的收入也就是4800余万两,实际开支则是7142万元,也就是5000万两,赤字不到两百万两……”

  提及此,留着八字须瞧着神情语气都很谦卑的中年人却用玩味的口吻说道。

  “说实话,现如今关内各省都应该谢谢东北的唐大帅,若是没有唐大帅在湖北创办的禁烟局,别的不说,单京是北洋衙门便能少出一千万两银子来……”

  这倒是一句公道话,现在无论是直隶也好,湖广也罢,纵是远在西南的云贵,禁烟局主持下烟土专卖税,都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进项,甚至可以说直接关系到各府能否正常运营,各地新政能否顺利推行。不过虽说重要,但并没有多少人会去承这个情。

  “子德兄,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些个和尚把经都念歪了,东北那边的“寓禁于征”其目的在于禁烟,而内地重于敛财,结果自然不同!”

  摇摇头,孙克已看着面前的李培德轻声询问道。

  “那今年?”

  “河南、山东还有进一步征税的潜力,尤其是禁烟,按府中的计算,若严格推行烟土专卖,两地烟税估计能征收不下1500万两,而今年预算开支为6800万两,所以关键就是两省禁烟能否顺利推行……”

  无论是河南也好,山东也罢,虽设立禁烟局,但因种种原因限制,其并未实施严格的烟土专卖,从而导致大量的烟税流失,现在衙门自然把眼睛盯在了烟税上。

  “现在迫于财政上的压力,当然也因直隶成功推行烟土专卖的经验取得有直接关系,两省将严格推行烟土专卖,这不,中堂大人授意北洋陆军第二镇进驻山东,第四镇进驻河南,表面上是正常协调,可实际上是为了避免严格专卖引发变乱,二来也能协助地方禁烟。”

  动用军伍协助禁烟,这是各地禁烟的不二之法,同样也是各地往往先于总督驻省所在推行禁烟的原因,因为总督亲信之兵皆在督署所在。

  “嗯,衙门里倒也算谨慎!”

  点点头,孙克已请他继续说道下去。李培德自然将预算一事一一道出,而重点又从筹款转至北洋陆海军,实际上这才是最为重要的情报,其直接关系到今年北洋会练多少新军以及北洋舰队的维持。

  而李培德提及的那些数字,都被孙克已一一记于脑海中,作为情报人员,他最得意的就是过人的记忆力,也正因如此,在他同下线联络时,除非必要,否则绝不会留下纸面证据。

  “看样子,今天北洋准备练四至五镇新军啊……”

  在了解了基本的预算情报之后,于心底核计着北洋陆军的预算情况,孙克已于心底暗自嘀咕一声,相比于陆军,海军并没有多少新意,除去基本的舰队维持外,只新增了不到200万两,考虑到今年其又投资于基隆以及广州湾开辟南港,这两百万恐怕更多的是用于筑港。于是他又提到了家里关心的另一个件事。

  “现在土地林野调查进行的怎么样了?”

  相比于烟税,土地林野调查对政府才是最为重要的,其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基本税收,毕竟中国是个农业大国,田赋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政府的收入。

  “还在办着,人少而地多,再加上各方的阻力,这不,调查局那边又换了一位坐办,听说那位唐坐办是出自东北!”

  宋培德口中的人少而地多,指的是精通测绘的调查人员太少,而且涉及三省亿万亩土地,自然牵涉到方方面面,若非如此这土地调查又岂会从去年推行,到现在已经先后换了几任坐办。

  说话的功夫,宋培德瞧着孙克已笑道。

  “该不会和你一样吧!”

  虽说是朋友,可宋培德又岂不知道孙克已的身份,他并不是什么商人,他是东北那边派来的。

  摇摇头,记下这个名字的同时,孙克已笑道。

  “若是这样的话,小弟岂还用麻烦老兄?不过,听您这么一说,我倒也想认识认识这位唐坐办……”

  嘴上这么说着,孙克已手点着菜说道。

  “瞧我,光顾得说话,老兄请用菜,这菜都快凉了……”(未完待续。)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帝国的朝阳,帝国的朝阳最新章节,帝国的朝阳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