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中传来震耳欲聋的发动机轰鸣声响,圣彼得堡城内的市民们抬头望去,成群结队的明军战机好似乌云一般笼罩了天整个空。
明军的战机是如此之多,甚至于从地面上看过去就像是将整个天空都给覆盖住了。数不清的战机在天空之中呼啸而过,将一枚枚的重磅炸弹仍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之中。
1943年的3月2日,明军北方集团军群正式向着圣彼得堡发起猛烈攻击。第六装甲集团军与第15步兵集团军下属近五十大军将整个圣彼得堡城都包围起来。他们在超过2500门火炮,三千架战机以及近四千辆坦克装甲车的掩护下浩浩荡荡的杀向了圣彼得堡。意图一举拿下这座意义非凡的重要城市。
而此时坚守这座城市的盟军主力部队非常空虚,只有不足三十万人的英国远征军以及十多万的哥萨克骑兵和皇室卫队在守卫这座城市。至于其它的俄军部队以及民兵武装已经在之前的叛乱之中被消耗殆尽。
而且因为之前的反叛导致城市多处被毁坏,原本的防御体系也因为军队加入叛乱和镇压导致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作战体系。在明军的猛烈攻击之下外围防线很快就土崩瓦解。
更加重要的是,之前的叛乱最大程度上摧毁了俄军的作战意志。就连英国远征军也是人心惶惶,没有人认为他们还能够坚守住这座城市。尤其是当明军向着圣彼得堡发起猛烈空袭之后,那种毁天灭地般的威势极大的震慑了守军的士气。
当明军第六装甲集团军下属的部队靠近圣彼得堡的时候,明军官兵们惊讶的发现前方敌军阵地的守备力量非常薄弱,薄弱到了明军一次普通的试探性攻击就能够轻松拿下阵地,而且俄军居然并没有怎么发起凶猛的反击。这种情况下在以往可是异常罕见的。
甚至于许多明军前线指挥官都认为这是俄军的计谋,纷纷停下前进的脚步派出侦查部队前出侦查,同时还向陆航申请空中支援。一直到反复确认并没有任何埋伏之后,前线的明军才继续出击。
不是明军变的胆小了,而是俄国人这几年来在战场上都是如此。防御阵地的时候拼死作战,还不断的发起潮水般的反冲锋,不打个尸山血海根本就不会放弃阵地。这次却突然销声匿迹了,换做是谁也会小心翼翼的应对。
俄军在郊外的防御体系根本就没怎么发挥作用。那些投入巨资建造的各种堡垒,炮台,永固工事,各种防御体系战线等等几乎都没有发挥出什么作用。明军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夺取了外围阵地,俘获了近十万名俄军官兵。
一直到明军向着圣彼得堡核心城区发起攻击的时候,才遇上了真正意义的抵抗。驻守在圣彼得堡多时的英国远征军成为了抵抗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喀琅施塔得要塞的远程火炮和俄国海军波罗的海舰队的火力支援下牢牢的坚守着圣彼得堡城内靠海区域,与突入城区的明军展开激烈交火。
英国是一个岛屿国家,对于他们来说海军才是生存的关键所在。这个时代的英国之所以沦落到被大明在家门口建立殖民地,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海军战败了。在重新有了崛起的机会之后,英国人几乎将所有的力量都投注到了海军上面。这自然就造成了陆军力量的孱弱。
当然了,作为一个国家的存在,而且还不是一个没什么力量的小国。英国人的陆军只是相对来说比较弱小,无法和大明这种强过相提并论。但是其保有的正规军却是异常精锐。其战斗力至少要远比俄国军队强的多。
明军的攻击行动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尤其是俄国海军要塞的巨炮以及海军舰队的炮火支援使得明军损失了大批兵力和装备。海军使用的火炮对于陆军来说那就是超级武器了,陆军的炮火是无法与海军相抗衡的。他们只能是寻求支援。
大明海军暂时还无法进入波罗的海,能够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的只有陆航的轰炸机部队。这些精锐的航空兵们不负众望,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里面就向着喀琅施塔得要塞以及俄国波罗的海舰队锚地出动了超过三千架次的攻击行动。
明军众多的王牌轰炸机驾驶员们用一次次精准的俯冲轰炸将一枚枚的重磅炸弹扔进俄军战舰的腹部,给俄国海军波罗的海舰队造成了巨大的杀伤。包括波罗的海舰队旗舰亚力山大三世号战列舰在内的多艘战舰都在猛烈的轰炸之中被击沉。
波罗的海舰队所属的六艘战列舰之中的四艘,亚力山大三世号、苏沃洛夫公爵号、博罗季诺号和奥斯里雅比亚号被大明陆航使用专门对付海军重型战舰的超级开罐器炸弹,一种重达一吨的超级炸弹给送进了海底。另外一艘战列舰纳瓦林号则是在被重创之后抢滩搁浅。只有唯一的一艘战列舰见势不妙逃离了军港。
除了战列舰之外,俄军波罗的海舰队所属的其它各种型号的战舰也纷纷在大明陆航的弹雨攻击之下或是被击沉,或是重创搁浅,或是逃之夭夭。俄国耗费了巨额资金和海量物资还有大量时间建造出来的庞大舰队只不过是打了一场海空大战几乎就损失殆尽。
俄国人建造波罗的海舰队的战舰的时候想的就是称霸这片狭小的海域。压根就没有考虑过远洋作战的事情。毕竟在大洋之上那是大明海军的地盘。狭窄的波罗的海根本就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机动作战,而且四周全都是陆地,也就没有了航空母舰的用武之地。
俄国人虽然在战争爆发之后看到了未来海军发展方向是航母化。他们也开始设计预备建造航空母舰。但是随着战争形势的不断恶化,俄国人根本就没有精力和资源去建造航母。他们的航母依旧停留在图纸上。
在被大明陆航重创之后,俄国海军波罗的海舰队的残部一路退往里加,随后又去了英国。在之后的战争岁月里几乎没有发挥出什么作用。
清理掉俄国海军的舰炮威胁之后,大明陆航开始集中兵力攻击喀琅施塔得要塞的武装炮台。
俄国人在喀琅施塔得要塞建造了多座大型炮台用来守卫圣彼得堡。这些炮塔之中装备的都是从战舰上退役下来的主炮。这些隐蔽在厚达数米甚至十多米钢筋混凝土和装甲钢板之下的火炮对于攻击之中的明军部队造成了巨大的杀伤。
尤其是一座被命名为奥德赛的炮台,内部装备有两座双联装305毫米口径的火炮。这四门在重装甲保护之下的火炮用无与伦比的杀伤力生生的将明军的攻势阻挡住了两天。哪怕明军集中炮火并且调集大量陆航轰炸机部队对着炮塔进行猛烈轰击也无法摧毁这几门超级大炮。
这种口径的火炮一炮下去至少方圆数百平方米之内的官兵几乎没有幸存的可能。而且这几门火炮都是从老式战列舰上退役下来的火炮,其威力原本就被陆军火炮要强。而且不需要像是在战舰上一样去考虑线膛磨损这种事情,在使用高爆弹的时候对地面目标拥有巨大的杀伤里。
因为这些要塞炮塔都装备有超厚的防御层,哪怕是陆航的开罐器炸弹也无法击穿。在这种情况下,明军的攻势被迫停顿了两天。一直到明军的重型火炮到来。
大明陆军装备的超级火炮威力强大,精准度极高。这些装备在重炮师之中的巨型火炮在从莫斯科开到圣彼得堡附近之后很快就用一枚枚重达一吨多的穿甲弹将俄军坚固要塞一层层的撕裂。
在地面观瞄与空中校正双重引导下,明军重炮师的几门380毫米口径重炮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发射了一百多枚重型穿甲弹,成功的将俄国人的主要炮台全都掀翻。
而在失去了这些重型火炮的保护之后,无论是俄国守军还是英国远征军都已经没有了继续抵抗下去的能力。士气如虹的明军官兵们在装甲部队和陆航战机的掩护下一层层的推进,一点点的将这座至关重要的城市夺取到自己的手中。
1943年4月9日,英国陆军部下达了全面撤出驻扎在圣彼得堡的远征军的命令。当众多英国远征军的官兵们和圣彼得堡的俄国官兵以及当地市民们争先恐后的使用各种工具渡过芬兰湾逃亡芬兰暂避明军的时候。俄国沙皇带着自己的家人和政府重要成员在夜间悄然搭乘着英国军舰去了伦敦,并且在伦敦宣布建立流亡政府。
实际上明军在四月初的时候就已经夺取了乌克兰重镇基辅,并且一路向西突击到了敖德萨与利沃夫一带。而中路的明军中央集团军已经攻占了重镇明斯克,并且向着波兰边境快速进发。
至于圣彼得堡,这座俄国人的首都实际上在沙皇逃走之后仅仅两天就全面落入了明军的手中。至此,整个俄国已经再也没有了抵抗的力量。无论其流亡政府如何鼓吹,实际上这个国家已经消亡在了历史的茫茫长流之中。(未完待续。)
明军的战机是如此之多,甚至于从地面上看过去就像是将整个天空都给覆盖住了。数不清的战机在天空之中呼啸而过,将一枚枚的重磅炸弹仍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之中。
1943年的3月2日,明军北方集团军群正式向着圣彼得堡发起猛烈攻击。第六装甲集团军与第15步兵集团军下属近五十大军将整个圣彼得堡城都包围起来。他们在超过2500门火炮,三千架战机以及近四千辆坦克装甲车的掩护下浩浩荡荡的杀向了圣彼得堡。意图一举拿下这座意义非凡的重要城市。
而此时坚守这座城市的盟军主力部队非常空虚,只有不足三十万人的英国远征军以及十多万的哥萨克骑兵和皇室卫队在守卫这座城市。至于其它的俄军部队以及民兵武装已经在之前的叛乱之中被消耗殆尽。
而且因为之前的反叛导致城市多处被毁坏,原本的防御体系也因为军队加入叛乱和镇压导致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作战体系。在明军的猛烈攻击之下外围防线很快就土崩瓦解。
更加重要的是,之前的叛乱最大程度上摧毁了俄军的作战意志。就连英国远征军也是人心惶惶,没有人认为他们还能够坚守住这座城市。尤其是当明军向着圣彼得堡发起猛烈空袭之后,那种毁天灭地般的威势极大的震慑了守军的士气。
当明军第六装甲集团军下属的部队靠近圣彼得堡的时候,明军官兵们惊讶的发现前方敌军阵地的守备力量非常薄弱,薄弱到了明军一次普通的试探性攻击就能够轻松拿下阵地,而且俄军居然并没有怎么发起凶猛的反击。这种情况下在以往可是异常罕见的。
甚至于许多明军前线指挥官都认为这是俄军的计谋,纷纷停下前进的脚步派出侦查部队前出侦查,同时还向陆航申请空中支援。一直到反复确认并没有任何埋伏之后,前线的明军才继续出击。
不是明军变的胆小了,而是俄国人这几年来在战场上都是如此。防御阵地的时候拼死作战,还不断的发起潮水般的反冲锋,不打个尸山血海根本就不会放弃阵地。这次却突然销声匿迹了,换做是谁也会小心翼翼的应对。
俄军在郊外的防御体系根本就没怎么发挥作用。那些投入巨资建造的各种堡垒,炮台,永固工事,各种防御体系战线等等几乎都没有发挥出什么作用。明军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夺取了外围阵地,俘获了近十万名俄军官兵。
一直到明军向着圣彼得堡核心城区发起攻击的时候,才遇上了真正意义的抵抗。驻守在圣彼得堡多时的英国远征军成为了抵抗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喀琅施塔得要塞的远程火炮和俄国海军波罗的海舰队的火力支援下牢牢的坚守着圣彼得堡城内靠海区域,与突入城区的明军展开激烈交火。
英国是一个岛屿国家,对于他们来说海军才是生存的关键所在。这个时代的英国之所以沦落到被大明在家门口建立殖民地,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海军战败了。在重新有了崛起的机会之后,英国人几乎将所有的力量都投注到了海军上面。这自然就造成了陆军力量的孱弱。
当然了,作为一个国家的存在,而且还不是一个没什么力量的小国。英国人的陆军只是相对来说比较弱小,无法和大明这种强过相提并论。但是其保有的正规军却是异常精锐。其战斗力至少要远比俄国军队强的多。
明军的攻击行动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尤其是俄国海军要塞的巨炮以及海军舰队的炮火支援使得明军损失了大批兵力和装备。海军使用的火炮对于陆军来说那就是超级武器了,陆军的炮火是无法与海军相抗衡的。他们只能是寻求支援。
大明海军暂时还无法进入波罗的海,能够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的只有陆航的轰炸机部队。这些精锐的航空兵们不负众望,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里面就向着喀琅施塔得要塞以及俄国波罗的海舰队锚地出动了超过三千架次的攻击行动。
明军众多的王牌轰炸机驾驶员们用一次次精准的俯冲轰炸将一枚枚的重磅炸弹扔进俄军战舰的腹部,给俄国海军波罗的海舰队造成了巨大的杀伤。包括波罗的海舰队旗舰亚力山大三世号战列舰在内的多艘战舰都在猛烈的轰炸之中被击沉。
波罗的海舰队所属的六艘战列舰之中的四艘,亚力山大三世号、苏沃洛夫公爵号、博罗季诺号和奥斯里雅比亚号被大明陆航使用专门对付海军重型战舰的超级开罐器炸弹,一种重达一吨的超级炸弹给送进了海底。另外一艘战列舰纳瓦林号则是在被重创之后抢滩搁浅。只有唯一的一艘战列舰见势不妙逃离了军港。
除了战列舰之外,俄军波罗的海舰队所属的其它各种型号的战舰也纷纷在大明陆航的弹雨攻击之下或是被击沉,或是重创搁浅,或是逃之夭夭。俄国耗费了巨额资金和海量物资还有大量时间建造出来的庞大舰队只不过是打了一场海空大战几乎就损失殆尽。
俄国人建造波罗的海舰队的战舰的时候想的就是称霸这片狭小的海域。压根就没有考虑过远洋作战的事情。毕竟在大洋之上那是大明海军的地盘。狭窄的波罗的海根本就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机动作战,而且四周全都是陆地,也就没有了航空母舰的用武之地。
俄国人虽然在战争爆发之后看到了未来海军发展方向是航母化。他们也开始设计预备建造航空母舰。但是随着战争形势的不断恶化,俄国人根本就没有精力和资源去建造航母。他们的航母依旧停留在图纸上。
在被大明陆航重创之后,俄国海军波罗的海舰队的残部一路退往里加,随后又去了英国。在之后的战争岁月里几乎没有发挥出什么作用。
清理掉俄国海军的舰炮威胁之后,大明陆航开始集中兵力攻击喀琅施塔得要塞的武装炮台。
俄国人在喀琅施塔得要塞建造了多座大型炮台用来守卫圣彼得堡。这些炮塔之中装备的都是从战舰上退役下来的主炮。这些隐蔽在厚达数米甚至十多米钢筋混凝土和装甲钢板之下的火炮对于攻击之中的明军部队造成了巨大的杀伤。
尤其是一座被命名为奥德赛的炮台,内部装备有两座双联装305毫米口径的火炮。这四门在重装甲保护之下的火炮用无与伦比的杀伤力生生的将明军的攻势阻挡住了两天。哪怕明军集中炮火并且调集大量陆航轰炸机部队对着炮塔进行猛烈轰击也无法摧毁这几门超级大炮。
这种口径的火炮一炮下去至少方圆数百平方米之内的官兵几乎没有幸存的可能。而且这几门火炮都是从老式战列舰上退役下来的火炮,其威力原本就被陆军火炮要强。而且不需要像是在战舰上一样去考虑线膛磨损这种事情,在使用高爆弹的时候对地面目标拥有巨大的杀伤里。
因为这些要塞炮塔都装备有超厚的防御层,哪怕是陆航的开罐器炸弹也无法击穿。在这种情况下,明军的攻势被迫停顿了两天。一直到明军的重型火炮到来。
大明陆军装备的超级火炮威力强大,精准度极高。这些装备在重炮师之中的巨型火炮在从莫斯科开到圣彼得堡附近之后很快就用一枚枚重达一吨多的穿甲弹将俄军坚固要塞一层层的撕裂。
在地面观瞄与空中校正双重引导下,明军重炮师的几门380毫米口径重炮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发射了一百多枚重型穿甲弹,成功的将俄国人的主要炮台全都掀翻。
而在失去了这些重型火炮的保护之后,无论是俄国守军还是英国远征军都已经没有了继续抵抗下去的能力。士气如虹的明军官兵们在装甲部队和陆航战机的掩护下一层层的推进,一点点的将这座至关重要的城市夺取到自己的手中。
1943年4月9日,英国陆军部下达了全面撤出驻扎在圣彼得堡的远征军的命令。当众多英国远征军的官兵们和圣彼得堡的俄国官兵以及当地市民们争先恐后的使用各种工具渡过芬兰湾逃亡芬兰暂避明军的时候。俄国沙皇带着自己的家人和政府重要成员在夜间悄然搭乘着英国军舰去了伦敦,并且在伦敦宣布建立流亡政府。
实际上明军在四月初的时候就已经夺取了乌克兰重镇基辅,并且一路向西突击到了敖德萨与利沃夫一带。而中路的明军中央集团军已经攻占了重镇明斯克,并且向着波兰边境快速进发。
至于圣彼得堡,这座俄国人的首都实际上在沙皇逃走之后仅仅两天就全面落入了明军的手中。至此,整个俄国已经再也没有了抵抗的力量。无论其流亡政府如何鼓吹,实际上这个国家已经消亡在了历史的茫茫长流之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