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前往南京宣旨的是左都御史杨廷枢。
皇上的圣旨举朝皆惊,派遣杨廷枢前往南京宣旨,更是令众多的文武大臣摸不着头脑,应该说皇上对郑勋睿的切齿痛恨,已经让很多人感受到了,若不是辽西之战以及流寇的造反,皇上早就向郑勋睿举起屠刀了。
也有明白局势的文武大臣,知道朝廷已经陷入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皇上采取这等的手段,无疑是想着笼络郑勋睿,解决目前的难题。
京城已经戒严,阿巴泰率领的八旗军从山西大同入关,沿着宣府的方向直插北直隶,沿途如入无人之境,不久之前的辽西之战的失败,让朝廷元气大伤,已经无法组织起来有效的力量抵御八旗军了,此番阿巴泰率领八旗军侵袭,朝廷能够做的就是死守京城戒严,至于北直隶其他城池的安全,那就依靠老天保佑了。
杨廷枢前往南京,也是冒着巨大风险的,八旗军的速度非常快,谁知道他宣旨的途中,会不会遭遇到八旗军的突然进攻,抛开八旗军不说,沿路的土匪和流寇同样是巨大的威胁。
让杨廷枢稍微放心的是,郑勋睿已经派遣郑家军的水师,抵达天津,专程接应。
留在南京的周延儒,经过了痛苦的思索之后,毅然决定全力辅佐郑勋睿。
从亲缘关系来说,周延儒庶出的女儿周冰燕是郑勋睿弟弟郑凯华的夫人,这就让周延儒和郑勋睿之间有了亲眷的关系,从个人能力方面来说,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郑勋睿依靠自身的拼搏,创建了强大的郑家军。且让南直隶和浙江等地变得异常的富庶,可谓是国泰民安,从战斗力方面来说。不管是后金鞑子还是流寇,都是畏惧郑家军的。可以说不敢主动挑战郑家军,看看一团糟的北方,唯有陕西异常的稳定,从以前最为混乱贫穷的地方,一跃成为北方最为富庶的地方,山西湖广乃至于四川北直隶大量的人口迁徙到陕西,又促使了陕西商贸的发展。
总结起来,郑勋睿各方面都显露出来不一般的能力。其综合实力早就超过了朝廷,从个人能力方面来说,郑勋睿更是远远强于皇上。
亲耳听见郑勋睿的话语之后,周延儒坐实了自身的判断,他知道总有一天郑勋睿会登上九五之尊的高位,大明王朝的轰然倒下,也在清理之中了。
周延儒两次出任内阁首辅,对于大明王朝是有着很深眷恋的,不过第二次出任内阁首辅的时候,其尝遍了酸甜苦辣。对朝廷也逐渐的绝望了,回到家乡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察觉到南直隶巨大的变化。让他产生了辅佐郑勋睿的心思,这种心思,随着见到郑勋睿,变得坚定。
郑勋睿对周延儒也同样是信任的,愿意接纳。
想要取代朱由检的地位,想要统领天下,郑勋睿同样需要注意舆论,需要笼络大部分的读书人和士大夫,这个特殊的时代。农民不可能代表主流,治理地方依旧需要读书人和士大夫。故而吸纳朝中的中坚力量,为自身所用。一方面可以避免过多的血腥暴力,维持各地大致的稳定,一方面可以吸纳更多的人才,让朝代的更迭变得更加容易。
几乎没有怎么思考,郑勋睿就决定让周延儒进入到参谋团之中,且其地位很是特殊,不在徐望华和郑锦宏等人之下。
皇上下旨敕封郑勋睿为湘王太子太师的圣旨,郑勋睿早就通过调查署得到了消息,皇上昭告天下,兵部同时下达敕书,要求郑家军剿灭流寇,在参谋团产生了巨大的争议,眼看着杨廷枢就要到南京来了,郑勋睿需要做出最后的决断。
南京,兵部。
郑勋睿和周延儒两人在公房里面,任何人都不得进入打扰。
郑勋睿在屋内来回的踱步,周延儒坐着闭目沉思。
“周大人,您怎么看皇上的圣旨。”
周延儒睁开了眼睛,看了看郑勋睿,缓缓的开口了。
“大人,老夫可以断定,皇上下的这道圣旨,乃是杨嗣昌之建议,朝廷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阿巴泰领着八旗军进入到关内劫掠,李自成和张献忠在北方和南方攻城拔寨,不断占领更多的地盘,此时朝廷已经没有力量应对,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大人和郑家军了,皇上明旨昭告天下,无非是逼着大人出兵,替朝廷解决目前的难题。”
郑勋睿微微点头,这一点他也想到了,徐望华等人也预料到了。
“皇上昭告天下,让自身站在了顶端,大人若是不奉诏,则会受到天下人的谴责,这对于大人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大人若是出兵,那就是替朝廷稳定局势,最终的好处被皇上和朝廷获取。”
“依照周大人的意思,我应该怎么做。”
周延儒看着郑勋睿,微微一笑。
“大人如此询问,老夫不好意思,老夫相信大人已经有了主意,依照老夫的意思,出兵还是必要的,毕竟北方过于的混乱,对大人也是不利的,不过如何的出兵,提出来什么样的条件,老夫认为是可以考虑的。”
郑勋睿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看着周延儒,没有开口。
“老夫认为目前最需要稳定的是河南与湖广的局势,这两个地方紧靠着南直隶和山东,大乱之后必定影响到南直隶,其实河南的大乱,已经让南直隶有写压力了,老夫从南京户部看到的诸多奏折,紧靠着河南的徐州凤阳以及庐州等地,有大量的流民涌入,为了稳定这些流民,各级官府耗费巨大,此等的情形不能够长期延续下去。”
“大人出兵是必须的,出兵重点就是稳住河南与湖广的局势,同时可以将郑家军的兵力延伸到四川等地,经过这一次的征伐,大人需要达到的目的是,彻底剿灭张献忠这一路的流寇,彻底掌控河南湖广和四川等地,至于说如何的掌控,大人一定有主意,老夫的建议是,更换三地的巡抚,大规模的调整地方官吏,按照治理南直隶浙江陕西和山东等地的办法,强力治理这些地方。”
“大人采用此等的办法逐渐的扩大地盘,就可以防止出现过多的动荡。”
。。。
周延儒的主意的确是不错的,郑勋睿也是这样的想法,夺取天下避免不了血腥,但尽量少的避免血腥场景的出现,尽量的减少损失,尽量平和的夺取天下,则是上上之策,要知道所有满目疮痍的局面,最终都是需要郑勋睿来解决的。
难怪周延儒两次成为朝廷的内阁首辅,能力的确是不错的,可惜朱由检不能够很好的用人,导致身边的能人悉数的离去。
周延儒说完之后,郑勋睿马上抛出了一个问题。
“周大人认为我应该如何对付东林党人。”
这个问题很直接,这么多年过去,郑勋睿与东林党人之间的博弈一直都存在,但不是特别的激烈,可以说郑勋睿不声不响之间,逐渐的消磨东林党的实力,让其势力被迫撤离了南直隶和浙江等地,不过因为皇上的支持,东林党人在北方开始逐渐壮大起来。
郑勋睿对东林党人的评价,周延儒是非常清楚的,皇上想着借重东林党人的力量,来对付郑勋睿和郑家军,这也是明摆着的事情。
稍稍思索了一下之后,周延儒开口了。
“老夫认为,对于东林党人不能够手软,尤其是对其骨干的力量,若是他们能够屈从大人,则可以笼络为己用,但不可能当但大任,若是他们一味的反抗,则要毫不留情的除去,譬如说钱士升侯询张溥等人,不用争取他们的支持,对付他们的时候也不要留情。”
“至于说其余的东林党人,特别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他们往往处于从属的地位,其中也不乏能人,大人倒是可以争取这些人,让他们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到政务处理上面,而不是热衷于党争。。。”
周延儒阐明意见的过程之中,郑勋睿频频点头。
姜是老的辣,周延儒毕竟是两任的内阁首辅,见多识广,深谙权力博弈的残酷,更是知道应该如何抓住重点,或者是从什么地方着手。
“周大人说的很不错,此事就请周大人负责,参谋团商议之后,拿出来意见,郑家军肯定是要出击的,不过不会进入北直隶,按照周大人所言,郑家军此番出征的目标是张献忠,目的是通过此番的征伐,掌控湖广四川以及河南等地,湖广巡抚方孔炤以及河南巡抚张溥,怕是成为了我最为主要的对手。”
周延儒这个时候没有客气,很快跟着开口了。
“老夫的建议,直接除掉方孔炤和张溥等人,也让朝中的钱士升等人看看,他们处心积虑的想着对付大人,最终的结局究竟是什么。”
一场决定北方走势的商谈结束了,接下来就是参谋团拿出来具体的意见建议了,等到杨廷枢前来宣旨之后,郑家军就要出击了,众多的目光开始集中到南京,集中到郑勋睿的身上,看看郑勋睿究竟会做出来什么样的选择。(未完待续。)>
皇上的圣旨举朝皆惊,派遣杨廷枢前往南京宣旨,更是令众多的文武大臣摸不着头脑,应该说皇上对郑勋睿的切齿痛恨,已经让很多人感受到了,若不是辽西之战以及流寇的造反,皇上早就向郑勋睿举起屠刀了。
也有明白局势的文武大臣,知道朝廷已经陷入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皇上采取这等的手段,无疑是想着笼络郑勋睿,解决目前的难题。
京城已经戒严,阿巴泰率领的八旗军从山西大同入关,沿着宣府的方向直插北直隶,沿途如入无人之境,不久之前的辽西之战的失败,让朝廷元气大伤,已经无法组织起来有效的力量抵御八旗军了,此番阿巴泰率领八旗军侵袭,朝廷能够做的就是死守京城戒严,至于北直隶其他城池的安全,那就依靠老天保佑了。
杨廷枢前往南京,也是冒着巨大风险的,八旗军的速度非常快,谁知道他宣旨的途中,会不会遭遇到八旗军的突然进攻,抛开八旗军不说,沿路的土匪和流寇同样是巨大的威胁。
让杨廷枢稍微放心的是,郑勋睿已经派遣郑家军的水师,抵达天津,专程接应。
留在南京的周延儒,经过了痛苦的思索之后,毅然决定全力辅佐郑勋睿。
从亲缘关系来说,周延儒庶出的女儿周冰燕是郑勋睿弟弟郑凯华的夫人,这就让周延儒和郑勋睿之间有了亲眷的关系,从个人能力方面来说,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郑勋睿依靠自身的拼搏,创建了强大的郑家军。且让南直隶和浙江等地变得异常的富庶,可谓是国泰民安,从战斗力方面来说。不管是后金鞑子还是流寇,都是畏惧郑家军的。可以说不敢主动挑战郑家军,看看一团糟的北方,唯有陕西异常的稳定,从以前最为混乱贫穷的地方,一跃成为北方最为富庶的地方,山西湖广乃至于四川北直隶大量的人口迁徙到陕西,又促使了陕西商贸的发展。
总结起来,郑勋睿各方面都显露出来不一般的能力。其综合实力早就超过了朝廷,从个人能力方面来说,郑勋睿更是远远强于皇上。
亲耳听见郑勋睿的话语之后,周延儒坐实了自身的判断,他知道总有一天郑勋睿会登上九五之尊的高位,大明王朝的轰然倒下,也在清理之中了。
周延儒两次出任内阁首辅,对于大明王朝是有着很深眷恋的,不过第二次出任内阁首辅的时候,其尝遍了酸甜苦辣。对朝廷也逐渐的绝望了,回到家乡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察觉到南直隶巨大的变化。让他产生了辅佐郑勋睿的心思,这种心思,随着见到郑勋睿,变得坚定。
郑勋睿对周延儒也同样是信任的,愿意接纳。
想要取代朱由检的地位,想要统领天下,郑勋睿同样需要注意舆论,需要笼络大部分的读书人和士大夫,这个特殊的时代。农民不可能代表主流,治理地方依旧需要读书人和士大夫。故而吸纳朝中的中坚力量,为自身所用。一方面可以避免过多的血腥暴力,维持各地大致的稳定,一方面可以吸纳更多的人才,让朝代的更迭变得更加容易。
几乎没有怎么思考,郑勋睿就决定让周延儒进入到参谋团之中,且其地位很是特殊,不在徐望华和郑锦宏等人之下。
皇上下旨敕封郑勋睿为湘王太子太师的圣旨,郑勋睿早就通过调查署得到了消息,皇上昭告天下,兵部同时下达敕书,要求郑家军剿灭流寇,在参谋团产生了巨大的争议,眼看着杨廷枢就要到南京来了,郑勋睿需要做出最后的决断。
南京,兵部。
郑勋睿和周延儒两人在公房里面,任何人都不得进入打扰。
郑勋睿在屋内来回的踱步,周延儒坐着闭目沉思。
“周大人,您怎么看皇上的圣旨。”
周延儒睁开了眼睛,看了看郑勋睿,缓缓的开口了。
“大人,老夫可以断定,皇上下的这道圣旨,乃是杨嗣昌之建议,朝廷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阿巴泰领着八旗军进入到关内劫掠,李自成和张献忠在北方和南方攻城拔寨,不断占领更多的地盘,此时朝廷已经没有力量应对,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大人和郑家军了,皇上明旨昭告天下,无非是逼着大人出兵,替朝廷解决目前的难题。”
郑勋睿微微点头,这一点他也想到了,徐望华等人也预料到了。
“皇上昭告天下,让自身站在了顶端,大人若是不奉诏,则会受到天下人的谴责,这对于大人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大人若是出兵,那就是替朝廷稳定局势,最终的好处被皇上和朝廷获取。”
“依照周大人的意思,我应该怎么做。”
周延儒看着郑勋睿,微微一笑。
“大人如此询问,老夫不好意思,老夫相信大人已经有了主意,依照老夫的意思,出兵还是必要的,毕竟北方过于的混乱,对大人也是不利的,不过如何的出兵,提出来什么样的条件,老夫认为是可以考虑的。”
郑勋睿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看着周延儒,没有开口。
“老夫认为目前最需要稳定的是河南与湖广的局势,这两个地方紧靠着南直隶和山东,大乱之后必定影响到南直隶,其实河南的大乱,已经让南直隶有写压力了,老夫从南京户部看到的诸多奏折,紧靠着河南的徐州凤阳以及庐州等地,有大量的流民涌入,为了稳定这些流民,各级官府耗费巨大,此等的情形不能够长期延续下去。”
“大人出兵是必须的,出兵重点就是稳住河南与湖广的局势,同时可以将郑家军的兵力延伸到四川等地,经过这一次的征伐,大人需要达到的目的是,彻底剿灭张献忠这一路的流寇,彻底掌控河南湖广和四川等地,至于说如何的掌控,大人一定有主意,老夫的建议是,更换三地的巡抚,大规模的调整地方官吏,按照治理南直隶浙江陕西和山东等地的办法,强力治理这些地方。”
“大人采用此等的办法逐渐的扩大地盘,就可以防止出现过多的动荡。”
。。。
周延儒的主意的确是不错的,郑勋睿也是这样的想法,夺取天下避免不了血腥,但尽量少的避免血腥场景的出现,尽量的减少损失,尽量平和的夺取天下,则是上上之策,要知道所有满目疮痍的局面,最终都是需要郑勋睿来解决的。
难怪周延儒两次成为朝廷的内阁首辅,能力的确是不错的,可惜朱由检不能够很好的用人,导致身边的能人悉数的离去。
周延儒说完之后,郑勋睿马上抛出了一个问题。
“周大人认为我应该如何对付东林党人。”
这个问题很直接,这么多年过去,郑勋睿与东林党人之间的博弈一直都存在,但不是特别的激烈,可以说郑勋睿不声不响之间,逐渐的消磨东林党的实力,让其势力被迫撤离了南直隶和浙江等地,不过因为皇上的支持,东林党人在北方开始逐渐壮大起来。
郑勋睿对东林党人的评价,周延儒是非常清楚的,皇上想着借重东林党人的力量,来对付郑勋睿和郑家军,这也是明摆着的事情。
稍稍思索了一下之后,周延儒开口了。
“老夫认为,对于东林党人不能够手软,尤其是对其骨干的力量,若是他们能够屈从大人,则可以笼络为己用,但不可能当但大任,若是他们一味的反抗,则要毫不留情的除去,譬如说钱士升侯询张溥等人,不用争取他们的支持,对付他们的时候也不要留情。”
“至于说其余的东林党人,特别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他们往往处于从属的地位,其中也不乏能人,大人倒是可以争取这些人,让他们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到政务处理上面,而不是热衷于党争。。。”
周延儒阐明意见的过程之中,郑勋睿频频点头。
姜是老的辣,周延儒毕竟是两任的内阁首辅,见多识广,深谙权力博弈的残酷,更是知道应该如何抓住重点,或者是从什么地方着手。
“周大人说的很不错,此事就请周大人负责,参谋团商议之后,拿出来意见,郑家军肯定是要出击的,不过不会进入北直隶,按照周大人所言,郑家军此番出征的目标是张献忠,目的是通过此番的征伐,掌控湖广四川以及河南等地,湖广巡抚方孔炤以及河南巡抚张溥,怕是成为了我最为主要的对手。”
周延儒这个时候没有客气,很快跟着开口了。
“老夫的建议,直接除掉方孔炤和张溥等人,也让朝中的钱士升等人看看,他们处心积虑的想着对付大人,最终的结局究竟是什么。”
一场决定北方走势的商谈结束了,接下来就是参谋团拿出来具体的意见建议了,等到杨廷枢前来宣旨之后,郑家军就要出击了,众多的目光开始集中到南京,集中到郑勋睿的身上,看看郑勋睿究竟会做出来什么样的选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