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你这是直接跳到近代史啊!”翁秀频说道。
按照中国历史的划分,1840年就是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分界线。
不过这个是中学教科书的划分,在学界,对于近代史具体是什么时候有很多种分法。
比如有人认为从唐宋开始中国就已经进入近代史,所谓“唐宋变革论”,是日本学者提出来的,在中国史学界还有一些地位;有的学者认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都算是古代史……
反正每个流派各有各的理论依据,所以中国古代史年会不在这个上面做太多的限制,只要范围是在辛亥革命之前就都算是没错。
陈堪笑道:“我就是感觉这个老太婆挺有意思的,所以就研究一下。”
“和我说说,你准备做哪个方向的?”翁秀频问道,她知道陈堪“挺有意思的”,那一般都是已经出研究成果了。
“学姐不认为慈禧这个老太婆其实挺好玩的吗?”陈堪反问道。
“怎么说?”
“首先慈禧怎么说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政治家了,她为什么会同时向万国宣战呢?”陈堪笑着问道。
慈禧可谓是开创了一个世界纪录,就是同时和本国所有的邦交国宣战,这个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简直就是奇葩中的战斗机。
在历史教科书上,这件事就是发生在义和团运动中,随后就是八国联军侵华,在之后就是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0年慈禧就向所有的邦交国宣战,教科书上的解释无非就是两点,第一点是慈禧相信了义和团那些所谓“刀枪不入”的话,另外一点就是慈禧这个老太婆老糊涂了。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在宣战的几天之前,慈禧还让自己的亲信荣禄带兵去围剿义和团,只不过荣禄走到一半就被慈禧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召回来了,至于义和团所谓的“刀枪不入”那更是开玩笑。
这件事情在当时是有人亲自实验过的,真的就抓了几个义和团的大师兄,对他们开枪,看看是不是真的刀枪不入,结果证明还是会留下一个血洞,而这个实验的人也是慈禧的亲信,他就是袁世凯。
当年就是这个袁世凯在山东,对义和团镇压得最厉害,也确实成效很大,在中国封建王朝,朝廷和农民起义绝对是八字不合的,慈禧对于镇压义和团的决心一直都很坚决。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慈禧接见义和团的人,让义和团的人进京,后来还收编义和团的人,让义和团对付洋人呢?
“慈禧老糊涂咯!”翁秀频笑着说道。
陈堪笑着摇摇头,他当然知道翁秀频是在开玩笑。
作为一个老政治家,慈禧还是很厉害的,1840年之后,清朝和列强打了很多战争,几乎都是惨败,唯一胜利的就是中法战争,虽然最后还是清朝认怂,但就战争本身是赢了,这场战争就是慈禧主持的,在慈禧主政的这段时间,中国和外国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冲突。
慈禧在光绪成年之后,其实就已经退休了,1879年光绪掌权,慈禧已经基本上不管事了,比如我们所知道的中日甲午战争,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反对打这场战争的就是慈禧和李鸿章,但是慈禧看光绪那么坚决,就不管了。
后来因为发动戊戌政变,抓捕梁启超他们这些维新派,慈禧****,这个也是教科书上攻击慈禧的一点,你因此说慈禧是保守派,这个其实也是说不通的,因为在八国联军之后,慈禧回到京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那力度比维新变法还要大,当年梁启超他们想要做没做成的,慈禧全部都给做了。
这慈禧前面不糊涂,后面不糊涂,怎么在1900年的时候,就傻了呢!
其实维新变法中还有几个有意思的事情,首先就是针对戊戌六君子的,慈禧是直接拉着他到菜市口砍头的,没有任何的审判,这是很不合常理的。
或许你会问这有什么不合常理的,慈禧这是做了坏事不敢公开啊,要知道朝廷都掌握在慈禧手中,给他们安一个罪名不是很简单吗?这样也总比直接什么都不说砍掉他们要好啊。
其次就是为什么慈禧没有废掉光绪呢?
回到慈禧对所有邦交国宣战这件事情上,并不是慈禧一宣战,八国就立刻组织联军的,他们也要准备,没那么快,所以一开始占据主动权的是大清,首先的目标就是那些外国在京城的大使馆了。
打这些大使馆,慈禧出动了自己的亲信荣禄,一共干了三个月的时间,愣是没干下来。
或许你会说这是清政府腐败无能啊,小小的大使馆都打不下来,其实这就是扯,在怎么无能,直接用大炮轰炸,切断水源,不就万事大吉了嘛!
其实这不是清朝的战斗力不强,而是那根本就不是打仗,你去看这场围攻大使馆的战争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当时天气很热,清朝军队大量的将冰块运到外国使馆中,大量的蔬菜肉类也是供应不断,这哪里是打仗啊,这完全就是在伺候老爷啊,双方还开了集市相互交易。
三个月中,不管是外国还是清朝,双方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伤亡,这个完全就是在保护这些大使馆,而不是在打仗,要知道当时义和团是已经进京了,这些清朝的军队更像是保护大使馆不被义和团攻击。
这种奇怪的事情其实还很多。
“你这种研究方法我是用不了啊。”听完这些问题之后,翁秀频说道。
陈堪这种就是很传统的通过史料,然后发现问题,一步步推进,不过陈堪比起传统的史料学还加入了一些分析和推理的手法,和当年硕士论文做的秦始皇的方式基本上是如出一辙。
不要看陈堪说得那么简单,其实这一点也不简单,要将所有史料全部都找出来,这个难度就非常大,而且需要极高的罗辑分析能力,不然还没分析清楚自己就乱了。
PS:感谢“看看看看可”和“二狗之”500起点币打赏
按照中国历史的划分,1840年就是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分界线。
不过这个是中学教科书的划分,在学界,对于近代史具体是什么时候有很多种分法。
比如有人认为从唐宋开始中国就已经进入近代史,所谓“唐宋变革论”,是日本学者提出来的,在中国史学界还有一些地位;有的学者认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都算是古代史……
反正每个流派各有各的理论依据,所以中国古代史年会不在这个上面做太多的限制,只要范围是在辛亥革命之前就都算是没错。
陈堪笑道:“我就是感觉这个老太婆挺有意思的,所以就研究一下。”
“和我说说,你准备做哪个方向的?”翁秀频问道,她知道陈堪“挺有意思的”,那一般都是已经出研究成果了。
“学姐不认为慈禧这个老太婆其实挺好玩的吗?”陈堪反问道。
“怎么说?”
“首先慈禧怎么说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政治家了,她为什么会同时向万国宣战呢?”陈堪笑着问道。
慈禧可谓是开创了一个世界纪录,就是同时和本国所有的邦交国宣战,这个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简直就是奇葩中的战斗机。
在历史教科书上,这件事就是发生在义和团运动中,随后就是八国联军侵华,在之后就是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0年慈禧就向所有的邦交国宣战,教科书上的解释无非就是两点,第一点是慈禧相信了义和团那些所谓“刀枪不入”的话,另外一点就是慈禧这个老太婆老糊涂了。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在宣战的几天之前,慈禧还让自己的亲信荣禄带兵去围剿义和团,只不过荣禄走到一半就被慈禧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召回来了,至于义和团所谓的“刀枪不入”那更是开玩笑。
这件事情在当时是有人亲自实验过的,真的就抓了几个义和团的大师兄,对他们开枪,看看是不是真的刀枪不入,结果证明还是会留下一个血洞,而这个实验的人也是慈禧的亲信,他就是袁世凯。
当年就是这个袁世凯在山东,对义和团镇压得最厉害,也确实成效很大,在中国封建王朝,朝廷和农民起义绝对是八字不合的,慈禧对于镇压义和团的决心一直都很坚决。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慈禧接见义和团的人,让义和团的人进京,后来还收编义和团的人,让义和团对付洋人呢?
“慈禧老糊涂咯!”翁秀频笑着说道。
陈堪笑着摇摇头,他当然知道翁秀频是在开玩笑。
作为一个老政治家,慈禧还是很厉害的,1840年之后,清朝和列强打了很多战争,几乎都是惨败,唯一胜利的就是中法战争,虽然最后还是清朝认怂,但就战争本身是赢了,这场战争就是慈禧主持的,在慈禧主政的这段时间,中国和外国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冲突。
慈禧在光绪成年之后,其实就已经退休了,1879年光绪掌权,慈禧已经基本上不管事了,比如我们所知道的中日甲午战争,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反对打这场战争的就是慈禧和李鸿章,但是慈禧看光绪那么坚决,就不管了。
后来因为发动戊戌政变,抓捕梁启超他们这些维新派,慈禧****,这个也是教科书上攻击慈禧的一点,你因此说慈禧是保守派,这个其实也是说不通的,因为在八国联军之后,慈禧回到京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那力度比维新变法还要大,当年梁启超他们想要做没做成的,慈禧全部都给做了。
这慈禧前面不糊涂,后面不糊涂,怎么在1900年的时候,就傻了呢!
其实维新变法中还有几个有意思的事情,首先就是针对戊戌六君子的,慈禧是直接拉着他到菜市口砍头的,没有任何的审判,这是很不合常理的。
或许你会问这有什么不合常理的,慈禧这是做了坏事不敢公开啊,要知道朝廷都掌握在慈禧手中,给他们安一个罪名不是很简单吗?这样也总比直接什么都不说砍掉他们要好啊。
其次就是为什么慈禧没有废掉光绪呢?
回到慈禧对所有邦交国宣战这件事情上,并不是慈禧一宣战,八国就立刻组织联军的,他们也要准备,没那么快,所以一开始占据主动权的是大清,首先的目标就是那些外国在京城的大使馆了。
打这些大使馆,慈禧出动了自己的亲信荣禄,一共干了三个月的时间,愣是没干下来。
或许你会说这是清政府腐败无能啊,小小的大使馆都打不下来,其实这就是扯,在怎么无能,直接用大炮轰炸,切断水源,不就万事大吉了嘛!
其实这不是清朝的战斗力不强,而是那根本就不是打仗,你去看这场围攻大使馆的战争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当时天气很热,清朝军队大量的将冰块运到外国使馆中,大量的蔬菜肉类也是供应不断,这哪里是打仗啊,这完全就是在伺候老爷啊,双方还开了集市相互交易。
三个月中,不管是外国还是清朝,双方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伤亡,这个完全就是在保护这些大使馆,而不是在打仗,要知道当时义和团是已经进京了,这些清朝的军队更像是保护大使馆不被义和团攻击。
这种奇怪的事情其实还很多。
“你这种研究方法我是用不了啊。”听完这些问题之后,翁秀频说道。
陈堪这种就是很传统的通过史料,然后发现问题,一步步推进,不过陈堪比起传统的史料学还加入了一些分析和推理的手法,和当年硕士论文做的秦始皇的方式基本上是如出一辙。
不要看陈堪说得那么简单,其实这一点也不简单,要将所有史料全部都找出来,这个难度就非常大,而且需要极高的罗辑分析能力,不然还没分析清楚自己就乱了。
PS:感谢“看看看看可”和“二狗之”500起点币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