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紫禁城。
皇宫内,一片肃杀的沉重。
朝会正在进行,但太极门大殿内,却几乎没有什么声音,两眼通红,满脸憔悴的崇祯皇帝,绝望地注视着殿下的大臣。而参加朝会的大臣们,则一个个低着头,不敢与崇祯皇帝对视。
内阁首辅周廷儒则跪在地上,额头上都是血,这是刚刚在殿上磕头磕的。
流贼势如破竹,直往北京而来,周延儒等内阁大臣却束手无策。
更要命的是,在战况极度不利的情况下,周廷儒却还瞒报军情,没将大明官军接连战败的消息告诉崇祯皇帝,而是只拣那些局部的胜利告诉崇祯,比如周遇可的顽强抵抗,大同城下的激烈战斗等。
周廷儒等人的瞒报和谎报军情,让崇祯皇帝连续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他没有在第一时间就征召勤王之师,特别是曹越所领这支他最为依仗的南京新军。直到周廷儒等人知道再也瞒不住,将真实情况报告给崇祯皇帝后,崇祯这才在大惊失色之下,紧急征召曹越的人马入京勤王。
今天朝会开始后,崇祯皇帝当殿痛斥了一番周廷儒的误国,表示定要严惩其罪。
周廷儒自知死罪难逃,但下意识的苟且偷生意识,还是让他很自然地跪下求饶,但崇祯皇帝不为所动,在大发了一番脾气后,赐其自尽。在万般无奈中,周廷儒被迫当殿喝毒酒自尽。崇祯皇帝令左都御史刘宗周为首辅,兵部尚书张缙彦和魏照乘一道为次辅。
崇祯皇帝令周廷儒当殿自尽,目的是想以此威吓诸臣,上下齐心,但他没想到,此举却将许多大臣吓破了胆,许多人被吓坏后,都在考虑自己的后路了,君臣彻底离心。
在流寇攻到北京城下后。再也没有多少人与他这个皇帝共患难,抵御流寇的攻城。
因为周廷儒及其他大臣的刻意隐瞒,现在的崇祯皇帝对敌情并不完全清楚。但他知道,局势已经万分危急。再次急令南京新军,山东的刘泽清、湖北的左良玉,四川的孔贞会,还有辽东的曹变蛟、祖大寿及吴三桂部、唐通部、白广恩部等大明官军以最快的速度驰援北京。
崇祯皇帝甚至顾不上辽东了,他令祖大寿和曹变蛟、吴三桂部弃了锦州和松山。全力救援北京。
接到崇祯皇帝的再次急令后,祖大寿和曹变蛟不敢违抗,他们也知道北京的危急。曹变蛟在接到命令后,也没过多犹豫,做出了周密布置后,亲自率主力人马近四万人,离开松山城,往关内急进。由于做足了准备,又是在夜半时分出发,在松山城下与明军对峙的建奴。并未发现,赶到曹变蛟部远离松山后,多尔衮才接到消息,赶紧领麾下将领急追。
但松山城内留守的数千人马,却出城主动出击,牵制建奴。多尔衮又接到探报,说锦州的祖大行部也有异动,多尔衮虽然知道明军有可能回援北京,但深怕有意外,中了明军计。又顾虑曹变蛟部强大战斗力,多尔衮最终没敢倾全力追杀,让曹变蛟的人马得以摆脱追击。
但最终决定回师救援北京的祖大寿部,却遭到了建奴的疯狂攻击。最终遭遇了惨败,祖大寿只得率残兵败将退守锦州。随后建奴倾全力攻打锦州和松山,不将这两城攻下誓不罢休的架势。
崇祯皇帝接到回报,得知曹越亲率南京新军紧急驰援北京,辽东的曹变蛟部及祖大寿部也准备回援,心里稍安了一些。但他也知道形势万分危急。多一支人马回师北京,京师就多一份保障,因此继续诏令各路勤王大军,以最快的速度救援北京。
因为自己被蒙骗,错失了做出决定的最佳时候,以致各路勤王大军很难在最短时间内抵达北京,崇祯皇帝气急败坏,再次严惩了多名重臣。
而这个时候,李自成所领的流寇,进展却非常顺利。他们除了在大同城下遭遇失败,周遇吉的人马顽强抵抗外,其他战役几乎没乎没遭到强有力的还击就取得了胜利。
不过大同军的顽强抵抗,并且坚守住了大同,让李自成的计划也不得不改变。
原本李自成的安排是这样的:主力大军取大同后,再东上攻取宣府镇,最后经居庸关东下,攻取北京。李过、刘芳亮率领的另外两路偏师则沿着黄河北岸进军,攻击北直隶南部,准备攻取大名、河间、保定诸府后,截断南方来的勤王大军北进路线,同时也堵住了朝廷有可能的南逃之路。
大同没办法攻下,李自成又不敢在大同城下过多逗留,只得改变计划。
他令大将刘宗敏、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率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南部,沿平阳府方向攻击。
平阳府知府张璘然放弃抵抗,献城投降。攻取平阳府后,刘宗敏率大军抵达太原府,山西巡抚蔡懋德据城防守,但其麾下巡抚标营将领张雄早已经与流寇私通,在流寇攻城时候,打开城门投降。太原城破,巡抚蔡懋德自杀。流寇在太原休整几天后,一路人马北上,准备截断大同与北京的通道,防止大同军回援北京,并准备在攻取北京后,集中优势兵力攻打大同。
余部主力人马继续往北京进发,在平武关遭遇山西总兵周遇吉的抵抗,但在榆林总兵姜让、固原总兵姜镶兄弟投降流寇并夹攻之下,最终兵败,周遇吉被俘后被流寇处死。接下来,流寇再没遭遇强有力的抵抗,一路快速疾进,几路大军准备包围北京。
在李自成亲自率军包围北京的时候,刘宗敏率一路大军攻打宣府。宣府总兵王承胤开城投降,宣府巡抚朱之冯自杀残国。流寇顺利抵达居庸关,总兵唐通和监军太监杜之秩在流寇大军压境之时,并未抵抗,打开城门投降。流寇随后攻下昌平,焚烧部分明陵享殿,镇守十三陵的总兵李守鑅自杀。
十月初,大明的九兵重镇除了大同等少数军府依然由明军固守外,其余大部都被流寇攻占,流寇对北京的包围圈基本形成。(未完待续。)
皇宫内,一片肃杀的沉重。
朝会正在进行,但太极门大殿内,却几乎没有什么声音,两眼通红,满脸憔悴的崇祯皇帝,绝望地注视着殿下的大臣。而参加朝会的大臣们,则一个个低着头,不敢与崇祯皇帝对视。
内阁首辅周廷儒则跪在地上,额头上都是血,这是刚刚在殿上磕头磕的。
流贼势如破竹,直往北京而来,周延儒等内阁大臣却束手无策。
更要命的是,在战况极度不利的情况下,周廷儒却还瞒报军情,没将大明官军接连战败的消息告诉崇祯皇帝,而是只拣那些局部的胜利告诉崇祯,比如周遇可的顽强抵抗,大同城下的激烈战斗等。
周廷儒等人的瞒报和谎报军情,让崇祯皇帝连续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他没有在第一时间就征召勤王之师,特别是曹越所领这支他最为依仗的南京新军。直到周廷儒等人知道再也瞒不住,将真实情况报告给崇祯皇帝后,崇祯这才在大惊失色之下,紧急征召曹越的人马入京勤王。
今天朝会开始后,崇祯皇帝当殿痛斥了一番周廷儒的误国,表示定要严惩其罪。
周廷儒自知死罪难逃,但下意识的苟且偷生意识,还是让他很自然地跪下求饶,但崇祯皇帝不为所动,在大发了一番脾气后,赐其自尽。在万般无奈中,周廷儒被迫当殿喝毒酒自尽。崇祯皇帝令左都御史刘宗周为首辅,兵部尚书张缙彦和魏照乘一道为次辅。
崇祯皇帝令周廷儒当殿自尽,目的是想以此威吓诸臣,上下齐心,但他没想到,此举却将许多大臣吓破了胆,许多人被吓坏后,都在考虑自己的后路了,君臣彻底离心。
在流寇攻到北京城下后。再也没有多少人与他这个皇帝共患难,抵御流寇的攻城。
因为周廷儒及其他大臣的刻意隐瞒,现在的崇祯皇帝对敌情并不完全清楚。但他知道,局势已经万分危急。再次急令南京新军,山东的刘泽清、湖北的左良玉,四川的孔贞会,还有辽东的曹变蛟、祖大寿及吴三桂部、唐通部、白广恩部等大明官军以最快的速度驰援北京。
崇祯皇帝甚至顾不上辽东了,他令祖大寿和曹变蛟、吴三桂部弃了锦州和松山。全力救援北京。
接到崇祯皇帝的再次急令后,祖大寿和曹变蛟不敢违抗,他们也知道北京的危急。曹变蛟在接到命令后,也没过多犹豫,做出了周密布置后,亲自率主力人马近四万人,离开松山城,往关内急进。由于做足了准备,又是在夜半时分出发,在松山城下与明军对峙的建奴。并未发现,赶到曹变蛟部远离松山后,多尔衮才接到消息,赶紧领麾下将领急追。
但松山城内留守的数千人马,却出城主动出击,牵制建奴。多尔衮又接到探报,说锦州的祖大行部也有异动,多尔衮虽然知道明军有可能回援北京,但深怕有意外,中了明军计。又顾虑曹变蛟部强大战斗力,多尔衮最终没敢倾全力追杀,让曹变蛟的人马得以摆脱追击。
但最终决定回师救援北京的祖大寿部,却遭到了建奴的疯狂攻击。最终遭遇了惨败,祖大寿只得率残兵败将退守锦州。随后建奴倾全力攻打锦州和松山,不将这两城攻下誓不罢休的架势。
崇祯皇帝接到回报,得知曹越亲率南京新军紧急驰援北京,辽东的曹变蛟部及祖大寿部也准备回援,心里稍安了一些。但他也知道形势万分危急。多一支人马回师北京,京师就多一份保障,因此继续诏令各路勤王大军,以最快的速度救援北京。
因为自己被蒙骗,错失了做出决定的最佳时候,以致各路勤王大军很难在最短时间内抵达北京,崇祯皇帝气急败坏,再次严惩了多名重臣。
而这个时候,李自成所领的流寇,进展却非常顺利。他们除了在大同城下遭遇失败,周遇吉的人马顽强抵抗外,其他战役几乎没乎没遭到强有力的还击就取得了胜利。
不过大同军的顽强抵抗,并且坚守住了大同,让李自成的计划也不得不改变。
原本李自成的安排是这样的:主力大军取大同后,再东上攻取宣府镇,最后经居庸关东下,攻取北京。李过、刘芳亮率领的另外两路偏师则沿着黄河北岸进军,攻击北直隶南部,准备攻取大名、河间、保定诸府后,截断南方来的勤王大军北进路线,同时也堵住了朝廷有可能的南逃之路。
大同没办法攻下,李自成又不敢在大同城下过多逗留,只得改变计划。
他令大将刘宗敏、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率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南部,沿平阳府方向攻击。
平阳府知府张璘然放弃抵抗,献城投降。攻取平阳府后,刘宗敏率大军抵达太原府,山西巡抚蔡懋德据城防守,但其麾下巡抚标营将领张雄早已经与流寇私通,在流寇攻城时候,打开城门投降。太原城破,巡抚蔡懋德自杀。流寇在太原休整几天后,一路人马北上,准备截断大同与北京的通道,防止大同军回援北京,并准备在攻取北京后,集中优势兵力攻打大同。
余部主力人马继续往北京进发,在平武关遭遇山西总兵周遇吉的抵抗,但在榆林总兵姜让、固原总兵姜镶兄弟投降流寇并夹攻之下,最终兵败,周遇吉被俘后被流寇处死。接下来,流寇再没遭遇强有力的抵抗,一路快速疾进,几路大军准备包围北京。
在李自成亲自率军包围北京的时候,刘宗敏率一路大军攻打宣府。宣府总兵王承胤开城投降,宣府巡抚朱之冯自杀残国。流寇顺利抵达居庸关,总兵唐通和监军太监杜之秩在流寇大军压境之时,并未抵抗,打开城门投降。流寇随后攻下昌平,焚烧部分明陵享殿,镇守十三陵的总兵李守鑅自杀。
十月初,大明的九兵重镇除了大同等少数军府依然由明军固守外,其余大部都被流寇攻占,流寇对北京的包围圈基本形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