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了那辆车跟了我们很久,但不能确定是跟踪。我们拐上建国路时那辆车并没有跟上来……上来后我有些不放心,于是出去查看,那个家伙一见我边跑,我追出去,他已经上车跑了,就是那辆车……不会是误会……车号我记住了,是北阳的车牌,我马上核实。”马林乘唐一昆出包间来的机会报告道。
“先不要声张……跟谁都不要说。”唐一昆脸色阴沉沉地。
“明白。”
马林上次带戴天香去银阁寺进香就怀疑有人跟踪,现在终于核实了,最初是愤怒,转而剩了恐惧。
到了唐一昆这个地位,安全成为了第一位的问题。
“有什么事情吗?”戴天香从包间探出头问。
“没有……吃饭吧。马林你也来吧。”唐一昆把自己的司机也叫进了包间。马上,服务员上菜了……
陪戴天香和宝儿回到樾河小区不久,唐一昆接到了马林打来的电话,为了不使戴天香担心,唐一昆是到书房接的。
“是私家车,车主叫李春天,具体的情况还要进一步核实。如果您允许,我明早去北阳。”
“最好不要通过官方,你不是在北阳交警支队有战友吗?一定要找个听上去合理的理由。”
“我说他刮蹭了我的车逃逸,可以吗?”
“反正不能惊动对方。”
“我明白。”
戴天香悄无声息地进来,“出了什么事?”
“没有。马林要请一两天假,他家里有点事……”唐一昆温言道。
“你不是明天还要开董事会吗?洗个澡早点休息吧。”
“好的,马上。你先照顾宝儿睡吧。”唐一昆挥挥手,戴天香便退了出去。
究竟是谁呢?外部的还是内部的?什么目的?唐一昆关掉顶灯,拧开了台灯,看着投在书桌上那一圈橘黄的光晕,默默地思考着。
自东湖崛起,有无数的人期盼东湖垮台,因为他给一部分带来发财机会的同时,挡了另一部分人的财路。因为他做过那些事,所以他不能不将问题设想的更复杂恶劣一些。但现在不是东湖初建了,公开的敌人要么被打垮了,要么被整合进了东湖。余下的竞争对手都是大块头了,理论上不会干这种下三滥勾当。最大的危险来自于内部。从跟踪戴天香母子的行为也证实了他的判断,这击中了他的要害。
考虑了十几分钟便有了决断,第一,他决定找个理由为戴天香母子搬个家,既为安全,也为试探。如果对方跟上来,问题就严重了。第二,现在就必须加强戴天香母子的安保,还不能让她察觉,更不能用罗少兴的人,自他发现罗少兴与老三有着私密的来往,他就不再信任罗少兴了。其实,这个人已经“锈”了,早就不能用了,连带着连花大钱建立的保卫部也基本不能用了。
原先他只提防魏凤茹姐弟,现在则多了个同胞弟弟唐一为。
他知道,自东湖机械整体危机爆发,唐一为与他的矛盾随之爆发了。
唐一为起初是支持成立东湖机械的。作为东湖实业的元老,唐一为一直希望有一块像魏舍刚一样的“地盘”,所以唐一为下了大工夫整顿东湖机械,想了很多招,付出了很大努力,但大环境的恶化不是个人或者一个小团体的努力可以扭转的,钢管厂的问题不过是一个引子而已。于是带出股份划分的建议,不是给他说,而是对齐震讲的,并且显然得到了魏舍刚的支持。当然也得到了魏凤茹的支持。唐一为对齐震说,要么重新调整公司的组织框架,要么重新计算股份,现在这种情况我是负不了责任的!
齐震读懂了唐一为的心思,他对东湖机械绝望了,担心自己把东湖机械甩给他,他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但对于魏舍刚,他可能更希望东湖实业分裂,让自己将东湖矿业正式交给他,从股权到管理权。但对于第二大股东魏凤茹,凭自己对她的了解,她不一定和魏舍刚站在一条船上,她不管公司的具体经营已经很久了,她最在意的是继承人问题,而不是股份的重新计算划分,更不是矿业公司的独立。
依照这个分析,最可能的是魏凤茹,因为其他人都没有她更在意戴天香和宝儿的存在。
戴天香母子他是肯定要管到底的,绝不是给几个钱打发走的问题。所以迟早要跟魏凤茹摊牌。现在考虑公司的接班人为时尚早,但股份矛盾却越来越凸显了。现在的股权是一个临时性的方案,大部分被他占据,他和魏凤茹合计占有了东湖实业73%的股权,其余27%中,魏舍刚名下为20%,唐一为名下为7%。
这个结果肯定不能被各方所接受。其实,东湖注册时只有两个发起人,就是唐一昆和魏凤茹。按照最初的投入资金比例,大致是唐六魏四,但魏家除了现金投入(抵押贷款)就没有别的东西了,而唐一昆拥有市场和关系,以及一个粗糙的管理班底,所以登记股权时魏凤茹建议唐一昆名下为70%,而魏凤茹名下只算了30%。东湖地产上市前,为了安抚双方家族,唐一昆拿出了7%的股份记在了弟弟唐一为名下,而魏凤茹在征得唐一昆同意后,直接把20%的股份转给了为东湖实业立下汗马功劳的魏舍刚。于是便形成了现在的股权结构。
但这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第一是家族内部,魏家还好,但唐一为认为给他的股份太少了,颇为不满。第二是以齐震为首的元老们更不满意,他们早已不满足高薪和年终的奖励了,他们觊觎着股份,特别是在东湖地产上市之后,唐一昆不断听到这方面的呼声。
唐一昆知道股权问题迟早是个事,但他不想马上解决。东湖地产上市之前对原有股权进行调整带出了一堆矛盾,家族成员不满意,家族之外的创业元老们也不满意,好不容易才压下去,匆忙再搞股权分配必然带出更多的问题,所以就搁置了。实际上根本的阻力就在唐一昆自己,他就不想把手里的财富分出去。于是这样“糊弄”了好几年,矛盾越来越明显了。
引出矛盾的是东湖机械。
现在,东湖实业三大板块的资产和经营情况分成了优质、一般和差三类,优质的当然是东湖地产,即使遭遇了市场趋冷的问题,依然是东湖实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一般的是矿业公司,不算好,也不算孬,维持经营没有问题,尽管焦煤市场整体趋冷的大势已经形成,发展的机遇依然存在,但需要投入,需要做结构上的调整。东湖机械就比较差了,公司管理部门以及延聘的外部专家对东湖机械的诊断越来越得到了印证,确实需要做一次壮士断腕式的决断了。把一些资不抵债的小企业破掉是最简单的,但整合为东湖机械后反而带来了麻烦。当时齐震就提醒过其中的隐患,可惜没有采纳齐震的意见。另外,市里也不允许东湖做大幅度的破产和裁员,到了东湖目前的地位,不能不顾及政府的态度。关键是东湖机械经营问题的暴露带出了家族内部的矛盾,再次把股权问题凸显出来。唐一为的意思很明白,绝不接受现在的形式,东湖机械不是他的,而是大家的,但魏舍刚、齐震等人却认为唐一为应为东湖机械现在的局面负主要责任。
唐一昆当然明白责任不能由老三背。真正应该负责的是自己。但没有大肆收购和兼并平泉那堆乱七八糟的企业,就没有东湖实业的今天。当时收购企业不是为了经营,而是为了其土地,转手将其迁入开发区,既享受了政策特别是税收上的优惠,又用实际行动支持了政府建立开发区的决策,进一步巩固了政界的关系。现在拿东湖机械名下的一大堆包袱说事是不公正的,某种意义上,没有前期的收购兼并,就没有今日的东湖地产。所以,给东湖机械以现金补贴使其继续维持下去就成为了必然。但今年以来,随着房地产经营遭遇寒流,东湖的现金流也出现了大问题,连带着东湖机械更加举步维艰了。
如果依着唐一昆的本意,处理东湖机械的最佳手段就是破产,但他知道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市里不会答应。所以他设计了一个看上去非常合理的方案,利用红星公司这个大型国企来完成东湖机械卸包袱的任务。红星如果顺利搬迁,只能迁入北郊的开发区,因为开发区已经没有足以容纳红星的土地,这就必然与开发区占地第一的东湖机械发生关系了,或者是资本上的,或者是业务上的,肯定会给东湖机械问题的解决带来转机。前段时间他成功地运作了钢管厂的整体转让,就是要给市里留下这样的印象,让红星和东湖机械加强合作是双赢的局面,那样他就可能不付出巨额成本而成功实现转型。所以,他近期的主要工作目标就是尽快促使平泉市启动平泉新城规划,这是整个链条的第一个环扣。但他没想到的是变数来了,第一是红星易主,本来已经拿下的宋悦因贪腐进了大牢,前期工作算是白做了。第二是平泉易主,王一高升不算意外,陆耀祖横空杀出才是意外,按照他对政府的了解,就算平泉新城规划已通过前期论证,仍需要过陆耀祖这一关。
令唐一昆感到忧心的是,从他和陶唐数次接触看,陶唐对红星搬迁不太热心。而且,这个人不好对付,不像宋悦,花点钱就拿下了。唐一昆送出两支玫瑰花都被陶唐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就连金橄榄的装修都不领情。要么是他胃口太大,要么就是这个人所谋甚大,根本看不上那点蝇头小利。陶唐是必须拿下的,如果他横在那里,新城规划真的可能变为一张废纸,因为平泉市绝对供不起红星的搬迁重建。另外,陶唐跟陆耀祖的关系莫逆已经从不同渠道得到证实,陆耀祖上任后出巡的第一站就是红星,拿不下陶唐,陆耀祖那一关也不好过。当然,也可以先做陆耀祖的关系,但难度肯定比陶唐大的多。陆耀祖是市委书记,地位比陶唐那个国企一把手高的多,何况自己还有与陶唐的同学关系可资利用。想来想去,唐一昆认为,解决东湖一揽子问题,包括股权问题,最大的障碍恰恰是陶唐。
唐一昆尚未想出拿下陶唐的办法,偏偏又出了跟踪案,怎么不令他心烦意乱?(未完待续。)
“先不要声张……跟谁都不要说。”唐一昆脸色阴沉沉地。
“明白。”
马林上次带戴天香去银阁寺进香就怀疑有人跟踪,现在终于核实了,最初是愤怒,转而剩了恐惧。
到了唐一昆这个地位,安全成为了第一位的问题。
“有什么事情吗?”戴天香从包间探出头问。
“没有……吃饭吧。马林你也来吧。”唐一昆把自己的司机也叫进了包间。马上,服务员上菜了……
陪戴天香和宝儿回到樾河小区不久,唐一昆接到了马林打来的电话,为了不使戴天香担心,唐一昆是到书房接的。
“是私家车,车主叫李春天,具体的情况还要进一步核实。如果您允许,我明早去北阳。”
“最好不要通过官方,你不是在北阳交警支队有战友吗?一定要找个听上去合理的理由。”
“我说他刮蹭了我的车逃逸,可以吗?”
“反正不能惊动对方。”
“我明白。”
戴天香悄无声息地进来,“出了什么事?”
“没有。马林要请一两天假,他家里有点事……”唐一昆温言道。
“你不是明天还要开董事会吗?洗个澡早点休息吧。”
“好的,马上。你先照顾宝儿睡吧。”唐一昆挥挥手,戴天香便退了出去。
究竟是谁呢?外部的还是内部的?什么目的?唐一昆关掉顶灯,拧开了台灯,看着投在书桌上那一圈橘黄的光晕,默默地思考着。
自东湖崛起,有无数的人期盼东湖垮台,因为他给一部分带来发财机会的同时,挡了另一部分人的财路。因为他做过那些事,所以他不能不将问题设想的更复杂恶劣一些。但现在不是东湖初建了,公开的敌人要么被打垮了,要么被整合进了东湖。余下的竞争对手都是大块头了,理论上不会干这种下三滥勾当。最大的危险来自于内部。从跟踪戴天香母子的行为也证实了他的判断,这击中了他的要害。
考虑了十几分钟便有了决断,第一,他决定找个理由为戴天香母子搬个家,既为安全,也为试探。如果对方跟上来,问题就严重了。第二,现在就必须加强戴天香母子的安保,还不能让她察觉,更不能用罗少兴的人,自他发现罗少兴与老三有着私密的来往,他就不再信任罗少兴了。其实,这个人已经“锈”了,早就不能用了,连带着连花大钱建立的保卫部也基本不能用了。
原先他只提防魏凤茹姐弟,现在则多了个同胞弟弟唐一为。
他知道,自东湖机械整体危机爆发,唐一为与他的矛盾随之爆发了。
唐一为起初是支持成立东湖机械的。作为东湖实业的元老,唐一为一直希望有一块像魏舍刚一样的“地盘”,所以唐一为下了大工夫整顿东湖机械,想了很多招,付出了很大努力,但大环境的恶化不是个人或者一个小团体的努力可以扭转的,钢管厂的问题不过是一个引子而已。于是带出股份划分的建议,不是给他说,而是对齐震讲的,并且显然得到了魏舍刚的支持。当然也得到了魏凤茹的支持。唐一为对齐震说,要么重新调整公司的组织框架,要么重新计算股份,现在这种情况我是负不了责任的!
齐震读懂了唐一为的心思,他对东湖机械绝望了,担心自己把东湖机械甩给他,他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但对于魏舍刚,他可能更希望东湖实业分裂,让自己将东湖矿业正式交给他,从股权到管理权。但对于第二大股东魏凤茹,凭自己对她的了解,她不一定和魏舍刚站在一条船上,她不管公司的具体经营已经很久了,她最在意的是继承人问题,而不是股份的重新计算划分,更不是矿业公司的独立。
依照这个分析,最可能的是魏凤茹,因为其他人都没有她更在意戴天香和宝儿的存在。
戴天香母子他是肯定要管到底的,绝不是给几个钱打发走的问题。所以迟早要跟魏凤茹摊牌。现在考虑公司的接班人为时尚早,但股份矛盾却越来越凸显了。现在的股权是一个临时性的方案,大部分被他占据,他和魏凤茹合计占有了东湖实业73%的股权,其余27%中,魏舍刚名下为20%,唐一为名下为7%。
这个结果肯定不能被各方所接受。其实,东湖注册时只有两个发起人,就是唐一昆和魏凤茹。按照最初的投入资金比例,大致是唐六魏四,但魏家除了现金投入(抵押贷款)就没有别的东西了,而唐一昆拥有市场和关系,以及一个粗糙的管理班底,所以登记股权时魏凤茹建议唐一昆名下为70%,而魏凤茹名下只算了30%。东湖地产上市前,为了安抚双方家族,唐一昆拿出了7%的股份记在了弟弟唐一为名下,而魏凤茹在征得唐一昆同意后,直接把20%的股份转给了为东湖实业立下汗马功劳的魏舍刚。于是便形成了现在的股权结构。
但这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第一是家族内部,魏家还好,但唐一为认为给他的股份太少了,颇为不满。第二是以齐震为首的元老们更不满意,他们早已不满足高薪和年终的奖励了,他们觊觎着股份,特别是在东湖地产上市之后,唐一昆不断听到这方面的呼声。
唐一昆知道股权问题迟早是个事,但他不想马上解决。东湖地产上市之前对原有股权进行调整带出了一堆矛盾,家族成员不满意,家族之外的创业元老们也不满意,好不容易才压下去,匆忙再搞股权分配必然带出更多的问题,所以就搁置了。实际上根本的阻力就在唐一昆自己,他就不想把手里的财富分出去。于是这样“糊弄”了好几年,矛盾越来越明显了。
引出矛盾的是东湖机械。
现在,东湖实业三大板块的资产和经营情况分成了优质、一般和差三类,优质的当然是东湖地产,即使遭遇了市场趋冷的问题,依然是东湖实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一般的是矿业公司,不算好,也不算孬,维持经营没有问题,尽管焦煤市场整体趋冷的大势已经形成,发展的机遇依然存在,但需要投入,需要做结构上的调整。东湖机械就比较差了,公司管理部门以及延聘的外部专家对东湖机械的诊断越来越得到了印证,确实需要做一次壮士断腕式的决断了。把一些资不抵债的小企业破掉是最简单的,但整合为东湖机械后反而带来了麻烦。当时齐震就提醒过其中的隐患,可惜没有采纳齐震的意见。另外,市里也不允许东湖做大幅度的破产和裁员,到了东湖目前的地位,不能不顾及政府的态度。关键是东湖机械经营问题的暴露带出了家族内部的矛盾,再次把股权问题凸显出来。唐一为的意思很明白,绝不接受现在的形式,东湖机械不是他的,而是大家的,但魏舍刚、齐震等人却认为唐一为应为东湖机械现在的局面负主要责任。
唐一昆当然明白责任不能由老三背。真正应该负责的是自己。但没有大肆收购和兼并平泉那堆乱七八糟的企业,就没有东湖实业的今天。当时收购企业不是为了经营,而是为了其土地,转手将其迁入开发区,既享受了政策特别是税收上的优惠,又用实际行动支持了政府建立开发区的决策,进一步巩固了政界的关系。现在拿东湖机械名下的一大堆包袱说事是不公正的,某种意义上,没有前期的收购兼并,就没有今日的东湖地产。所以,给东湖机械以现金补贴使其继续维持下去就成为了必然。但今年以来,随着房地产经营遭遇寒流,东湖的现金流也出现了大问题,连带着东湖机械更加举步维艰了。
如果依着唐一昆的本意,处理东湖机械的最佳手段就是破产,但他知道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市里不会答应。所以他设计了一个看上去非常合理的方案,利用红星公司这个大型国企来完成东湖机械卸包袱的任务。红星如果顺利搬迁,只能迁入北郊的开发区,因为开发区已经没有足以容纳红星的土地,这就必然与开发区占地第一的东湖机械发生关系了,或者是资本上的,或者是业务上的,肯定会给东湖机械问题的解决带来转机。前段时间他成功地运作了钢管厂的整体转让,就是要给市里留下这样的印象,让红星和东湖机械加强合作是双赢的局面,那样他就可能不付出巨额成本而成功实现转型。所以,他近期的主要工作目标就是尽快促使平泉市启动平泉新城规划,这是整个链条的第一个环扣。但他没想到的是变数来了,第一是红星易主,本来已经拿下的宋悦因贪腐进了大牢,前期工作算是白做了。第二是平泉易主,王一高升不算意外,陆耀祖横空杀出才是意外,按照他对政府的了解,就算平泉新城规划已通过前期论证,仍需要过陆耀祖这一关。
令唐一昆感到忧心的是,从他和陶唐数次接触看,陶唐对红星搬迁不太热心。而且,这个人不好对付,不像宋悦,花点钱就拿下了。唐一昆送出两支玫瑰花都被陶唐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就连金橄榄的装修都不领情。要么是他胃口太大,要么就是这个人所谋甚大,根本看不上那点蝇头小利。陶唐是必须拿下的,如果他横在那里,新城规划真的可能变为一张废纸,因为平泉市绝对供不起红星的搬迁重建。另外,陶唐跟陆耀祖的关系莫逆已经从不同渠道得到证实,陆耀祖上任后出巡的第一站就是红星,拿不下陶唐,陆耀祖那一关也不好过。当然,也可以先做陆耀祖的关系,但难度肯定比陶唐大的多。陆耀祖是市委书记,地位比陶唐那个国企一把手高的多,何况自己还有与陶唐的同学关系可资利用。想来想去,唐一昆认为,解决东湖一揽子问题,包括股权问题,最大的障碍恰恰是陶唐。
唐一昆尚未想出拿下陶唐的办法,偏偏又出了跟踪案,怎么不令他心烦意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