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大约也知道了我已经拒绝了皇上捐输的旨意,可以说在我这里风险可比在耿家大多了,但先生在耿家也好,在麻城也罢,总有人找麻烦,教学亦不痛快,在辽阳,最少可以安定下来,除非有一天我被下旨免职,辽阳镇上下星散……实话实说,这种可能性不大了,只要没有这种事发生,在这里,先生不被宵小之徒骚扰,讲学授道,可以最为舒服。甚至我连先生居所都备好了,每日派人用水洗居室一遍,被褥衣物,也是每日一换,甚至三换都可以的。”
李贽是一个严重的洁癖症患者,在当时是没有人知道这种病症,只觉得他为人太过麻烦,倒是惟功深知他的苦恼,这么一说,果然诱惑力大增。
“先生的女儿一家,也可搬来住,饮食起居诸样,一定很舒服。”
李贽一生,对家人最为抱愧,因为他的追求和学说,实在是到处漂泊,处处遭遇白眼,一生苦楚,无处述说。
这也是有思想的哲人经常遇到的事,惟功算是帮着李贽解决一切后顾之忧了。
“恨不早几年遇到小友。”李贽连称呼也变了,慨然道:“既然如此,不谈义,只言利,吾亦非留此不可了。”
他素来主张重商主义,这在儒门之中十分罕见,承认个人私欲,是谓“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
如果一个人和李贽谈理想,奉献,无私,恐怕他要掩耳而逃,而谈交换交系,商业利益,则李贽毫无抵触,反而十分高兴。
……
……
“大人,留下李卓吾,确实有重重隐患啊。”
徐渭和李贽先行告辞,李贽兴致勃勃,徐渭带他去参观大学堂去了。
那里占地三千余亩,校园内还有湖泊和锻炼用的体育场,有藏书十万册的超级藏书楼,这些当然是砸了重金砸出来的,对教育,惟功向来不曾吝啬过。
有这样的大学堂用来传道授业,对李贽来说,实在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可想而知,在他剩下的生命之中,将会教导出多少学业优良的学子。
当时的名流之中,无论如何,对李贽的学问是毫无可挑剔的,用时人的话来说就是李贽无书不读,无书不看,没有这样扎实的学问,也很难成为儒学宗师,并且非议孔孟。
学识不够的非议,那是笑谈,不会有人重视的。
孙承宗在辽阳日久,越来越融入这个团体之中,很多事情,也算是能参与秘勿了。
旁人退走后,他和宋尧愈留了下来,而孙承宗的担忧,亦是十分明显。
“恺阳你担心他的学问不够?”
“当然不是……自龙溪先生去后,当世学问第一,应是卓吾先生了。”
龙溪先生是王畿,师事王阳明,一生学问渊深之至,是王门七派中浙中派的创始人,李贽对他也十分推崇,其余各派或是理学中人,不论如何,对王畿的学问还是敬服的。
孙承宗忧心的不是这个,他很坦诚的道:“学生担心的就是卓吾先生放言无忌,有大人的支持,可能会更进一步。现在他的学说已经有不少耸人听闻的学说,非议先圣,不过是叫人觉得妄语,而藐视皇威,可能会引发不测之祸。”
“那么恺阳你觉得,上天设立君王,是为了叫君王为所欲为,穷奢极欲,还是以君王治生民,使百姓安居乐业?”
“自然是后者。”
“那么当今算前者还后者?”
“这,以目前来看还看不大出来,当今到底还太年青。”
宋尧愈对孙承宗大摇其头,冷笑道:“恺阳你何必学这种为尊者讳的虚伪做法?今上这两年屡次从户部取银,张江陵一去,更是连选两次秀女,凡民间十五岁以下人家,要么急急嫁女,要么搬迁躲藏,要么就是破家贿赂选秀女的太监,每选秀女,民间不知多少惨剧发生。自江陵去后,任用太监监军,办内操,种种举措来看,今上怕是连嘉靖也不如,虽然这爷孙俩一样聪慧,但那都是小聪明,我看大明国事,未来十年就看的出来了,怕是要江河日下。”
“老夫子怕是有些危言耸听啊。”
“不,种种迹象来看,这是一定的,”宋尧愈抛出一本小册子,对孙承宗道:“恺阳你回家好好看看,这两年的兵变和民变,还有灾异,已经明显是越演越烈,长此下去,君上享乐无度,任用唯亲,朝纲败坏是必然之事,今日的大明,能不能容今上折腾几十年,殊难逆料。是以,辽阳镇不仅要发展,不仅要针对北虏和东虏,亦要有内聚之力,以应变将来非常之局。”
孙承宗没想到今日谈的这么透彻,这么深入,他有些吃惊,甚至有些茫然,只是下意识的接过了小册子。
打开一看,却是情报人员汇总上来的京师情报。
除了一些阁部大臣的公开动向外,包括私宅见人,说话,大半也都是记录在上。
最多的还是万历的记录,桩桩件件,包括在宫中游玩的次数,玩的什么,持续到多久,然后再看朝会记录和万历索取户部白银的记录,一切都是清清楚楚。
“这东西,要收好。”
宋尧愈看看一脸震惊之色的孙承宗,吩咐道:“遗失的话,恺阳你罪过非小。”
“是,学生会一万分的小心。”
“隔一阵子会更新一次,到时候交上旧的,换新的看。”
“嗯,学生明白。”
在宋尧愈吩咐孙承宗的时候,惟功没有搭话,孙承宗很沉稳,冷静,没有抵触,甚至也没有过多的迟疑和小心,这个孙大胡子,见事果然明白,而且也很有决断。
最要紧的,就是一本小册子还说明不了太多的东西,只能说惟功和辽阳镇高层对京师局面十分注意,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小册子只是另类的邸抄而已。
“这两句话,恺阳你的身份拿给卓吾先生最合适了,劳烦你跑一趟吧。”
“是……敢问是哪两句?”
孙承宗好奇心起来,将惟功写的字帖拿在手中,一看之下,浑身一震。
“以一人治天下,或是以天下奉一人?残民以逞,以国为家,宁有是理乎?”
“大人?”
孙承宗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两句话是惟功所写。
“这是向来在我脑海中的两句话,天下有大能耐的人,脑子里想的最高的功业无非就是帝王之业……我们不必隐晦这一点,提三尺剑,荡平天下,或是项羽说的大丈夫当如是,无非就是帝王的权力没有节制,享乐也没有节制,我们不说大明,还有秦汉唐宋元明,历朝历代,不知道流淌了多少鲜血,所为的就是那张椅子,李卓吾是大宗师,又已经摸着这个问题的门槛,现在我要他做的,就是更进一步的去想,去发挥,去说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来,华夏这千年来,这一条路是不是走错了,如果错了,该怎么改。”
“是,学生明白了。”
至此,孙承宗才明白过来,惟功所谋者有多大。
他神情肃穆,向惟功行了一礼,这才恭恭敬敬的离开房间,至于他与李贽的交流,相信也会变的十分顺利。
“看来,武力还得再加一步。”
孙承宗走后,惟功的神情就更轻松了一些,他微笑着道:“十数年之内,李卓吾就会弄出叫朝野震惊的东西,没有我们强悍的武力护着,他要死无葬身之地的。”
“求仁得仁,岂不快哉?”宋尧愈很新潮的耸耸肩膀,道:“可能到时候,卓吾先生自愿殉道呢。”
“千万别。”惟功被他吓了一跳,赶紧道:“老夫子千万不要这么做,成事的办法有很多,唯有这样算计和牺牲自己人是我最不取的。”
“好吧,既然这样,就算了。”
按宋尧愈的想法,李贽在辽阳更进一步,指出皇帝和皇权是千百年之下的最大恶果和怪物,在法理上,可以扰乱人心,使惟功与他,更方便布局前行。
而到了李贽被查之时,毅然殉道,那可就真的成了一个传奇人物……效果不要太好!
不过惟功拒绝,他也只能答应,惟功的这种不胡乱牺牲人的做法倒也使宋尧愈十分欣慰,毕竟没有人会喜欢跟着一个冷血的主上。
“大不了到时候再说。”宋尧愈先安慰自己一句,接下来才又对惟功道:“这两日没有新消息从天津跨海传过来,估计令尊已经大好了。”
“好不了了,无非是拖日子。”
对方的阴谋是一环接一环,张惟贤肯定是深深参与在其中的一个,京师之中,旧故颇多,但这种浓郁的阴谋味道很明显有张惟贤出手的感觉,此人一出手,不是针对惟功或顺字行的权力和利益,更多的是为了英国公府的嫡位,最少在这一方面,在短时间内,估计张惟贤是成功了。
惟功还是有嫡国公的身份,但随时有可能被剥夺,而张元功一死,张惟贤就很可能被赐与嫡国公的身份,张元德会成为新一代的国公。
整个计划,缜密恶毒,环环相扣,此时的惟功已经彻底明白过来,只是他憎恨自己明白的太晚了。
宋尧愈起身,告辞,最终深深看了惟功一眼,沉声道:“大人若有什么想做的,一定要去做,不必考虑太多,否则的话,数十年后,可能会因为此事而十分后悔的。”
李贽是一个严重的洁癖症患者,在当时是没有人知道这种病症,只觉得他为人太过麻烦,倒是惟功深知他的苦恼,这么一说,果然诱惑力大增。
“先生的女儿一家,也可搬来住,饮食起居诸样,一定很舒服。”
李贽一生,对家人最为抱愧,因为他的追求和学说,实在是到处漂泊,处处遭遇白眼,一生苦楚,无处述说。
这也是有思想的哲人经常遇到的事,惟功算是帮着李贽解决一切后顾之忧了。
“恨不早几年遇到小友。”李贽连称呼也变了,慨然道:“既然如此,不谈义,只言利,吾亦非留此不可了。”
他素来主张重商主义,这在儒门之中十分罕见,承认个人私欲,是谓“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
如果一个人和李贽谈理想,奉献,无私,恐怕他要掩耳而逃,而谈交换交系,商业利益,则李贽毫无抵触,反而十分高兴。
……
……
“大人,留下李卓吾,确实有重重隐患啊。”
徐渭和李贽先行告辞,李贽兴致勃勃,徐渭带他去参观大学堂去了。
那里占地三千余亩,校园内还有湖泊和锻炼用的体育场,有藏书十万册的超级藏书楼,这些当然是砸了重金砸出来的,对教育,惟功向来不曾吝啬过。
有这样的大学堂用来传道授业,对李贽来说,实在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可想而知,在他剩下的生命之中,将会教导出多少学业优良的学子。
当时的名流之中,无论如何,对李贽的学问是毫无可挑剔的,用时人的话来说就是李贽无书不读,无书不看,没有这样扎实的学问,也很难成为儒学宗师,并且非议孔孟。
学识不够的非议,那是笑谈,不会有人重视的。
孙承宗在辽阳日久,越来越融入这个团体之中,很多事情,也算是能参与秘勿了。
旁人退走后,他和宋尧愈留了下来,而孙承宗的担忧,亦是十分明显。
“恺阳你担心他的学问不够?”
“当然不是……自龙溪先生去后,当世学问第一,应是卓吾先生了。”
龙溪先生是王畿,师事王阳明,一生学问渊深之至,是王门七派中浙中派的创始人,李贽对他也十分推崇,其余各派或是理学中人,不论如何,对王畿的学问还是敬服的。
孙承宗忧心的不是这个,他很坦诚的道:“学生担心的就是卓吾先生放言无忌,有大人的支持,可能会更进一步。现在他的学说已经有不少耸人听闻的学说,非议先圣,不过是叫人觉得妄语,而藐视皇威,可能会引发不测之祸。”
“那么恺阳你觉得,上天设立君王,是为了叫君王为所欲为,穷奢极欲,还是以君王治生民,使百姓安居乐业?”
“自然是后者。”
“那么当今算前者还后者?”
“这,以目前来看还看不大出来,当今到底还太年青。”
宋尧愈对孙承宗大摇其头,冷笑道:“恺阳你何必学这种为尊者讳的虚伪做法?今上这两年屡次从户部取银,张江陵一去,更是连选两次秀女,凡民间十五岁以下人家,要么急急嫁女,要么搬迁躲藏,要么就是破家贿赂选秀女的太监,每选秀女,民间不知多少惨剧发生。自江陵去后,任用太监监军,办内操,种种举措来看,今上怕是连嘉靖也不如,虽然这爷孙俩一样聪慧,但那都是小聪明,我看大明国事,未来十年就看的出来了,怕是要江河日下。”
“老夫子怕是有些危言耸听啊。”
“不,种种迹象来看,这是一定的,”宋尧愈抛出一本小册子,对孙承宗道:“恺阳你回家好好看看,这两年的兵变和民变,还有灾异,已经明显是越演越烈,长此下去,君上享乐无度,任用唯亲,朝纲败坏是必然之事,今日的大明,能不能容今上折腾几十年,殊难逆料。是以,辽阳镇不仅要发展,不仅要针对北虏和东虏,亦要有内聚之力,以应变将来非常之局。”
孙承宗没想到今日谈的这么透彻,这么深入,他有些吃惊,甚至有些茫然,只是下意识的接过了小册子。
打开一看,却是情报人员汇总上来的京师情报。
除了一些阁部大臣的公开动向外,包括私宅见人,说话,大半也都是记录在上。
最多的还是万历的记录,桩桩件件,包括在宫中游玩的次数,玩的什么,持续到多久,然后再看朝会记录和万历索取户部白银的记录,一切都是清清楚楚。
“这东西,要收好。”
宋尧愈看看一脸震惊之色的孙承宗,吩咐道:“遗失的话,恺阳你罪过非小。”
“是,学生会一万分的小心。”
“隔一阵子会更新一次,到时候交上旧的,换新的看。”
“嗯,学生明白。”
在宋尧愈吩咐孙承宗的时候,惟功没有搭话,孙承宗很沉稳,冷静,没有抵触,甚至也没有过多的迟疑和小心,这个孙大胡子,见事果然明白,而且也很有决断。
最要紧的,就是一本小册子还说明不了太多的东西,只能说惟功和辽阳镇高层对京师局面十分注意,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小册子只是另类的邸抄而已。
“这两句话,恺阳你的身份拿给卓吾先生最合适了,劳烦你跑一趟吧。”
“是……敢问是哪两句?”
孙承宗好奇心起来,将惟功写的字帖拿在手中,一看之下,浑身一震。
“以一人治天下,或是以天下奉一人?残民以逞,以国为家,宁有是理乎?”
“大人?”
孙承宗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两句话是惟功所写。
“这是向来在我脑海中的两句话,天下有大能耐的人,脑子里想的最高的功业无非就是帝王之业……我们不必隐晦这一点,提三尺剑,荡平天下,或是项羽说的大丈夫当如是,无非就是帝王的权力没有节制,享乐也没有节制,我们不说大明,还有秦汉唐宋元明,历朝历代,不知道流淌了多少鲜血,所为的就是那张椅子,李卓吾是大宗师,又已经摸着这个问题的门槛,现在我要他做的,就是更进一步的去想,去发挥,去说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来,华夏这千年来,这一条路是不是走错了,如果错了,该怎么改。”
“是,学生明白了。”
至此,孙承宗才明白过来,惟功所谋者有多大。
他神情肃穆,向惟功行了一礼,这才恭恭敬敬的离开房间,至于他与李贽的交流,相信也会变的十分顺利。
“看来,武力还得再加一步。”
孙承宗走后,惟功的神情就更轻松了一些,他微笑着道:“十数年之内,李卓吾就会弄出叫朝野震惊的东西,没有我们强悍的武力护着,他要死无葬身之地的。”
“求仁得仁,岂不快哉?”宋尧愈很新潮的耸耸肩膀,道:“可能到时候,卓吾先生自愿殉道呢。”
“千万别。”惟功被他吓了一跳,赶紧道:“老夫子千万不要这么做,成事的办法有很多,唯有这样算计和牺牲自己人是我最不取的。”
“好吧,既然这样,就算了。”
按宋尧愈的想法,李贽在辽阳更进一步,指出皇帝和皇权是千百年之下的最大恶果和怪物,在法理上,可以扰乱人心,使惟功与他,更方便布局前行。
而到了李贽被查之时,毅然殉道,那可就真的成了一个传奇人物……效果不要太好!
不过惟功拒绝,他也只能答应,惟功的这种不胡乱牺牲人的做法倒也使宋尧愈十分欣慰,毕竟没有人会喜欢跟着一个冷血的主上。
“大不了到时候再说。”宋尧愈先安慰自己一句,接下来才又对惟功道:“这两日没有新消息从天津跨海传过来,估计令尊已经大好了。”
“好不了了,无非是拖日子。”
对方的阴谋是一环接一环,张惟贤肯定是深深参与在其中的一个,京师之中,旧故颇多,但这种浓郁的阴谋味道很明显有张惟贤出手的感觉,此人一出手,不是针对惟功或顺字行的权力和利益,更多的是为了英国公府的嫡位,最少在这一方面,在短时间内,估计张惟贤是成功了。
惟功还是有嫡国公的身份,但随时有可能被剥夺,而张元功一死,张惟贤就很可能被赐与嫡国公的身份,张元德会成为新一代的国公。
整个计划,缜密恶毒,环环相扣,此时的惟功已经彻底明白过来,只是他憎恨自己明白的太晚了。
宋尧愈起身,告辞,最终深深看了惟功一眼,沉声道:“大人若有什么想做的,一定要去做,不必考虑太多,否则的话,数十年后,可能会因为此事而十分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