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紧张的要死,但张林回过头来却是满脸堆笑:“小人是从苏州来探亲,有文书在此。”好歹看过水浒传,他努力保持镇定神色,将准备好的说辞说出来。
那两个士兵一身土绿衣袍,扎着袖口露出腕子,拿着灰白色的破毡帽可劲儿地扇风,拿过张林递来的文书扫了一眼封皮就还了回去,根本都不看内容。
其中一个粗嗓子的道:“平日里省亲都是开春出的门,这都什么时节了?你可有户牌或是凭留在身?”
张林没听懂凭留是啥意思,户牌却是懂了,知道应该是路引身份证一类的东西,便笑道:“路上遇到朋友便逗留了些时日,这不就耽搁了行程嘛,还请两位大哥行个方便,些许小钱权当小弟送两位大哥买酒解乏。”
见到这短毛大个子虽然发型奇怪,但却如此会来事儿,两个守城士兵哪里受过这等照顾,又看对方谈吐气质不凡,料想也不是什么歹人。接过了这二三十个铜板,登时换了副笑脸儿招呼他赶快去探亲。
张林暗暗松口气,顺坡下驴地问道:“小弟也是初到此地,人生地不熟的,按照父亲遗言来找一个叫张觉的人,年纪约莫五十上下,两位大哥认得他吗?”
“张觉?”粗嗓子伸手挠挠脑门,拍了拍想想道:“好像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的,哎呦,这一时半会儿也想不起来了。兄弟你先去找,回头等我想起来再告诉你。”
旁边的瘦子嘿嘿笑道:“兄弟还是先去问问街坊吧,这厮哪里是忘记了,他这是还惦记你下一顿的酒钱呢,可别上了他当。”
粗嗓子骂道:“你这鸟人,我胡彪是那样人么?”
张林拱了拱手,和气地道:“行,那小弟就先去问问街坊,若是成了,回头也该再请两位大哥吃酒。”
“好说好说,兄弟慢走。”
拜别后进了城门,等离了那两个士兵好远,他才是重重地缓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
尼玛,这还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啊,不论什么时代,走后门永远都是存在的。
为了省钱,张林从昨天傍晚后便没有再花钱吃饭,早睡晚起到这会儿,肚子里一阵一阵地打雷,后背贴肚皮。正巧路过一个两层小酒楼,看到里面三三两两的客人正就着大盘肉蔬的饭菜在下酒,口水直往喉咙里咽。
他现在还没找到可以容身的地方和工作,只能按照一天一顿饱饭的要求来约束自己。暗暗嘲笑自己还真是倒霉催的,人家穿越不是皇子就是自带王八之气,自己却为一日三餐还在发愁。
正盘算间,猛然耳边传来一声“炊饼,又香又甜热乎的炊饼”,张林回过头来,只见街道边上一个黑不溜秋的矮树墩男人正挑担从远处边走边吆喝着过来。
我靠!
他嘴巴情不自禁地噢了一下,想着这阳谷县该不会真有个武大郎吧,正好肚子饿,他就朝那矮坨子男人走去。
那矮坨子眼观六路,看到张林过来,也是很有眼力地停下步子,将担子放下后呲牙笑着招呼道:“小哥,要买两个炊饼不?”
张林本来想问他姓甚名谁的,话到嘴边收了回去,也笑道:“馒……你家炊饼多少钱一个?”
“五文钱一个。”
“哦,那来两个吧。”
“好嘞。”黑矮子将肩上毛巾一甩,手脚麻利地打开扇笼,只见热气蒸腾的蒸笼下一溜儿地盘着十好几个炊饼,白面上点着细密的芝麻,香气扑鼻。
还未付钱,张林就拿起一个稍微有些烫手的炊饼一口咬了小半,吃到嘴里细腻饱满,带着一股淡淡的香脆甜味道。
他真诚地评价道:“唔,你家炊饼还不错。”说着,从袖口里抖出荷包,在扇笼面儿上倒了些铜板。
矮黑男人笑嘿嘿的:“小人做这行当也有十多年了,三更起面,五更出笼,一向都是把火炉挑着温热,这里街坊们谁不知小人的炊饼香甜好吃。”
付完账,张林顺口问道:“小弟也是初来乍到,不知道大哥怎么称呼啊?”
“小哥抬举小人了,小人家里两个兄弟,我排行老大,街坊们都管我叫武大郎。”
“咳咳……”张林使劲地将食物咽下去,瞪着眼道:“你可是还有个人高马大的弟弟叫武松武二郎?”
“咦,小哥难道认得我家兄弟?”武大郎拉了拉张林的袖子,眼神猥琐地一番暗示,将他拉到街角才缓步停下。
张林开始还奇怪他神神秘秘的猥琐样,随后猛然想起来,武松这时候应该是在清河县里打伤了人躲避官司呢,难怪武大郎一直对他使眼色。
到了街角,武大郎歇口气才急急忙忙地问道:“小哥可是知道我家兄弟落脚处,他,他还好么?”
张林回想了一下水浒里的情节,顺口安慰他道:“你家兄弟去了沧州‘小旋风’柴进柴大官人府上躲祸,每天吃好喝好的快活呢。”
“那就好,那就好。”武大郎这才松了口气,闷了会儿,将刚才收下的铜板拿出后塞到张林手中,还顺带解开扇笼拿出两个白面炊饼递过来:“多谢小哥告诉我家兄弟去处,我这做哥哥的也没什么本事,只会早晚蒸卖些炊饼,小哥再吃两个管饱。”
张林囊中羞涩,也不跟他客气,连吃四个炊饼这才心满意足地呼口气,只是嘴里有些干。随后心里一股浓浓的好奇心涌上来,但他还是按捺下了问关于潘金莲的事情。
“我只是从旁人耳里听到武二郎的消息,想来是真的。小弟也是前来阳谷县探亲,如今亲人没找到,反而是没了落脚处,大郎可知道哪里可以做些工好让小弟养家糊口。”
武大郎想了会儿,若有所思地往他身上扫量几眼,奇怪道:“看兄弟你体体面面的,想来是个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出身,这县城里有几个大户,可以去应个账房差事或者教大户少爷们识字读书。”
张林没好气地道:“小弟只认得一些字罢了,自己都没上过几年学,如何能教别人?我是想问有没有些酒楼里的工作?”
“这……”武大郎犹豫着道:“有是有,只是怕辱没兄弟了,这紫石街向南走个几百米便有一家狮子楼。兄弟若不嫌弃下人粗活,可以去做个酒保茶博士,一天也能挣个六七十文钱。”
“包吃包住么?”
“若是管住,只怕工钱要低些,不过一天也能挣个三四十文。”
张林无奈,只能问清狮子楼的去处,告别武大郎后,便立刻前去应聘。心想着好歹先把自己安顿下来先,总不能坐吃山空吧。
那两个士兵一身土绿衣袍,扎着袖口露出腕子,拿着灰白色的破毡帽可劲儿地扇风,拿过张林递来的文书扫了一眼封皮就还了回去,根本都不看内容。
其中一个粗嗓子的道:“平日里省亲都是开春出的门,这都什么时节了?你可有户牌或是凭留在身?”
张林没听懂凭留是啥意思,户牌却是懂了,知道应该是路引身份证一类的东西,便笑道:“路上遇到朋友便逗留了些时日,这不就耽搁了行程嘛,还请两位大哥行个方便,些许小钱权当小弟送两位大哥买酒解乏。”
见到这短毛大个子虽然发型奇怪,但却如此会来事儿,两个守城士兵哪里受过这等照顾,又看对方谈吐气质不凡,料想也不是什么歹人。接过了这二三十个铜板,登时换了副笑脸儿招呼他赶快去探亲。
张林暗暗松口气,顺坡下驴地问道:“小弟也是初到此地,人生地不熟的,按照父亲遗言来找一个叫张觉的人,年纪约莫五十上下,两位大哥认得他吗?”
“张觉?”粗嗓子伸手挠挠脑门,拍了拍想想道:“好像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的,哎呦,这一时半会儿也想不起来了。兄弟你先去找,回头等我想起来再告诉你。”
旁边的瘦子嘿嘿笑道:“兄弟还是先去问问街坊吧,这厮哪里是忘记了,他这是还惦记你下一顿的酒钱呢,可别上了他当。”
粗嗓子骂道:“你这鸟人,我胡彪是那样人么?”
张林拱了拱手,和气地道:“行,那小弟就先去问问街坊,若是成了,回头也该再请两位大哥吃酒。”
“好说好说,兄弟慢走。”
拜别后进了城门,等离了那两个士兵好远,他才是重重地缓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
尼玛,这还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啊,不论什么时代,走后门永远都是存在的。
为了省钱,张林从昨天傍晚后便没有再花钱吃饭,早睡晚起到这会儿,肚子里一阵一阵地打雷,后背贴肚皮。正巧路过一个两层小酒楼,看到里面三三两两的客人正就着大盘肉蔬的饭菜在下酒,口水直往喉咙里咽。
他现在还没找到可以容身的地方和工作,只能按照一天一顿饱饭的要求来约束自己。暗暗嘲笑自己还真是倒霉催的,人家穿越不是皇子就是自带王八之气,自己却为一日三餐还在发愁。
正盘算间,猛然耳边传来一声“炊饼,又香又甜热乎的炊饼”,张林回过头来,只见街道边上一个黑不溜秋的矮树墩男人正挑担从远处边走边吆喝着过来。
我靠!
他嘴巴情不自禁地噢了一下,想着这阳谷县该不会真有个武大郎吧,正好肚子饿,他就朝那矮坨子男人走去。
那矮坨子眼观六路,看到张林过来,也是很有眼力地停下步子,将担子放下后呲牙笑着招呼道:“小哥,要买两个炊饼不?”
张林本来想问他姓甚名谁的,话到嘴边收了回去,也笑道:“馒……你家炊饼多少钱一个?”
“五文钱一个。”
“哦,那来两个吧。”
“好嘞。”黑矮子将肩上毛巾一甩,手脚麻利地打开扇笼,只见热气蒸腾的蒸笼下一溜儿地盘着十好几个炊饼,白面上点着细密的芝麻,香气扑鼻。
还未付钱,张林就拿起一个稍微有些烫手的炊饼一口咬了小半,吃到嘴里细腻饱满,带着一股淡淡的香脆甜味道。
他真诚地评价道:“唔,你家炊饼还不错。”说着,从袖口里抖出荷包,在扇笼面儿上倒了些铜板。
矮黑男人笑嘿嘿的:“小人做这行当也有十多年了,三更起面,五更出笼,一向都是把火炉挑着温热,这里街坊们谁不知小人的炊饼香甜好吃。”
付完账,张林顺口问道:“小弟也是初来乍到,不知道大哥怎么称呼啊?”
“小哥抬举小人了,小人家里两个兄弟,我排行老大,街坊们都管我叫武大郎。”
“咳咳……”张林使劲地将食物咽下去,瞪着眼道:“你可是还有个人高马大的弟弟叫武松武二郎?”
“咦,小哥难道认得我家兄弟?”武大郎拉了拉张林的袖子,眼神猥琐地一番暗示,将他拉到街角才缓步停下。
张林开始还奇怪他神神秘秘的猥琐样,随后猛然想起来,武松这时候应该是在清河县里打伤了人躲避官司呢,难怪武大郎一直对他使眼色。
到了街角,武大郎歇口气才急急忙忙地问道:“小哥可是知道我家兄弟落脚处,他,他还好么?”
张林回想了一下水浒里的情节,顺口安慰他道:“你家兄弟去了沧州‘小旋风’柴进柴大官人府上躲祸,每天吃好喝好的快活呢。”
“那就好,那就好。”武大郎这才松了口气,闷了会儿,将刚才收下的铜板拿出后塞到张林手中,还顺带解开扇笼拿出两个白面炊饼递过来:“多谢小哥告诉我家兄弟去处,我这做哥哥的也没什么本事,只会早晚蒸卖些炊饼,小哥再吃两个管饱。”
张林囊中羞涩,也不跟他客气,连吃四个炊饼这才心满意足地呼口气,只是嘴里有些干。随后心里一股浓浓的好奇心涌上来,但他还是按捺下了问关于潘金莲的事情。
“我只是从旁人耳里听到武二郎的消息,想来是真的。小弟也是前来阳谷县探亲,如今亲人没找到,反而是没了落脚处,大郎可知道哪里可以做些工好让小弟养家糊口。”
武大郎想了会儿,若有所思地往他身上扫量几眼,奇怪道:“看兄弟你体体面面的,想来是个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出身,这县城里有几个大户,可以去应个账房差事或者教大户少爷们识字读书。”
张林没好气地道:“小弟只认得一些字罢了,自己都没上过几年学,如何能教别人?我是想问有没有些酒楼里的工作?”
“这……”武大郎犹豫着道:“有是有,只是怕辱没兄弟了,这紫石街向南走个几百米便有一家狮子楼。兄弟若不嫌弃下人粗活,可以去做个酒保茶博士,一天也能挣个六七十文钱。”
“包吃包住么?”
“若是管住,只怕工钱要低些,不过一天也能挣个三四十文。”
张林无奈,只能问清狮子楼的去处,告别武大郎后,便立刻前去应聘。心想着好歹先把自己安顿下来先,总不能坐吃山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