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宋 第383章 宋军装备火器

小说:水浒大宋 作者:树者 更新时间:2018-07-23 11:23:45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比宋国军队抢先一步占领燕云,把辽国人赶出关外,就能在道义上压制住赵家天子。

  百姓们就会这样传:赵家努力了上百年,越过越回头,夜夜笙歌只知对契丹人低头。从前的赵家皇帝还知道跟契丹人干几仗呢,现在怂了吧唧。还是张大王厉害,替我们汉人收复了幽云,总算祖宗有灵,老天开眼啊。

  在北上战略的启动背景下,辖地内的官报春雨细无声地吹拂起一股汉学之风,大肆报道去岁年末和今岁年初北地流民的悲惨生活,对宋朝廷和赵家天子展开新一轮批判,谴责他们置民于水火之中而不闻不顾。

  于此同时,民间亦有小道消息流传,说是张大王已经率军北上,要替汉家儿郎出一口气,千里之外赶走占领着幽云几十年的契丹人,收复故土失地。

  总之,各种各样的流言传的有板有眼,茶馆酒肆里也有酒足饭饱的百姓们胡乱猜测,官报跟风地大肆刊登关于幽云十六州的历史文章,似乎在把谣言坐实。

  叛军在别的路州有锦衣卫和军机署的密探,宋朝廷当然也有在叛军地盘上安插眼线,这消息传到庐州的刘延庆耳里,后者却是有些犹豫不定。

  作为汉人来说,他满心期待着幽云的收复。但作为宋朝廷的边防军官身份,这件功劳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叛军先夺了去,否则那张林小儿的名声真要盖过自家天子了。

  得天下者,必先取民心,这是哪个开国朝代都必定要走的路。你不正统,依靠旁门左道得了天下,那屁股下的龙椅也肯定坐不长久。

  刘延庆明白叛军的意图,就是在跟宋朝抢夺正统,用道家玄乎些的话说,是那张林小儿在掠夺气运以便黄袍加身。

  眼下有两个选择,一是上禀天子,请朝廷率先出兵,趁辽国虚弱而抢夺幽云十六州的气运。二是趁叛军主力北调,立刻发兵攻打两浙和福建路,使其腹部受敌。

  他的恩主童贯太尉年前出使辽国受辱,宣告和平收复幽云的计划流产,只能动用武力了。恩主一直没有回来,刘延庆做不了主,满腹的想法无处发泄,急得嘴角起火泡。

  他虽有心以密奏上报朝廷,但一恐害了自家恩主,又担心密奏不但传不到天子跟前反而让自己事发。童贯在朝廷里根深蒂固,权势有多大,刘延庆是很明白的。

  而且密奏传上去,将会牵连出一大批朝廷当权重臣,首当其冲的就是童贯、高俅、宿元景三位太尉,那蔡京也逃不开污水。涉及到这么多朝堂权贵,刘延庆就是再多一个胆子也要考虑再三,思法周全自己。

  再者,去岁自己兵败被俘,还是童太尉私下派人以重金赎回了他,并且上报圣天子的军札里也替他遮掩了些……如今意欲叛恩主,纵使家国之义大于私交,刘延庆一时半会儿也难以抉择。

  密奏的札子写了烧去,烧了又重写,灯捻子捋了三五次,熬至深夜时分,刘延庆在天人交战中终是做下决定,把刚写好的密奏拿在烛火前点火烧去,毛笔也提回笔架上。

  不是他不忠君爱国,只恨忠义两难全,他刘某人上有高堂下有妻小,实在是冒不得这个风险。武官不比文官系统,他若得罪了当朝权贵们,只怕满门老小都得陪他受累。

  莫说密奏能不能上达天听,就算圣天子知晓了此事,是不是会听他刘延庆的建议也难说的很。与其如此,倒不如明哲保身。

  他忽而想起自己羁押在广德军州时,那群叛军将领曾跟他聊天时说过的话,“军人是为政治而服务的”,当时他还模棱两可,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至理名言啊。

  那些年轻的叛军将领都能明白的事情,他刘延庆白活了五十多岁,居然还是看不透朝堂上的真伪虚实。

  在这一瞬间,他忽然有种想解甲归田、告老还乡的冲动。

  在他忐忑不安和略带期望的等待中,十多天过去,二月也到了底。

  这些天,杭州城东郊的操练变得频繁了起来,每天都有大队全副武装的士兵穿梭在官道上不知所向。百姓们也把张大王要率军北上传的更加玄乎,只是官报并未作出任何明示。

  张林当然不会随军第一批北上,等先锋部队把登州稳住了再去不迟,此番北上战略关系到他登基称帝的开国气运,自然是要亲自坐镇的。

  “俱前线最新传来的消息,辽国天祚帝已是兵败逃去阴山一带,燕京留守的耶律淳被拥立为帝,统辖辽国燕京周边以及云州、平州、上京、中京、辽西六路州县,支撑残局。”

  “嗯,宋朝廷有何消息?”

  “据开封传来的消息,童贯、宿元景、高俅等人一力隐瞒南地战败的真相,而怂恿平燕军北调收复燕云。探子回报,开封里平燕军增至十五万,确有粮草调动迹象。”

  张林眉头皱起,这不算一个太好的消息,追问道:“他们的火器列装军队了?”

  “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开封府郊外每天都能听到轰隆炮响的禁军训练声,赵家天子还大肆封赏了军器监和童贯一干人,百姓们都在盛传霹雳火神炮的威力。俱打探到的消息,火炮确实有少量列装进了平燕军,不过数量很少,最多不超过一百门,而且打的都是实心弹。炮身还是老法炼出的生铁。”

  张林深吸一口气,重复道:“一百门生铁炮?”

  孔灯顿了顿,答道:“根据宋国军器监铁坊里炼出的铁料量来算,肯定超过七十门2.0口径以上的火炮。至于火枪兵,他们也取名神机营,至少已组织了四个营。”

  按宋国军制,四营就是一千五到两千的兵力。

  “果然是家底子厚实啊。”张林感叹一声,短短时间里,宋朝廷就能追赶武器装备差距,达到了第一代火器的水平。虽然士兵素质跟不上新式火器的运用,但也架不住对方蚁多咬死象的威胁。

  北宋末期的确是有研发火炮的成熟条件,有了参照物,朝廷里的能工巧匠比张林麾下的人才储备可多的太多了,在短时间里研发出第一代生铁料火器很正常。

  不过,张林比朝廷快一步的就是火炮装船的军事改革和坩埚法的应用,只要封锁住沿海一带,他就足以立于不败之地。而且兵员素质比起宋朝禁军可谓强之甚远。

  不管怎样,宋国始终是个比辽人、金人、蒙古人更有威慑力的政权组织,以免夜长梦多,当尽快结束内战、统一汉家才是对策。

  宋朝文人阶级一直是张林比较头疼的问题,思来想去,觉得和平统一几乎是异想天开,现阶段想获取文人阶级的支持也如镜中水月般不现实。

  他起身,站在幅员辽阔的东亚地图前,沉思良久,缓声道:“你即刻前往登州,对辽国南京道展开内部策反,尽量达到以战促和的目的。可以适当放宽些条件,支持耶律淳撤往塞外蒙古高原。”

  “那与耶律延禧的关系?”

  “对付这些塞外民族,分而化之是最好的办法。明里支持耶律延禧,暗里支持耶律淳,可以保证辽国不会东山再起,还可以给金人找些麻烦。”

  提及金人,张林下意识问道:“金国最近有什么动作?”

  “大动作没有,小动作倒是时而有。自年前击败耶律延禧后,金国东路军大部追击辽国余孽,西路军兵峰压在大同府、古北口、北安州一带。”

  张林看着地图,忽而瞪眼道:“这么说,他们有强取幽云之意?”

  “那倒不是,探子消息回报,金人大部按兵不动,只放纵少量骑队掠夺百姓和财物。况且,金国与宋国有盟约在先,幽云一带归宋军取。能不能拿回来,还要看童贯的平燕军牙口硬不硬。”

  “从前希望不大,如今却是难说了。”张林踱步沉思,如今的朝廷平燕军装备了数量不少的火器,比己方当然差之甚远,但对阵日落西山的辽军却是胜算大增。

  如果让宋朝廷拔了头筹,那北上战略就是完全失败的,那一句“不复幽云不称王”也就成了笑话。

  这对于一心想走“正统”取天下的张某人来说,是决不可接受的结果。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水浒大宋,水浒大宋最新章节,水浒大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