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从福建行省、两浙行省落入张林政权之手的五年前,他已经是专门组织了一批人用以收集中原大陆沿海地区的气候。
用后世的话说,中华国是处于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的温带季风气候。当然,部分地区还沿海也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以夷州岛为出发点的话,向北最远可达库页岛,向西南最远可达印度南部的僧伽罗王国(斯里兰卡),这些地方的海洋气候都可以相对轻松地获得。
船队沿海越向西航行,速度就越慢,受海洋气候影响是一部分,主要还是因为补给点和要探索沿海暗礁的原因。
需要从大陆沿海探索出一条可行性商道来,那么不断地跟各地渔民总结水文地理和气候变化是必须的,而且船队本身也得尝试着在一些沿海陌生海域进行测量深度的行动,为吃水量更深的大船队同行提前做准备。
就好比日本海,每年12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会变得干冷(干冷空气流入),降温降雪。尤其是往北航行的海域,接近西西伯利亚,海面会是结冰期,这个时期通常自11月中旬到次年2月中旬。而6月以后盛行偏南--季风,气温升高,降雨降雾等等。
这些气候通过当地的渔民,不是太难就可以总结出来,那么总结出各地海域的气候就是海军总署的任务了。
在蒸汽动力出现之前,船只只能依靠风力航行,因此熟悉海洋在每年的哪段时间里会刮西南风还是东北风是很重要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僧伽罗王国的半岛上设立补给点相当重要,毕竟海岸线那么长,船队一是需要维护保养--去藻类寄生物和刷油防腐等等--其二需要补充淡水、食物--尤其是蔬菜,船员本身也需要适当地在陆地上放松下。
现在东南沿海的海商们已经是在从占城、蒲甘、爪哇、吉里闷地、苏门答剌、僧伽罗、泰米尔等数十个蕃族地区采购香料、宝石、金银、香油、药草、熏香、胡椒、石蜜、蔗糖等等。而商人卖的不过是国内泛滥成灾的棉布、瓷器、丝绸、佛像品(从各大寺庙收缴的)、玻璃罐头(保质期甚至能达到一年以上)、等等。甚至,商人们还得到朝廷允许,可以出售一些类如矛枪、皮甲、弓箭的军械给“友好”的部族小国,帮助他们之间进行战争厮杀。
总而言之,对中华国周边国家,张林就是沿用后世英国那一套玩法,挑拨其地民族矛盾,暗地支持叛军打仗,倒买倒卖军械,时机成熟时就可以军事介入从而名正言顺地以军事调停分割出战略要地。
当然,火器现阶段是绝不能卖给他们的,最多买卖弓箭皮甲矛枪之类,连弩都很少卖,而且卖家也是国营镖行海商公司。
收集海航气候和水文地理是需要庞大的组织机构和人手,光朝廷是很吃力的,所以海事公署也把任务下放给海商们,让他们沿海航行到陌生海域一定要做记录。
海事公署里的水文气候地理资料十分重要,比之军器监也不遑多让,在无朝廷允许的情况下,严禁把这些资料泄露给沿海一带大食国等西域商人们。
让中华国的海商们能多吃一段独食自然是好的,等到稳定商道后再把海路商道资料给与这些西域商人,加强贸易额。
依照张某人的估算,从天竺国南部到大食国沿海商道的探索最多再花个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了。
当初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沿途还得跟小国家邦交呢,也就只花了两三年时光,如果单独探索航道,最多一小半时间就足够了。
今年和明年,也就是中华四、五年将以经济发展为重心,但这不代表中华国对金国的军事行动会停止。
大规模战争不会发动,辽国西京道上的边境前线却是摩擦个不停,陆军的策略是以防御为主,并且从乃蛮部-阿尔泰山脉西侧往北到鄂毕河一带整顿稀稀拉拉的从匈奴时代流传下来的繁多小部族。
整顿手段以温和拉拢为主,不听话的就灭掉。
整个策略是在辽国西部从高昌行省--乃蛮部--鄂毕河(后世新西伯利亚)构建防线,并且逐步地往东推进,收拢诸如黑车子室韦,乌古、小黄室韦、大黄宣韦,敌烈、粘八葛(部分散在阿尔泰东侧的乃蛮部)、梅里急、斡朗改等蒙古游牧部族。
战略目的地就是于巳尼湖(贝尔加湖)。
金国的主力大军都集中在燕云、西京道跟西军、北军交锋的前线,对蒙古西部的控制力很弱。在金国显露颓势以后,收拢西部被金人压迫剥削的蒙古诸部不是什么难事。
军部在张林的授意下,目的就是制造一张从西往东,从南往北,从东往西逐步缩紧的渔网,把金国向西逃窜的方向卡死,进行灭族之战。
在这个大战略背景下,金国甚至都难以察觉到,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东部和中华国接壤地带。当渔网制好的时候,这条大鱼再想蹦跶出来可就不容易了。
有了乃蛮部的十数万匹蒙古马和西夏国的战马,中华国轻轻松松地就将原五万骑军规模在短时间内扩大至十万数,从其中抽调五万骑军专门负责从鄂毕河往东慑服蒙古部族的行动。
当这支规模不小的骑军从西往东行进时,蒙古部族肯定无力抵挡,或者说连抵挡的勇气都没有,很干脆地表达了臣服之意。
蒙古部族中最强大的乃蛮部也就六万人口,汉人这支骑军规模都抵得上一个大部族的总人口了,武器也是射程将近百米的火枪,还有能攻城拔寨的一两匹马就能拖着跑的野战炮。除非遭遇大部金军,否则是难逢敌手的。
为了配合折彦质的军事行动,盘踞在河内行省(东胜州、朔州、应州、蔚州)和天津行省(燕云)种师道、贵武不断地派出小股部队渗透进大同府所在西京道和中京道展开突袭骚扰,逼迫金军不敢轻易地从边境抽调军队。
与此同时,在西北风渐渐消停的四月初,海军总署也策划了一个从黄海绕过黄鲸海峡(朝鲜海峡)进入鲸海(日本海),袭击金国腹地长白山部东岸地带的军事行动。
用后世的话说,中华国是处于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的温带季风气候。当然,部分地区还沿海也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以夷州岛为出发点的话,向北最远可达库页岛,向西南最远可达印度南部的僧伽罗王国(斯里兰卡),这些地方的海洋气候都可以相对轻松地获得。
船队沿海越向西航行,速度就越慢,受海洋气候影响是一部分,主要还是因为补给点和要探索沿海暗礁的原因。
需要从大陆沿海探索出一条可行性商道来,那么不断地跟各地渔民总结水文地理和气候变化是必须的,而且船队本身也得尝试着在一些沿海陌生海域进行测量深度的行动,为吃水量更深的大船队同行提前做准备。
就好比日本海,每年12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会变得干冷(干冷空气流入),降温降雪。尤其是往北航行的海域,接近西西伯利亚,海面会是结冰期,这个时期通常自11月中旬到次年2月中旬。而6月以后盛行偏南--季风,气温升高,降雨降雾等等。
这些气候通过当地的渔民,不是太难就可以总结出来,那么总结出各地海域的气候就是海军总署的任务了。
在蒸汽动力出现之前,船只只能依靠风力航行,因此熟悉海洋在每年的哪段时间里会刮西南风还是东北风是很重要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僧伽罗王国的半岛上设立补给点相当重要,毕竟海岸线那么长,船队一是需要维护保养--去藻类寄生物和刷油防腐等等--其二需要补充淡水、食物--尤其是蔬菜,船员本身也需要适当地在陆地上放松下。
现在东南沿海的海商们已经是在从占城、蒲甘、爪哇、吉里闷地、苏门答剌、僧伽罗、泰米尔等数十个蕃族地区采购香料、宝石、金银、香油、药草、熏香、胡椒、石蜜、蔗糖等等。而商人卖的不过是国内泛滥成灾的棉布、瓷器、丝绸、佛像品(从各大寺庙收缴的)、玻璃罐头(保质期甚至能达到一年以上)、等等。甚至,商人们还得到朝廷允许,可以出售一些类如矛枪、皮甲、弓箭的军械给“友好”的部族小国,帮助他们之间进行战争厮杀。
总而言之,对中华国周边国家,张林就是沿用后世英国那一套玩法,挑拨其地民族矛盾,暗地支持叛军打仗,倒买倒卖军械,时机成熟时就可以军事介入从而名正言顺地以军事调停分割出战略要地。
当然,火器现阶段是绝不能卖给他们的,最多买卖弓箭皮甲矛枪之类,连弩都很少卖,而且卖家也是国营镖行海商公司。
收集海航气候和水文地理是需要庞大的组织机构和人手,光朝廷是很吃力的,所以海事公署也把任务下放给海商们,让他们沿海航行到陌生海域一定要做记录。
海事公署里的水文气候地理资料十分重要,比之军器监也不遑多让,在无朝廷允许的情况下,严禁把这些资料泄露给沿海一带大食国等西域商人们。
让中华国的海商们能多吃一段独食自然是好的,等到稳定商道后再把海路商道资料给与这些西域商人,加强贸易额。
依照张某人的估算,从天竺国南部到大食国沿海商道的探索最多再花个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了。
当初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沿途还得跟小国家邦交呢,也就只花了两三年时光,如果单独探索航道,最多一小半时间就足够了。
今年和明年,也就是中华四、五年将以经济发展为重心,但这不代表中华国对金国的军事行动会停止。
大规模战争不会发动,辽国西京道上的边境前线却是摩擦个不停,陆军的策略是以防御为主,并且从乃蛮部-阿尔泰山脉西侧往北到鄂毕河一带整顿稀稀拉拉的从匈奴时代流传下来的繁多小部族。
整顿手段以温和拉拢为主,不听话的就灭掉。
整个策略是在辽国西部从高昌行省--乃蛮部--鄂毕河(后世新西伯利亚)构建防线,并且逐步地往东推进,收拢诸如黑车子室韦,乌古、小黄室韦、大黄宣韦,敌烈、粘八葛(部分散在阿尔泰东侧的乃蛮部)、梅里急、斡朗改等蒙古游牧部族。
战略目的地就是于巳尼湖(贝尔加湖)。
金国的主力大军都集中在燕云、西京道跟西军、北军交锋的前线,对蒙古西部的控制力很弱。在金国显露颓势以后,收拢西部被金人压迫剥削的蒙古诸部不是什么难事。
军部在张林的授意下,目的就是制造一张从西往东,从南往北,从东往西逐步缩紧的渔网,把金国向西逃窜的方向卡死,进行灭族之战。
在这个大战略背景下,金国甚至都难以察觉到,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东部和中华国接壤地带。当渔网制好的时候,这条大鱼再想蹦跶出来可就不容易了。
有了乃蛮部的十数万匹蒙古马和西夏国的战马,中华国轻轻松松地就将原五万骑军规模在短时间内扩大至十万数,从其中抽调五万骑军专门负责从鄂毕河往东慑服蒙古部族的行动。
当这支规模不小的骑军从西往东行进时,蒙古部族肯定无力抵挡,或者说连抵挡的勇气都没有,很干脆地表达了臣服之意。
蒙古部族中最强大的乃蛮部也就六万人口,汉人这支骑军规模都抵得上一个大部族的总人口了,武器也是射程将近百米的火枪,还有能攻城拔寨的一两匹马就能拖着跑的野战炮。除非遭遇大部金军,否则是难逢敌手的。
为了配合折彦质的军事行动,盘踞在河内行省(东胜州、朔州、应州、蔚州)和天津行省(燕云)种师道、贵武不断地派出小股部队渗透进大同府所在西京道和中京道展开突袭骚扰,逼迫金军不敢轻易地从边境抽调军队。
与此同时,在西北风渐渐消停的四月初,海军总署也策划了一个从黄海绕过黄鲸海峡(朝鲜海峡)进入鲸海(日本海),袭击金国腹地长白山部东岸地带的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