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是不需要石油的,但是他们知道联军会大量需要,可令联军奇怪的却是纳粹军队并没有派兵来过份的阻绝破坏联军的输油线路,从中东地区所运到各战区的原油有三分之二会完好无损的到达目的地,而有时战事吃紧,纳粹竟然还会睁一眼闭一眼的默认让联军把油料运到。
这是个困扰了联军的很久的问题,直到上官风捉到了纳粹16柱之一的希姆莱,迷底才被揭开,联军才明白纳粹的居心。
根本就不是纳粹发什么善心,而是纳粹有意在阻挡人类对新能源的应用,联军所依靠的石油能源从根本上要比纳粹的电能差一个等级,而不把联军逼到极限,联军就会因为战事的需要一直去开发用以石油能源为主体的各种设备,而不会放弃眼前的便利去紧急突破电能在联军那里的瓶颈,而无论联军一方把现在的科技提高到何种程度,也不会超过与联军有本质应用区别的纳粹电力技术。
联军依稀也有这种判断,更明白如此下去早晚有一天,纳粹的科技会变成碾压的态势把自己逼得无路可走,可是他们却没有办法,只能饮鸩止渴一般的进行下去。
印度军队的战斗力惊人到中俄联军目瞪口呆的地步,在巩固了死海地区联军的阵地之后,中,俄,印,的联军开始谋划着要渡过马尔马拉海,进入罗马尼亚第区来威胁纳粹的侧后地区,好给新西伯利亚第区的联军减减压,所以中俄军队挺进到土尔其的境内,把后方的防御交给了印度军队。
在进行这项计划时中俄军队是比较放心的,因为在中亚地区并没有什么纳粹的力量,而非洲虽然被纳粹完全占领了,但是以色列和约旦地区这个非洲和亚欧交界的狭小地带却有印度的重兵守卫,兵力大到比中俄联军的总数还要乘个三到四倍的地步,而纳粹在开罗附近所屯驻的兵力都不到印军的二十分之一,而且一直都没有增兵,如果纳粹来进攻的话,印度军队就算拿人堆也可以支撑到中俄联军的回防,甚至都不用去罗马尼亚的联军回防,一部从新疆地区出发的中国军队正在赶来的路上,十天后就能到那里了。
可就在中俄联军放心大胆的渡海时,纳粹的一个只有3000人的部队却突然渡过苏伊士运河进入西奈半岛。
当刚渡过马尔马拉海的联军得到纳粹进入西奈半岛的消息时,还接到了印度军队全线崩溃的消息,不但是与纳粹军队有接触的地区,还有广大的无战事地区也一样,印度驻军丢下所有淄重迅速向后逃逸,在联军接到消息时,他们已经退入伊拉克境内了,正在如同一群没头苍蝇一般逃向伊朗。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包括正在拼命抵御纳粹进攻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3000人,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看来并不是很难对付,虽然对方的武器先进,可是随后呢?纳粹的整个非洲军团什么时候来呀?那可就不是这两个小国家能扛得住的了。
所以被迫无奈下,以巴的高层只能决定后撤,此时的以色列因为大量人口都被撤往中国,所以剩下的人后撤起来很是迅捷,但巴勒斯坦就不同了,他们都拖家带口的后退速度极慢,很快就被纳粹的前锋部队给追上了。
虽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有世仇,但到了这个时候却再也不能干看着了,好歹都共用一个首都,好歹也都把纳粹当成敌人,以色列军队开始不断替巴勒斯坦的老百姓断后,虽然伤亡惨重,但高素质的以色列士兵还是顶住了纳粹的步步紧逼,并且给了纳粹几次重疮。
但是胜利也就到此为止,就算是巴以全加起来,也不可能是纳粹的对手,虽然前锋部队暂时被挡住,但从非洲源源不断到达的纳粹兵力却已经在力量上实现了碾压式的姿态,巴以再也无法取得胜利了,只得用最快的速度全力后撤。
中亚地区的溃败当即就把以经渡过马尔马拉海的中俄联军给扔进了绝境,后路断绝前路又被纳粹挡住,所以孤军作战的这支部队只得背靠黑海的布加勒斯特附近设下防线死守,希望联军高层能设法帮助他们逃出。
联军知道这支孤军的难处,可是却实在是力有不及,他们的部队只是向前冲击到亚速海,就再也难已向前半步了,纳粹组织了庞大的兵力对救援部队进行堵截,联军唯一的办法就是死守亚速海区域,再组织船运向布加勒斯特区域进发,想来个敦克尔克式的大撤退。
此时正是上官风失踪,安妮带领着女武神号和众女独撑大局之时,由于上官风的失踪,让联军失去了最为重要和强大的依靠,而在此时,各国本来站在联军一边的决心也产生了极大动摇,甚至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直接投向了纳粹的怀抱,甚至反目向联军发起攻击。
那支正在中东地区驰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中国军队首当其冲,在伊拉克境内竟然突然遭遇了好几个中东国家的军队围攻。
虽然这些油耗子国家的战斗力都一般,但他们凭着多少年来的财大气粗着实给自己攒下了不少家底子,这次为了向纳粹主子表功,不惜代价的开始全力进攻这只孤身进入中东地区的中国军队。
中国军队此行的目地本来是为了增援印度,帮助防守西奈半岛的,可是却没想到印度军队会如此熊包,当他们进入伊拉克时,印度军队都跑到伊朗和巴基斯坦交界地去了。
在伊拉克的中国军队本来正打算加速前进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接到,一同撤回中国去呢,却没想到突然陷入了全方位的包围之中,横在他们面前的,居然是土尔其的军队。
一看到拦路的土尔其军队,领兵的中国指挥官当即就知道不好,那些渡过马尔马拉海的中俄联军肯定再也无法顺原路回来了,而自己这支军队也不可能完成任务后再去增援保加利亚的己方军队,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冲过土尔其军队的阻隔,先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接到,再回师杀回国去。
土尔其军队是被纳粹给赶到这里来的,本来他们就想安安全全的骑在墙上等战争结束,可是由于在联军渡过马尔马拉海时他们给预了帮助,现在的纳粹也把他们归划进敌人的那一路里面,最后通牒直接送到了土尔其的总统府,要么投降,要么纳粹的军队进来打到土尔其投降。
土尔其政府根本就没有选择,只得立刻宣布投降,而他们国家的军队,更是被纳粹驱赶着站到了中国军队的正前方。
土尔其军队不想和任何一方位敌,可是又迫于纳粹的淫威,只得摆出了个决战的架势,只是盼着中国军队能不再前进而调头,那就是上天眷顾了。
然而中国军队并没有调头的打算,这支只有两万五千多人的部队是不会就这么逃走的,至少也要保住盟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才能走,不然等着他们的就只有屠杀,可是恨人的土尔其军队就挡在了前方,不但挡住了自己的去路,还把巴以的撤退路线给隔住了,这不行,根据情报,巴以的人刚刚到达伊拉克的巴格达,离自己这支军队也不过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
冲锋,先把交通线打通再说,中国军队用5000人为前部,当即就向土尔其的部队发起了冲锋,而剩下的两万人则分别从左右逼近土军两翼,准备来个三路齐攻。
这个行动一展开,土军就全线溃退开始向土尔其本土撤退,他们的任务完成了,和中国军队交了手,可是打不过人家又有什么办法?总不能让他们去白送死吧。
面对着扔得到处都是的淄重物资,中国军队着实高兴了一把,孤军深入最不好办的就是补给问题,中东地区的整体背叛让他们的补给线被切断了,所有的物资都是个只出不进的消耗状态,从战局的凭估上看,他们恐怕都还没杀进阿富汗地区,所有的补给就会全用完了。
现在有了土尔其军队的遗留,总算能松一口气了,虽然这些东西也不够,但总比没有好啊,此时的巴以军队正在且战且退,但在巴格达地区,他们被纳粹的前锋部队给追上了,由于速度慢,所以避无可避的他们只得开始决战,去迎接他们命中注定的结局。
中方军队让5000前锋先行,先去支援巴以军队,而跟在后面的两万人则用最快的速度收拢战利品,然后再去增援他们。
中方军队最为看中的就是土军留下的大量汽车,这些东西现在可是能派上大用场的,为了节省能源,这支军队在从新疆出发后并没有大量的交通工具,因为出来时接到的不是紧急任务,所于主要是以步行为主,但是现在却不行了,他们要逃跑,要带着巴勒斯坦的老百姓逃,就一定要有足够的交通工具才行。
伊拉克自从被美国打残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有效的中央管理了,各地军阀林立各自为政,内战不断的同时经济也被彻底破坏,所以就算中国军队想找到足够的车辆都办不到呢。
这也是各国部队都选在伊拉克交战,而伊拉克的国防军却反而不见踪影的主要原因,因为穷得太厉害,伊拉克的军队全是样子货,而战乱一开后就全都跑光了。
巴以军队目前就在巴格达,准备和后面追来的纳粹军队打一场城市攻防战,虽然这样也是必输无疑,但也好过在两河流域的大平原上。被对方的机械化军队撵兔子一样的干掉要好。
在纳粹的克隆兵和机甲战士面前,以色列军人的战斗能力表现得让人惊叹,他们手中的轻武器对纳粹军队的伤害不大,但却敢于拼杀,并且攻击还极有技巧,自动步枪既然很难杀掉那些无脑克隆人,那就改为压低枪口只攻击对方的膝盖以下,克隆兵没有痛觉,身体的防护力远高于普通人,所以他们的躯干部分是最坚固的,而且还都套着防弹衣,反而是腿部比较脆弱。
被打中腿部的克隆兵虽然都没有死,但是伤重的动弹不得,不重的也不良于行,在密集的枪火和狭窄的街道,这种攻击收到了奇效,大批克隆兵被打倒在地,逐渐铺得遍地都是。
在纳粹的武器中,最难对付的还是那些机甲战士,这些机甲坚固的防护让绝大部分的武器都失效,唯独一种武器可以勉强与对手周旋,那就是以色列的坦克梅卡瓦。
梅卡瓦坦克最重要的优点就是其防护力,这种高防坦克最合适的战场就是城市,机甲战士虽然战斗力强悍,可是由于其身体构造的关系,还真携带不了威力超强的武器,所以它们在面对防御力超强的梅卡瓦坦克时往往力不从心,没有有效的武器来击毁对方。
可是这种优势却只能保持在中远距离内,一但被纳粹的机甲战士接近,对方的灵活就会让梅卡瓦陷入完全的劣势,被对方轻松的打坏而再也动弹不得。
以色列这次将大部分的装甲武器全都带了出来,但由于路上的油料短缺,所以有一半都被丢在了路上,剩下的油料大部分还分配给了装甲运兵车,所以在巴格达战场的只有30辆梅卡瓦,幸好对方的机甲武器也不多。
巴勒斯坦人就更惨了,他们本身就没有什么强力武器,兵员素质也差,唯一的优势就是他们真的悍不畏死,这些人是带着家小逃跑的,现在身后就是自己的爹妈老婆孩子,只要被对方冲破防线,家里人也就都完了,所以这些人都在用最为原始也是最为惨烈的方式进攻着,无数只火箭筒入同冰雹一般从四面八方砸向对手,而不时还能看见浑身绑满炸药的巴勒斯坦人怒吼着冲向敌人。
对方的机甲战士和外骨胳士兵就这样被一点一点的消灭着,但是在巴格达城外,更多的纳粹兵力都以涌来,分别从不同的地方钻进市区,对巴以联军形成了一个包围的态势,把他们向城市的中心区域挤压,就在这个危急时刻,中国军队到了。
这是个困扰了联军的很久的问题,直到上官风捉到了纳粹16柱之一的希姆莱,迷底才被揭开,联军才明白纳粹的居心。
根本就不是纳粹发什么善心,而是纳粹有意在阻挡人类对新能源的应用,联军所依靠的石油能源从根本上要比纳粹的电能差一个等级,而不把联军逼到极限,联军就会因为战事的需要一直去开发用以石油能源为主体的各种设备,而不会放弃眼前的便利去紧急突破电能在联军那里的瓶颈,而无论联军一方把现在的科技提高到何种程度,也不会超过与联军有本质应用区别的纳粹电力技术。
联军依稀也有这种判断,更明白如此下去早晚有一天,纳粹的科技会变成碾压的态势把自己逼得无路可走,可是他们却没有办法,只能饮鸩止渴一般的进行下去。
印度军队的战斗力惊人到中俄联军目瞪口呆的地步,在巩固了死海地区联军的阵地之后,中,俄,印,的联军开始谋划着要渡过马尔马拉海,进入罗马尼亚第区来威胁纳粹的侧后地区,好给新西伯利亚第区的联军减减压,所以中俄军队挺进到土尔其的境内,把后方的防御交给了印度军队。
在进行这项计划时中俄军队是比较放心的,因为在中亚地区并没有什么纳粹的力量,而非洲虽然被纳粹完全占领了,但是以色列和约旦地区这个非洲和亚欧交界的狭小地带却有印度的重兵守卫,兵力大到比中俄联军的总数还要乘个三到四倍的地步,而纳粹在开罗附近所屯驻的兵力都不到印军的二十分之一,而且一直都没有增兵,如果纳粹来进攻的话,印度军队就算拿人堆也可以支撑到中俄联军的回防,甚至都不用去罗马尼亚的联军回防,一部从新疆地区出发的中国军队正在赶来的路上,十天后就能到那里了。
可就在中俄联军放心大胆的渡海时,纳粹的一个只有3000人的部队却突然渡过苏伊士运河进入西奈半岛。
当刚渡过马尔马拉海的联军得到纳粹进入西奈半岛的消息时,还接到了印度军队全线崩溃的消息,不但是与纳粹军队有接触的地区,还有广大的无战事地区也一样,印度驻军丢下所有淄重迅速向后逃逸,在联军接到消息时,他们已经退入伊拉克境内了,正在如同一群没头苍蝇一般逃向伊朗。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包括正在拼命抵御纳粹进攻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3000人,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看来并不是很难对付,虽然对方的武器先进,可是随后呢?纳粹的整个非洲军团什么时候来呀?那可就不是这两个小国家能扛得住的了。
所以被迫无奈下,以巴的高层只能决定后撤,此时的以色列因为大量人口都被撤往中国,所以剩下的人后撤起来很是迅捷,但巴勒斯坦就不同了,他们都拖家带口的后退速度极慢,很快就被纳粹的前锋部队给追上了。
虽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有世仇,但到了这个时候却再也不能干看着了,好歹都共用一个首都,好歹也都把纳粹当成敌人,以色列军队开始不断替巴勒斯坦的老百姓断后,虽然伤亡惨重,但高素质的以色列士兵还是顶住了纳粹的步步紧逼,并且给了纳粹几次重疮。
但是胜利也就到此为止,就算是巴以全加起来,也不可能是纳粹的对手,虽然前锋部队暂时被挡住,但从非洲源源不断到达的纳粹兵力却已经在力量上实现了碾压式的姿态,巴以再也无法取得胜利了,只得用最快的速度全力后撤。
中亚地区的溃败当即就把以经渡过马尔马拉海的中俄联军给扔进了绝境,后路断绝前路又被纳粹挡住,所以孤军作战的这支部队只得背靠黑海的布加勒斯特附近设下防线死守,希望联军高层能设法帮助他们逃出。
联军知道这支孤军的难处,可是却实在是力有不及,他们的部队只是向前冲击到亚速海,就再也难已向前半步了,纳粹组织了庞大的兵力对救援部队进行堵截,联军唯一的办法就是死守亚速海区域,再组织船运向布加勒斯特区域进发,想来个敦克尔克式的大撤退。
此时正是上官风失踪,安妮带领着女武神号和众女独撑大局之时,由于上官风的失踪,让联军失去了最为重要和强大的依靠,而在此时,各国本来站在联军一边的决心也产生了极大动摇,甚至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直接投向了纳粹的怀抱,甚至反目向联军发起攻击。
那支正在中东地区驰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中国军队首当其冲,在伊拉克境内竟然突然遭遇了好几个中东国家的军队围攻。
虽然这些油耗子国家的战斗力都一般,但他们凭着多少年来的财大气粗着实给自己攒下了不少家底子,这次为了向纳粹主子表功,不惜代价的开始全力进攻这只孤身进入中东地区的中国军队。
中国军队此行的目地本来是为了增援印度,帮助防守西奈半岛的,可是却没想到印度军队会如此熊包,当他们进入伊拉克时,印度军队都跑到伊朗和巴基斯坦交界地去了。
在伊拉克的中国军队本来正打算加速前进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接到,一同撤回中国去呢,却没想到突然陷入了全方位的包围之中,横在他们面前的,居然是土尔其的军队。
一看到拦路的土尔其军队,领兵的中国指挥官当即就知道不好,那些渡过马尔马拉海的中俄联军肯定再也无法顺原路回来了,而自己这支军队也不可能完成任务后再去增援保加利亚的己方军队,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冲过土尔其军队的阻隔,先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接到,再回师杀回国去。
土尔其军队是被纳粹给赶到这里来的,本来他们就想安安全全的骑在墙上等战争结束,可是由于在联军渡过马尔马拉海时他们给预了帮助,现在的纳粹也把他们归划进敌人的那一路里面,最后通牒直接送到了土尔其的总统府,要么投降,要么纳粹的军队进来打到土尔其投降。
土尔其政府根本就没有选择,只得立刻宣布投降,而他们国家的军队,更是被纳粹驱赶着站到了中国军队的正前方。
土尔其军队不想和任何一方位敌,可是又迫于纳粹的淫威,只得摆出了个决战的架势,只是盼着中国军队能不再前进而调头,那就是上天眷顾了。
然而中国军队并没有调头的打算,这支只有两万五千多人的部队是不会就这么逃走的,至少也要保住盟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才能走,不然等着他们的就只有屠杀,可是恨人的土尔其军队就挡在了前方,不但挡住了自己的去路,还把巴以的撤退路线给隔住了,这不行,根据情报,巴以的人刚刚到达伊拉克的巴格达,离自己这支军队也不过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
冲锋,先把交通线打通再说,中国军队用5000人为前部,当即就向土尔其的部队发起了冲锋,而剩下的两万人则分别从左右逼近土军两翼,准备来个三路齐攻。
这个行动一展开,土军就全线溃退开始向土尔其本土撤退,他们的任务完成了,和中国军队交了手,可是打不过人家又有什么办法?总不能让他们去白送死吧。
面对着扔得到处都是的淄重物资,中国军队着实高兴了一把,孤军深入最不好办的就是补给问题,中东地区的整体背叛让他们的补给线被切断了,所有的物资都是个只出不进的消耗状态,从战局的凭估上看,他们恐怕都还没杀进阿富汗地区,所有的补给就会全用完了。
现在有了土尔其军队的遗留,总算能松一口气了,虽然这些东西也不够,但总比没有好啊,此时的巴以军队正在且战且退,但在巴格达地区,他们被纳粹的前锋部队给追上了,由于速度慢,所以避无可避的他们只得开始决战,去迎接他们命中注定的结局。
中方军队让5000前锋先行,先去支援巴以军队,而跟在后面的两万人则用最快的速度收拢战利品,然后再去增援他们。
中方军队最为看中的就是土军留下的大量汽车,这些东西现在可是能派上大用场的,为了节省能源,这支军队在从新疆出发后并没有大量的交通工具,因为出来时接到的不是紧急任务,所于主要是以步行为主,但是现在却不行了,他们要逃跑,要带着巴勒斯坦的老百姓逃,就一定要有足够的交通工具才行。
伊拉克自从被美国打残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有效的中央管理了,各地军阀林立各自为政,内战不断的同时经济也被彻底破坏,所以就算中国军队想找到足够的车辆都办不到呢。
这也是各国部队都选在伊拉克交战,而伊拉克的国防军却反而不见踪影的主要原因,因为穷得太厉害,伊拉克的军队全是样子货,而战乱一开后就全都跑光了。
巴以军队目前就在巴格达,准备和后面追来的纳粹军队打一场城市攻防战,虽然这样也是必输无疑,但也好过在两河流域的大平原上。被对方的机械化军队撵兔子一样的干掉要好。
在纳粹的克隆兵和机甲战士面前,以色列军人的战斗能力表现得让人惊叹,他们手中的轻武器对纳粹军队的伤害不大,但却敢于拼杀,并且攻击还极有技巧,自动步枪既然很难杀掉那些无脑克隆人,那就改为压低枪口只攻击对方的膝盖以下,克隆兵没有痛觉,身体的防护力远高于普通人,所以他们的躯干部分是最坚固的,而且还都套着防弹衣,反而是腿部比较脆弱。
被打中腿部的克隆兵虽然都没有死,但是伤重的动弹不得,不重的也不良于行,在密集的枪火和狭窄的街道,这种攻击收到了奇效,大批克隆兵被打倒在地,逐渐铺得遍地都是。
在纳粹的武器中,最难对付的还是那些机甲战士,这些机甲坚固的防护让绝大部分的武器都失效,唯独一种武器可以勉强与对手周旋,那就是以色列的坦克梅卡瓦。
梅卡瓦坦克最重要的优点就是其防护力,这种高防坦克最合适的战场就是城市,机甲战士虽然战斗力强悍,可是由于其身体构造的关系,还真携带不了威力超强的武器,所以它们在面对防御力超强的梅卡瓦坦克时往往力不从心,没有有效的武器来击毁对方。
可是这种优势却只能保持在中远距离内,一但被纳粹的机甲战士接近,对方的灵活就会让梅卡瓦陷入完全的劣势,被对方轻松的打坏而再也动弹不得。
以色列这次将大部分的装甲武器全都带了出来,但由于路上的油料短缺,所以有一半都被丢在了路上,剩下的油料大部分还分配给了装甲运兵车,所以在巴格达战场的只有30辆梅卡瓦,幸好对方的机甲武器也不多。
巴勒斯坦人就更惨了,他们本身就没有什么强力武器,兵员素质也差,唯一的优势就是他们真的悍不畏死,这些人是带着家小逃跑的,现在身后就是自己的爹妈老婆孩子,只要被对方冲破防线,家里人也就都完了,所以这些人都在用最为原始也是最为惨烈的方式进攻着,无数只火箭筒入同冰雹一般从四面八方砸向对手,而不时还能看见浑身绑满炸药的巴勒斯坦人怒吼着冲向敌人。
对方的机甲战士和外骨胳士兵就这样被一点一点的消灭着,但是在巴格达城外,更多的纳粹兵力都以涌来,分别从不同的地方钻进市区,对巴以联军形成了一个包围的态势,把他们向城市的中心区域挤压,就在这个危急时刻,中国军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