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办法,说得轻巧,那可不是几万两银子的事,是几十万两甚至上百万两,现在每年国库收入才二百四十万两,就算我想法挤也没法挤出太多。”张居正大感头疼。
第六卫练兵花钱如流水,而且止不住,他都感到心疼,戚继光练了三千人,可是花的钱人均算起来比况且少了好几倍。
“我自有办法,银子的事我不会烦皇上,也不用大人烦心,只是有一点,军队的装备得朝廷划拨。马匹、火炮、火铳、刀枪剑戟、弓箭强弩,这些我没地方买去。”
张居正和戚继光都愣了,不知道他哪来的底气,几十万两银子如何筹措?除非他把武城侯府变卖掉。
“你那条街上的生意再火暴,一年有十万两赚也就差不多了吧,其余的怎么办?”戚继光以为他打的是一条街的主意。
“这个我没法说,总之我能弄到这笔银子就是。”况且自以为是地笑道。
他当然不能说自己有一百多万两银子,不然的话,这两人一定要问出处,他说不出口啊。
“好吧,你鬼主意多,也可能有办法,我不问就是,军械军备物质都没问题,一切都有朝廷供给,朝廷缺的是银子,不缺装备。”张居正保证道。
况且大喜,其实这些军事装备才是最花钱的,要让他自己买,别说没地方买,也真的买不起,至少暂时买不起。
那些军事装备都是朝廷积攒多少年的财力慢慢打造出来的,都存放在库里,绝不是每年都能造那么多。
另外明朝的财力其实并不弱,经济陷入困境并不是没有物质,而是缺少充当血液的银子。经济活力要靠充足流动的货币来支撑,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当时的人虽然不懂经济学,却也明白这最浅显的道理。
这就如同全国股票集体崩盘,全球经济就会瞬间陷入黑暗的地狱,其实只是股票没了,东西根本没有任何损失,但是经济却陷入死地,这里面的道理只有看懂经济学才能明白,其实真正懂的人还真不多。
这些且不论,明朝嘉靖、隆庆年间遇到的困境就是如此,没有充足的货币用来支撑经济运转,当时以白银、铜钱为货币,白银奇缺,铜钱也不宽裕,在银根紧缩的情形下,经济自然就缺少了应有的活力,就像一个患了麻痹症的病人。
张居正那里还是想不明白况且银子来自哪里,就算那一条街一年能带来十万两银子的收入,武城侯府每年顶多也就能给他拿出四万两左右的银子,这还是差了太多。
张居正不明白戚继光当然就更不明白了,也不去想,戚继光鏖战多年,武官俸禄优厚,也不过攒下四五万两银子,况且到哪里弄几十万两来?
况且想的跟他们不一样,银子他身上就有,根本不用去哪里弄,他想的倒是别的。
本来他就想要自己买马匹、火炮、火铳这些,马匹还好说,可是火炮、火铳没地方买去啊,现在可以接着扩军的名义,再招收两三万人训练,就可以伸手向朝廷要到更多的武器装备。
第一次练兵,他实际上多花了许多钱,下次练兵制度已经完善了,可以省下很多钱,他估计一年有三十万两银子出头就足够了。
那一条街的利润究竟多少他不知道,可是每年的药品生意绝对可以赚上十万两,这才多长时间,左羚卖药已经赚了三万两了,将来要赶赴福建的话,更要囤积大量的药品,一年十万两银子的利润是可以保证的。
这还只是在北京,到了沿海,他可以自己购进沿海和海外的各种奇珍异宝,各种土特产品卖到内地来,相信利润也不会少了。
这些他当然不会都花在军费上,军费的大头还是要在海盗联盟八大家族身上做文章,朝廷不给经费,那就只能刮地皮、抢豪族,相信那时候皇上也说不出什么不是来。
不仅如此,他还可以假公济私,自己大做买卖啊,别人都想着在他手里买通商路线,他自己有这个便利干嘛不做,那时候大可以自己把茶叶、食盐、瓷器、绸缎这些销往海外,赚回来海量的银子。他可不是皇上忠诚的臣子,不会那么一心奉公。如果真能做到这样,哪怕他养着十万精兵,也不会有经费匮乏的问题。
“大人,我那里还缺水师啊,朝廷虽说想给我几条船,估计根本不够,到时候通商口岸一开,仅仅保证港口的安全不够,外面的海盗也得打啊,要不然就别指望有货物能上岸。”况且道。
“呵呵,要完军备要船舶,你还想要什么?”张居正气的直发笑。
“不是我要,是国家需要,我可是为国家效力的,依我本意,我还是回江南当书生。”况且笑道。
“就知道你会这样说,不过你如果真到了福建,以锦衣第六卫镇守地方,有全权调动沿海各省水师,这还不够?”张居正道。
“大人,您也知道,那些水师也就是在近海逛逛,根本不能远洋,海盗可是能躲在远处袭击商船,没有一支能够在海上打海盗的水师,通商口岸开了也是毫无意义。”况且正色道。
“这倒是个问题啊。”张居正也被说服了。
“老弟,你还想出海打海盗?陆地上跟倭寇、海盗作战还算容易,茫茫大海上,不要说倭寇、海盗,就是海浪台风都能让一支水师全军覆灭。”戚继光都震惊了,这也太敢想了吧。
“我也知道很难,可是当年郑和怎么做到的,三宝太监可是经略整个西洋啊。”况且道。
“你想复制当年的郑和舰队?根本不可能,建造船只就需要几百万两银子,每年还需要上百万两银子进行维护。”张居正直接摇头。
“不是,咱们先建个小舰队,最起码可以对一般的海盗作战,能守住一条海上的通商路线。要不然就得跟海盗们做买卖,给他们上贡缴税,那时候朝廷可别说我跟海盗沟通。”况且把底牌亮出来了。
张居正还真就没想过这些事,以前一想到开放海禁,设立通商口岸,只是想着怎么能守住,这已经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了,哪里还能顾得到到海上?
再说了,就是想到也没用,朝廷的确没有在海上作战的力量,如果有,也不会任凭倭寇、海盗在海上横行多年了,沿海水师只能防范他们上岸,就连这个目的都很难达成。
“把你的想法都写出来,一份自己报给皇上,一份给我。如果建立一支海上作战的舰队,最少需要多少银子,先做个预案。”张居正道。
况且大喜,他一直梦想着复制郑和舰队,再造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却也知道自己只能是梦想,没有五百万两银子是不可能成功的。
不过他可以从小处做起,先建立几条武装大船,配备好强弓硬弩,火铳火炮,当然大杀器红衣大炮一定得上船。
他也打听过,一般的海盗也就是一两条船,最多不过十条,他们毕竟只是抢劫商船,并不像上岸时那样乌央乌央的动辄数万人聚在一起。
海盗的船上没有重武器,一般就是弓箭,他们的战术就是先用船把商船逼停,然后靠近用铁钩钩住商船,海盗们就用跳板登上商船,开始抢劫。
自己如果弄个五条左右的武装船舶也就能应付最基本的作战需要了,以后每年跟朝廷申请补充一两条自己再花钱造几条,在作战中成长,慢慢壮大力量吧。
这里最主要的依然是船上的火器强弓硬弩这些得朝廷提供,他花钱也买不到。
“看你笑的这么得意,我怎么好像上了你的贼船啊?”张居正似笑非笑看着他。
“不是,大人,我是尽量想把差事办好,然后皇上就不会要我的脑袋了,一切不都为了保命嘛。”况且急忙一脸正色,又开始叫苦连天了。
“好吧,我也不管你打的什么鬼主意,不过你想的的确都是为了皇上为了朝廷,我会全力支持你。”张居正苦笑道。
“另外还麻烦大人一件事,想法找找,看能不能在什么库房里找到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的水文资料、船舶样式图纸。”况且道。
“嗯,没问题,我一定让人全力查找,不过听说是当年全都销毁了。”张居正一口答应下来。
“允明老弟心雄胆壮,真要经略整个西洋啊?佩服,佩服。”戚继光道。
况且苦笑道:“我哪儿有那份野心,就是这差事弄得我寝食不安,天天做梦里都想怎么做好皇上给我的差事。”
“有志者事竟成,或许你将来真能完成也说不定。”张居正神情一振。
他并不认为况且能做到,但况且设想的前景却让他心胸瞬间开阔,仿佛看到将来大明龙旗高高飘扬在西洋海域的上空,倭寇、海盗不见踪影,所有岛屿都沐浴在浩荡皇恩之下,那时候才真正是四海升平,大明的江山要比太祖时还要强盛百倍。
“就是,南寇北虏,南寇将来就交给允明老弟料理了。”戚继光凑趣道。
第六卫练兵花钱如流水,而且止不住,他都感到心疼,戚继光练了三千人,可是花的钱人均算起来比况且少了好几倍。
“我自有办法,银子的事我不会烦皇上,也不用大人烦心,只是有一点,军队的装备得朝廷划拨。马匹、火炮、火铳、刀枪剑戟、弓箭强弩,这些我没地方买去。”
张居正和戚继光都愣了,不知道他哪来的底气,几十万两银子如何筹措?除非他把武城侯府变卖掉。
“你那条街上的生意再火暴,一年有十万两赚也就差不多了吧,其余的怎么办?”戚继光以为他打的是一条街的主意。
“这个我没法说,总之我能弄到这笔银子就是。”况且自以为是地笑道。
他当然不能说自己有一百多万两银子,不然的话,这两人一定要问出处,他说不出口啊。
“好吧,你鬼主意多,也可能有办法,我不问就是,军械军备物质都没问题,一切都有朝廷供给,朝廷缺的是银子,不缺装备。”张居正保证道。
况且大喜,其实这些军事装备才是最花钱的,要让他自己买,别说没地方买,也真的买不起,至少暂时买不起。
那些军事装备都是朝廷积攒多少年的财力慢慢打造出来的,都存放在库里,绝不是每年都能造那么多。
另外明朝的财力其实并不弱,经济陷入困境并不是没有物质,而是缺少充当血液的银子。经济活力要靠充足流动的货币来支撑,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当时的人虽然不懂经济学,却也明白这最浅显的道理。
这就如同全国股票集体崩盘,全球经济就会瞬间陷入黑暗的地狱,其实只是股票没了,东西根本没有任何损失,但是经济却陷入死地,这里面的道理只有看懂经济学才能明白,其实真正懂的人还真不多。
这些且不论,明朝嘉靖、隆庆年间遇到的困境就是如此,没有充足的货币用来支撑经济运转,当时以白银、铜钱为货币,白银奇缺,铜钱也不宽裕,在银根紧缩的情形下,经济自然就缺少了应有的活力,就像一个患了麻痹症的病人。
张居正那里还是想不明白况且银子来自哪里,就算那一条街一年能带来十万两银子的收入,武城侯府每年顶多也就能给他拿出四万两左右的银子,这还是差了太多。
张居正不明白戚继光当然就更不明白了,也不去想,戚继光鏖战多年,武官俸禄优厚,也不过攒下四五万两银子,况且到哪里弄几十万两来?
况且想的跟他们不一样,银子他身上就有,根本不用去哪里弄,他想的倒是别的。
本来他就想要自己买马匹、火炮、火铳这些,马匹还好说,可是火炮、火铳没地方买去啊,现在可以接着扩军的名义,再招收两三万人训练,就可以伸手向朝廷要到更多的武器装备。
第一次练兵,他实际上多花了许多钱,下次练兵制度已经完善了,可以省下很多钱,他估计一年有三十万两银子出头就足够了。
那一条街的利润究竟多少他不知道,可是每年的药品生意绝对可以赚上十万两,这才多长时间,左羚卖药已经赚了三万两了,将来要赶赴福建的话,更要囤积大量的药品,一年十万两银子的利润是可以保证的。
这还只是在北京,到了沿海,他可以自己购进沿海和海外的各种奇珍异宝,各种土特产品卖到内地来,相信利润也不会少了。
这些他当然不会都花在军费上,军费的大头还是要在海盗联盟八大家族身上做文章,朝廷不给经费,那就只能刮地皮、抢豪族,相信那时候皇上也说不出什么不是来。
不仅如此,他还可以假公济私,自己大做买卖啊,别人都想着在他手里买通商路线,他自己有这个便利干嘛不做,那时候大可以自己把茶叶、食盐、瓷器、绸缎这些销往海外,赚回来海量的银子。他可不是皇上忠诚的臣子,不会那么一心奉公。如果真能做到这样,哪怕他养着十万精兵,也不会有经费匮乏的问题。
“大人,我那里还缺水师啊,朝廷虽说想给我几条船,估计根本不够,到时候通商口岸一开,仅仅保证港口的安全不够,外面的海盗也得打啊,要不然就别指望有货物能上岸。”况且道。
“呵呵,要完军备要船舶,你还想要什么?”张居正气的直发笑。
“不是我要,是国家需要,我可是为国家效力的,依我本意,我还是回江南当书生。”况且笑道。
“就知道你会这样说,不过你如果真到了福建,以锦衣第六卫镇守地方,有全权调动沿海各省水师,这还不够?”张居正道。
“大人,您也知道,那些水师也就是在近海逛逛,根本不能远洋,海盗可是能躲在远处袭击商船,没有一支能够在海上打海盗的水师,通商口岸开了也是毫无意义。”况且正色道。
“这倒是个问题啊。”张居正也被说服了。
“老弟,你还想出海打海盗?陆地上跟倭寇、海盗作战还算容易,茫茫大海上,不要说倭寇、海盗,就是海浪台风都能让一支水师全军覆灭。”戚继光都震惊了,这也太敢想了吧。
“我也知道很难,可是当年郑和怎么做到的,三宝太监可是经略整个西洋啊。”况且道。
“你想复制当年的郑和舰队?根本不可能,建造船只就需要几百万两银子,每年还需要上百万两银子进行维护。”张居正直接摇头。
“不是,咱们先建个小舰队,最起码可以对一般的海盗作战,能守住一条海上的通商路线。要不然就得跟海盗们做买卖,给他们上贡缴税,那时候朝廷可别说我跟海盗沟通。”况且把底牌亮出来了。
张居正还真就没想过这些事,以前一想到开放海禁,设立通商口岸,只是想着怎么能守住,这已经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了,哪里还能顾得到到海上?
再说了,就是想到也没用,朝廷的确没有在海上作战的力量,如果有,也不会任凭倭寇、海盗在海上横行多年了,沿海水师只能防范他们上岸,就连这个目的都很难达成。
“把你的想法都写出来,一份自己报给皇上,一份给我。如果建立一支海上作战的舰队,最少需要多少银子,先做个预案。”张居正道。
况且大喜,他一直梦想着复制郑和舰队,再造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却也知道自己只能是梦想,没有五百万两银子是不可能成功的。
不过他可以从小处做起,先建立几条武装大船,配备好强弓硬弩,火铳火炮,当然大杀器红衣大炮一定得上船。
他也打听过,一般的海盗也就是一两条船,最多不过十条,他们毕竟只是抢劫商船,并不像上岸时那样乌央乌央的动辄数万人聚在一起。
海盗的船上没有重武器,一般就是弓箭,他们的战术就是先用船把商船逼停,然后靠近用铁钩钩住商船,海盗们就用跳板登上商船,开始抢劫。
自己如果弄个五条左右的武装船舶也就能应付最基本的作战需要了,以后每年跟朝廷申请补充一两条自己再花钱造几条,在作战中成长,慢慢壮大力量吧。
这里最主要的依然是船上的火器强弓硬弩这些得朝廷提供,他花钱也买不到。
“看你笑的这么得意,我怎么好像上了你的贼船啊?”张居正似笑非笑看着他。
“不是,大人,我是尽量想把差事办好,然后皇上就不会要我的脑袋了,一切不都为了保命嘛。”况且急忙一脸正色,又开始叫苦连天了。
“好吧,我也不管你打的什么鬼主意,不过你想的的确都是为了皇上为了朝廷,我会全力支持你。”张居正苦笑道。
“另外还麻烦大人一件事,想法找找,看能不能在什么库房里找到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的水文资料、船舶样式图纸。”况且道。
“嗯,没问题,我一定让人全力查找,不过听说是当年全都销毁了。”张居正一口答应下来。
“允明老弟心雄胆壮,真要经略整个西洋啊?佩服,佩服。”戚继光道。
况且苦笑道:“我哪儿有那份野心,就是这差事弄得我寝食不安,天天做梦里都想怎么做好皇上给我的差事。”
“有志者事竟成,或许你将来真能完成也说不定。”张居正神情一振。
他并不认为况且能做到,但况且设想的前景却让他心胸瞬间开阔,仿佛看到将来大明龙旗高高飘扬在西洋海域的上空,倭寇、海盗不见踪影,所有岛屿都沐浴在浩荡皇恩之下,那时候才真正是四海升平,大明的江山要比太祖时还要强盛百倍。
“就是,南寇北虏,南寇将来就交给允明老弟料理了。”戚继光凑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