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炳勋从家里的一个角门出来后,就被况且布下的眼线盯上了,不过没有惊动他,而是一直尾随他来到驿馆大门口,这才出手把他看管住。
廖炳勋的儿子廖京生则是从大门走出,带着几个家丁直奔边军大营去找他父亲的一些同僚和上司搬救兵去了。
廖京生现在也还不知道他父亲究竟犯了什么事,只是从父亲的语气中知道这是大事,要掉脑袋的大事,这也就足够了。
他来到军营中,见到他父亲的几个同僚,当场跪地大哭着求他们援救父亲。
“是锦衣卫,那个钦差大人带着锦衣卫闯入我家里,硬逼着我父亲去他那里自首。我父亲什么也没做,他们这是诬陷,是陷害,是想要借我父亲身上找到突破口,然后对咱们边军将领下手。”廖京生按照他父亲教的,对他父亲几个同僚哭天抢地嚎叫着。
“什么,该死的混账,欺负到老子头上了,兄弟们,你们能忍住吗?”一个千户当时眼睛就红了,大声叫道。
“忍什么忍,看那些当官的耀武扬威人模狗样,老子早就憋着一肚子气了。老子天天提着脑袋打仗保护他们,就为了这些文官过后骑在咱们脖子上面拉屎?”
“就是,什么狗屁钦差,就是锦衣卫的头儿,听说是皇上的宠儿,一步直接提升上来的,朝廷里对他怨气比咱们这些人还大呢。”
几个千户都吵嚷着,正在此时,一个指挥使走过来,大声喝道:“这是军营里,你们兄弟几个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又喝多了?”
廖京生见到这位指挥使大人,马上见到救星一般跪在他面前就哭天抢地痛诉父亲遭受的不白之冤。
指挥使却是一愣,他想不明白怎么会出这样的事,按理来说,现在正是朝廷用人之际,不会对他们边军进行清理整顿啊,鞑靼就在关外不说,秋季已经可以肯定就是鞑靼大举进攻的时候,朝廷对他们抚慰嘉勉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挑事儿呢。
他不是傻子,觉得这里面未必没有问题,很可能这位廖副将真的牵涉进什么大案要案里了。
“京生你先别慌,我马上去见总兵大人。”他说着转身向总兵官的军营走去。
明朝军制大体还是继承了元朝的许多制度,主要以卫所为基本驻兵单位,就像后世的军分区差不多,一个卫所大概是五千五六百人,相当于后世的一个加强旅,也算是成建制能独立作战的单位了。
这卫所制度还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就跟后世普遍以师为主要作战单位一样,一个国家的兵力有多强,就看他有多少个师,明朝的卫所变化很多,主要有72卫所,这是指地方部队和边军,另外还有京军和御林军,那就更多了。这方面只能略过不提,不然太复杂了。
一个卫所大致辖五个千户,每个千户有一千到一千一百人左右,这就是明朝军队的最基本构成。小旗、总旗、百户、千户、指挥使,就是最主要的军官,另外还有许多副职,更有一些杂职军官,瞎参谋乱干事的管理总务后勤的等等等等,那就多了。
指挥使之上按理说就没有高级将领了,朝廷派将出征时,会任命一个将领为总兵官,另外还有副总兵官等等,率领多少个卫所的军队,都是那里的军队,然后集合在一起出征,边军一般则是固定的卫所,后来也经常调换,免得苦乐不均,军队自然也有怨言。
所以明朝军制一般就是总兵官、副总兵官、指挥使、千户、百户等等,至于那些代表副职的同知、代表参谋长这一级别的佥事自然也都配齐。当然只是级别,那时候没有参谋长这个职位,参谋长和参谋这些角色都是由不拿朝廷薪俸的幕僚充当的。
无论是宣府还是大同,都是最重要的边关和军事重镇,所以朝廷也派了总兵官统辖全军,但是在总督的领导之下,这种层层叠叠的权力构架也是明朝中叶以后的特色,比较起洪武、永乐年间,自然复杂许多,精细许多,官僚主义自然也严重许多。
当年明武宗最喜欢的就是总兵官这个职位,每次御驾亲征,总是先要下一道圣旨,钦封自己为总兵官,天下兵马大元帅,大都督等等,徒惹天下笑,这却也说明了总兵官这个职位的确显赫重要。
宣府、大同总兵官姓李名志鹏,号翔远,乃是正三品武将。
他正在营帐里喝着闷酒,近来戚继光来到边关,着实抢了他不少风头,让他很是郁闷,却又什么都说不出来。
对戚继光这样的军中明星将领,将士们都是非常爱戴,所致之处,所有人都簇拥在他身边,听他讲一些打倭寇海盗的故事,比起他们跟鞑靼的骑兵战斗,更多了一些豪气和爽快。毕竟戚继光可是常胜将军,不像边军在跟鞑靼骑兵屡次大战中,都是败多胜少,胜的几仗打的也不是很光彩,哪里有戚继光那里打的那样痛快。
当然大家也都知道倭寇和海盗跟训练有素、骑术精良、战术同样不差的鞑靼精兵无法相比,却还是觉得边关上的将帅都是无能之辈,自己这些中下层将士都被拖累了。
戚继光和况且他们走的不是同一条路线,他没有进入大同城里,而是直接来到宣府的长城要塞里,等着迎接准备进关谈判的小王子一行。
他也不喜欢官场上的那些应酬,虽说他也很在行,那得分人,如果是跟张居正这样有慧眼的,他愿意倾心结识,跟况且在一起时,也是整天乐不可支,但跟一般的官僚相处,就难以忍受他们那身酸腐气还有呆板僵硬的官僚气息。
他更喜欢跟下层将士待在一起,打成一片,一起喝劣质的烈酒,吃着粗劣的食物,燃起一堆篝火,然后烤着士兵们打来的野味下酒。
他原来在军中也是这样,后来官职越升越高,现在已经是蓟镇总兵官,太子少保,也就不能像先前那样随心所欲了。
这次来到边关,他倒是可以放下身份好好跟这些底层士兵混一混,不过任务重大,一时不敢大意。
况且到了大同后也给他来了一封信,他还没来得及回信,也不知道用不用回信,按照行程,况且就应该率领谈判使团随后来到宣府要塞,在这里跟外面的小王子一行人交换,然后况且的使团会由鞑靼的精兵保护着去往哈拉和林,小王子一行人则随他前往北京。
这些都是预定好的程序,可是总督王崇古那里却来了一封急件,说是况且要求暂缓几天交换双方人员,戚继光就知道可能什么事出岔子了。
不过他也没担什么心,大同也是军事重镇,况且的人马在那里应该不会出是什么严重问题,他哪里能猜到况且刚进城不久,就丢了两个重要成员,随身还带着朝廷的机密文件。
李总兵听到中军报告说他手下一个指挥使求见,就挥挥手让进来。
这位指挥使进来后,就向李志鹏简单汇报了一下这件事。
“大人,这件事怎么办好?”
“怎么办好?锦衣卫要抓人办案,我有什么办法,难道还能带着军队去抢回来不成?”李志鹏正没好气呢,怒道。
“可是,也不能任由锦衣卫随便糟蹋咱们的人啊。”指挥使辩白道。
“那究竟是锦衣卫抓人,还是钦差大人抓人,还是手下那个蠢货去自首,你弄清楚了没有?”李志鹏有些醉意道,脑子倒还算清醒。
“这个……人倒不是那个钦差抓的,是小廖自己去自首的,可是他没办法啊,那个钦差就是锦衣卫的都指挥使啊,他哪里敢不去啊。”指挥使道。
“这不就得了。人家是钦差,就算不是钦差,还是锦衣卫的都指挥使,比我官阶还大呢,我有什么办法?”李志鹏道。
况且现在是正三品,跟李志鹏这个总兵倒是品阶相等,不过锦衣卫的官员比别的部门的官员要高一些,何况是跟军队的将领比。
“你也不用担心,不就是钦差那个使团里丢了两个人嘛,可能你手下那个蠢货牵扯进什么不该插手的事情里了,等事情弄清楚了,就放人了。”李志鹏不想管这事。
若是跟总督王崇古相抗,他还略微有些底气,可是跟锦衣卫的都指挥使又是钦差大臣的况且作对,他还真没有这底气。
锦衣卫本身就是代表皇上脸面的,不是一般人招惹得起的,除非是高拱张居正这样的重臣。
李志鹏也就是一个总兵官,他这样的总兵官为数也不少,各个军事重镇、边关要塞往往都有总兵官统辖。
“可是大人,如果不救的话,万一小廖真的害怕了,把不该说的都说出来怎么办?”指挥使苦着脸道。
“不该说的?什么不该说的,你给我说个明白。”李志鹏一瞪眼睛,他听出来了,这位指挥使话中怎么有要挟的味道啊。
“当然不是说大人您啊,而是说军中有不少将领都藏着不少各地抢来的民女民妇……”
廖炳勋的儿子廖京生则是从大门走出,带着几个家丁直奔边军大营去找他父亲的一些同僚和上司搬救兵去了。
廖京生现在也还不知道他父亲究竟犯了什么事,只是从父亲的语气中知道这是大事,要掉脑袋的大事,这也就足够了。
他来到军营中,见到他父亲的几个同僚,当场跪地大哭着求他们援救父亲。
“是锦衣卫,那个钦差大人带着锦衣卫闯入我家里,硬逼着我父亲去他那里自首。我父亲什么也没做,他们这是诬陷,是陷害,是想要借我父亲身上找到突破口,然后对咱们边军将领下手。”廖京生按照他父亲教的,对他父亲几个同僚哭天抢地嚎叫着。
“什么,该死的混账,欺负到老子头上了,兄弟们,你们能忍住吗?”一个千户当时眼睛就红了,大声叫道。
“忍什么忍,看那些当官的耀武扬威人模狗样,老子早就憋着一肚子气了。老子天天提着脑袋打仗保护他们,就为了这些文官过后骑在咱们脖子上面拉屎?”
“就是,什么狗屁钦差,就是锦衣卫的头儿,听说是皇上的宠儿,一步直接提升上来的,朝廷里对他怨气比咱们这些人还大呢。”
几个千户都吵嚷着,正在此时,一个指挥使走过来,大声喝道:“这是军营里,你们兄弟几个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又喝多了?”
廖京生见到这位指挥使大人,马上见到救星一般跪在他面前就哭天抢地痛诉父亲遭受的不白之冤。
指挥使却是一愣,他想不明白怎么会出这样的事,按理来说,现在正是朝廷用人之际,不会对他们边军进行清理整顿啊,鞑靼就在关外不说,秋季已经可以肯定就是鞑靼大举进攻的时候,朝廷对他们抚慰嘉勉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挑事儿呢。
他不是傻子,觉得这里面未必没有问题,很可能这位廖副将真的牵涉进什么大案要案里了。
“京生你先别慌,我马上去见总兵大人。”他说着转身向总兵官的军营走去。
明朝军制大体还是继承了元朝的许多制度,主要以卫所为基本驻兵单位,就像后世的军分区差不多,一个卫所大概是五千五六百人,相当于后世的一个加强旅,也算是成建制能独立作战的单位了。
这卫所制度还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就跟后世普遍以师为主要作战单位一样,一个国家的兵力有多强,就看他有多少个师,明朝的卫所变化很多,主要有72卫所,这是指地方部队和边军,另外还有京军和御林军,那就更多了。这方面只能略过不提,不然太复杂了。
一个卫所大致辖五个千户,每个千户有一千到一千一百人左右,这就是明朝军队的最基本构成。小旗、总旗、百户、千户、指挥使,就是最主要的军官,另外还有许多副职,更有一些杂职军官,瞎参谋乱干事的管理总务后勤的等等等等,那就多了。
指挥使之上按理说就没有高级将领了,朝廷派将出征时,会任命一个将领为总兵官,另外还有副总兵官等等,率领多少个卫所的军队,都是那里的军队,然后集合在一起出征,边军一般则是固定的卫所,后来也经常调换,免得苦乐不均,军队自然也有怨言。
所以明朝军制一般就是总兵官、副总兵官、指挥使、千户、百户等等,至于那些代表副职的同知、代表参谋长这一级别的佥事自然也都配齐。当然只是级别,那时候没有参谋长这个职位,参谋长和参谋这些角色都是由不拿朝廷薪俸的幕僚充当的。
无论是宣府还是大同,都是最重要的边关和军事重镇,所以朝廷也派了总兵官统辖全军,但是在总督的领导之下,这种层层叠叠的权力构架也是明朝中叶以后的特色,比较起洪武、永乐年间,自然复杂许多,精细许多,官僚主义自然也严重许多。
当年明武宗最喜欢的就是总兵官这个职位,每次御驾亲征,总是先要下一道圣旨,钦封自己为总兵官,天下兵马大元帅,大都督等等,徒惹天下笑,这却也说明了总兵官这个职位的确显赫重要。
宣府、大同总兵官姓李名志鹏,号翔远,乃是正三品武将。
他正在营帐里喝着闷酒,近来戚继光来到边关,着实抢了他不少风头,让他很是郁闷,却又什么都说不出来。
对戚继光这样的军中明星将领,将士们都是非常爱戴,所致之处,所有人都簇拥在他身边,听他讲一些打倭寇海盗的故事,比起他们跟鞑靼的骑兵战斗,更多了一些豪气和爽快。毕竟戚继光可是常胜将军,不像边军在跟鞑靼骑兵屡次大战中,都是败多胜少,胜的几仗打的也不是很光彩,哪里有戚继光那里打的那样痛快。
当然大家也都知道倭寇和海盗跟训练有素、骑术精良、战术同样不差的鞑靼精兵无法相比,却还是觉得边关上的将帅都是无能之辈,自己这些中下层将士都被拖累了。
戚继光和况且他们走的不是同一条路线,他没有进入大同城里,而是直接来到宣府的长城要塞里,等着迎接准备进关谈判的小王子一行。
他也不喜欢官场上的那些应酬,虽说他也很在行,那得分人,如果是跟张居正这样有慧眼的,他愿意倾心结识,跟况且在一起时,也是整天乐不可支,但跟一般的官僚相处,就难以忍受他们那身酸腐气还有呆板僵硬的官僚气息。
他更喜欢跟下层将士待在一起,打成一片,一起喝劣质的烈酒,吃着粗劣的食物,燃起一堆篝火,然后烤着士兵们打来的野味下酒。
他原来在军中也是这样,后来官职越升越高,现在已经是蓟镇总兵官,太子少保,也就不能像先前那样随心所欲了。
这次来到边关,他倒是可以放下身份好好跟这些底层士兵混一混,不过任务重大,一时不敢大意。
况且到了大同后也给他来了一封信,他还没来得及回信,也不知道用不用回信,按照行程,况且就应该率领谈判使团随后来到宣府要塞,在这里跟外面的小王子一行人交换,然后况且的使团会由鞑靼的精兵保护着去往哈拉和林,小王子一行人则随他前往北京。
这些都是预定好的程序,可是总督王崇古那里却来了一封急件,说是况且要求暂缓几天交换双方人员,戚继光就知道可能什么事出岔子了。
不过他也没担什么心,大同也是军事重镇,况且的人马在那里应该不会出是什么严重问题,他哪里能猜到况且刚进城不久,就丢了两个重要成员,随身还带着朝廷的机密文件。
李总兵听到中军报告说他手下一个指挥使求见,就挥挥手让进来。
这位指挥使进来后,就向李志鹏简单汇报了一下这件事。
“大人,这件事怎么办好?”
“怎么办好?锦衣卫要抓人办案,我有什么办法,难道还能带着军队去抢回来不成?”李志鹏正没好气呢,怒道。
“可是,也不能任由锦衣卫随便糟蹋咱们的人啊。”指挥使辩白道。
“那究竟是锦衣卫抓人,还是钦差大人抓人,还是手下那个蠢货去自首,你弄清楚了没有?”李志鹏有些醉意道,脑子倒还算清醒。
“这个……人倒不是那个钦差抓的,是小廖自己去自首的,可是他没办法啊,那个钦差就是锦衣卫的都指挥使啊,他哪里敢不去啊。”指挥使道。
“这不就得了。人家是钦差,就算不是钦差,还是锦衣卫的都指挥使,比我官阶还大呢,我有什么办法?”李志鹏道。
况且现在是正三品,跟李志鹏这个总兵倒是品阶相等,不过锦衣卫的官员比别的部门的官员要高一些,何况是跟军队的将领比。
“你也不用担心,不就是钦差那个使团里丢了两个人嘛,可能你手下那个蠢货牵扯进什么不该插手的事情里了,等事情弄清楚了,就放人了。”李志鹏不想管这事。
若是跟总督王崇古相抗,他还略微有些底气,可是跟锦衣卫的都指挥使又是钦差大臣的况且作对,他还真没有这底气。
锦衣卫本身就是代表皇上脸面的,不是一般人招惹得起的,除非是高拱张居正这样的重臣。
李志鹏也就是一个总兵官,他这样的总兵官为数也不少,各个军事重镇、边关要塞往往都有总兵官统辖。
“可是大人,如果不救的话,万一小廖真的害怕了,把不该说的都说出来怎么办?”指挥使苦着脸道。
“不该说的?什么不该说的,你给我说个明白。”李志鹏一瞪眼睛,他听出来了,这位指挥使话中怎么有要挟的味道啊。
“当然不是说大人您啊,而是说军中有不少将领都藏着不少各地抢来的民女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