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有何见教,而是有所讨教。”王崇古谦逊地道。
方逢时的嘴形成了一个“O”型,总督大人什么时候这么谦虚了?
王崇古一向以做事风格硬朗闻名,在官场中打磨了这么多年,也消磨掉了许多棱角,不过还是比一般圆滑的官员做事大气也稍嫌霸道。
方逢时倒是学会了两面逢缘,不然上有总督,下有布政使、按察使,个个都有来头,他这夹板气还真就有的受了。
“都堂大人有何吩咐,尽管说就是。”方逢时拱手笑道。
“此番我真是要向方大人您讨教些事情,不是虚言。”
王崇古三言两语把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然后问方逢时怎么想。
方逢时为难了,他但愿总督大人没有问这些事,让他付怎样的代价都行。
因为他没法说出自己的想法,实际上是有任何想法都不妥当。如果赞同王崇古,就是得罪了况且还有曹德麟等一大拨有实力的朝廷官员,尤其况且还是全权钦差,又是锦衣卫都指挥使,更是头号得罪不起的人物。
可是,若是得罪了王崇古,他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
况且他们不过是过路客,王崇古才是这里的主人,等况且一走,这里还是要以王崇古为尊的,除非况且他们真有企图要把王崇古扳倒,而且能够成功。
“这个,我觉得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方逢时沉吟许久才迟迟疑疑开口道。
“方大人不必有任何顾虑,现在他们是一方,你我可是一方啊。”王崇古暗示他,这时候不说真话,日后也会跟着倒霉。
“总督大人,我不是说囫囵话,而是真的这样认为。您想到的那些疑点我也都想过,不过都想不明白。若说况大人、曹大人他们想要对边军甚至对您有所不利,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
“从表面是看不出什么目的,不代表他们没有目的。”王崇古冷哼道。
“按理说,这次外交使团不过是过路咱们这里,对本地没有任何企图,这是下官的第一感觉。现在有这么多疑点摆在这儿,完全说不通,这里面就一定有误会。或者是某人某个势力在从背后捣鬼?”
“嗯,方大人所言我也想过,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大。现在我最怀疑的是廖炳勋死亡一事,他究竟是被荣中军刺杀的,还是被锦衣卫的护卫杀死的?这一点是事情的关键。本来只要验尸就可以查清楚,可是钦差大人把廖炳勋的尸体封存了,我才感觉这里面有猫腻。”王崇古道。
“是这样啊。”方逢时又陷入沉思中。
其实况且封存的不只是廖炳勋和荣中军的尸体,而是封存了整个案件的一切证据,曹德麟等主持三堂会审的官员没有一人反对,都认为这样处理符合律法程序。
地方上的三堂会审没有结果,陷入死胡同,就应该由中央方面接手,决定是否继续查下去还是封卷处理。这么做毫无不当之处。
如果现在给廖炳勋验尸,等于重开卷宗,这种事可大可小,往大处说就是重新审理这桩案子,往小处说只是看看尸体的伤口,不过只要王崇古提出来,况且和曹德麟他们一定会认为王崇古是要把案子接过来查。
可是地方接过三堂会审的案子没有先例,甚至可以说不符合规制。
“总督大人,如果您坚持要给廖炳勋验尸,那就是请求由您来重新审理这案子了。”方逢时叹道。
“什么,我没这意思啊,我就是想解除心中的疑点。”王崇古失声道。
不过他马上不说话了,明白了方逢时话中的意思。
方逢时能想到的他自然也能想到,毕竟他也当过巡抚,然后才胜任总督。
“那有没有办法只是查看一下廖炳勋的尸体,却不是接过这案子?”王崇古懵了。
他可不想接过这烫手的山芋,现在廖炳勋死了,荣中军死了,廖京生逃了,也可以说是生死不明,这就是个无头悬案了,傻了才会接过来这样的案子重新审理。
方逢时幽幽道:“就算您想接过来,人家也有的是理由不同意啊。”
王崇古明白了,三堂会审乃是最高司法程序,不可能由地方总督衙门接手的,除非是接受委托,可是曹德麟会给他委托吗?
答案显然是不,案件封了,这是况且作为全权钦差大臣做的决定,曹德麟盖文虎等人作为主审官一致同意,也都写出报告,现在还有什么理由委托地方总督衙门接手继续审理呢?
这种事情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他一提出来就明白了,这是来挑刺的,客气的敷衍你几句,打个马虎眼过去算了,不客气的可是要呵斥他的。
这就是个死胡同。
王崇古头疼了,不查明廖炳勋的确切死因,他就无法安心。是否存在一个针对边军将领、针对他的大阴谋,唯有此法才能得到验证。
此路不通,有没有办法绕过去呢?
两个人皱眉苦思,不仅王崇古想知道真相,方逢时其实也是迫切想要解除心中的疑惑,如果朝廷真的准备对宣府大同地方文武将领动手,他方逢时也跟着遭殃,只不过王崇古首当其冲罢了。
方逢时想不出办法来,王崇古也是一样。
两人把两个衙门的刑房师爷,精通法律条文的幕僚全都找来,坐在一起通宵研究这个问题:如何才能找到一个不伤体面却又能自圆其说的理由,请求对廖炳勋进行验尸。
师爷和幕僚们一听到这课题,都是苦笑摇头,三堂会审乃是最高级别的法庭,不可能绕过去,也不可能找到自圆其说的理由。
不过这是两位大人的命令,他们必须给个说法。面对这道无解的难题,他们喝着浓茶,或者喝着烈酒,通宵达旦的研究起来,一直到天亮,这仍然是一道死题。
众人面色惨白,不是自责,而是熬夜累的,他们并没有心理负担,本来这就是个伪命题,根本就研究不出什么结果来嘛。熬着不过是给两位大人面子罢了。
“大人,三堂会审乃是最高级别的审案程序,除非皇上才有可能命令对案件启封,当然那位全权钦差大臣也有这权利,只要钦差大臣同意就行。”一个幕僚面色青白如鬼道。
王崇古脸色一黑,要是况且能同意那还说什么啊,不就是一句话的事。
想跟权力主张权利,有一句话可以形容:与虎谋皮。
“大人,您不是跟况钦差大人关系很好吗?”总督衙门的刑房师爷说道。
其他人也都看向王崇古。
自从况且来后,王崇古倒是鞍前马后的陪伴着,各种配合,况且对王崇古也极为尊重,两人关系和睦得其乐融融。
这不是装出来的,的确就是实情。
况且和王崇古没有利害关系,况且还有许多事需要王崇古帮忙配合,王崇古当然也不敢拿大,况且的要求都是命令,要求只是比较尊重的说法。
王崇古苦笑连连,若是他不想给廖炳勋验尸,的确跟况且关系十分和睦,相当融洽,但是你要求验尸,那就是明摆着来挑刺的,人家钦差大臣再有涵养也受不了。不要说别人,若是下面的哪个知府想要插手他封存的案子,他一定会拍着桌子大骂三天,不问任何理由。而且最后还是绝对不会允许。
“大人,在下还是不明白这事有何疑点。当时在庭审现场的有十几个官员,他们不可能异口同声的造假证词,所以在下觉得这事就是他们说的那样,没有什么疑点。”王崇古的一个幕僚道。
王崇古听到这话脸更黑了,这是什么话,事情没办成,倒是先窝里反了?
不过他也不是没想到,而是反复再三地考虑过,那些官员异口同声造假证词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但是关键是他们说廖炳勋身上是先被荣中军刺了一刀在心脏处,当场毙命。然后事情就古怪了。
他们说荣中军气势汹汹地拖着廖炳勋的尸体冲向曹德麟他们,想要刺杀曹德麟,可是刺杀人是多么高端的活儿啊,那讲究的是时间性,你拖着个尸体干嘛,友情再好也好不到这份上吧?
再者说了,大家都知道,荣中军跟廖炳勋关系一般,也就是一般的上下级关系。
然后更古怪了,说是荣中军拖着廖的尸体挡向锦衣卫护卫的绣春刀,可巧不巧,恰恰就让锦衣卫护卫的绣春刀的刀尖刺透了廖炳勋尸体上的伤口,结果把荣中军的匕首的伤口完全破坏并代替了。
一件事古怪还说得过去,一连串的古怪的事就很难说得过去了,更何况事情怎么会那么巧,就跟穿针引线一样,廖炳勋的尸体的伤口就是针眼,那柄凶器绣春刀就是线,这得有多么高的武功才能做到这一点啊?
如果荣中军的武功真的这么高,干嘛转头就扑向锦衣卫的护卫的刀上自杀了?
所有这些都是疑点,更不要说最具杀伤力的就是荣中军临死前大喊大叫的那些话。
要没有这些,王崇古吃饱了撑的,想要跟况且和三法司还有六部的官员作对?那不是吃饱了撑得,是吃了失心药发疯了。
他把这些疑点摊开来摆在桌面上,请这些师爷幕僚分析。
那个坚持没有疑点的幕僚思索完所有疑点后,笑道:“总督大人,说句您不爱听的话,这里没有什么疑点,但是有疑人,就是荣中军,所有的疑点都是指向他,也都是他制造出来的。”
方逢时的嘴形成了一个“O”型,总督大人什么时候这么谦虚了?
王崇古一向以做事风格硬朗闻名,在官场中打磨了这么多年,也消磨掉了许多棱角,不过还是比一般圆滑的官员做事大气也稍嫌霸道。
方逢时倒是学会了两面逢缘,不然上有总督,下有布政使、按察使,个个都有来头,他这夹板气还真就有的受了。
“都堂大人有何吩咐,尽管说就是。”方逢时拱手笑道。
“此番我真是要向方大人您讨教些事情,不是虚言。”
王崇古三言两语把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然后问方逢时怎么想。
方逢时为难了,他但愿总督大人没有问这些事,让他付怎样的代价都行。
因为他没法说出自己的想法,实际上是有任何想法都不妥当。如果赞同王崇古,就是得罪了况且还有曹德麟等一大拨有实力的朝廷官员,尤其况且还是全权钦差,又是锦衣卫都指挥使,更是头号得罪不起的人物。
可是,若是得罪了王崇古,他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
况且他们不过是过路客,王崇古才是这里的主人,等况且一走,这里还是要以王崇古为尊的,除非况且他们真有企图要把王崇古扳倒,而且能够成功。
“这个,我觉得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方逢时沉吟许久才迟迟疑疑开口道。
“方大人不必有任何顾虑,现在他们是一方,你我可是一方啊。”王崇古暗示他,这时候不说真话,日后也会跟着倒霉。
“总督大人,我不是说囫囵话,而是真的这样认为。您想到的那些疑点我也都想过,不过都想不明白。若说况大人、曹大人他们想要对边军甚至对您有所不利,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
“从表面是看不出什么目的,不代表他们没有目的。”王崇古冷哼道。
“按理说,这次外交使团不过是过路咱们这里,对本地没有任何企图,这是下官的第一感觉。现在有这么多疑点摆在这儿,完全说不通,这里面就一定有误会。或者是某人某个势力在从背后捣鬼?”
“嗯,方大人所言我也想过,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大。现在我最怀疑的是廖炳勋死亡一事,他究竟是被荣中军刺杀的,还是被锦衣卫的护卫杀死的?这一点是事情的关键。本来只要验尸就可以查清楚,可是钦差大人把廖炳勋的尸体封存了,我才感觉这里面有猫腻。”王崇古道。
“是这样啊。”方逢时又陷入沉思中。
其实况且封存的不只是廖炳勋和荣中军的尸体,而是封存了整个案件的一切证据,曹德麟等主持三堂会审的官员没有一人反对,都认为这样处理符合律法程序。
地方上的三堂会审没有结果,陷入死胡同,就应该由中央方面接手,决定是否继续查下去还是封卷处理。这么做毫无不当之处。
如果现在给廖炳勋验尸,等于重开卷宗,这种事可大可小,往大处说就是重新审理这桩案子,往小处说只是看看尸体的伤口,不过只要王崇古提出来,况且和曹德麟他们一定会认为王崇古是要把案子接过来查。
可是地方接过三堂会审的案子没有先例,甚至可以说不符合规制。
“总督大人,如果您坚持要给廖炳勋验尸,那就是请求由您来重新审理这案子了。”方逢时叹道。
“什么,我没这意思啊,我就是想解除心中的疑点。”王崇古失声道。
不过他马上不说话了,明白了方逢时话中的意思。
方逢时能想到的他自然也能想到,毕竟他也当过巡抚,然后才胜任总督。
“那有没有办法只是查看一下廖炳勋的尸体,却不是接过这案子?”王崇古懵了。
他可不想接过这烫手的山芋,现在廖炳勋死了,荣中军死了,廖京生逃了,也可以说是生死不明,这就是个无头悬案了,傻了才会接过来这样的案子重新审理。
方逢时幽幽道:“就算您想接过来,人家也有的是理由不同意啊。”
王崇古明白了,三堂会审乃是最高司法程序,不可能由地方总督衙门接手的,除非是接受委托,可是曹德麟会给他委托吗?
答案显然是不,案件封了,这是况且作为全权钦差大臣做的决定,曹德麟盖文虎等人作为主审官一致同意,也都写出报告,现在还有什么理由委托地方总督衙门接手继续审理呢?
这种事情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他一提出来就明白了,这是来挑刺的,客气的敷衍你几句,打个马虎眼过去算了,不客气的可是要呵斥他的。
这就是个死胡同。
王崇古头疼了,不查明廖炳勋的确切死因,他就无法安心。是否存在一个针对边军将领、针对他的大阴谋,唯有此法才能得到验证。
此路不通,有没有办法绕过去呢?
两个人皱眉苦思,不仅王崇古想知道真相,方逢时其实也是迫切想要解除心中的疑惑,如果朝廷真的准备对宣府大同地方文武将领动手,他方逢时也跟着遭殃,只不过王崇古首当其冲罢了。
方逢时想不出办法来,王崇古也是一样。
两人把两个衙门的刑房师爷,精通法律条文的幕僚全都找来,坐在一起通宵研究这个问题:如何才能找到一个不伤体面却又能自圆其说的理由,请求对廖炳勋进行验尸。
师爷和幕僚们一听到这课题,都是苦笑摇头,三堂会审乃是最高级别的法庭,不可能绕过去,也不可能找到自圆其说的理由。
不过这是两位大人的命令,他们必须给个说法。面对这道无解的难题,他们喝着浓茶,或者喝着烈酒,通宵达旦的研究起来,一直到天亮,这仍然是一道死题。
众人面色惨白,不是自责,而是熬夜累的,他们并没有心理负担,本来这就是个伪命题,根本就研究不出什么结果来嘛。熬着不过是给两位大人面子罢了。
“大人,三堂会审乃是最高级别的审案程序,除非皇上才有可能命令对案件启封,当然那位全权钦差大臣也有这权利,只要钦差大臣同意就行。”一个幕僚面色青白如鬼道。
王崇古脸色一黑,要是况且能同意那还说什么啊,不就是一句话的事。
想跟权力主张权利,有一句话可以形容:与虎谋皮。
“大人,您不是跟况钦差大人关系很好吗?”总督衙门的刑房师爷说道。
其他人也都看向王崇古。
自从况且来后,王崇古倒是鞍前马后的陪伴着,各种配合,况且对王崇古也极为尊重,两人关系和睦得其乐融融。
这不是装出来的,的确就是实情。
况且和王崇古没有利害关系,况且还有许多事需要王崇古帮忙配合,王崇古当然也不敢拿大,况且的要求都是命令,要求只是比较尊重的说法。
王崇古苦笑连连,若是他不想给廖炳勋验尸,的确跟况且关系十分和睦,相当融洽,但是你要求验尸,那就是明摆着来挑刺的,人家钦差大臣再有涵养也受不了。不要说别人,若是下面的哪个知府想要插手他封存的案子,他一定会拍着桌子大骂三天,不问任何理由。而且最后还是绝对不会允许。
“大人,在下还是不明白这事有何疑点。当时在庭审现场的有十几个官员,他们不可能异口同声的造假证词,所以在下觉得这事就是他们说的那样,没有什么疑点。”王崇古的一个幕僚道。
王崇古听到这话脸更黑了,这是什么话,事情没办成,倒是先窝里反了?
不过他也不是没想到,而是反复再三地考虑过,那些官员异口同声造假证词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但是关键是他们说廖炳勋身上是先被荣中军刺了一刀在心脏处,当场毙命。然后事情就古怪了。
他们说荣中军气势汹汹地拖着廖炳勋的尸体冲向曹德麟他们,想要刺杀曹德麟,可是刺杀人是多么高端的活儿啊,那讲究的是时间性,你拖着个尸体干嘛,友情再好也好不到这份上吧?
再者说了,大家都知道,荣中军跟廖炳勋关系一般,也就是一般的上下级关系。
然后更古怪了,说是荣中军拖着廖的尸体挡向锦衣卫护卫的绣春刀,可巧不巧,恰恰就让锦衣卫护卫的绣春刀的刀尖刺透了廖炳勋尸体上的伤口,结果把荣中军的匕首的伤口完全破坏并代替了。
一件事古怪还说得过去,一连串的古怪的事就很难说得过去了,更何况事情怎么会那么巧,就跟穿针引线一样,廖炳勋的尸体的伤口就是针眼,那柄凶器绣春刀就是线,这得有多么高的武功才能做到这一点啊?
如果荣中军的武功真的这么高,干嘛转头就扑向锦衣卫的护卫的刀上自杀了?
所有这些都是疑点,更不要说最具杀伤力的就是荣中军临死前大喊大叫的那些话。
要没有这些,王崇古吃饱了撑的,想要跟况且和三法司还有六部的官员作对?那不是吃饱了撑得,是吃了失心药发疯了。
他把这些疑点摊开来摆在桌面上,请这些师爷幕僚分析。
那个坚持没有疑点的幕僚思索完所有疑点后,笑道:“总督大人,说句您不爱听的话,这里没有什么疑点,但是有疑人,就是荣中军,所有的疑点都是指向他,也都是他制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