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祥,大劫。
大难真的要降临了吗?这两个词让俺答王冷汗直冒,尤其是出自白莲教教主之口。
“怎么会这么巧,早不来晚不来,咱们的秋季攻势已经快预备好了,这下子什么都完了。”俺答王哀叹道。
“不会的,事情还没完。”赵全冷静地说道。
“越是这样,越是要想法尽快加速秋季攻势的准备,万一大劫来临,我们只能抢占内地的地方来躲避灾难。”
“啊,到内地去避难?能行吗?”
“为什么不行,天下一家,我们为什么不能换个生存环境。”赵全的神色很宁静,似乎已经做好了准备。
“那这场大劫会不会蔓延到内地?”俺答王很是怀疑。
“很有可能,不过那至少是下一步的事。现在,重灾区在塞外,我们必须想法躲避这场灾难。再说了,假如内地不行,还可以到海外去躲避。”赵全道。
“逃亡海外?”
俺答王感觉赵全的话太荒诞了,如果说抢占内地的江山避难还勉强说得过去,但是逃到海外去流浪,甚至是去当海盗,那未免太离奇了,像故事一样。
不过俺答王也知道,果真天降大劫,那就由不得他怎么想了。大草原上的权柄也失去了意义,各族人先是活命,然后是抗争,再不行只能躲避,总不能让草原上的人都死光死绝吧。
“上次的大劫有况神医解救,这次也一定有解救的人的。”俺答王为自己找了个理由。
不管恶魔带来怎样的劫数,一定存在一线生机,上天不会绝情,会派下神人挽救众生免遭涂炭,只不过这次降下的神人会是谁呢?
“对了,你说那个大明钦差是况神医的儿子,他不会是解救这次大劫的人吧?”俺答王道。
“怎么可能,他可是大明钦差,代表的是朝廷。”赵全失笑道。
“也是,不过他怎么会是况神医的儿子呢,还赶在这个节骨眼上来到塞外,这也太巧了吧。”俺答王还是觉得不可思议,感觉这不像是真的。
“他的确是你说的那个况神医的儿子,这个不会错。”
在况且当上锦衣第六卫都指挥使之后,白莲教开始深挖的他的身世,调查起来也很便利,有点身份地位的苏州人或是南京人,对况且的家世都很了解,而且津津乐道,白莲教的眼线很快就查清楚了况且的家庭情况。
况钟是否就是那个曾经在草原上行医,活人无数,被当作药王菩萨的传人的那个神医?这一点,白莲教专门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调查,因为况钟到苏州居住前的履历完全是空白,调查起来难度不小,但白莲教的人还是锲而不舍地进行了深挖。
原本是调查况且的履历,结果最后变成了主要调查他父亲况钟了。
随着调查的深入,白莲教仿佛进入了险峻的探秘之中,时常心惊。况钟不仅是那个在草原上行医的况神医,而且跟勤王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海外传来的消息称,况神医携带女儿已经到了海外,被海外君王组织奉为老爷子。
这一点就证实了况钟的确就是勤王派的头目,因为海外君王组织就是勤王派在海外的部分人马。
白莲教为此转而调查况且在京城的言行举止,奇怪的是,皇上居然重用了他,这很不正常。况且的身份若是勤王派的公子,朝廷怎么可能接纳他并委以重任呢?
但是,慕容嫣然等勤王派的得力干将一直潜伏在京城,在况且的身边担当保镖,这又给况且神秘的身份增添了一份怪异,简直不可思议。
京城的水实在是太深了。不过,越是自相矛盾的地方,越显得包容和博大,所谓藏龙卧虎之地,深层次上讲的是这个意思。
赵全认为,对于况且的调查,这一切得来太容易,太简单了,反而就不真实了。历代勤王派的公子都无人知道是谁,这一代怎么了,不仅不藏着掖着,反而大摇大摆走到官场,轻轻松松成了当朝权贵。
从另一个角度讲,勤王派的公子是何等身份,怎么会甘于当一个锦衣卫的都指挥使,这可是皇上的爪牙啊。
整个事件看上去很清晰,却让赵全感觉扑朔迷离,好像蒙上了层层烟雾,所以他最后只能这样猜测,这是个冒牌货,勤王派用来吸引众人注意力的替身。
不仅他这样猜测,内地的护祖派也是这样认为的。在这一点上,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俺答王寻思了半天,也找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躲避灾难,他的脑子里除了恐惧,只剩下一片空白。这场灾难源自何处,会给大草原和鞑靼族带来怎样的后果,他一概不知道。
俺答王还保留着一份侥幸心理。但三件惨案他是知道的,所以他心里还是觉得,这有可能是人为,而不是天灾,若是人祸的话,那就容易解决多了。
“兀良哈小七围困圣女的事怎么解决?”俺答王最后问到这件事。
白莲教虽然和鞑靼族合作,在跟各族爆发冲突时,却讲究恩怨分明,该接下的一律以自己的力量接下,从不倚仗鞑靼族的力量,所以俺答王才这样问。
“这件事好办,我派几个长老过去看一下,大汗再派一个万人军团吧。”赵全随后道。
“一个万人军团够吗?”
俺答王想着,那里可是有瓦剌和兀良哈的两个万人军团,哈桑手下只有六千人,即便他再派一个万人军团过去,在人数上还是屈居劣势,而且有一个前提,瓦剌和兀良哈不会继续派援军过去。
“不能再多了,万一大军聚集在一处,一个小冲突可能就演变成全面交火。”赵全忧心道。
这件事毕竟因白莲教圣女所起,所以赵全不想鞑靼族因此陷入全面内战中,他提出派一个万人军团过去,无非是希望给对方增加压力,将大事化小。
“那就这样,我再派一个万人军团过去,实在不行,咱们就都过去。”俺答王道。
他担忧的是万一爆发大战,三娘子夹在其中,恐怕难免遭受战火波及,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则悔之晚矣。
赵全点点头,他并不认为事态会演变到如此严重的地步,他相信瓦剌和兀良哈的可汗还是有底线的,不可能真的在这个时候引发一场空前大战。
对朝廷的秋季攻势将他们绑在了同一条船上,大家有着共同的梦想,内地的花花世界还等着他们肩并肩一同收割呢。
鞑靼族常备军也就是三个禁卫军团,每个军团都是万人。草原各族没有万人以上的军队建制,因为只要有一个万人军团,就可以单独执行任务,攻城拔寨,所向无敌。
只有对大明进行全面攻击时,鞑靼族还有其他强族才会发布征兵令,所有部落只要能骑马打仗的人全部列入名册,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到指定的地点集合,然后由各族的头人率领跟着各大可汗参战。
俺答王早先已经派出一个准万人军团,若再派出一个,就等于用上了一半的常备军。依照俺答王的意思,干脆只留下一个万人军团驻守本部,其他两个全都派出去,这样就能完全震慑住瓦剌和兀良哈了。
赵全一向深谋远虑,对战事算无不中,俺答王完全相信他的判断,他既然这样说,就有完全的把握。
发出命令后,俺答王的心总算安定了一些。
“咱们跟大明谈判的条款还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俺答王最近的心思一直放在在谈判的各项条款上,这是关系到整个大草原生计的大事。
秋季攻势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但是俺答王还是想通过谈判解决草原各族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只要大明能提供给各族足够的必需品,尤其是铁器,再恢复各族向朝廷的朝贡制度,这场攻势也可以画上休止符。
以战促和,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一样。
后世许多人误解了大明制定的朝贡体系,认为这是大明王朝霸权的体现。
这样理解也有对的地方,毕竟当时人迹所及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大明的藩属国,都在一个朝贡体系内,整个亚洲除了中东、波斯、印度和奥斯曼帝国,其他地方几乎都被大明王朝的势力笼罩了。
有人认为在中国封建王朝时代,大明王朝地域狭窄,面积不大,只有长城之内的才算是大明的江山,这是完全错误的理解。
当时所有藩属国的地域其实都是大明王朝的疆土,只不过大明王朝统治自己疆土的政策有所不同,长城以内是朝廷完全统治,其他的地方分成几种,一是地方自治,这样的地方很多,再远一些的地方就是藩属国了。
俺答王对大明的要求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获取足够的商品,允许我朝贡,我就老老实实在草原上待着,若不然就率兵打进来逼着你同意我的条件。
至于抢占内地的江山,改朝换代,俺答王早就不存这样的野心了。大明时期的塞外已不是蒙古全盛时期,想打谁就打谁,不论打谁都能战而胜之,此一时彼一时了。
宋元时期的蒙古帝国,可谓全球第一大帝国,幅员之辽阔,就是后世的苏联加盟共和国都望尘莫及,几乎占领了当时大半个地球,横跨欧亚两大洲。那时候美洲还是一片无人发现的大陆,古印第安人在那里过着半原始的生活。
朝廷对俺答王的条件也非常简单:把赵全等人的脑袋给我送来,然后卑词重礼来求我,我便答应你一切条件。
朝廷的条件俺答王没法答应,第一赵全是他的智囊心腹,他不可能杀掉赵全铲除白莲教来讨朝廷的欢心,那样做等于自断臂膀,除非他不想再对付朝廷了。第二条则是严重违背他的自尊心,在俺答王看来,卑词重礼求和的应该是朝廷而不是鞑靼族。
这些年来,鞑靼族、瓦剌族和兀良哈族一直千方百计地要求朝廷议和,对此从没放弃过努力。因为草原上资源太过贫乏,老百姓的生存太艰难了。
朝廷虽然在开阔地上打不过草原上的铁骑,但是有九大雄关,还有内地无数坚固的城池,谁也不可能一口吞掉谁,两方面也就这样僵持着,也都希望在不失脸面的前提下,有一个良好的破局机会,塞外塞内创建一个长久的和平盛世。
大难真的要降临了吗?这两个词让俺答王冷汗直冒,尤其是出自白莲教教主之口。
“怎么会这么巧,早不来晚不来,咱们的秋季攻势已经快预备好了,这下子什么都完了。”俺答王哀叹道。
“不会的,事情还没完。”赵全冷静地说道。
“越是这样,越是要想法尽快加速秋季攻势的准备,万一大劫来临,我们只能抢占内地的地方来躲避灾难。”
“啊,到内地去避难?能行吗?”
“为什么不行,天下一家,我们为什么不能换个生存环境。”赵全的神色很宁静,似乎已经做好了准备。
“那这场大劫会不会蔓延到内地?”俺答王很是怀疑。
“很有可能,不过那至少是下一步的事。现在,重灾区在塞外,我们必须想法躲避这场灾难。再说了,假如内地不行,还可以到海外去躲避。”赵全道。
“逃亡海外?”
俺答王感觉赵全的话太荒诞了,如果说抢占内地的江山避难还勉强说得过去,但是逃到海外去流浪,甚至是去当海盗,那未免太离奇了,像故事一样。
不过俺答王也知道,果真天降大劫,那就由不得他怎么想了。大草原上的权柄也失去了意义,各族人先是活命,然后是抗争,再不行只能躲避,总不能让草原上的人都死光死绝吧。
“上次的大劫有况神医解救,这次也一定有解救的人的。”俺答王为自己找了个理由。
不管恶魔带来怎样的劫数,一定存在一线生机,上天不会绝情,会派下神人挽救众生免遭涂炭,只不过这次降下的神人会是谁呢?
“对了,你说那个大明钦差是况神医的儿子,他不会是解救这次大劫的人吧?”俺答王道。
“怎么可能,他可是大明钦差,代表的是朝廷。”赵全失笑道。
“也是,不过他怎么会是况神医的儿子呢,还赶在这个节骨眼上来到塞外,这也太巧了吧。”俺答王还是觉得不可思议,感觉这不像是真的。
“他的确是你说的那个况神医的儿子,这个不会错。”
在况且当上锦衣第六卫都指挥使之后,白莲教开始深挖的他的身世,调查起来也很便利,有点身份地位的苏州人或是南京人,对况且的家世都很了解,而且津津乐道,白莲教的眼线很快就查清楚了况且的家庭情况。
况钟是否就是那个曾经在草原上行医,活人无数,被当作药王菩萨的传人的那个神医?这一点,白莲教专门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调查,因为况钟到苏州居住前的履历完全是空白,调查起来难度不小,但白莲教的人还是锲而不舍地进行了深挖。
原本是调查况且的履历,结果最后变成了主要调查他父亲况钟了。
随着调查的深入,白莲教仿佛进入了险峻的探秘之中,时常心惊。况钟不仅是那个在草原上行医的况神医,而且跟勤王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海外传来的消息称,况神医携带女儿已经到了海外,被海外君王组织奉为老爷子。
这一点就证实了况钟的确就是勤王派的头目,因为海外君王组织就是勤王派在海外的部分人马。
白莲教为此转而调查况且在京城的言行举止,奇怪的是,皇上居然重用了他,这很不正常。况且的身份若是勤王派的公子,朝廷怎么可能接纳他并委以重任呢?
但是,慕容嫣然等勤王派的得力干将一直潜伏在京城,在况且的身边担当保镖,这又给况且神秘的身份增添了一份怪异,简直不可思议。
京城的水实在是太深了。不过,越是自相矛盾的地方,越显得包容和博大,所谓藏龙卧虎之地,深层次上讲的是这个意思。
赵全认为,对于况且的调查,这一切得来太容易,太简单了,反而就不真实了。历代勤王派的公子都无人知道是谁,这一代怎么了,不仅不藏着掖着,反而大摇大摆走到官场,轻轻松松成了当朝权贵。
从另一个角度讲,勤王派的公子是何等身份,怎么会甘于当一个锦衣卫的都指挥使,这可是皇上的爪牙啊。
整个事件看上去很清晰,却让赵全感觉扑朔迷离,好像蒙上了层层烟雾,所以他最后只能这样猜测,这是个冒牌货,勤王派用来吸引众人注意力的替身。
不仅他这样猜测,内地的护祖派也是这样认为的。在这一点上,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俺答王寻思了半天,也找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躲避灾难,他的脑子里除了恐惧,只剩下一片空白。这场灾难源自何处,会给大草原和鞑靼族带来怎样的后果,他一概不知道。
俺答王还保留着一份侥幸心理。但三件惨案他是知道的,所以他心里还是觉得,这有可能是人为,而不是天灾,若是人祸的话,那就容易解决多了。
“兀良哈小七围困圣女的事怎么解决?”俺答王最后问到这件事。
白莲教虽然和鞑靼族合作,在跟各族爆发冲突时,却讲究恩怨分明,该接下的一律以自己的力量接下,从不倚仗鞑靼族的力量,所以俺答王才这样问。
“这件事好办,我派几个长老过去看一下,大汗再派一个万人军团吧。”赵全随后道。
“一个万人军团够吗?”
俺答王想着,那里可是有瓦剌和兀良哈的两个万人军团,哈桑手下只有六千人,即便他再派一个万人军团过去,在人数上还是屈居劣势,而且有一个前提,瓦剌和兀良哈不会继续派援军过去。
“不能再多了,万一大军聚集在一处,一个小冲突可能就演变成全面交火。”赵全忧心道。
这件事毕竟因白莲教圣女所起,所以赵全不想鞑靼族因此陷入全面内战中,他提出派一个万人军团过去,无非是希望给对方增加压力,将大事化小。
“那就这样,我再派一个万人军团过去,实在不行,咱们就都过去。”俺答王道。
他担忧的是万一爆发大战,三娘子夹在其中,恐怕难免遭受战火波及,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则悔之晚矣。
赵全点点头,他并不认为事态会演变到如此严重的地步,他相信瓦剌和兀良哈的可汗还是有底线的,不可能真的在这个时候引发一场空前大战。
对朝廷的秋季攻势将他们绑在了同一条船上,大家有着共同的梦想,内地的花花世界还等着他们肩并肩一同收割呢。
鞑靼族常备军也就是三个禁卫军团,每个军团都是万人。草原各族没有万人以上的军队建制,因为只要有一个万人军团,就可以单独执行任务,攻城拔寨,所向无敌。
只有对大明进行全面攻击时,鞑靼族还有其他强族才会发布征兵令,所有部落只要能骑马打仗的人全部列入名册,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到指定的地点集合,然后由各族的头人率领跟着各大可汗参战。
俺答王早先已经派出一个准万人军团,若再派出一个,就等于用上了一半的常备军。依照俺答王的意思,干脆只留下一个万人军团驻守本部,其他两个全都派出去,这样就能完全震慑住瓦剌和兀良哈了。
赵全一向深谋远虑,对战事算无不中,俺答王完全相信他的判断,他既然这样说,就有完全的把握。
发出命令后,俺答王的心总算安定了一些。
“咱们跟大明谈判的条款还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俺答王最近的心思一直放在在谈判的各项条款上,这是关系到整个大草原生计的大事。
秋季攻势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但是俺答王还是想通过谈判解决草原各族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只要大明能提供给各族足够的必需品,尤其是铁器,再恢复各族向朝廷的朝贡制度,这场攻势也可以画上休止符。
以战促和,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一样。
后世许多人误解了大明制定的朝贡体系,认为这是大明王朝霸权的体现。
这样理解也有对的地方,毕竟当时人迹所及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大明的藩属国,都在一个朝贡体系内,整个亚洲除了中东、波斯、印度和奥斯曼帝国,其他地方几乎都被大明王朝的势力笼罩了。
有人认为在中国封建王朝时代,大明王朝地域狭窄,面积不大,只有长城之内的才算是大明的江山,这是完全错误的理解。
当时所有藩属国的地域其实都是大明王朝的疆土,只不过大明王朝统治自己疆土的政策有所不同,长城以内是朝廷完全统治,其他的地方分成几种,一是地方自治,这样的地方很多,再远一些的地方就是藩属国了。
俺答王对大明的要求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获取足够的商品,允许我朝贡,我就老老实实在草原上待着,若不然就率兵打进来逼着你同意我的条件。
至于抢占内地的江山,改朝换代,俺答王早就不存这样的野心了。大明时期的塞外已不是蒙古全盛时期,想打谁就打谁,不论打谁都能战而胜之,此一时彼一时了。
宋元时期的蒙古帝国,可谓全球第一大帝国,幅员之辽阔,就是后世的苏联加盟共和国都望尘莫及,几乎占领了当时大半个地球,横跨欧亚两大洲。那时候美洲还是一片无人发现的大陆,古印第安人在那里过着半原始的生活。
朝廷对俺答王的条件也非常简单:把赵全等人的脑袋给我送来,然后卑词重礼来求我,我便答应你一切条件。
朝廷的条件俺答王没法答应,第一赵全是他的智囊心腹,他不可能杀掉赵全铲除白莲教来讨朝廷的欢心,那样做等于自断臂膀,除非他不想再对付朝廷了。第二条则是严重违背他的自尊心,在俺答王看来,卑词重礼求和的应该是朝廷而不是鞑靼族。
这些年来,鞑靼族、瓦剌族和兀良哈族一直千方百计地要求朝廷议和,对此从没放弃过努力。因为草原上资源太过贫乏,老百姓的生存太艰难了。
朝廷虽然在开阔地上打不过草原上的铁骑,但是有九大雄关,还有内地无数坚固的城池,谁也不可能一口吞掉谁,两方面也就这样僵持着,也都希望在不失脸面的前提下,有一个良好的破局机会,塞外塞内创建一个长久的和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