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的史书上记载这一场战斗,用的是非常粗略的说法,不论是南吴的,还是北唐的。
没有写什么特别的原因,也没有描述激烈的战斗场景,总之,就是临安公赢了,威远将军输了。
你跑我也跑,兵败如山倒。
那是威远将军后来的真实写照。
即使他个人再如何冷静,都无济于事,在连番打击之下,他的军队崩溃了,如同昌武将军的军队一样。
被金安和江吞水围攻,而且是在被千鸦弩一通乱射之后,这实在不是一件比较好受的事情。
关于昌武将军的精锐大军为什么会被打败的事情,金安没有深入去问,其他人同样也是,而江吞水朱维江赵彦双三个人因为比较老实的原因,也没有什么语言组织能力,当然,论起打仗这一方面,他们绝对不算是老实的,否则也不可能就这么赢了。
这一战的结果在不久的将来会传遍天下,成为无数人茶余饭后的话柄。
而带着溃军南撤的威远将军,此时此刻提不起任何心情去考虑此战过后人们对自己的看法。
他的部队被打散了,虽然不愿意承认,不过他不得不承认——他其实算是奔逃出来的,如同他下面急急如丧家之犬的败军一样。
在这一战爆发之前,他拥有着两万大军,而配合他行动的昌武将军有五万大军,共计七万多人马。
但是而今,虽然他沿途收容溃军,却只有不到一万人了。
战前的雄心壮志,早就化为了过眼云烟,而今他是刚刚逃脱金安追击的败将。
身为北唐一代名将,他十七岁上了战场,一路血战,成为了威远将军,三十岁之后,一直到今日之前,未尝一败。
虽然没有李显岳、王独、白从云那么出名和绝世的统兵能力,但是他稳扎稳打,最终有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所以他成为了李择南进攻南吴的不二人选,并且再在远元年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
多年的铁马冰河,就像是梦境一样,在金安的狂轰滥炸之下,原来也会破碎。
在同样的开远元年,他跌到了人生的低谷。
他在南国最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在金陵决战之中被打垮了,于是他被人像是撵狗一样撵着走。
昌武将军倒是很滑溜,在兵败的那一刻,整顿行装……跑了。
他不是白痴,他也不清楚威远将军那边的情况,如果威远将军还能够稳定住局势的话,他就那么死战被杀殉国,是非常愚忠的,所以他选择了跟着败军一起跑路。
在当时他并没有预料到威远将军在不久之后会作出和他一样的决定,但是很显然,他们作出这一决定是有原因的——
不甘心。
他们不甘心失败,因为在此之前他们的形势一片大好,即使是金安有所进益,在他们看来都只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所以骨子里的优势心理让他们选择了留得青山在的做法,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终将得到最终的胜利。
然而事实证明,有的时候,有些东西,丢了就丢了,很难再找回来了,那些丢失会让他们万劫不复。
南吴各地的起义军队在南吴秘府的作用下,朝着四面八方追击溃军,其中极少数被杀死或者选择了简短的战斗,大多数都崩溃投降成为了俘虏。
威远将军和昌武将军的七万多兵马,就这样土崩瓦解,再也没有恢复的可能,南吴人不会加入他们,北唐人遥不可及,援军还在很远的路上。
而在那一批看似恐怖的援军到来之前,一切都将成为定数。
那些零散的起义军队听从了同一个指挥,四面八方追击北唐溃军,然而金安却丝毫没有放弃对威远将军的提防,派出了五千兵马给铁山无,让他去追击。
北唐开远元年七月七,七夕节,铁山无与威远将军的残军大战于姑苏地界,在这一张大小姐兵败自刎的地方上演了一番截然相反的场景。
七月十五,退到松江的威远将军再战,再败。
事实证明,不论是金安,还是铁山无,都有着卓越和敏锐的战斗直觉,他们清楚,威远将军那样的人,绝对不能够让他喘气并且整顿兵马。
还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要追着打,往死里整。
局势完全倒转,金安找到了覆灭征吴军队的关键点——干掉威远将军,他们就将会是一盘散沙。
翻盘开始了,要赶在北唐禁军赶到之前。
在铁山无追击威远将军的之前之后,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展开。
江吞水、朱维江、赵彦双、关连殿,包括金安本人,向各地进发,收复失地。
湖州城破,守将被杀,仅仅被攻了五天。
天赋加上真正的历练,让这样一群年轻将领成长起来,他们将会成为下一代的名将。
短短半个月之内,江南的各地,南吴旧地收复了五分之四,其他地区也如探囊取物。
剩下的北唐守将不敢出战,只能够等待着兵临城下城破的那一日。
八月初三,威远将军和昌武将军终于合兵一处,汇聚了六千兵马,其中包括一千铁骑和三百北唐神弩。
七万兵马之后,他们没能够得到有效的补充,现如今那是他们仅有的兵马了。
而铁山无获得了金安给他的,还有沿途投奔的军队,此时此刻兵力达到了一万。
此消彼长,自古如是。
汀州,两军对垒。
一路像被赶鸭子一样对待,威远将军不想再继续了。
铁山无也意识到,这将会是一个完全解决问题的时机。
虽然放在如今战火连天的南吴大地上,这一战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显眼,但是无数人的大部分目光,还是投向了这里。
可见,几乎所有人都能够意识到,威远将军的结局,将会引导南吴北唐的兴衰荣辱。
如今的形势,没有给铁山无打伏击或者佯败之类的机会,玩的就是中规中矩的对阵。
铁山无采取的是直击中央,两翼迂回包抄的策略。
那一战的过程没有传出来,南吴人大概也是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值得称道的战斗。
没有写什么特别的原因,也没有描述激烈的战斗场景,总之,就是临安公赢了,威远将军输了。
你跑我也跑,兵败如山倒。
那是威远将军后来的真实写照。
即使他个人再如何冷静,都无济于事,在连番打击之下,他的军队崩溃了,如同昌武将军的军队一样。
被金安和江吞水围攻,而且是在被千鸦弩一通乱射之后,这实在不是一件比较好受的事情。
关于昌武将军的精锐大军为什么会被打败的事情,金安没有深入去问,其他人同样也是,而江吞水朱维江赵彦双三个人因为比较老实的原因,也没有什么语言组织能力,当然,论起打仗这一方面,他们绝对不算是老实的,否则也不可能就这么赢了。
这一战的结果在不久的将来会传遍天下,成为无数人茶余饭后的话柄。
而带着溃军南撤的威远将军,此时此刻提不起任何心情去考虑此战过后人们对自己的看法。
他的部队被打散了,虽然不愿意承认,不过他不得不承认——他其实算是奔逃出来的,如同他下面急急如丧家之犬的败军一样。
在这一战爆发之前,他拥有着两万大军,而配合他行动的昌武将军有五万大军,共计七万多人马。
但是而今,虽然他沿途收容溃军,却只有不到一万人了。
战前的雄心壮志,早就化为了过眼云烟,而今他是刚刚逃脱金安追击的败将。
身为北唐一代名将,他十七岁上了战场,一路血战,成为了威远将军,三十岁之后,一直到今日之前,未尝一败。
虽然没有李显岳、王独、白从云那么出名和绝世的统兵能力,但是他稳扎稳打,最终有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所以他成为了李择南进攻南吴的不二人选,并且再在远元年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
多年的铁马冰河,就像是梦境一样,在金安的狂轰滥炸之下,原来也会破碎。
在同样的开远元年,他跌到了人生的低谷。
他在南国最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在金陵决战之中被打垮了,于是他被人像是撵狗一样撵着走。
昌武将军倒是很滑溜,在兵败的那一刻,整顿行装……跑了。
他不是白痴,他也不清楚威远将军那边的情况,如果威远将军还能够稳定住局势的话,他就那么死战被杀殉国,是非常愚忠的,所以他选择了跟着败军一起跑路。
在当时他并没有预料到威远将军在不久之后会作出和他一样的决定,但是很显然,他们作出这一决定是有原因的——
不甘心。
他们不甘心失败,因为在此之前他们的形势一片大好,即使是金安有所进益,在他们看来都只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所以骨子里的优势心理让他们选择了留得青山在的做法,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终将得到最终的胜利。
然而事实证明,有的时候,有些东西,丢了就丢了,很难再找回来了,那些丢失会让他们万劫不复。
南吴各地的起义军队在南吴秘府的作用下,朝着四面八方追击溃军,其中极少数被杀死或者选择了简短的战斗,大多数都崩溃投降成为了俘虏。
威远将军和昌武将军的七万多兵马,就这样土崩瓦解,再也没有恢复的可能,南吴人不会加入他们,北唐人遥不可及,援军还在很远的路上。
而在那一批看似恐怖的援军到来之前,一切都将成为定数。
那些零散的起义军队听从了同一个指挥,四面八方追击北唐溃军,然而金安却丝毫没有放弃对威远将军的提防,派出了五千兵马给铁山无,让他去追击。
北唐开远元年七月七,七夕节,铁山无与威远将军的残军大战于姑苏地界,在这一张大小姐兵败自刎的地方上演了一番截然相反的场景。
七月十五,退到松江的威远将军再战,再败。
事实证明,不论是金安,还是铁山无,都有着卓越和敏锐的战斗直觉,他们清楚,威远将军那样的人,绝对不能够让他喘气并且整顿兵马。
还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要追着打,往死里整。
局势完全倒转,金安找到了覆灭征吴军队的关键点——干掉威远将军,他们就将会是一盘散沙。
翻盘开始了,要赶在北唐禁军赶到之前。
在铁山无追击威远将军的之前之后,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展开。
江吞水、朱维江、赵彦双、关连殿,包括金安本人,向各地进发,收复失地。
湖州城破,守将被杀,仅仅被攻了五天。
天赋加上真正的历练,让这样一群年轻将领成长起来,他们将会成为下一代的名将。
短短半个月之内,江南的各地,南吴旧地收复了五分之四,其他地区也如探囊取物。
剩下的北唐守将不敢出战,只能够等待着兵临城下城破的那一日。
八月初三,威远将军和昌武将军终于合兵一处,汇聚了六千兵马,其中包括一千铁骑和三百北唐神弩。
七万兵马之后,他们没能够得到有效的补充,现如今那是他们仅有的兵马了。
而铁山无获得了金安给他的,还有沿途投奔的军队,此时此刻兵力达到了一万。
此消彼长,自古如是。
汀州,两军对垒。
一路像被赶鸭子一样对待,威远将军不想再继续了。
铁山无也意识到,这将会是一个完全解决问题的时机。
虽然放在如今战火连天的南吴大地上,这一战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显眼,但是无数人的大部分目光,还是投向了这里。
可见,几乎所有人都能够意识到,威远将军的结局,将会引导南吴北唐的兴衰荣辱。
如今的形势,没有给铁山无打伏击或者佯败之类的机会,玩的就是中规中矩的对阵。
铁山无采取的是直击中央,两翼迂回包抄的策略。
那一战的过程没有传出来,南吴人大概也是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值得称道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