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唐人是热血的,而且人人尚武,本质中就有着一股激荡人心的豪迈,所以连五和周通听了洛雪嘱咐的话,就感觉热血在燃烧,心在狂跳,那总前所未有的使命感让他俩热血沸腾,腰间的陌刀也在鸣叫!
洛雪将田册递给连五,只道了一句,“一切拜托!”
只这一句就够了!连五和周通郑重地接过了田册,浑身散发着肃杀之气,声若洪钟,“某等定不辱使命!”大礼跪拜磕头而去……
洛雪这一刻竟也被连五和周通的豪迈给感染了,不觉心情激动,笑着轻声吟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就像刮过一阵猛烈地飓风,长乐县主所作的体恤庄户人的诗,就传遍了蓝田县,人们奔走相告,新封的长乐县主是个大度慈善和蔼的女主!她为着咱们这些乡下人,竟然写诗同情我们的辛苦,蓝田县有这样的县主是咱们的福气啊!
当今圣人陛下英明!
当今圣人陛下英武神勇!
得了,洛雪剽窃李绅千古流传来的诗句,不但给自己镀了金,涨了脸面,连带着李世民也跟着借光,得到了穷苦百姓的感恩颂德!
当洛雪所吟诵的这首怜农的诗句,以及在蓝田县所产生的轰动效果,第二天随着程咬金的奏折一同摆放在李世民的龙案上的时候,无论是长孙皇后,还是朝中大臣都静默了……
尤其是蓝天百姓们对李世民的歌功ﺴ颂德,让所有的人都为之悸动!
良久,李世民大手一挥,“传旨,将此诗句发往全天下告知,若再有糟践粮食者,斩不赦!公告王公大臣皇亲贵胄,以节俭适度为荣,以铺张奢靡为耻!”
任谁也没有想到,就是洛雪自己也没料到,一首简单平白的怜农诗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引起连锁效应,一时间,大唐掀起了清廉节俭之风……
“陛下,程大将军言说还需匠人百余名,护耕卫队若干,臣请旨,是否各国公府调集一些人手来?”房玄龄和杜如晦一直站在李世民的龙案前不曾挪动半步,待这位圣人平息了因为洛雪所作的诗词而激动地情绪,房玄龄这才上前禀奏。
李世民盯着龙案上的奏折,沉吟片刻才道,“准奏!传朕旨意,护耕一应用度皆由公中出。”
“臣遵旨。”房玄龄答应着便一旁拟旨去了。
“克明啊,这一趟八里村之行,你就辛苦一下吧。”李世民抬眼看了看杜如晦,指了指龙案上程咬金的奏折,“五百顷的田地都种上金银珠和那个什么高产杂交水稻,这是个不小的工程,朕担心程知节顾不过来,所以你就再跑一趟。”
杜如晦拱手施礼,“臣遵旨。”
就这样,小小的八里村又迎来了大唐一位历史上极其有名的名人——杜如晦!随之前来的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魏王李泰。
李泰的到来,完全是因为洛雪剽窃来的那两首怜农诗。
说起李世民的这位四皇子,在大唐的历史上那也是算得上顶尖人物,就因为其父李世民的钟爱,所以差一点就成为了李唐的下一任接班人。他文采斐然,才华横溢聪敏绝伦,但是这位嫡出的皇子却因为宠禄过度因而骄横无比阴险狡诈。
杜如晦和李泰一行人赶到八里村时,洛雪正和程咬金于文右三人在一起研究水源的问题。
按照洛雪的设想,大田种植完毕,就要赶紧解决即将而来的干旱问题。而这个时候最能派上用场的就是水轮车!
“程伯伯于叔叔,今天就能把良种发放完毕,明天就准时开犁。我想再派一些人手挖一些大得水渠,以备不时之需防患于未然。”
于文右听了洛雪的话,猛然想起那次她和袁天罡的谈话。“久旱必有蝗灾!”当时洛雪就是这么对袁天罡说的。又想起洛雪要袁天罡收购鸡鸭雏的事儿来,这才完全明白了,购买鸡鸭雏,挖水渠,这不都是在为抗击蝗灾做准备的吗?
“雪娘,挖渠蓄水虽然是好法子,但是如果一旦出现什么状况,如何才能使大面积的庄稼都能得到灌溉?”于文右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洛雪微微一笑,“于叔叔莫急,这个问题也好解决,到时候我会让工匠们再造一些神物来就行,现在最要紧的是挖渠蓄水。”
“雪丫头,”程咬金坐在一旁眯着大眼还在喝呢,若不是程处嗣暗中来求洛雪,洛雪是绝不会再给他一滴酒来。
程咬金将最后一滴酒倒入口中便含糊地说道,“雪丫头,不就是挖渠蓄水吗?这事儿是小事儿,等你程伯伯派些人去做就是了。”
洛雪等得就是他这句话呢。现在自己把摊子铺的这么大,没有人手那能行?可是一时之间还真没地儿去掏弄民工去,所以洛雪就又在打程咬金的主意呢。自己没人手可用,并不代表程咬金也没有啊,好歹人家是土生土上的大唐人,堂堂的卢国公,使用几个人那还不轻松?
程咬金瞧着洛雪嘴角勾起,眉眼弯弯,笑靥如花,霎时间就感到后背发凉,自己怎么总觉着有种又被算计的赶脚?
就在三个人正说着呢,亲卫来报,“启禀大将军,长乐县主,钦差和魏王到!”
“谁?你说谁来了?”程咬金好似没听清,忙追问道。
洛雪也是一愣,“魏王?李泰?!就是那个口称杀子传位与弟的李泰——李大胖子?他怎么来了?他来干什么?”
正疑惑呢,程咬金大手一摆,“雪丫头,别愣着了,赶紧出去摆香案接旨。”
于是程咬金在前,洛雪和于县令随后,三人出了房门,来到院子里恭迎圣旨。
等钦差走进了,程咬金大笑,“我说老杜,这趟差怎么是你来呢?有些日子没见,你身子骨还扛得住吧?”
“杜如晦?”洛雪差点叫出声来,自己眼前站着的,就是素有房谋杜断之称的杜如晦?在贞观四年就死翘翘的杜相?
...
其实大唐人是热血的,而且人人尚武,本质中就有着一股激荡人心的豪迈,所以连五和周通听了洛雪嘱咐的话,就感觉热血在燃烧,心在狂跳,那总前所未有的使命感让他俩热血沸腾,腰间的陌刀也在鸣叫!
洛雪将田册递给连五,只道了一句,“一切拜托!”
只这一句就够了!连五和周通郑重地接过了田册,浑身散发着肃杀之气,声若洪钟,“某等定不辱使命!”大礼跪拜磕头而去……
洛雪这一刻竟也被连五和周通的豪迈给感染了,不觉心情激动,笑着轻声吟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就像刮过一阵猛烈地飓风,长乐县主所作的体恤庄户人的诗,就传遍了蓝田县,人们奔走相告,新封的长乐县主是个大度慈善和蔼的女主!她为着咱们这些乡下人,竟然写诗同情我们的辛苦,蓝田县有这样的县主是咱们的福气啊!
当今圣人陛下英明!
当今圣人陛下英武神勇!
得了,洛雪剽窃李绅千古流传来的诗句,不但给自己镀了金,涨了脸面,连带着李世民也跟着借光,得到了穷苦百姓的感恩颂德!
当洛雪所吟诵的这首怜农的诗句,以及在蓝田县所产生的轰动效果,第二天随着程咬金的奏折一同摆放在李世民的龙案上的时候,无论是长孙皇后,还是朝中大臣都静默了……
尤其是蓝天百姓们对李世民的歌功ﺴ颂德,让所有的人都为之悸动!
良久,李世民大手一挥,“传旨,将此诗句发往全天下告知,若再有糟践粮食者,斩不赦!公告王公大臣皇亲贵胄,以节俭适度为荣,以铺张奢靡为耻!”
任谁也没有想到,就是洛雪自己也没料到,一首简单平白的怜农诗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引起连锁效应,一时间,大唐掀起了清廉节俭之风……
“陛下,程大将军言说还需匠人百余名,护耕卫队若干,臣请旨,是否各国公府调集一些人手来?”房玄龄和杜如晦一直站在李世民的龙案前不曾挪动半步,待这位圣人平息了因为洛雪所作的诗词而激动地情绪,房玄龄这才上前禀奏。
李世民盯着龙案上的奏折,沉吟片刻才道,“准奏!传朕旨意,护耕一应用度皆由公中出。”
“臣遵旨。”房玄龄答应着便一旁拟旨去了。
“克明啊,这一趟八里村之行,你就辛苦一下吧。”李世民抬眼看了看杜如晦,指了指龙案上程咬金的奏折,“五百顷的田地都种上金银珠和那个什么高产杂交水稻,这是个不小的工程,朕担心程知节顾不过来,所以你就再跑一趟。”
杜如晦拱手施礼,“臣遵旨。”
就这样,小小的八里村又迎来了大唐一位历史上极其有名的名人——杜如晦!随之前来的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魏王李泰。
李泰的到来,完全是因为洛雪剽窃来的那两首怜农诗。
说起李世民的这位四皇子,在大唐的历史上那也是算得上顶尖人物,就因为其父李世民的钟爱,所以差一点就成为了李唐的下一任接班人。他文采斐然,才华横溢聪敏绝伦,但是这位嫡出的皇子却因为宠禄过度因而骄横无比阴险狡诈。
杜如晦和李泰一行人赶到八里村时,洛雪正和程咬金于文右三人在一起研究水源的问题。
按照洛雪的设想,大田种植完毕,就要赶紧解决即将而来的干旱问题。而这个时候最能派上用场的就是水轮车!
“程伯伯于叔叔,今天就能把良种发放完毕,明天就准时开犁。我想再派一些人手挖一些大得水渠,以备不时之需防患于未然。”
于文右听了洛雪的话,猛然想起那次她和袁天罡的谈话。“久旱必有蝗灾!”当时洛雪就是这么对袁天罡说的。又想起洛雪要袁天罡收购鸡鸭雏的事儿来,这才完全明白了,购买鸡鸭雏,挖水渠,这不都是在为抗击蝗灾做准备的吗?
“雪娘,挖渠蓄水虽然是好法子,但是如果一旦出现什么状况,如何才能使大面积的庄稼都能得到灌溉?”于文右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洛雪微微一笑,“于叔叔莫急,这个问题也好解决,到时候我会让工匠们再造一些神物来就行,现在最要紧的是挖渠蓄水。”
“雪丫头,”程咬金坐在一旁眯着大眼还在喝呢,若不是程处嗣暗中来求洛雪,洛雪是绝不会再给他一滴酒来。
程咬金将最后一滴酒倒入口中便含糊地说道,“雪丫头,不就是挖渠蓄水吗?这事儿是小事儿,等你程伯伯派些人去做就是了。”
洛雪等得就是他这句话呢。现在自己把摊子铺的这么大,没有人手那能行?可是一时之间还真没地儿去掏弄民工去,所以洛雪就又在打程咬金的主意呢。自己没人手可用,并不代表程咬金也没有啊,好歹人家是土生土上的大唐人,堂堂的卢国公,使用几个人那还不轻松?
程咬金瞧着洛雪嘴角勾起,眉眼弯弯,笑靥如花,霎时间就感到后背发凉,自己怎么总觉着有种又被算计的赶脚?
就在三个人正说着呢,亲卫来报,“启禀大将军,长乐县主,钦差和魏王到!”
“谁?你说谁来了?”程咬金好似没听清,忙追问道。
洛雪也是一愣,“魏王?李泰?!就是那个口称杀子传位与弟的李泰——李大胖子?他怎么来了?他来干什么?”
正疑惑呢,程咬金大手一摆,“雪丫头,别愣着了,赶紧出去摆香案接旨。”
于是程咬金在前,洛雪和于县令随后,三人出了房门,来到院子里恭迎圣旨。
等钦差走进了,程咬金大笑,“我说老杜,这趟差怎么是你来呢?有些日子没见,你身子骨还扛得住吧?”
“杜如晦?”洛雪差点叫出声来,自己眼前站着的,就是素有房谋杜断之称的杜如晦?在贞观四年就死翘翘的杜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