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平王父子的到来让整个连环庄上下都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就连身为客人的张氏也十分欢喜。
张氏本来就是芙蓉楼附近的花圃散步,得知广平王入住芙蓉楼,索性就过去与他见了面。这不是特地前往,自然没有先前的顾虑。广平王高兴地在芙蓉楼前院的花厅里接待了张氏与陪着他们父子一路走来的赵琇,又问候张氏的身体。
张氏笑着说:“已经好很多了。上了年纪的人,遇上天寒地冻的天气,总是难免要小病上几回。还真是要多谢王爷的恩典,我们祖孙才能住进这么好的温泉庄子。几日下来,我觉得身体很快就会完全好起来的。”
广平王欣慰地笑道:“咱们两家相交多年,情份与旁人不同,老夫人不必跟我客气。您能住进连环庄,应该是我们王府的荣幸才对。若这里的温泉能对老夫人的身体有所助益,我就安心了。您只管好生在此休养,不必急着回城去。”
张氏笑了:“既然王爷盛情,老身就厚着脸皮多留些日子,好与王爷作个伴了。”
她说这话可不仅仅是在客气而已。往后的日子里,她还真的隔上三两日,只要天气好,就会散步到花圃这边来,然后顺便到芙蓉楼探望一下广平王,与他说说家常闲话,而且总是专门挑些趣事来讲,江南一带的风土人情与乡间亲友家的趣事是主要话题,偶尔赵玮赵琇也要成为她打趣的对象。祖母似乎很喜欢向外泄露他们小时候的黑历史,引得赵琇自诩脸皮不算薄,也常常闹得面红耳赤。
广平王的心情却好了许多。他开始期盼张氏的到来,对她说的那些趣事非常感兴趣,甚至对去过几次的江南也产生了另一种向往。也许是因为常常身处欢笑环境的关系,他住进这座旧居后,因为想起从前夫妻和乐的情形而黯然神伤的次数就少了。就算偶尔想起,也都是快乐温馨的回忆。久而久之,他也明白了张氏的好意,心中更为感激,对她这位长辈也更加敬重了。他给宫中太后、皇帝写信时,提起这件事。没两日因回城参加大朝的赵玮就收到了来自宫中的赏赐。没名没目的,他心里还讷闷不已。
他把其中一些眼下冬天能用得上的赏赐用马车装了,送到了温泉庄子上,拿给祖母张氏看,跟她说自己心里的疑惑。张氏扫了几眼。听孙子说完,心中便有数了,淡笑着说:“宫里有赏赐,你收着便是。这是太后、皇上与皇后娘娘对咱们家的恩典,你要牢记在心,用功读书,日后好为皇上出力,知道么?”
赵玮忙将心中的疑惑抛开。正色答了一声:“是。”
赵琇拨过几匹呢绒料子,摸了摸那厚度,笑着对张氏说:“这料子挺好的。我如今不用管家,每日都有空闲,就拿这料子给祖母做两身新衣裳如何?再给哥哥也做两件。”
张氏笑了:“别的倒罢了,那哆罗呢的料子你给我做两件褂子就好,大红羽缎就留着自己做斗篷,你哥哥不爱红。穿这个也不合适,寻个颜色老成些的料子给他做。我看那匹竹青的和藏蓝的就都很好。那几张毛皮都是上好的,给你哥哥做几件袍子。若有多的,再做一件斗篷,他出门好穿。我就不用了。”
赵玮忙说:“都是好皮子,怎么都给我了呢?祖母和妹妹也该做些。”
张氏却道:“我不爱穿这些大毛的,有羊皮、兔皮那些就够了,还有棉袄呢。你妹妹除了那两块银鼠皮的还能用,其他的颜色也不好看,给她倒显得太过老成。等庄子上交了租过来,若有皮子,琇姐儿就自己挑着留一些好了。只是家里针线上的人都是咱们从南边带来的,做皮衣裳的手艺差些,先前你那件袍子的风毛就出得不好看,还是得另找人做去。”
赵琇忙道:“我有几件羊皮的衣裳,还有绒的,就够暖和的了。世子又送了我一件灰鼠斗篷,用不着再做别的了。我才几岁?就穿那些贵重的毛皮衣裳,等明年冬天我长高了,那些衣裳就不能再穿了,岂不可惜?哥哥不一样,哥哥平时出门要见人,要交际,若是穿得不够上档次,别人是会笑话的,还会瞧不起咱们家。况且哥哥如今也长得很高了,做的新衣裳能穿好几年呢,做了好的也不会浪费。”
赵玮心中感动,哽咽了一会儿才道:“这叫我说什么好?家里又不是没有,若为了我一个,叫祖母与妹妹受委屈,叫我如何能安心呢?”
张氏笑道:“哪里就委屈了?我是真不爱穿那些貂皮、狐狸皮的,闻不惯那股子味道。”
这事赵琇是知道的,就安抚兄长说:“哥哥别担心了,回头我用些小毛皮料给祖母做些暖兜、卧兔什么的好了,不会冻着她的。”
赵玮抿了抿嘴说:“我有两件新衣就够了,剩下的还是收进库房里,等祖母和妹妹需要时再用吧。”
赵琇见他拿定了主意,笑着答应了,也不跟他争辩。反正她把衣裳做好了送到哥哥面前,他还会不穿吗?不过说起来,这趟宫里赏下来的毛皮和料子还真不少,想起先前送了她一件斗篷的高桢,赵琇心里有了个想法。
她只是礼尚往来而已,就算当着祖母和哥哥的面,光明正大地给高桢做衣裳,想必他们也不会说什么吧?
说起高桢,她每次去探望广平王时,总能看见他。冬日闲暇无事,他不是在自己的院子里练拳、习射,或是到外庄骑马,就是在芙蓉楼里陪着父亲。他每日都要为广平王读上一个时辰的书。对于目盲的广平王而言,他除了自己用手摸着特制的书籍来消遣,也就只能通过听书的方式来解闷了。除了儿子以外,他还有另两个书僮。每日就专门为他读书。他听的书种类很多,诗词歌赋,山水游记,文人秩事,野史杂文。天文地理,诸子百家,无所不包,就是不碰与朝政相关的,这也是避嫌的意思。有时候赵琇去瞧他,见高桢在为他念书。还会帮着念上几页。
对于高桢这样的半大少年而言,长时间开口读书,其实对嗓子也是个负担。目前他的喉咙虽然还没出什么问题,但赵琇还是忍不住为他担心,时不时就会给他带点儿对喉咙有益的东西。也不知道高桢是否明白她的意思?
不过高桢也开始每日到落梅院来了。为了拿书。因为这里是他从前在温泉庄子上的住所,所以几乎所有用品都在这边。他移居栖凤斋之后,衣裳铺盖和日用品是送过去了,但书籍因为基本都读过了,不是必要的就没带走。但如今他声称芙蓉楼那边的书已经不能满足广平王的需求,所以就过来把从前读过的一些书拿一两本回去,读给广平王解闷。他也不多拿,每日只拿一本。通常能读上一天就不错了,所以第二天必定会再来。
书本来就是高桢的,张氏当然不会拒绝。至于他每天过来的行为。也为他找到了借口:“想必是王爷每日想读的书都不一样。”
赵琇心中无语,等高桢来了,借口帮他找书,丢下手里的针线活,跟着回了西暖阁的次间。
高桢回头看了看她,一脸若无其事的样子在书架前挑选着。挑中一本打开翻了翻,又塞了回去。重新再挑一本。
赵琇瞥了一眼他挑的书,偷偷看看东暖阁那头。见丫头们都不在跟前,连碧莲碧菡也跑到前院的玻璃游廊里做针线去了,便压低声音对高桢说:“你老实说吧,是不是故意的?”
高桢挑了挑眉:“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懂。”
赵琇撇了撇嘴,掩口偷笑道:“王爷每日听的是什么书,我心里清楚。他也不是十分执着要读哪一种,都是你随手抽出什么书,若他感兴趣了,就会让你读,根本就不挑剔。你只需要把他平日爱听的书取几本回去就行了,偏要每日过来取,还不是故意的吗?”
高桢盯着书架,耳根红了红,但他还是努力维持着面无表情的样子:“怎么会呢?若我是故意的,那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是啊,为什么呢?
这回倒轮到赵琇不好意思了。她心里倒是隐隐有个猜测,但要是说出来,会不会显得她脸皮太厚?
赵琇扭过头去不回答,走回窗下大炕坐着。炕桌上还有她上午练的字画,尚未收起。她就摩挲着宣纸的边缘发呆。
高桢随手取了一本前朝大家的文集,淡定地走向大炕,途中只瞥了东暖阁方向一眼,见张氏正指挥着丫头做一双冬天在室内穿的厚棉软鞋,并没有看过来,就非常镇静地在赵琇对面坐下了。
他几次想要找个话题跟她搭话,但总觉得想到的话题不太合适,一扭头看见炕桌上那画完了的腊梅,终于找到了:“这是你画的?”
赵琇抬眼瞥了瞥他:“是呀。”
“画得不错。”
“谢谢。”赵琇干巴巴地回答,但心里还是挺高兴听到他夸自己的。
高桢皱了皱眉,重新起了话头:“我见你画了好几张,怎么不画点别的?”
赵琇看了看他:“这院里有那么多梅花,腊梅开得尤其好。我祖母说,横竖我平日也要练画,倒不如趁着如今有许多真花,先把梅花给练好了。象这样天天画,练上几百幅,日后要再画腊梅,无论什么样的,都再难不倒我了。所以我最近都在天天画这个呢。”
高桢想起了一个好理由:“既如此,我那儿有几本极好的前人名家画集,都是画各式梅花的,可以借你临摹。”
赵琇眨了眨眼,来了点精神。
他又说:“你连日画这个,想必带来的藤黄、石黄什么的颜料,都用得差不多了吧?”
赵琇有些疑惑他问这个做什么:“确实用了许多,不但黄色的颜料,其他的颜料也要添了。我正打算让哥哥下次回家时给我带些回来。”
高桢淡淡一笑:“不过是些颜料,还用得着巴巴儿地从城里带么?我那儿就有,芙蓉楼里也是常年备着的。我父王如今是用不着了,我也没那闲心,既然你能用得上,索性就给了你吧?”
赵琇十分惊喜:“真的?”
“这算什么?不过是一点颜料。若我们需要,吩咐一声,底下人自然会准备好。如今天冷,颜料放着不用,说不定到明年春天就不好用了,倒不如便宜了你。”高桢给了一个十分勉强的理由,终于说出了自己真正的用意,“既如此,你这就随我回去,把东西带过来吧?”
赵琇正兴奋着,听到这话也没多想,高高兴兴地答应了,立刻就去跟祖母报备,还叫碧菡帮她拿大毛斗篷,她出门好穿。
高桢心想事成,嘴角微微翘了起来。(未完待续)
张氏本来就是芙蓉楼附近的花圃散步,得知广平王入住芙蓉楼,索性就过去与他见了面。这不是特地前往,自然没有先前的顾虑。广平王高兴地在芙蓉楼前院的花厅里接待了张氏与陪着他们父子一路走来的赵琇,又问候张氏的身体。
张氏笑着说:“已经好很多了。上了年纪的人,遇上天寒地冻的天气,总是难免要小病上几回。还真是要多谢王爷的恩典,我们祖孙才能住进这么好的温泉庄子。几日下来,我觉得身体很快就会完全好起来的。”
广平王欣慰地笑道:“咱们两家相交多年,情份与旁人不同,老夫人不必跟我客气。您能住进连环庄,应该是我们王府的荣幸才对。若这里的温泉能对老夫人的身体有所助益,我就安心了。您只管好生在此休养,不必急着回城去。”
张氏笑了:“既然王爷盛情,老身就厚着脸皮多留些日子,好与王爷作个伴了。”
她说这话可不仅仅是在客气而已。往后的日子里,她还真的隔上三两日,只要天气好,就会散步到花圃这边来,然后顺便到芙蓉楼探望一下广平王,与他说说家常闲话,而且总是专门挑些趣事来讲,江南一带的风土人情与乡间亲友家的趣事是主要话题,偶尔赵玮赵琇也要成为她打趣的对象。祖母似乎很喜欢向外泄露他们小时候的黑历史,引得赵琇自诩脸皮不算薄,也常常闹得面红耳赤。
广平王的心情却好了许多。他开始期盼张氏的到来,对她说的那些趣事非常感兴趣,甚至对去过几次的江南也产生了另一种向往。也许是因为常常身处欢笑环境的关系,他住进这座旧居后,因为想起从前夫妻和乐的情形而黯然神伤的次数就少了。就算偶尔想起,也都是快乐温馨的回忆。久而久之,他也明白了张氏的好意,心中更为感激,对她这位长辈也更加敬重了。他给宫中太后、皇帝写信时,提起这件事。没两日因回城参加大朝的赵玮就收到了来自宫中的赏赐。没名没目的,他心里还讷闷不已。
他把其中一些眼下冬天能用得上的赏赐用马车装了,送到了温泉庄子上,拿给祖母张氏看,跟她说自己心里的疑惑。张氏扫了几眼。听孙子说完,心中便有数了,淡笑着说:“宫里有赏赐,你收着便是。这是太后、皇上与皇后娘娘对咱们家的恩典,你要牢记在心,用功读书,日后好为皇上出力,知道么?”
赵玮忙将心中的疑惑抛开。正色答了一声:“是。”
赵琇拨过几匹呢绒料子,摸了摸那厚度,笑着对张氏说:“这料子挺好的。我如今不用管家,每日都有空闲,就拿这料子给祖母做两身新衣裳如何?再给哥哥也做两件。”
张氏笑了:“别的倒罢了,那哆罗呢的料子你给我做两件褂子就好,大红羽缎就留着自己做斗篷,你哥哥不爱红。穿这个也不合适,寻个颜色老成些的料子给他做。我看那匹竹青的和藏蓝的就都很好。那几张毛皮都是上好的,给你哥哥做几件袍子。若有多的,再做一件斗篷,他出门好穿。我就不用了。”
赵玮忙说:“都是好皮子,怎么都给我了呢?祖母和妹妹也该做些。”
张氏却道:“我不爱穿这些大毛的,有羊皮、兔皮那些就够了,还有棉袄呢。你妹妹除了那两块银鼠皮的还能用,其他的颜色也不好看,给她倒显得太过老成。等庄子上交了租过来,若有皮子,琇姐儿就自己挑着留一些好了。只是家里针线上的人都是咱们从南边带来的,做皮衣裳的手艺差些,先前你那件袍子的风毛就出得不好看,还是得另找人做去。”
赵琇忙道:“我有几件羊皮的衣裳,还有绒的,就够暖和的了。世子又送了我一件灰鼠斗篷,用不着再做别的了。我才几岁?就穿那些贵重的毛皮衣裳,等明年冬天我长高了,那些衣裳就不能再穿了,岂不可惜?哥哥不一样,哥哥平时出门要见人,要交际,若是穿得不够上档次,别人是会笑话的,还会瞧不起咱们家。况且哥哥如今也长得很高了,做的新衣裳能穿好几年呢,做了好的也不会浪费。”
赵玮心中感动,哽咽了一会儿才道:“这叫我说什么好?家里又不是没有,若为了我一个,叫祖母与妹妹受委屈,叫我如何能安心呢?”
张氏笑道:“哪里就委屈了?我是真不爱穿那些貂皮、狐狸皮的,闻不惯那股子味道。”
这事赵琇是知道的,就安抚兄长说:“哥哥别担心了,回头我用些小毛皮料给祖母做些暖兜、卧兔什么的好了,不会冻着她的。”
赵玮抿了抿嘴说:“我有两件新衣就够了,剩下的还是收进库房里,等祖母和妹妹需要时再用吧。”
赵琇见他拿定了主意,笑着答应了,也不跟他争辩。反正她把衣裳做好了送到哥哥面前,他还会不穿吗?不过说起来,这趟宫里赏下来的毛皮和料子还真不少,想起先前送了她一件斗篷的高桢,赵琇心里有了个想法。
她只是礼尚往来而已,就算当着祖母和哥哥的面,光明正大地给高桢做衣裳,想必他们也不会说什么吧?
说起高桢,她每次去探望广平王时,总能看见他。冬日闲暇无事,他不是在自己的院子里练拳、习射,或是到外庄骑马,就是在芙蓉楼里陪着父亲。他每日都要为广平王读上一个时辰的书。对于目盲的广平王而言,他除了自己用手摸着特制的书籍来消遣,也就只能通过听书的方式来解闷了。除了儿子以外,他还有另两个书僮。每日就专门为他读书。他听的书种类很多,诗词歌赋,山水游记,文人秩事,野史杂文。天文地理,诸子百家,无所不包,就是不碰与朝政相关的,这也是避嫌的意思。有时候赵琇去瞧他,见高桢在为他念书。还会帮着念上几页。
对于高桢这样的半大少年而言,长时间开口读书,其实对嗓子也是个负担。目前他的喉咙虽然还没出什么问题,但赵琇还是忍不住为他担心,时不时就会给他带点儿对喉咙有益的东西。也不知道高桢是否明白她的意思?
不过高桢也开始每日到落梅院来了。为了拿书。因为这里是他从前在温泉庄子上的住所,所以几乎所有用品都在这边。他移居栖凤斋之后,衣裳铺盖和日用品是送过去了,但书籍因为基本都读过了,不是必要的就没带走。但如今他声称芙蓉楼那边的书已经不能满足广平王的需求,所以就过来把从前读过的一些书拿一两本回去,读给广平王解闷。他也不多拿,每日只拿一本。通常能读上一天就不错了,所以第二天必定会再来。
书本来就是高桢的,张氏当然不会拒绝。至于他每天过来的行为。也为他找到了借口:“想必是王爷每日想读的书都不一样。”
赵琇心中无语,等高桢来了,借口帮他找书,丢下手里的针线活,跟着回了西暖阁的次间。
高桢回头看了看她,一脸若无其事的样子在书架前挑选着。挑中一本打开翻了翻,又塞了回去。重新再挑一本。
赵琇瞥了一眼他挑的书,偷偷看看东暖阁那头。见丫头们都不在跟前,连碧莲碧菡也跑到前院的玻璃游廊里做针线去了,便压低声音对高桢说:“你老实说吧,是不是故意的?”
高桢挑了挑眉:“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懂。”
赵琇撇了撇嘴,掩口偷笑道:“王爷每日听的是什么书,我心里清楚。他也不是十分执着要读哪一种,都是你随手抽出什么书,若他感兴趣了,就会让你读,根本就不挑剔。你只需要把他平日爱听的书取几本回去就行了,偏要每日过来取,还不是故意的吗?”
高桢盯着书架,耳根红了红,但他还是努力维持着面无表情的样子:“怎么会呢?若我是故意的,那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是啊,为什么呢?
这回倒轮到赵琇不好意思了。她心里倒是隐隐有个猜测,但要是说出来,会不会显得她脸皮太厚?
赵琇扭过头去不回答,走回窗下大炕坐着。炕桌上还有她上午练的字画,尚未收起。她就摩挲着宣纸的边缘发呆。
高桢随手取了一本前朝大家的文集,淡定地走向大炕,途中只瞥了东暖阁方向一眼,见张氏正指挥着丫头做一双冬天在室内穿的厚棉软鞋,并没有看过来,就非常镇静地在赵琇对面坐下了。
他几次想要找个话题跟她搭话,但总觉得想到的话题不太合适,一扭头看见炕桌上那画完了的腊梅,终于找到了:“这是你画的?”
赵琇抬眼瞥了瞥他:“是呀。”
“画得不错。”
“谢谢。”赵琇干巴巴地回答,但心里还是挺高兴听到他夸自己的。
高桢皱了皱眉,重新起了话头:“我见你画了好几张,怎么不画点别的?”
赵琇看了看他:“这院里有那么多梅花,腊梅开得尤其好。我祖母说,横竖我平日也要练画,倒不如趁着如今有许多真花,先把梅花给练好了。象这样天天画,练上几百幅,日后要再画腊梅,无论什么样的,都再难不倒我了。所以我最近都在天天画这个呢。”
高桢想起了一个好理由:“既如此,我那儿有几本极好的前人名家画集,都是画各式梅花的,可以借你临摹。”
赵琇眨了眨眼,来了点精神。
他又说:“你连日画这个,想必带来的藤黄、石黄什么的颜料,都用得差不多了吧?”
赵琇有些疑惑他问这个做什么:“确实用了许多,不但黄色的颜料,其他的颜料也要添了。我正打算让哥哥下次回家时给我带些回来。”
高桢淡淡一笑:“不过是些颜料,还用得着巴巴儿地从城里带么?我那儿就有,芙蓉楼里也是常年备着的。我父王如今是用不着了,我也没那闲心,既然你能用得上,索性就给了你吧?”
赵琇十分惊喜:“真的?”
“这算什么?不过是一点颜料。若我们需要,吩咐一声,底下人自然会准备好。如今天冷,颜料放着不用,说不定到明年春天就不好用了,倒不如便宜了你。”高桢给了一个十分勉强的理由,终于说出了自己真正的用意,“既如此,你这就随我回去,把东西带过来吧?”
赵琇正兴奋着,听到这话也没多想,高高兴兴地答应了,立刻就去跟祖母报备,还叫碧菡帮她拿大毛斗篷,她出门好穿。
高桢心想事成,嘴角微微翘了起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