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崇昭正在校场练习骑射。
谢则安的到来让赵崇昭放下了手里的弓箭,翻身下马,大步迎了上去:“三郎,你来了?”
谢则安点点头。
他抬手摸了摸赵崇昭那匹枣红色烈马,马儿很不友善地对他喷出一口气。
谢则安笑道:“这是西夏使团贡上来的吗?”
赵崇昭说:“三郎你这都认得出来?”他把缰绳递给谢则安,“你要骑骑看吗?”
谢则安一顿,说:“也好。”他翻身下马,接过赵崇昭抛上来的长弓,两腿一夹,马儿的卢的卢地疾跑起来。
原就守在校场边上的宫人们三两静立,目光都集中在谢则安身上。夏日的风拂耳而过,吹起了谢则安耳边的乌发。潇洒的身姿,俊挺的鼻梁,乌亮的眼,微弯的唇,仿佛生来就这样光彩夺目。
离赵崇昭远的从人都小心地交头接耳:“太子身边来来去去那么多人,还是谢三郎最好看。”
赵崇昭没空计较那么多人盯着谢则安看,因为他自己更移不开眼。谢则安生性疲懒,连练武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唯独骑射这一项谢则安喜欢得紧,从不懈怠,准头比他还好。
就在所有人盯着谢则安看的当口,谢则安一见张弓。
一支利箭破空而去,在谢则安勒马回身之际飞至箭靶。
正中靶心。
赵崇昭笑道:“三郎,你还是这么自大,都不看看自己射得怎么样。”
谢则安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射了出去,中不中都没法改变,再看也没用。又不是战场,得看看没有射中好补上一箭。不过在战场上的话,恐怕也没机会补箭了——所以还是没必要去看。”
赵崇昭说:“三郎你的歪理总是一套连着一套。”
谢则安笑眯眯:“练得够多了,难道不该对自己有信心?”
赵崇昭点点头。
赵崇昭拉起谢则安的手去书房。
谢则安喝了口茶,直奔主题:“我来是有件事想和殿下商量。”
赵崇昭来了兴趣:“什么事?”
谢则安眨巴了一下眼,说道:“其实也没什么,我就是想和殿下来办个学校。跟学堂差不多,只是不教经史,只教些实用之道。”
赵崇昭说:“和姑姑的女子学堂那样吗?”
谢则安说:“不一样。”女子学堂办了几年,倒也真出过了几个不错的女官在宫中供职,只不过离谢则安设想中要差一点,毕竟女子的出路要少很多。
谢则安说:“我希望这个学校可以召集京城附近乡县的佐吏来听讲,这些人能识字会算数,有点儿基础,而且他们是真正做事的人,学到的东西能很快学以致用。而且有他们在,我们也可以了解乡县政务上会遇到什么事儿,也算是交流交流。”
赵崇昭两眼一亮:“这主意不错。”
谢则安说:“这是它特别的一方面,其他都和正常学堂一样,对外招收生员。另外每旬还会定下一个开放日,可以让外面的人进来旁听,教些平日里能用到的东西。”
赵崇昭想了想,说道:“那不是得把它建得很大?”
谢则安说:“确实要弄大一点,不过不难,我有个现成的地方。”
谢则安说的地方是他四年前买下的,离京城不远,半个时辰就能过去。那是个小县,叫升平县,离京城这么近却一直没发展起来,谢则安有次踏青去了那边,见风光不错,买了个山头和附近的荒地搞研究。芸娘在齐王那法子的基础上琢磨出了新的炼钢法,炼出来的钢品质上佳,谢则安毫不犹豫地假公济私了一把,弄了一大批到自己买下的山头那边造房子。
钢筋有了,谢则安自然想到了水泥。这东西好弄,办法很简单,两磨一烧,采来石灰石磨出生料,再将粉磨的生料烧成熟料,最后再磨一磨,弄出成品水泥。谢则安也不急着住,拆了建建了拆,来来回回试验许多回,找出了最适合的配方,也练出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建筑工人”。
谢则安买下的那一圈地周围长着天然的林带,正好掩护着里头的秘密,因而极少有人发现那座山底下不知不觉建起了一批“现代化建筑”——用的是钢筋水泥,镶的是玻璃窗,用的是有腿儿的桌椅。
谢则安原本想着京城这边没自己的事儿了,索性领着晏宁公主过去那边住着,让晏宁公主也领略领略“后世”的生活。当然,他这种半吊子的水平没敢设计太高的楼,最高的只有一进门那座风力钟楼,其他“教学楼”都只有两层多高。
这地方谢则安没和赵崇昭提过,若不是必须要为将来攒点根本,谢则安是不会把自己设计了那么久的“世外桃源”拿出来办学校的。
姚鼎言当初为什么非要把人品那么差的沈敬卿推荐到东宫?因为沈敬卿有才能,而姚鼎言很缺能给他办事的人。
姚鼎言这种唯才是用、不看品行的做法,很有可能会将他的新法变成某些人谋私的工具。谢则安想赵崇昭能真正了解一下底下的情况,顺便掌握一些能真正听命于赵崇昭、能真正去做点实事的人。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谢则安不想将来赵崇昭身边只有姚鼎言那边的声音。
谢则安把到东宫前已写好的折子递给赵崇昭,说道:“这是我这几天整理出来的章程,殿下你看看行不行得通。若是殿下你也赞同的话,我们到时一起去求父皇同意。”
赵崇昭原本是想一口答应下来,看到谢则安认真的脸色后又把话咽了回去。他保证:“我一定会好好看的!”
谢则安笑了笑,说道:“也不急,要准备的事儿还多着呢。”
赵崇昭抓住他的手说:“我和你一起准备。”
谢则安说:“也好,那我回头带你去那边看看。”
赵崇昭点点头。
谢则安离开后,赵崇昭翻开谢则安写的折子,爱不释手地摩挲着上面那一行行熟悉的字迹,却怎么都静不下心,“三郎”两个字塞满脑海。他恨不得立刻把谢则安压在身下,一遍一遍地彻底占有谢则安,这个念头逼得他快要发疯,不久前那次“望梅止渴”所带来的后果又让他不得不保持清醒。
他不能毁了三郎。
赵崇昭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把谢则安的折子来来回回地看了几遍。他已非吴下阿蒙,谢则安这折子又写得清晰明了,他很快明白了谢则安这么做的用意。
谢则安是想为他攒点能用的人。
赵崇昭带着折子去找徐君诚。
徐君诚这位太子太傅做得不轻松,教的四个学生都不是特别让人省心。秦如柳最为年长,原本是最不需要操心的,这两年却鬼迷心窍一般迷上了算术,对经史的兴趣少了,整天沉迷于做什么“统计”。秦老太师为此气得不轻,只差没打断他的腿不让他出门。燕凛更不用说,这家伙本来就志不在此,随着年纪渐长更是只看兵书和史书,别的东西瞧都不瞧一眼。
至于赵崇昭,反正他一向能惹事,徐君诚早习惯了。
归根到底,徐君诚最头疼的还是谢则安。谢则安鬼主意特别多,还管想不管干,很多东西都扔给他们去烦恼。眼看新印刷术弄出来了,字典做出来了,报纸也办得差不多了,徐君诚总算松了一口气。
这些东西当然是好的,正是因为它们实在太好了,所以在没有做完之前他的心一天到晚都悬着。好不容易不用惦记了,他当然一身轻松!
于是听到赵崇昭说“先生,三郎有个小想法”时,徐君诚暗暗吸了口冷气。
这小子又有什么“小想法”了?
赵崇昭细细地将谢则安要办学校的事告知徐君诚。
徐君诚早年也是到底下任职过的,闻言点点头说:“佐吏确实是真正干活的人,这些人里头不乏能人异士,殿下要是能借此机会把他们聚到一块听听他们的经验,肯定能更好地了解底下的事情。”
赵崇昭说:“那我们明儿就去和父皇说!”
赵崇昭正高兴着呢,忽听有人把门推开了,竟是赵英从外头走了进来。
赵英问道:“和我说什么?”
徐君诚和赵崇昭齐齐见礼,接着赵崇昭麻利地把谢则安那本折子递给了赵英,说道:“父皇,这是三郎写的,您看看能不能成!”
赵英入座,令徐君诚和赵崇昭也坐下,才接过折子看了起来。谢则安写东西向来简明直接,中心明确,赵英很快把它看完了,说道:“三郎这想法倒不错,就是不知道你们准备把这‘学校’设在哪?”
赵崇昭说:“三郎说他已经有地方了,改天再带我过去看!”他壮着胆子问,“父皇你和先生要一起去吗?”
赵英说:“也行,要是不远的话我就去。”他合起折子,“我也许久没出宫了。徐卿,明日一早我们一起去谢府,吓一吓三郎那小子。”
赵崇昭信心满满地夸口:“三郎胆子可大了,不会被你们吓着的!”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
谢则安的到来让赵崇昭放下了手里的弓箭,翻身下马,大步迎了上去:“三郎,你来了?”
谢则安点点头。
他抬手摸了摸赵崇昭那匹枣红色烈马,马儿很不友善地对他喷出一口气。
谢则安笑道:“这是西夏使团贡上来的吗?”
赵崇昭说:“三郎你这都认得出来?”他把缰绳递给谢则安,“你要骑骑看吗?”
谢则安一顿,说:“也好。”他翻身下马,接过赵崇昭抛上来的长弓,两腿一夹,马儿的卢的卢地疾跑起来。
原就守在校场边上的宫人们三两静立,目光都集中在谢则安身上。夏日的风拂耳而过,吹起了谢则安耳边的乌发。潇洒的身姿,俊挺的鼻梁,乌亮的眼,微弯的唇,仿佛生来就这样光彩夺目。
离赵崇昭远的从人都小心地交头接耳:“太子身边来来去去那么多人,还是谢三郎最好看。”
赵崇昭没空计较那么多人盯着谢则安看,因为他自己更移不开眼。谢则安生性疲懒,连练武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唯独骑射这一项谢则安喜欢得紧,从不懈怠,准头比他还好。
就在所有人盯着谢则安看的当口,谢则安一见张弓。
一支利箭破空而去,在谢则安勒马回身之际飞至箭靶。
正中靶心。
赵崇昭笑道:“三郎,你还是这么自大,都不看看自己射得怎么样。”
谢则安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射了出去,中不中都没法改变,再看也没用。又不是战场,得看看没有射中好补上一箭。不过在战场上的话,恐怕也没机会补箭了——所以还是没必要去看。”
赵崇昭说:“三郎你的歪理总是一套连着一套。”
谢则安笑眯眯:“练得够多了,难道不该对自己有信心?”
赵崇昭点点头。
赵崇昭拉起谢则安的手去书房。
谢则安喝了口茶,直奔主题:“我来是有件事想和殿下商量。”
赵崇昭来了兴趣:“什么事?”
谢则安眨巴了一下眼,说道:“其实也没什么,我就是想和殿下来办个学校。跟学堂差不多,只是不教经史,只教些实用之道。”
赵崇昭说:“和姑姑的女子学堂那样吗?”
谢则安说:“不一样。”女子学堂办了几年,倒也真出过了几个不错的女官在宫中供职,只不过离谢则安设想中要差一点,毕竟女子的出路要少很多。
谢则安说:“我希望这个学校可以召集京城附近乡县的佐吏来听讲,这些人能识字会算数,有点儿基础,而且他们是真正做事的人,学到的东西能很快学以致用。而且有他们在,我们也可以了解乡县政务上会遇到什么事儿,也算是交流交流。”
赵崇昭两眼一亮:“这主意不错。”
谢则安说:“这是它特别的一方面,其他都和正常学堂一样,对外招收生员。另外每旬还会定下一个开放日,可以让外面的人进来旁听,教些平日里能用到的东西。”
赵崇昭想了想,说道:“那不是得把它建得很大?”
谢则安说:“确实要弄大一点,不过不难,我有个现成的地方。”
谢则安说的地方是他四年前买下的,离京城不远,半个时辰就能过去。那是个小县,叫升平县,离京城这么近却一直没发展起来,谢则安有次踏青去了那边,见风光不错,买了个山头和附近的荒地搞研究。芸娘在齐王那法子的基础上琢磨出了新的炼钢法,炼出来的钢品质上佳,谢则安毫不犹豫地假公济私了一把,弄了一大批到自己买下的山头那边造房子。
钢筋有了,谢则安自然想到了水泥。这东西好弄,办法很简单,两磨一烧,采来石灰石磨出生料,再将粉磨的生料烧成熟料,最后再磨一磨,弄出成品水泥。谢则安也不急着住,拆了建建了拆,来来回回试验许多回,找出了最适合的配方,也练出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建筑工人”。
谢则安买下的那一圈地周围长着天然的林带,正好掩护着里头的秘密,因而极少有人发现那座山底下不知不觉建起了一批“现代化建筑”——用的是钢筋水泥,镶的是玻璃窗,用的是有腿儿的桌椅。
谢则安原本想着京城这边没自己的事儿了,索性领着晏宁公主过去那边住着,让晏宁公主也领略领略“后世”的生活。当然,他这种半吊子的水平没敢设计太高的楼,最高的只有一进门那座风力钟楼,其他“教学楼”都只有两层多高。
这地方谢则安没和赵崇昭提过,若不是必须要为将来攒点根本,谢则安是不会把自己设计了那么久的“世外桃源”拿出来办学校的。
姚鼎言当初为什么非要把人品那么差的沈敬卿推荐到东宫?因为沈敬卿有才能,而姚鼎言很缺能给他办事的人。
姚鼎言这种唯才是用、不看品行的做法,很有可能会将他的新法变成某些人谋私的工具。谢则安想赵崇昭能真正了解一下底下的情况,顺便掌握一些能真正听命于赵崇昭、能真正去做点实事的人。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谢则安不想将来赵崇昭身边只有姚鼎言那边的声音。
谢则安把到东宫前已写好的折子递给赵崇昭,说道:“这是我这几天整理出来的章程,殿下你看看行不行得通。若是殿下你也赞同的话,我们到时一起去求父皇同意。”
赵崇昭原本是想一口答应下来,看到谢则安认真的脸色后又把话咽了回去。他保证:“我一定会好好看的!”
谢则安笑了笑,说道:“也不急,要准备的事儿还多着呢。”
赵崇昭抓住他的手说:“我和你一起准备。”
谢则安说:“也好,那我回头带你去那边看看。”
赵崇昭点点头。
谢则安离开后,赵崇昭翻开谢则安写的折子,爱不释手地摩挲着上面那一行行熟悉的字迹,却怎么都静不下心,“三郎”两个字塞满脑海。他恨不得立刻把谢则安压在身下,一遍一遍地彻底占有谢则安,这个念头逼得他快要发疯,不久前那次“望梅止渴”所带来的后果又让他不得不保持清醒。
他不能毁了三郎。
赵崇昭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把谢则安的折子来来回回地看了几遍。他已非吴下阿蒙,谢则安这折子又写得清晰明了,他很快明白了谢则安这么做的用意。
谢则安是想为他攒点能用的人。
赵崇昭带着折子去找徐君诚。
徐君诚这位太子太傅做得不轻松,教的四个学生都不是特别让人省心。秦如柳最为年长,原本是最不需要操心的,这两年却鬼迷心窍一般迷上了算术,对经史的兴趣少了,整天沉迷于做什么“统计”。秦老太师为此气得不轻,只差没打断他的腿不让他出门。燕凛更不用说,这家伙本来就志不在此,随着年纪渐长更是只看兵书和史书,别的东西瞧都不瞧一眼。
至于赵崇昭,反正他一向能惹事,徐君诚早习惯了。
归根到底,徐君诚最头疼的还是谢则安。谢则安鬼主意特别多,还管想不管干,很多东西都扔给他们去烦恼。眼看新印刷术弄出来了,字典做出来了,报纸也办得差不多了,徐君诚总算松了一口气。
这些东西当然是好的,正是因为它们实在太好了,所以在没有做完之前他的心一天到晚都悬着。好不容易不用惦记了,他当然一身轻松!
于是听到赵崇昭说“先生,三郎有个小想法”时,徐君诚暗暗吸了口冷气。
这小子又有什么“小想法”了?
赵崇昭细细地将谢则安要办学校的事告知徐君诚。
徐君诚早年也是到底下任职过的,闻言点点头说:“佐吏确实是真正干活的人,这些人里头不乏能人异士,殿下要是能借此机会把他们聚到一块听听他们的经验,肯定能更好地了解底下的事情。”
赵崇昭说:“那我们明儿就去和父皇说!”
赵崇昭正高兴着呢,忽听有人把门推开了,竟是赵英从外头走了进来。
赵英问道:“和我说什么?”
徐君诚和赵崇昭齐齐见礼,接着赵崇昭麻利地把谢则安那本折子递给了赵英,说道:“父皇,这是三郎写的,您看看能不能成!”
赵英入座,令徐君诚和赵崇昭也坐下,才接过折子看了起来。谢则安写东西向来简明直接,中心明确,赵英很快把它看完了,说道:“三郎这想法倒不错,就是不知道你们准备把这‘学校’设在哪?”
赵崇昭说:“三郎说他已经有地方了,改天再带我过去看!”他壮着胆子问,“父皇你和先生要一起去吗?”
赵英说:“也行,要是不远的话我就去。”他合起折子,“我也许久没出宫了。徐卿,明日一早我们一起去谢府,吓一吓三郎那小子。”
赵崇昭信心满满地夸口:“三郎胆子可大了,不会被你们吓着的!”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