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这些年住在高氏家里,自然比起其它儿媳来说,和高氏一家要熟一些,再加上夏康贵家境比起其它几个儿子来说要好些,余氏心里觉得以后老了怕是要靠着这个儿子了,所以自然就要偏心些,当然这些只是一部分的原因。
余氏稍年轻那会是和老头子夏大满是住在自己家里的茅草房里,他们两个人单独过着自己的日子,几个儿子一个月给的是三十文的养老钱,别的也没怎么管,这日子也过了好些年。
但后来有年冬天,天气特别冷,下了好多场雪,余氏两老的房子被雪给压垮了,他们两口子当时没地方住,本来按理是要住到夏富贵家里来的,因为夏富贵是长子,但是当时夏菲儿的娘死了没多久,家里不像样子,余氏两老实在不愿意住进来,而且夏菲儿家也没地方给他们住。
后来余氏和夏大满就把儿子们都叫来,说是要他们出钱盖房子,还说要盖就盖好些的,至少上面要盖瓦,下面几层要铺青砖,但如果要盖瓦铺青砖的话,这还是要些钱的,加上盖房子时候的人吃住,当时一人差不多要出一两多银子的,自然就没人肯出。
当时老三夏顺贵嘀咕这么一句话:“你们年纪都那么大了,盖个那么好的房子做啥,到时候你们老走了,那房子分给谁啊,而且还要这么多钱,如果这样,那干脆我家拨个房子给你住,把这些钱都给我吧,我不要这么多。一人给二钱银子就行,我家的房子给你住一辈子。”
夏顺贵其实本就是这么发一老骚,但没想到却被一旁的高氏给听进去了。其实他们家前不久盖了新房子,房子倒是有的,不过高氏才不会蠢的要这老两口去她家住,这爹娘又不是她家一个的。
但夏富贵提到钱,这又不一样了。因为他们家盖房子的时候钱不够,去娘家借了一两银子。这盖了房子没多久,一直也没还上,但是那阵娘家的弟弟弟媳却催着她要钱,说如果他们还不还,就要上门来要了,要不到,就要到他们家坐着吃住了。
高氏为这个愁死了。想着从哪里找钱还给他们就好,这夏顺贵的主意倒是个来钱的办法,她回到家里就和夏康贵商量,说是反正自己家新盖的房子也多,不如拨个房子给爹娘住,但是这房子不能白给他们住,另外的兄弟得出钱才行。也不要多,一人出三钱多银子就成。
夏康贵听了,其实当时心里是有些不同意的,他觉得自己爹娘自私自利,即使爹娘最疼他,但是他却不怎么愿意和他们一起住,而且娘是个多事的人,和几个媳妇都相处的不好,这如果以后住在一起,肯定会有好多事情的。
但高氏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爹娘还年轻,自己能做不少事情,一年有不少的收入,他们两口子肯定是用不完的,那么到老了肯定是要贴给其中一个儿子的,如果自己和他们住的近,那拿些钱自然是贴给自己家了。
而且如果按照娘说的,真要盖新房子。一人可要出一两银子,先别说这些银子家里也拿不出来,就算拿的出来,盖那么好的房子着实可惜了。而且夏顺贵也说的对,倒时这房子分都不好分的,总不能四兄弟把房子给拆了,一人搬些瓦回去吧。
但如果自己家给房子给他们住的话,这岂不是省了一两银子,而且自己还能在余氏两老人面前油嘴滑舌一番,说是自己想和他们两老一起住,以后养他们的老,孝顺他们,肯定能得些好处,不过是动动嘴巴,能有多难啊。
至于说娘难相处的事情,反正到了这里也是各住各的,各吃各的,井水不犯河水,如果余氏真是不安份,好歹这是自己家,到时候当家作主的是自己,不怕她刁难。
夏康贵听了之后,也仔细琢磨了一番,倒是觉得这个办法也行的通,他最担心的是自己娘和婆娘相处的不好,既然自己婆娘这样有把握,那就由得她去了,反正到时候有什么事情,这个也是婆娘自己提出来的,可怪不得他的。
不过他心里却是有另一个问题,就是刚婆娘说的要兄弟们一人给三钱银子这个钱该如何开口,而且兄弟也未必肯给的。
不过高氏当时听了,只是笑了笑,说只要夏康贵答应这个事情就行了,别的事情她自有办法。
夏康贵答应之后,高氏就去和余氏两老说这个事情了,高氏的嘴巴还是真甜的,说的什么自己家盖新房子肯定是要和老人一起住的,家里早就准备了两老人的房子,不然盖那么多房子做什么,只不过因为盖完房子没多久,这还没来得及说,反正当时是说的天花乱坠的,简直是让余氏两个听了心里甜的像吃了蜜一样,觉着有这样孝顺的儿子媳妇真是他们的福分。
而且这老人一旦年纪大了,总是想要儿孙围在身边的,那样老人才不会觉得孤单,也觉得儿子是看重自己的,当时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等二老答应之后,高氏就开始说钱的事情了,她当初是这样说的:“爹娘,我有个话不知道该不该说,这说的来,好像觉得我这人挺计较的,不说呢,我确实也没这个本事一个人顶着……”高氏说着就故意停住了。
余氏和夏大满当时就催着她快些说,看是怎么回事。
高氏满脸为难的开口:“是这样的,你看,爹娘搬到我们这里来住,房子我们倒是早就准备好了,但是房子里的东西都还没有呢,我想着你们那老房子都倒了,肯定里面的东西是不能用了,而且老房子的东西往新屋里搬也不吉利,这房子里总还是要添置东西的,既然这房子我们出了,这添置东西的钱是不是该几个兄长出呢?这钱也不多,就一两银子,他们一人出三钱另三十文就是,其余的我自己贴算了。”
高氏其实就是找个借口要钱,她知道如果直接说这个钱,那么几个兄长谁都不会同意,大家都会愿意给房子爹娘住,然后把这银子要了去的,她就故意说是添置东西的钱,但其实那里面的东西高氏早就打算好了,她打算就把旧屋里的东西给直接搬过去,然后让夏康贵给刷层油漆就是,到时看了也跟新的差不多,而且就算他们说不是新的,反正钱自己也拿了,他们也没办法。
所以高氏觉得自己这个要求是合情合理的,如果余氏不答应实在就对不住他们他们这对儿媳了,她知道这样说余氏两口子一定会答应的,果然余氏听了之后一口就答应了:“老四媳妇就说的这个事情啊,这不是应该的么,本来要他们出钱盖房子,一人可是要一两的,这可是少了好多呢,我明儿就去问他们要钱,要到立马给你们送来,你在家等着就是。”
高氏笑着连连点头,后来又加了句:“嗯,好叻,娘,不过娘,这可说好,这钱可不是我要的,我是为你们两口子住的舒服些才开口的。”
余氏第二日就把其它几个儿子叫到一起,跟他们说了这个事情,还直接问他们要钱,几兄弟听了当时是不同意的,但是余氏当时就发脾气了,她给了两个选择给他们选,一是一人出一两,给他们两老盖个新房子,二是谁不同意也行,那他们两老就住到那个人家里去,但是要和老四家一样的房子,而且房里的东西都要新的,不然就出钱,没的商量。
这事情也真是巧,那几天刚好夏富贵在外面赌钱还真是赢了不少,身上揣着有好几百文,他一直就不太想和余氏打交道,看到余氏说的没有商量的余地,他顺手就把三钱多银子给了余氏,他管余氏去哪里住,反正不去他家就是。
这夏富贵给了钱,其它两个人无法自然也得给钱了,哪怕是到处借凑,这钱都是要出的,没多久这一两银子就都收齐了,余氏就直接交给了高氏。
余氏两口子本就是个自私自利的主,除了老四之外,他们和其它几个儿子都不怎么亲,大家除了必要的一些事情,也不怎么和她经常走动,大家给了钱,也没怎么管,反正钱都给了,她是不是住进去也没人问。
余氏和夏大满心里是喜滋滋的搬去夏康贵家的,心想他们两老这一辈子还没住过这样好的房子呢,而且还有新家具,真是觉得老了享着儿子的福了。
但是当他们走到房子里的时候,心里凉了半截,给的房子是院子里最边上的一间,房子在西边,夏天热,冬天冷,而且房子还小的离谱,里面放了些东西,搭了个灶,小的两人站在里面都差点挪不开身,说的什么买新家具也都是半旧不新的,一看就知道是旧东西刷上的一层油漆。
余氏两老当时就火气大的要去找高氏算帐,但恰好高氏走来了,没进屋,在院子里就喊起了爹娘,高氏笑着说:“爹娘,对不住了,你看我们搬来没多久,这房子还有些没弄好,等过一阵钱宽裕了,到时候再在后面给你们建个锅屋,到时房子就不会这么小了啊。”
(天津)
余氏稍年轻那会是和老头子夏大满是住在自己家里的茅草房里,他们两个人单独过着自己的日子,几个儿子一个月给的是三十文的养老钱,别的也没怎么管,这日子也过了好些年。
但后来有年冬天,天气特别冷,下了好多场雪,余氏两老的房子被雪给压垮了,他们两口子当时没地方住,本来按理是要住到夏富贵家里来的,因为夏富贵是长子,但是当时夏菲儿的娘死了没多久,家里不像样子,余氏两老实在不愿意住进来,而且夏菲儿家也没地方给他们住。
后来余氏和夏大满就把儿子们都叫来,说是要他们出钱盖房子,还说要盖就盖好些的,至少上面要盖瓦,下面几层要铺青砖,但如果要盖瓦铺青砖的话,这还是要些钱的,加上盖房子时候的人吃住,当时一人差不多要出一两多银子的,自然就没人肯出。
当时老三夏顺贵嘀咕这么一句话:“你们年纪都那么大了,盖个那么好的房子做啥,到时候你们老走了,那房子分给谁啊,而且还要这么多钱,如果这样,那干脆我家拨个房子给你住,把这些钱都给我吧,我不要这么多。一人给二钱银子就行,我家的房子给你住一辈子。”
夏顺贵其实本就是这么发一老骚,但没想到却被一旁的高氏给听进去了。其实他们家前不久盖了新房子,房子倒是有的,不过高氏才不会蠢的要这老两口去她家住,这爹娘又不是她家一个的。
但夏富贵提到钱,这又不一样了。因为他们家盖房子的时候钱不够,去娘家借了一两银子。这盖了房子没多久,一直也没还上,但是那阵娘家的弟弟弟媳却催着她要钱,说如果他们还不还,就要上门来要了,要不到,就要到他们家坐着吃住了。
高氏为这个愁死了。想着从哪里找钱还给他们就好,这夏顺贵的主意倒是个来钱的办法,她回到家里就和夏康贵商量,说是反正自己家新盖的房子也多,不如拨个房子给爹娘住,但是这房子不能白给他们住,另外的兄弟得出钱才行。也不要多,一人出三钱多银子就成。
夏康贵听了,其实当时心里是有些不同意的,他觉得自己爹娘自私自利,即使爹娘最疼他,但是他却不怎么愿意和他们一起住,而且娘是个多事的人,和几个媳妇都相处的不好,这如果以后住在一起,肯定会有好多事情的。
但高氏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爹娘还年轻,自己能做不少事情,一年有不少的收入,他们两口子肯定是用不完的,那么到老了肯定是要贴给其中一个儿子的,如果自己和他们住的近,那拿些钱自然是贴给自己家了。
而且如果按照娘说的,真要盖新房子。一人可要出一两银子,先别说这些银子家里也拿不出来,就算拿的出来,盖那么好的房子着实可惜了。而且夏顺贵也说的对,倒时这房子分都不好分的,总不能四兄弟把房子给拆了,一人搬些瓦回去吧。
但如果自己家给房子给他们住的话,这岂不是省了一两银子,而且自己还能在余氏两老人面前油嘴滑舌一番,说是自己想和他们两老一起住,以后养他们的老,孝顺他们,肯定能得些好处,不过是动动嘴巴,能有多难啊。
至于说娘难相处的事情,反正到了这里也是各住各的,各吃各的,井水不犯河水,如果余氏真是不安份,好歹这是自己家,到时候当家作主的是自己,不怕她刁难。
夏康贵听了之后,也仔细琢磨了一番,倒是觉得这个办法也行的通,他最担心的是自己娘和婆娘相处的不好,既然自己婆娘这样有把握,那就由得她去了,反正到时候有什么事情,这个也是婆娘自己提出来的,可怪不得他的。
不过他心里却是有另一个问题,就是刚婆娘说的要兄弟们一人给三钱银子这个钱该如何开口,而且兄弟也未必肯给的。
不过高氏当时听了,只是笑了笑,说只要夏康贵答应这个事情就行了,别的事情她自有办法。
夏康贵答应之后,高氏就去和余氏两老说这个事情了,高氏的嘴巴还是真甜的,说的什么自己家盖新房子肯定是要和老人一起住的,家里早就准备了两老人的房子,不然盖那么多房子做什么,只不过因为盖完房子没多久,这还没来得及说,反正当时是说的天花乱坠的,简直是让余氏两个听了心里甜的像吃了蜜一样,觉着有这样孝顺的儿子媳妇真是他们的福分。
而且这老人一旦年纪大了,总是想要儿孙围在身边的,那样老人才不会觉得孤单,也觉得儿子是看重自己的,当时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等二老答应之后,高氏就开始说钱的事情了,她当初是这样说的:“爹娘,我有个话不知道该不该说,这说的来,好像觉得我这人挺计较的,不说呢,我确实也没这个本事一个人顶着……”高氏说着就故意停住了。
余氏和夏大满当时就催着她快些说,看是怎么回事。
高氏满脸为难的开口:“是这样的,你看,爹娘搬到我们这里来住,房子我们倒是早就准备好了,但是房子里的东西都还没有呢,我想着你们那老房子都倒了,肯定里面的东西是不能用了,而且老房子的东西往新屋里搬也不吉利,这房子里总还是要添置东西的,既然这房子我们出了,这添置东西的钱是不是该几个兄长出呢?这钱也不多,就一两银子,他们一人出三钱另三十文就是,其余的我自己贴算了。”
高氏其实就是找个借口要钱,她知道如果直接说这个钱,那么几个兄长谁都不会同意,大家都会愿意给房子爹娘住,然后把这银子要了去的,她就故意说是添置东西的钱,但其实那里面的东西高氏早就打算好了,她打算就把旧屋里的东西给直接搬过去,然后让夏康贵给刷层油漆就是,到时看了也跟新的差不多,而且就算他们说不是新的,反正钱自己也拿了,他们也没办法。
所以高氏觉得自己这个要求是合情合理的,如果余氏不答应实在就对不住他们他们这对儿媳了,她知道这样说余氏两口子一定会答应的,果然余氏听了之后一口就答应了:“老四媳妇就说的这个事情啊,这不是应该的么,本来要他们出钱盖房子,一人可是要一两的,这可是少了好多呢,我明儿就去问他们要钱,要到立马给你们送来,你在家等着就是。”
高氏笑着连连点头,后来又加了句:“嗯,好叻,娘,不过娘,这可说好,这钱可不是我要的,我是为你们两口子住的舒服些才开口的。”
余氏第二日就把其它几个儿子叫到一起,跟他们说了这个事情,还直接问他们要钱,几兄弟听了当时是不同意的,但是余氏当时就发脾气了,她给了两个选择给他们选,一是一人出一两,给他们两老盖个新房子,二是谁不同意也行,那他们两老就住到那个人家里去,但是要和老四家一样的房子,而且房里的东西都要新的,不然就出钱,没的商量。
这事情也真是巧,那几天刚好夏富贵在外面赌钱还真是赢了不少,身上揣着有好几百文,他一直就不太想和余氏打交道,看到余氏说的没有商量的余地,他顺手就把三钱多银子给了余氏,他管余氏去哪里住,反正不去他家就是。
这夏富贵给了钱,其它两个人无法自然也得给钱了,哪怕是到处借凑,这钱都是要出的,没多久这一两银子就都收齐了,余氏就直接交给了高氏。
余氏两口子本就是个自私自利的主,除了老四之外,他们和其它几个儿子都不怎么亲,大家除了必要的一些事情,也不怎么和她经常走动,大家给了钱,也没怎么管,反正钱都给了,她是不是住进去也没人问。
余氏和夏大满心里是喜滋滋的搬去夏康贵家的,心想他们两老这一辈子还没住过这样好的房子呢,而且还有新家具,真是觉得老了享着儿子的福了。
但是当他们走到房子里的时候,心里凉了半截,给的房子是院子里最边上的一间,房子在西边,夏天热,冬天冷,而且房子还小的离谱,里面放了些东西,搭了个灶,小的两人站在里面都差点挪不开身,说的什么买新家具也都是半旧不新的,一看就知道是旧东西刷上的一层油漆。
余氏两老当时就火气大的要去找高氏算帐,但恰好高氏走来了,没进屋,在院子里就喊起了爹娘,高氏笑着说:“爹娘,对不住了,你看我们搬来没多久,这房子还有些没弄好,等过一阵钱宽裕了,到时候再在后面给你们建个锅屋,到时房子就不会这么小了啊。”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