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长安各大街的行人迅速减少,一盏盏明亮的灯光约、笑语欢声,家人年年岁岁在今日团聚。
李林甫的子嗣众多,女婿成群,今年李府的团聚也是格外热闹,府内府外都挂满了灯笼,亮如白昼,几个大厅里笑语喧阗,孩童们往来奔跑,在新年,他们永远是最快乐的,穿着簇新的衣服,一群群结伴拜求压岁钱,围着某个叔叔伯伯磕一个头,得一个小银锞子,大家一哄而散,又去寻找下一个目标。
李林甫坐在内厅,他穿着月白色长衫,没有戴帽子,只用平帻束发,他气色红润,但细看之下,这红润竟是涂的一层油彩,两名侍女在他身后扶持着他,虚弱的身子和暗淡无泽的眼瞳透露出这位大唐宰相已经到了日暮西山、油尽灯枯的境地。
李林甫斜躺在一把高背滕椅上,不停吃力喘气,喘息中带着阵阵嘶声,他透过珠帘默默地看着、听着孩子们在外面奔跑、嬉笑,或许人只有到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时,才蓦然发现家和亲情才是最珍贵、最让他难以割舍的东西,权力和财富如云烟散灭,在他的回忆中竟无一丝涟漪,此刻,他的脑海里在回忆着每一个孩子的出生和成长,回去过去岁月的点点滴滴。
自己命已不久,但必须在走之前给这个家族留下点什么,‘平安!’这就是李林甫几个月来一直在殚心竭虑考虑的事情。
李献忠叛逃对李林甫并非是最致命的打击,它只是压弯骆驼脊背的最后一根稻草,李隆基任杨国忠为益州长史才是让李林甫看到末日的一击。
不历州县不得为台省,杨国忠以吏部侍郎的身份兼任益州长史,这就是说,当他回来之日便是自己宰相生涯的结束。
成功固然可喜,但失败也未必可怕,怕的是一败涂地。若失败已不可避免。那选择一个最恰当地时机出手,将损失降到最低,这就是李林甫多年地从政学到的唯一经验。
李林甫略略抬头,打量着与他同桌的子婿们,长子李岫为将作监卿、次子李崿为司储郎中、三子李屿为太常少卿,还有女婿张博济为扬州刺史,女婿郑平为户部郎中,他最疼爱的八子李银为绥州长史,这些都是他家族的中坚。只要保住他们,他的家族就能永远昌盛下去。
最后李林甫的目光停在了李银身上,他们一家是早晨刚到,也是全家回来得最晚的一子,但到现在他还没有向自己请安,连他入席也是自己派人去找来。
这时,李银也正好看过来。他与父亲目光一碰,立刻惊慌失措地低下了头、满脸通红,他的失态怎么能瞒得过李林甫地眼睛,李林甫心中暗暗惊异。他轻轻咳嗽一声,示意自己要去‘更衣’,两个侍女立刻将他扶起,离他最近的长子李岫也伸手来扶,李林甫推开他的手,一指李银。要他来扶持自己。
“老爷子叫你呢!”坐在李银身边的张博济推了推他,李银心中暗暗一叹,上前扶住李林甫道:“父亲,让孩儿扶你去。”
话音刚落,李林甫便牢牢抓住了他的手腕,不容他再借故离去,一直进了内书房,李林甫将侍女喝退了。才坐到他那张最心爱的古旧藤椅上。
“你说吧!究竟有什么事情瞒着为父?”
李银慢慢跪在父亲膝前,泪水从他的眼里汹涌而出。很快,他便泣不成声,呜咽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林甫轻轻抚摩他地头,笑道:“别哭了,我们家到现在还有什么苦难不能承受呢?你说吧!难道你做了什么大逆不道之事?”
“孩儿、孩儿本来已经拿到父亲与李献忠的通信,可是又丢了!”李银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什么!”肃,“是什么时候的事?”
“是.生在昨日,可他却怎么也说不出口,“是两个月前,孩儿拿到信件,可当天晚上就没了。”
“不!不是.
李林甫缓缓地摇了摇头,二个月前之事,绝不会到今天才说,他凝视着儿子地眼睛,暗淡的目光依然威严,“事情既然已经发生,我就不会再怪你,但你一定要说实话,事关全家人的性命,你不得有半点隐瞒。”
“就在昨夜,事情发生在咸阳。”李银再不敢隐瞒,低低声音道。
李林甫无力地躺倒在藤椅里,他拼命地张嘴呼吸,仿佛一条失水的鱼,李银慌了手脚,他正要回头喊人,但李林甫却一把抓住他的手,让他不要叫喊,又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平静下来,突发的情况打乱了他地计划,原本打算撑到四月,将家人都安置好了再主动请退,现在证据已经被别人抓住,不管是谁,他都无法再撑下去。
他摆了摆手,吃力地对李银说道:“你去吧!让为父好好想一想。”
“
李银起身刚要走,忽然,奔跑的脚步声在门外响起,乎冲了进来,他的脸上异常激动,手指着外间结结巴巴道:“父亲!皇上来、来了!”
李林甫霍地站起,随即又颓然坐下,他万万没有想到,李隆基竟如此绝情,让他的相国当不过天宝十年。
‘也罢,或许这是最好的结局吧!’屉里取出一函,这是他早已准备好的告退书.
“臣李林甫叩见皇帝陛下!”李林甫在儿子的搀扶下颤巍巍向李隆基跪倒,此时他已经洗去面庞油彩,脸色惨白得无一丝血色,身子骨瘦如柴,就仿佛一件衣服直接套在骨架上。
“相国快快免礼!”李隆基不住地打量着这位和自己几乎同岁的老人,他心中异常震惊,才一个多月未见,他竟然衰弱到了这种程度。简直就是油尽灯枯。
李隆基将目光移开。扫视一眼跪了满地地男女老幼,对李林甫笑道:“晚年能得儿孙满堂,对我们这些老人也就是最大的福气,由此可见,相国也是个有福之人。”
李林甫在儿子地扶持下缓缓站起身,他叹了口气道:“陛下说得不错,老臣也是到现在才慢慢体会到过去与家人呆得时间太少了。”
说到此,他忽然推开两个儿子,‘扑通’一声再一次跪倒在李隆基面前。老泪纵横道:“陛下,老臣可能时日已无多,愿向陛下乞骸骨,让老臣最后能享受几日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
说到此,李林甫从儿子手上接过告退,举过头顶,递给李隆基。
李隆基默默地看着李林甫。虽然他将倒相之事交给杨国忠,但杨国忠的表现实在让他失望,为了防止天宝八年地翻盘事件重演,他决定亲自出马。逼退李林甫,他今晚来就是打算在新年前夜与李林甫达成妥协,不让他有机会在新年休朝期间串联官员、寻找翻盘地契机。
但李林甫的突然表态却出乎他的意料,事情就是这么微妙,李林甫知道书信已失窃,但并不知道书信其实尚未到李隆基的手上。而李隆基欲逼退李林甫,却不知道杨国忠已经从安禄山那里得到了证据。
或许这就是杨国忠与李林甫的差距,李林甫一旦听说书信失窃,他便当即立断、主动提出退仕,而杨国忠拿到证据后却迟迟不通知李隆基,使李隆基失去了先机,最后白白便宜了李林甫,否则。李林甫哪里可能全身而退!
虽然不知李林甫的用意,但他肯主动退仕。让局势能波澜不惊地过度,这是最好不过之事,从天宝八年一直等到天宝十年,李隆基已经耗尽了耐心,他不想将事情再拖到天宝十一年。
“此事让朕再想想!”李隆基嘴上虽这样说,但他却接过了李林甫的告退书.
一个时辰后,禁中发出了一份令举国震惊的诏书,皇上接受了右相李林甫的辞呈,免去其中书令、吏部尚书、安西大都护等一切实职,并加封其为太师、晋国公、食邑武功县一千户。
同时下发诏书,升兵部尚书杨国忠为右相中书令兼吏部尚书;升户部侍郎韦见素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今夜李清地府里也是***通明,虽然他没有李林甫那样的妻妾成群、子女众多,但热闹之处并不亚于相国府,全府一百余号下人以及三百亲卫,无论尊卑每人都得到了夫人五十贯的特殊赏钱,自然皆大欢喜,家在长安的可以回家团聚,无法回家的则在管家的带领在外面犹自热闹,大厅里、院子里摆满了桌子,桌上是肉山酒海,留有寸许长黑毛的水晶蹄膀、碗大地粉蒸狮子头,一尺长的红烧青鱼,尤其是御赐的兰陵贵妃酒更是让每一个下人都大开的眼界。
李清和妻女们坐在暖阁里,一张偌大地胡床上放一张小桌子,上面摆满了精致的小菜,众人环坐在旁,李清懒洋洋地靠在软褥上,显得神态疲倦,这也难怪,他整个下午都轮番陪着妻子们在各自的房间里度过,这可比跑马拉松还甚。
女儿李庭月紧紧地依偎在爹爹的怀里,不时低头翻看爹爹送她的礼物,各式头饰挂件,上面均镶着名贵的宝石,有一颗胸坠是吐火罗叶护送地赤红金刚石,大小如鸽卵,璀璨夺目、价值连城。
帘儿坐在右首边上,手里抱着二岁多的儿子,小男孩从早上醒来到现在,一刻也没有安静过,他手里抓满了各种菜肴,正使劲地揉捏,小雨刚刚将它夺下来,他便张嘴大哭,众人无奈,也只能由他去了。
帘儿似乎有些不满丈夫送给女儿这么昂贵的东西,可又不想扫了丈夫的兴,只得摇摇头从李庭月手上取过金刚石,递给坐在下首的李惊雁道:“你是行家,你看看这东西值多少钱?”
李惊雁接过仔细地察看半天,叹道:“这颗金刚石叫烈焰,我曾见过另一
泽和纯净度皆远不如它。还卖到一万八千贯。你说它钱?”
“李郎,你听到没有,你怎么能把这么昂贵的东西给孩子!”
李清只微微一笑,佯做没听见,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他才不管值多少钱,只要女儿喜欢,就是天上的月亮他也会命人去摘下来。
帘儿见丈夫装聋作哑,便从李惊雁手上接过金刚石。准备收起来,这时她儿子却看见了,他被金刚石的光彩所吸引,便丢了手中地菜,张开小手便来夺,嘴里还叫嚷着:‘给我,我要要!’
帘儿手一闪。他抓了个空,小嘴撇了撇,忽然惊天动地大哭起来,李清呵呵一笑。随手接过金刚石,又从桌上捡起一只鸽卵,背在身后将皮捏掉,金刚石在孩子眼前一晃,笑道:“爹爹给你变个戏法!让它变变颜色。”
三下两下,赤红色金刚石消失。手掌上出现一只瓷白色的鸽卵,递给他道:“就是这个了,你要不要?”
小男孩抓过鸽卵,用劲将它捏成碎末,咯咯地笑了起来,李清这才如释重负,偷偷将金刚石塞给女儿,小声道:“拿好了。别让人再骗走了。”
几个女人见他如此溺爱女儿,都一齐苦笑着叹气道:“李郎。你这样不行地!”
李清端起酒杯哈哈一笑,“有什么行不行,一颗石头罢了,来!你们一个个来敬我酒。”.
月渐渐高了,皎洁地月色下.整个长安都沉浸在合家团圆的除夕夜里,大街上空荡荡,就连无家可归的乞丐也寻找一个背风处,躲着自饮几口酒。
就在这时,一辆马车在十几个宫廷侍卫的保护下驶进了宣义坊的大门,速度放慢,仿佛是要所有人都看见它的存在,确实,不少窗户都轻轻推开一条缝,随即又关上,马车停在李清的府前,从车里下来一个宦官模样的老者,他身后跟一个小太监,打着灯笼,橘红色的光芒里映出一个清晰地‘高’字,这位老者自然就是高力士了,他受李隆基之命,来向李清宣读圣旨,高力士慢慢走上台阶,站了好一会儿,才命手下上去叫门,这样一来,对面杨国忠府上之人便看得清清楚楚,早有专门监视李清府上之人飞跑去向杨国忠报信,高力士除夕夜访李清。
高力士背着手站在台阶前,眼斜望着杨国忠府微微冷笑,就在刚才他从兴庆宫出来时,李隆基已经下了诏书,封杨国忠为右相、中书令,宣旨之人是鱼朝恩,想必已经出宫,正在来的路上,杨国忠得志,他必然会提拔心腹、打击异己,为了不让李清遭受到不必要的损失,高力士决定向杨国忠亮出自己的立场,使他行事有所顾忌。
‘吱嘎嘎!’大门开了,满面酡红的李清从府里快步走出,向高力士躬身长施一礼,“多年未见,大将军可好?”
高力士笑着摆了摆手,“你才是真正的大将军,李使君还是叫我高翁吧!我听着也顺耳。”
“那恭敬就不如从命了。”李清一挥手,摆出个请的姿势,“高翁请进!”
高力士背着手走进大门,他却没有往里走,而是转身走到一块靠院墙地空地上,这里已经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箱子,足有二百多个。
他看着这些箱子笑道:“李使君回一趟家就发一笔大财啊!”
李清亦呵呵笑道:“大家心意难却,只得收下了,这些钱财我准备用来招募失地流民西迁大宛。”
“西迁大宛,你好大的手笔!”
高力士从心底感叹一声,他见左右无人,便低声道:“西迁之事你做得有点冒险了,须低调一点,否则容易被人弹劾!”
李清轻轻点了点头,也低声道:“那皇上对此事的态度如何?”
“你很幸运,此事皇上是支持你地。”
高力士忽然从袖子里抽出一卷黄麻诏书,高声道:“李清接旨!”
李清慌忙跪倒在地,“臣李清接旨!”
“安西节度使李清,约束西域诸国有功,使我上国威信日重,朕深为嘉许,特加封安西副都护、安西节度使李清为安西大都护,安西、北庭军政诸事皆受其节制,望卿时刻勤勉自律、谨慎为官,不辜负朕的期望。钦此!”
“臣遵旨!”李清拜了一拜,恭恭敬敬接过圣旨,安西大都护一直是李林甫遥领,现在却封给了自己,李清沉吟了片刻,他忽然问道:“高翁,可是李相国罢相了?”
高力士缓缓地点了点头,“今夜发生了很多大事,明日将震惊全国。”
李林甫的子嗣众多,女婿成群,今年李府的团聚也是格外热闹,府内府外都挂满了灯笼,亮如白昼,几个大厅里笑语喧阗,孩童们往来奔跑,在新年,他们永远是最快乐的,穿着簇新的衣服,一群群结伴拜求压岁钱,围着某个叔叔伯伯磕一个头,得一个小银锞子,大家一哄而散,又去寻找下一个目标。
李林甫坐在内厅,他穿着月白色长衫,没有戴帽子,只用平帻束发,他气色红润,但细看之下,这红润竟是涂的一层油彩,两名侍女在他身后扶持着他,虚弱的身子和暗淡无泽的眼瞳透露出这位大唐宰相已经到了日暮西山、油尽灯枯的境地。
李林甫斜躺在一把高背滕椅上,不停吃力喘气,喘息中带着阵阵嘶声,他透过珠帘默默地看着、听着孩子们在外面奔跑、嬉笑,或许人只有到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时,才蓦然发现家和亲情才是最珍贵、最让他难以割舍的东西,权力和财富如云烟散灭,在他的回忆中竟无一丝涟漪,此刻,他的脑海里在回忆着每一个孩子的出生和成长,回去过去岁月的点点滴滴。
自己命已不久,但必须在走之前给这个家族留下点什么,‘平安!’这就是李林甫几个月来一直在殚心竭虑考虑的事情。
李献忠叛逃对李林甫并非是最致命的打击,它只是压弯骆驼脊背的最后一根稻草,李隆基任杨国忠为益州长史才是让李林甫看到末日的一击。
不历州县不得为台省,杨国忠以吏部侍郎的身份兼任益州长史,这就是说,当他回来之日便是自己宰相生涯的结束。
成功固然可喜,但失败也未必可怕,怕的是一败涂地。若失败已不可避免。那选择一个最恰当地时机出手,将损失降到最低,这就是李林甫多年地从政学到的唯一经验。
李林甫略略抬头,打量着与他同桌的子婿们,长子李岫为将作监卿、次子李崿为司储郎中、三子李屿为太常少卿,还有女婿张博济为扬州刺史,女婿郑平为户部郎中,他最疼爱的八子李银为绥州长史,这些都是他家族的中坚。只要保住他们,他的家族就能永远昌盛下去。
最后李林甫的目光停在了李银身上,他们一家是早晨刚到,也是全家回来得最晚的一子,但到现在他还没有向自己请安,连他入席也是自己派人去找来。
这时,李银也正好看过来。他与父亲目光一碰,立刻惊慌失措地低下了头、满脸通红,他的失态怎么能瞒得过李林甫地眼睛,李林甫心中暗暗惊异。他轻轻咳嗽一声,示意自己要去‘更衣’,两个侍女立刻将他扶起,离他最近的长子李岫也伸手来扶,李林甫推开他的手,一指李银。要他来扶持自己。
“老爷子叫你呢!”坐在李银身边的张博济推了推他,李银心中暗暗一叹,上前扶住李林甫道:“父亲,让孩儿扶你去。”
话音刚落,李林甫便牢牢抓住了他的手腕,不容他再借故离去,一直进了内书房,李林甫将侍女喝退了。才坐到他那张最心爱的古旧藤椅上。
“你说吧!究竟有什么事情瞒着为父?”
李银慢慢跪在父亲膝前,泪水从他的眼里汹涌而出。很快,他便泣不成声,呜咽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林甫轻轻抚摩他地头,笑道:“别哭了,我们家到现在还有什么苦难不能承受呢?你说吧!难道你做了什么大逆不道之事?”
“孩儿、孩儿本来已经拿到父亲与李献忠的通信,可是又丢了!”李银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什么!”肃,“是什么时候的事?”
“是.生在昨日,可他却怎么也说不出口,“是两个月前,孩儿拿到信件,可当天晚上就没了。”
“不!不是.
李林甫缓缓地摇了摇头,二个月前之事,绝不会到今天才说,他凝视着儿子地眼睛,暗淡的目光依然威严,“事情既然已经发生,我就不会再怪你,但你一定要说实话,事关全家人的性命,你不得有半点隐瞒。”
“就在昨夜,事情发生在咸阳。”李银再不敢隐瞒,低低声音道。
李林甫无力地躺倒在藤椅里,他拼命地张嘴呼吸,仿佛一条失水的鱼,李银慌了手脚,他正要回头喊人,但李林甫却一把抓住他的手,让他不要叫喊,又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平静下来,突发的情况打乱了他地计划,原本打算撑到四月,将家人都安置好了再主动请退,现在证据已经被别人抓住,不管是谁,他都无法再撑下去。
他摆了摆手,吃力地对李银说道:“你去吧!让为父好好想一想。”
“
李银起身刚要走,忽然,奔跑的脚步声在门外响起,乎冲了进来,他的脸上异常激动,手指着外间结结巴巴道:“父亲!皇上来、来了!”
李林甫霍地站起,随即又颓然坐下,他万万没有想到,李隆基竟如此绝情,让他的相国当不过天宝十年。
‘也罢,或许这是最好的结局吧!’屉里取出一函,这是他早已准备好的告退书.
“臣李林甫叩见皇帝陛下!”李林甫在儿子的搀扶下颤巍巍向李隆基跪倒,此时他已经洗去面庞油彩,脸色惨白得无一丝血色,身子骨瘦如柴,就仿佛一件衣服直接套在骨架上。
“相国快快免礼!”李隆基不住地打量着这位和自己几乎同岁的老人,他心中异常震惊,才一个多月未见,他竟然衰弱到了这种程度。简直就是油尽灯枯。
李隆基将目光移开。扫视一眼跪了满地地男女老幼,对李林甫笑道:“晚年能得儿孙满堂,对我们这些老人也就是最大的福气,由此可见,相国也是个有福之人。”
李林甫在儿子地扶持下缓缓站起身,他叹了口气道:“陛下说得不错,老臣也是到现在才慢慢体会到过去与家人呆得时间太少了。”
说到此,他忽然推开两个儿子,‘扑通’一声再一次跪倒在李隆基面前。老泪纵横道:“陛下,老臣可能时日已无多,愿向陛下乞骸骨,让老臣最后能享受几日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
说到此,李林甫从儿子手上接过告退,举过头顶,递给李隆基。
李隆基默默地看着李林甫。虽然他将倒相之事交给杨国忠,但杨国忠的表现实在让他失望,为了防止天宝八年地翻盘事件重演,他决定亲自出马。逼退李林甫,他今晚来就是打算在新年前夜与李林甫达成妥协,不让他有机会在新年休朝期间串联官员、寻找翻盘地契机。
但李林甫的突然表态却出乎他的意料,事情就是这么微妙,李林甫知道书信已失窃,但并不知道书信其实尚未到李隆基的手上。而李隆基欲逼退李林甫,却不知道杨国忠已经从安禄山那里得到了证据。
或许这就是杨国忠与李林甫的差距,李林甫一旦听说书信失窃,他便当即立断、主动提出退仕,而杨国忠拿到证据后却迟迟不通知李隆基,使李隆基失去了先机,最后白白便宜了李林甫,否则。李林甫哪里可能全身而退!
虽然不知李林甫的用意,但他肯主动退仕。让局势能波澜不惊地过度,这是最好不过之事,从天宝八年一直等到天宝十年,李隆基已经耗尽了耐心,他不想将事情再拖到天宝十一年。
“此事让朕再想想!”李隆基嘴上虽这样说,但他却接过了李林甫的告退书.
一个时辰后,禁中发出了一份令举国震惊的诏书,皇上接受了右相李林甫的辞呈,免去其中书令、吏部尚书、安西大都护等一切实职,并加封其为太师、晋国公、食邑武功县一千户。
同时下发诏书,升兵部尚书杨国忠为右相中书令兼吏部尚书;升户部侍郎韦见素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今夜李清地府里也是***通明,虽然他没有李林甫那样的妻妾成群、子女众多,但热闹之处并不亚于相国府,全府一百余号下人以及三百亲卫,无论尊卑每人都得到了夫人五十贯的特殊赏钱,自然皆大欢喜,家在长安的可以回家团聚,无法回家的则在管家的带领在外面犹自热闹,大厅里、院子里摆满了桌子,桌上是肉山酒海,留有寸许长黑毛的水晶蹄膀、碗大地粉蒸狮子头,一尺长的红烧青鱼,尤其是御赐的兰陵贵妃酒更是让每一个下人都大开的眼界。
李清和妻女们坐在暖阁里,一张偌大地胡床上放一张小桌子,上面摆满了精致的小菜,众人环坐在旁,李清懒洋洋地靠在软褥上,显得神态疲倦,这也难怪,他整个下午都轮番陪着妻子们在各自的房间里度过,这可比跑马拉松还甚。
女儿李庭月紧紧地依偎在爹爹的怀里,不时低头翻看爹爹送她的礼物,各式头饰挂件,上面均镶着名贵的宝石,有一颗胸坠是吐火罗叶护送地赤红金刚石,大小如鸽卵,璀璨夺目、价值连城。
帘儿坐在右首边上,手里抱着二岁多的儿子,小男孩从早上醒来到现在,一刻也没有安静过,他手里抓满了各种菜肴,正使劲地揉捏,小雨刚刚将它夺下来,他便张嘴大哭,众人无奈,也只能由他去了。
帘儿似乎有些不满丈夫送给女儿这么昂贵的东西,可又不想扫了丈夫的兴,只得摇摇头从李庭月手上取过金刚石,递给坐在下首的李惊雁道:“你是行家,你看看这东西值多少钱?”
李惊雁接过仔细地察看半天,叹道:“这颗金刚石叫烈焰,我曾见过另一
泽和纯净度皆远不如它。还卖到一万八千贯。你说它钱?”
“李郎,你听到没有,你怎么能把这么昂贵的东西给孩子!”
李清只微微一笑,佯做没听见,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他才不管值多少钱,只要女儿喜欢,就是天上的月亮他也会命人去摘下来。
帘儿见丈夫装聋作哑,便从李惊雁手上接过金刚石。准备收起来,这时她儿子却看见了,他被金刚石的光彩所吸引,便丢了手中地菜,张开小手便来夺,嘴里还叫嚷着:‘给我,我要要!’
帘儿手一闪。他抓了个空,小嘴撇了撇,忽然惊天动地大哭起来,李清呵呵一笑。随手接过金刚石,又从桌上捡起一只鸽卵,背在身后将皮捏掉,金刚石在孩子眼前一晃,笑道:“爹爹给你变个戏法!让它变变颜色。”
三下两下,赤红色金刚石消失。手掌上出现一只瓷白色的鸽卵,递给他道:“就是这个了,你要不要?”
小男孩抓过鸽卵,用劲将它捏成碎末,咯咯地笑了起来,李清这才如释重负,偷偷将金刚石塞给女儿,小声道:“拿好了。别让人再骗走了。”
几个女人见他如此溺爱女儿,都一齐苦笑着叹气道:“李郎。你这样不行地!”
李清端起酒杯哈哈一笑,“有什么行不行,一颗石头罢了,来!你们一个个来敬我酒。”.
月渐渐高了,皎洁地月色下.整个长安都沉浸在合家团圆的除夕夜里,大街上空荡荡,就连无家可归的乞丐也寻找一个背风处,躲着自饮几口酒。
就在这时,一辆马车在十几个宫廷侍卫的保护下驶进了宣义坊的大门,速度放慢,仿佛是要所有人都看见它的存在,确实,不少窗户都轻轻推开一条缝,随即又关上,马车停在李清的府前,从车里下来一个宦官模样的老者,他身后跟一个小太监,打着灯笼,橘红色的光芒里映出一个清晰地‘高’字,这位老者自然就是高力士了,他受李隆基之命,来向李清宣读圣旨,高力士慢慢走上台阶,站了好一会儿,才命手下上去叫门,这样一来,对面杨国忠府上之人便看得清清楚楚,早有专门监视李清府上之人飞跑去向杨国忠报信,高力士除夕夜访李清。
高力士背着手站在台阶前,眼斜望着杨国忠府微微冷笑,就在刚才他从兴庆宫出来时,李隆基已经下了诏书,封杨国忠为右相、中书令,宣旨之人是鱼朝恩,想必已经出宫,正在来的路上,杨国忠得志,他必然会提拔心腹、打击异己,为了不让李清遭受到不必要的损失,高力士决定向杨国忠亮出自己的立场,使他行事有所顾忌。
‘吱嘎嘎!’大门开了,满面酡红的李清从府里快步走出,向高力士躬身长施一礼,“多年未见,大将军可好?”
高力士笑着摆了摆手,“你才是真正的大将军,李使君还是叫我高翁吧!我听着也顺耳。”
“那恭敬就不如从命了。”李清一挥手,摆出个请的姿势,“高翁请进!”
高力士背着手走进大门,他却没有往里走,而是转身走到一块靠院墙地空地上,这里已经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箱子,足有二百多个。
他看着这些箱子笑道:“李使君回一趟家就发一笔大财啊!”
李清亦呵呵笑道:“大家心意难却,只得收下了,这些钱财我准备用来招募失地流民西迁大宛。”
“西迁大宛,你好大的手笔!”
高力士从心底感叹一声,他见左右无人,便低声道:“西迁之事你做得有点冒险了,须低调一点,否则容易被人弹劾!”
李清轻轻点了点头,也低声道:“那皇上对此事的态度如何?”
“你很幸运,此事皇上是支持你地。”
高力士忽然从袖子里抽出一卷黄麻诏书,高声道:“李清接旨!”
李清慌忙跪倒在地,“臣李清接旨!”
“安西节度使李清,约束西域诸国有功,使我上国威信日重,朕深为嘉许,特加封安西副都护、安西节度使李清为安西大都护,安西、北庭军政诸事皆受其节制,望卿时刻勤勉自律、谨慎为官,不辜负朕的期望。钦此!”
“臣遵旨!”李清拜了一拜,恭恭敬敬接过圣旨,安西大都护一直是李林甫遥领,现在却封给了自己,李清沉吟了片刻,他忽然问道:“高翁,可是李相国罢相了?”
高力士缓缓地点了点头,“今夜发生了很多大事,明日将震惊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