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自己这个老爹,陈瑀那记忆最为深刻的便是他那唯利是图的商人本质,什么道德仁义在陈大富眼中就是个屁,自己这个老爹做事,若是没有利您就别指望。
说起来也嘲讽,他起家不是靠着别人,而是靠着自己的儿子,要说陈家在钱塘起家,也就是这三四年的事,为什么说陈家起家是陈瑀的功劳呢?
四年前,陈老爹还在倒腾一些兽皮玩意,这家伙和纺织那是八竿子打不着边儿的,有一次陈老爹带着陈瑀去给钱塘县商社会长送供给,这种兽皮别的不行,做冬衣那还是很受欢迎的。
这商社也就是一些商人自发组织的一种民间组织,其宗旨也便是讨论下一些市场上的动态,以及维护一些本就微薄的市场资源,再有便是逢祭祀社稷、天地、水河、丰收的时候捐献一点小钱。
穷了报复社会,富了报答社会,他们抱着的可能也就是这个崇高的心态。
商社会长姓房,据说小时候家徒四壁,这种状况可以追述到他上三代以前,穷了之后第一目标便是吃饭,便也没有闲工夫研究什么圣贤不圣贤的事,没有文化,这名字也就胡乱起了,于是他爹便联想着太祖爷,给他起了个房八的名字。
房八,砀山县人,是房主簙的老乡,十年前跟房主簙来到钱塘县,但奇怪的是,却和房主簙来往很不频繁,甚至形同陌路,不过不知怎的,房八来了钱塘县之后,简直可以用一帆风顺来形容。
若要说现在哪个行当好,牙行、典当行,但是这两个行业是为商业行当中所不耻的,这牙行,说白了就是中介,这种人心黑的连死人的钱都敢赚,别指望好到哪里去。还有一个典当也是一样,时下有个流行语叫“九出十三归”,放在后世,那就是高利贷,为此倾家荡产的不在少数。
还有一个十分正当,也是时下商人最为趋之若鹜的行当,便是纺织,纺织最为出名的是苏州和杭州,是为海内之冠,且已经在苏杭部分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现象。
这三个大的商业行当房八都有涉猎,而且越做越大,不久便在钱塘站稳了脚,不知是凭着自己的本事,还是其他的法子,房八的生意越来越好,经过短短的三年,便已成了钱塘县经商的龙头,之后的一年,不知是谁给出的主意,他拉拢了当地大部分的商人,组成了这个钱塘商会,自己便当仁不让的任了会长。
四年前,陈瑀十四岁,那个时候的陈瑀已经出的唇红齿白,相貌堂堂,而且彬彬有理,说话间满口之乎者也,让房沐一眼便相中了。
这房沐便是房八,商人是比较迷信的,房八发达后便找了个阴阳先生算命,那个阴阳先生在给房八算过生辰八字后测得房八五行缺水和木,得知之后,房八便找了县里的秀才给重新改了个名,于是改了房沐这个名字。
房沐之所以相中陈瑀,主要还是看出了陈瑀的价值,于是便硬生生的和陈大富结为了亲家。
这一来二回之后,陈家便做起了丝绸的生意,并且越做越好,名声已经在整个杭州府传了开来。
所以说陈家的发迹和陈瑀是分不开的。
却也不知怎的,陈老爹发迹之后没有一点点爆发富的样子,反而日子过的也很是清淡,爱财如命,典型的一副穷人家的心态。
上次丢了自己的玉板子,陈老爹三天都茶不思饭不香,所以这次见陈瑀带人回来,当即便警惕起来。
陈瑀拉过自己的老爹,小声的在陈大富耳边说道:“爹,这次可不是上次,这家伙是个官身。”
陈老爹听了陈瑀这话,吓了一个哆嗦,想高声呵斥陈瑀,回头看了看那正在微笑的朱寿,于是又忍了下去,只得小声对陈瑀说道:“你这小犊子,平日里见你一心攻读圣贤书,你老爹我不知偷笑了多少回,可是你近日为何总是要出门惹麻烦?上次带回来的地痞我且不说了,丢点儿东西你老爹还是丢的起的……”
“我看不怎么像。”陈瑀插话道。
“混账!”陈大富小声道:“钱都是身外物,可你这招惹了官家,你这让我如何是好?我这点家底迟早要被你败光!”
“您看看,您刚还说您不在乎钱,钱是身外物。”陈瑀委屈的道。
“闭嘴,我们现在不是说钱的事儿,这两个家伙来干嘛的?你可是又得罪了什么人?他们要赔偿还是怎的?你不久要考院试,什么事都不能去衙门影响了声名,他们要多少钱……你老爹都给!”陈大富牙齿咬的滋滋响,看那神态,恨不得吃了陈瑀。
太祖爷有定:“府州县生员,若有大事于己家者,许父、兄、弟、侄具状官辨析,非大事,含情忍性,毋轻至于公门。”
正在读书的学生,如没有必去衙门的理由,是不允许前去衙门的,有明一代,对学生的管制是非常的严格,如:军民一切利病,不许生员建言。不许生员议事,上疏言事等等。
之所以定下这么多,其主要的原因便是维护其朱明王朝的统治。
朱家以文治天下,所以首要做的就是管制读书人的操行,从科举这项明朝特色的产物来看,朱元璋做的很是成功,成功的禁锢了许多读书人的思想。
“爹,您别冲动,他们不是来要钱的!”陈瑀道。
陈大富听了松口气道:“哦,那还好。”
“哎呀,难道他们要人?”陈大富惊道。
“非也非也!”陈瑀把市集上所有的事简略的说了一遍,重点突出了自己并未得罪李县令,并且还示好的送了点礼物。
陈老爹听完陈瑀话后松了一口气,他微笑着转过了头,来到朱寿的身边,笑呵呵的道:“小儿能交上朱公子这样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的朋友,实在三生有幸,朱公子便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千万不要客气,不然我会生气哦?”
“啊?陈叔叔说的可当真否?”朱寿高兴的问道。
陈大富捋了捋稀疏的胡子道:“自然当真,朱公子便住下吧,丑生,快带朱公子去最好的厢房休息吧,然后赶快滚回去上课,若是把老师气走了,老子剁了你!”
“爹!大学有云“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啊!”陈瑀道。
“慈你大爷,少和老子拽文,秀才试若是过不了我扒了你的皮!”
若果非要给自己的爹一个定义,那就是不讲道理,陈瑀只好灰头土脸的带着朱寿离开了。
给朱寿找了一件上好的客房之后,已经到了掌灯时分,这一天的奔波也够累的,陈瑀吩咐了下人打了一点热水给朱寿泡脚,自己则径直的朝“明礼堂”走去。
这个“明礼堂”和庙学所设并非一个概念,这是陈瑀的老师任教之后给换的名字。
别看陈大富抠的出奇,但是在陈瑀的教育上那是绝对的毫不吝啬,二十尺见方的明礼堂被数盏灯照的如同白昼,单就这油灯都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够穷苦人家月余的生活资了。
当然这么大的学堂不光是陈瑀一个人接受授业解惑,陈大富为了让陈瑀读书不那么的孤单,特意让族上一些亲戚孩子一同作陪。
这个年头,穷苦人家根本是没有钱去请西席先生的,再顶天一点的,就是一个乡里凑钱请个先生,当然请的也是一些水平不够的老秀才,自身字数都还没认识全,你说能教出什么水平的学生?
所以陈大富甫一说要挑一些孩子免费读书,那可真是挤破头也要上的好事。
最终陈大富挑选了十几个资质不错的孩子在陈府上同陈瑀一同进学,陈大富这么做还是有另一层打算的,万一这群孩子中有人日后发达了,自然也不会忘了他陈大富的好!
陈瑀来到了学堂,学堂坐南朝北的方位上坐着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他手执长笔,正认真的坐着画。
自己这个老师不但学问好的出奇,一手赵体字也是尽得了前朝四大家之一的赵孟頫真传,按理说自己老师依照这个水平,考个进士及第完全是不在话下的,可是据他介绍,他也仅仅就考了个举人,日后便不得进,此后便日日钻研丹青之术,一手山水倒是画的出奇的好!
“老师。”陈瑀恭敬的向这位年龄并不算大的老师请安。
不知怎么的,尽管现在陈瑀已经是沈灿了,但是对这个唐老师却都是有一种由衷的尊敬。
这人自称名叫唐一浊,表字不仕,号隐田居士,直隶苏州府人。
唐一浊没有抬头,仍就在认真的画着,边画边轻描淡写的道:“将《道德经》背诵一遍,背完之后回到位置上,背不完自己过来受罚。”
唐一浊罚人的方式和其余的老师不无不同,都是用戒尺打手,别看陈瑀现在已经十八了,手经常被打的红肿红肿。
罚人和别人一致,但是教授的内容却和别人大相径庭,这些日子唐老师从来不教授陈瑀关于四书五经以及八股文章的任何内容,整日便是教习陈瑀一些偏书,例如《淮南子》、《吴子》、《齐民要术》、《千金方》,这些时下根本不会有人涉猎的东西,然而唐老师不仅让陈瑀学,还让陈瑀背,甚至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是唐一浊昨日给陈瑀的学业,今日虽放了陈瑀一日的假,但却不会让陈瑀闲着。
索性陈瑀的记忆还是不错的,五千言《道德经》不一会儿便背诵完毕,然后径直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学堂上每个人学习的内容并不一致,所以背书自然是杂乱无章。
唐一浊听到前排有孩子在认真努力的背诵着启蒙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他不禁搁下了笔墨,看了看那个认真的孩子,自言自语的叹道:“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陈瑀恰巧坐在前排,唐一浊的话清清楚楚的听在了耳朵内,这句中像是涵盖了世间的所有沧海桑田一般。
说起来也嘲讽,他起家不是靠着别人,而是靠着自己的儿子,要说陈家在钱塘起家,也就是这三四年的事,为什么说陈家起家是陈瑀的功劳呢?
四年前,陈老爹还在倒腾一些兽皮玩意,这家伙和纺织那是八竿子打不着边儿的,有一次陈老爹带着陈瑀去给钱塘县商社会长送供给,这种兽皮别的不行,做冬衣那还是很受欢迎的。
这商社也就是一些商人自发组织的一种民间组织,其宗旨也便是讨论下一些市场上的动态,以及维护一些本就微薄的市场资源,再有便是逢祭祀社稷、天地、水河、丰收的时候捐献一点小钱。
穷了报复社会,富了报答社会,他们抱着的可能也就是这个崇高的心态。
商社会长姓房,据说小时候家徒四壁,这种状况可以追述到他上三代以前,穷了之后第一目标便是吃饭,便也没有闲工夫研究什么圣贤不圣贤的事,没有文化,这名字也就胡乱起了,于是他爹便联想着太祖爷,给他起了个房八的名字。
房八,砀山县人,是房主簙的老乡,十年前跟房主簙来到钱塘县,但奇怪的是,却和房主簙来往很不频繁,甚至形同陌路,不过不知怎的,房八来了钱塘县之后,简直可以用一帆风顺来形容。
若要说现在哪个行当好,牙行、典当行,但是这两个行业是为商业行当中所不耻的,这牙行,说白了就是中介,这种人心黑的连死人的钱都敢赚,别指望好到哪里去。还有一个典当也是一样,时下有个流行语叫“九出十三归”,放在后世,那就是高利贷,为此倾家荡产的不在少数。
还有一个十分正当,也是时下商人最为趋之若鹜的行当,便是纺织,纺织最为出名的是苏州和杭州,是为海内之冠,且已经在苏杭部分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现象。
这三个大的商业行当房八都有涉猎,而且越做越大,不久便在钱塘站稳了脚,不知是凭着自己的本事,还是其他的法子,房八的生意越来越好,经过短短的三年,便已成了钱塘县经商的龙头,之后的一年,不知是谁给出的主意,他拉拢了当地大部分的商人,组成了这个钱塘商会,自己便当仁不让的任了会长。
四年前,陈瑀十四岁,那个时候的陈瑀已经出的唇红齿白,相貌堂堂,而且彬彬有理,说话间满口之乎者也,让房沐一眼便相中了。
这房沐便是房八,商人是比较迷信的,房八发达后便找了个阴阳先生算命,那个阴阳先生在给房八算过生辰八字后测得房八五行缺水和木,得知之后,房八便找了县里的秀才给重新改了个名,于是改了房沐这个名字。
房沐之所以相中陈瑀,主要还是看出了陈瑀的价值,于是便硬生生的和陈大富结为了亲家。
这一来二回之后,陈家便做起了丝绸的生意,并且越做越好,名声已经在整个杭州府传了开来。
所以说陈家的发迹和陈瑀是分不开的。
却也不知怎的,陈老爹发迹之后没有一点点爆发富的样子,反而日子过的也很是清淡,爱财如命,典型的一副穷人家的心态。
上次丢了自己的玉板子,陈老爹三天都茶不思饭不香,所以这次见陈瑀带人回来,当即便警惕起来。
陈瑀拉过自己的老爹,小声的在陈大富耳边说道:“爹,这次可不是上次,这家伙是个官身。”
陈老爹听了陈瑀这话,吓了一个哆嗦,想高声呵斥陈瑀,回头看了看那正在微笑的朱寿,于是又忍了下去,只得小声对陈瑀说道:“你这小犊子,平日里见你一心攻读圣贤书,你老爹我不知偷笑了多少回,可是你近日为何总是要出门惹麻烦?上次带回来的地痞我且不说了,丢点儿东西你老爹还是丢的起的……”
“我看不怎么像。”陈瑀插话道。
“混账!”陈大富小声道:“钱都是身外物,可你这招惹了官家,你这让我如何是好?我这点家底迟早要被你败光!”
“您看看,您刚还说您不在乎钱,钱是身外物。”陈瑀委屈的道。
“闭嘴,我们现在不是说钱的事儿,这两个家伙来干嘛的?你可是又得罪了什么人?他们要赔偿还是怎的?你不久要考院试,什么事都不能去衙门影响了声名,他们要多少钱……你老爹都给!”陈大富牙齿咬的滋滋响,看那神态,恨不得吃了陈瑀。
太祖爷有定:“府州县生员,若有大事于己家者,许父、兄、弟、侄具状官辨析,非大事,含情忍性,毋轻至于公门。”
正在读书的学生,如没有必去衙门的理由,是不允许前去衙门的,有明一代,对学生的管制是非常的严格,如:军民一切利病,不许生员建言。不许生员议事,上疏言事等等。
之所以定下这么多,其主要的原因便是维护其朱明王朝的统治。
朱家以文治天下,所以首要做的就是管制读书人的操行,从科举这项明朝特色的产物来看,朱元璋做的很是成功,成功的禁锢了许多读书人的思想。
“爹,您别冲动,他们不是来要钱的!”陈瑀道。
陈大富听了松口气道:“哦,那还好。”
“哎呀,难道他们要人?”陈大富惊道。
“非也非也!”陈瑀把市集上所有的事简略的说了一遍,重点突出了自己并未得罪李县令,并且还示好的送了点礼物。
陈老爹听完陈瑀话后松了一口气,他微笑着转过了头,来到朱寿的身边,笑呵呵的道:“小儿能交上朱公子这样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的朋友,实在三生有幸,朱公子便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千万不要客气,不然我会生气哦?”
“啊?陈叔叔说的可当真否?”朱寿高兴的问道。
陈大富捋了捋稀疏的胡子道:“自然当真,朱公子便住下吧,丑生,快带朱公子去最好的厢房休息吧,然后赶快滚回去上课,若是把老师气走了,老子剁了你!”
“爹!大学有云“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啊!”陈瑀道。
“慈你大爷,少和老子拽文,秀才试若是过不了我扒了你的皮!”
若果非要给自己的爹一个定义,那就是不讲道理,陈瑀只好灰头土脸的带着朱寿离开了。
给朱寿找了一件上好的客房之后,已经到了掌灯时分,这一天的奔波也够累的,陈瑀吩咐了下人打了一点热水给朱寿泡脚,自己则径直的朝“明礼堂”走去。
这个“明礼堂”和庙学所设并非一个概念,这是陈瑀的老师任教之后给换的名字。
别看陈大富抠的出奇,但是在陈瑀的教育上那是绝对的毫不吝啬,二十尺见方的明礼堂被数盏灯照的如同白昼,单就这油灯都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够穷苦人家月余的生活资了。
当然这么大的学堂不光是陈瑀一个人接受授业解惑,陈大富为了让陈瑀读书不那么的孤单,特意让族上一些亲戚孩子一同作陪。
这个年头,穷苦人家根本是没有钱去请西席先生的,再顶天一点的,就是一个乡里凑钱请个先生,当然请的也是一些水平不够的老秀才,自身字数都还没认识全,你说能教出什么水平的学生?
所以陈大富甫一说要挑一些孩子免费读书,那可真是挤破头也要上的好事。
最终陈大富挑选了十几个资质不错的孩子在陈府上同陈瑀一同进学,陈大富这么做还是有另一层打算的,万一这群孩子中有人日后发达了,自然也不会忘了他陈大富的好!
陈瑀来到了学堂,学堂坐南朝北的方位上坐着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他手执长笔,正认真的坐着画。
自己这个老师不但学问好的出奇,一手赵体字也是尽得了前朝四大家之一的赵孟頫真传,按理说自己老师依照这个水平,考个进士及第完全是不在话下的,可是据他介绍,他也仅仅就考了个举人,日后便不得进,此后便日日钻研丹青之术,一手山水倒是画的出奇的好!
“老师。”陈瑀恭敬的向这位年龄并不算大的老师请安。
不知怎么的,尽管现在陈瑀已经是沈灿了,但是对这个唐老师却都是有一种由衷的尊敬。
这人自称名叫唐一浊,表字不仕,号隐田居士,直隶苏州府人。
唐一浊没有抬头,仍就在认真的画着,边画边轻描淡写的道:“将《道德经》背诵一遍,背完之后回到位置上,背不完自己过来受罚。”
唐一浊罚人的方式和其余的老师不无不同,都是用戒尺打手,别看陈瑀现在已经十八了,手经常被打的红肿红肿。
罚人和别人一致,但是教授的内容却和别人大相径庭,这些日子唐老师从来不教授陈瑀关于四书五经以及八股文章的任何内容,整日便是教习陈瑀一些偏书,例如《淮南子》、《吴子》、《齐民要术》、《千金方》,这些时下根本不会有人涉猎的东西,然而唐老师不仅让陈瑀学,还让陈瑀背,甚至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是唐一浊昨日给陈瑀的学业,今日虽放了陈瑀一日的假,但却不会让陈瑀闲着。
索性陈瑀的记忆还是不错的,五千言《道德经》不一会儿便背诵完毕,然后径直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学堂上每个人学习的内容并不一致,所以背书自然是杂乱无章。
唐一浊听到前排有孩子在认真努力的背诵着启蒙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他不禁搁下了笔墨,看了看那个认真的孩子,自言自语的叹道:“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陈瑀恰巧坐在前排,唐一浊的话清清楚楚的听在了耳朵内,这句中像是涵盖了世间的所有沧海桑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