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对匠户的控制异常严格,尤其是制造火器的工匠几乎全部集中在京城,由宝源局统一管理,辽东几乎找不到一个会制造火器的工匠,在朝廷的档案里,辽东是绝对不可能制造出枪炮来,但李维正却秘密建立了一个枪炮厂,确切的说,枪炮厂并不在辽东,而是在原来被朝鲜占领的大明土地上,朝鲜李成桂退兵后,李维正便在原安边城的位置上建立了铁岭卫,征集四万高丽民夫耗时近三个月,将安边城加高加固,并疏宽了安边河,使海船直接可以从大海抵达安边城下。
铁岭卫是李维正一手建立,他从辽东六万军中挑选了一万最精锐的士兵,并亲自从低级军官中提拔了一大批有能力的百户、千户,这些军官都是他一手提拔,对他皆忠心耿耿,可以说铁岭卫就是他李维正直属军队。
李维正任辽东总兵以后,用了三个月时间对辽东军队进行了大整顿。用此涨彼消的办法大大强化了他能控制的军队,一个也是刚刚成立的旅顺卫,即辽东水师,扩充到五千军。其次还有金州卫、复州卫和建州卫这三个他亲任指挥使的军卫也得到了加强,与此同时,他禀报朝廷以分散女真人为借口,将女真人居多的定辽三卫压缩成一卫,另外,他将大部分老弱之兵调整到沈阳卫和海州卫,这样一来,他实际掌控了四万辽东精兵。
但李维正掌控得最牢的还是新成立的旅顺卫和铁岭卫,尤其是铁岭卫。位于最偏远的朝鲜北方,这里信息闭塞,远离朝廷中枢,朱元璋基本上是得不到这里的情况,所以李维正便将他的秘密兵工厂设在铁岭卫。
兵工厂在安边城内,由两个大院子二十几间屋组成,有五百名亲兵严密防守,任何人都不得进入,确切一点说,现在还不是兵工厂,只是个火器研究所,杨二田带着三十几名徒弟在这里研制燧枪,燧枪的原理和思路是李维正提供,杨二田根据他说的思路和原理绘制了图样。他和徒弟们就照图研制前来,没有样品,没有先例,他的研制格外艰难,但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终于在十二月造出了一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燧枪。
十二月底,得到消息的李维正赶到了铁岭卫。
此刻,他们并不在安边城内,而是在城外森林中的一处靶场,这里是铁岭卫士兵们练习射击火铳的地方,靶场中已经没有旁人了,三百名亲卫在周围巡逻,不准任何人靠近。靶场里只有李维正及三十几名亲兵。杨二田和他的一名徒弟在指导李维正射击一枪。
其实杨二田在十一月初就研制成功了火绳枪,但火绳枪最大的问题还是点火不便,耗费时间,而是骑兵也不易射击,所以当李维正告诉了他燧枪的原理后,他立刻放弃了火绳枪的改良,全心全意投入到燧枪的研制之中去。
作为穿越人士,李维正见过火绳枪的图片,但他也没有见过燧枪。不过顾名思义,燧枪就是用火石点火,李维正想到了以前的老式打火机,用齿轮摩擦火石起火花。从而把气点燃,他知道的就这么多。其他的就要靠杨二田来设计并制造。
有火绳枪为基础,杨二田只需要一个思路就足够了,他把夹火绳的铁夹子改成夹一块火石,通过扳机上的弹片,将铁夹子向后拉到有足够的反弹力时,猛地砸下,火石撞击到火药盖上,这时火药盖被撞开,而撞击产生的火花就会飞溅到火药池,从而点燃火药。
原理很简单,但是实际制造起来却困难得多,其中的难点是火石撞击到火药盖上这个环节上,如何保证有火星飞溅进火药池,一次偶然成功不算什么,关键是要稳定,十次中至少有八次成功才行,杨二田和他徒弟们试验了上百次,才终于摸索到了一套成熟的工艺。
但也有遗憾的地方,那就是膛线,李维正提出制作膛线的方案,事实上杨二田他们也做成功了,但最后不得不放弃,原因是枪管所用材质的硬度不够,在射击十几次后,膛线就会因磨损而变形,反而会严重影响射击效果,明初的科技和工艺加工水平还远远达不到制作膛线的程度。
尽管如此,燧枪的研制成功。还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李维正从杨二田手中接过了他梦寐已久的燧枪,枪长约四尺,齐到人的胸部。外形和后世的步枪没有区别了。枪全身呈乌黑色,由枪管、枪身和枪托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枪管下面还有一把倒装的刺刀,这样,即使敌人冲到面前,火枪手也能拉出刺刀和敌人贴身肉搏,这个方案也是李维正提出,是个极为实用的附件,另外还有一根长长的管刺,一头尖锐,一头圆滑,用于装药和装弹。
“大人,请装药。”
杨二田已经将一个袋子挂在李维正身上,这个袋子有点像后世的书包,一分为二。里面衬有木板,防止士兵伏在地上压坏里面的火药包,火药分为两种,一种是燃烧药,另一种是爆炸药。都是定装,李维正在两个月前试验火绳枪时便已经会用了。
他先取出一枚爆炸药,这是用毛纸包好的,他将药塞进枪管,用管刺尖锐的一头捅了下去,尖刺随即刺穿了爆炸药的纸包,药粉便滑进管底。二步是装弹,子弹是略小于管径的一颗铅弹,形状和后世的弹头完全一样,呈锥形,弹身略长一点点,不过解决气密性的办法已经有了。是用一张纸把子弹包住塞进去,再用管刺圆滑的一头将子弹塞进去顶死,这样就完成了装弹过程。
接下来是向火药池装药,这里面却不能用纸包,一般而言是用装药匙。但杨二田采用的却是长条形纸管。就仿佛后世的雀巢咖啡条一样,李维正摸出一条,直接用牙齿咬开了,将药倒进火药池内,这样装药的过程就完成了,再加上瞄准射击,如果动作熟练的话,一分钟可以射两枪。如果用三段射法,就几乎没有间隔了。
近两百步外已经有一块纸靶竖起来了,李维正慢慢抬起枪,瞄准了远处的靶子,旁边的杨二田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了,尽管他已经试验了数百次,但到了最后检验的时刻,他还是一点自信都没有,就怕李维正这一枪失败。
李维正慢慢扣动扳机,龙头形状的击铁开始慢慢向后拉动,当扳机到底时,击铁猛地向前击去,击铁上夹着的火石准确地打在火药盖上,“当!”地一声脆响,火药盖被撞开了。几颗火星迸出,倏地射进了火药池中,瞬间,“轰!”地一声,一股后座力弹来,枪托顶着李维正的肩窝,枪只是略略一动,子弹已经射出。
片刻,靶子旁一面红旗招展,射中了,所有的人都一阵欢呼,成功了。李维正也捏紧了拳头,兴奋的大喊一声。
“大人,我们成功了。”杨二田更是激动得眼泪都流了出来,李维正重重在他肩膀上一拍,赞许道:“干得漂亮。”
“大人,下来我们要不要大量制作?”
李维正微一沉吟便问道:“如果我给你五百名工匠,那你三个月能造出多少杆枪?”
杨二田想了想便道:“如果是熟练工匠的话,大家分工合作,由我的徒弟们带领,三个月可以制作出一万杆枪,但要考虑到不合格品和工匠们的熟练过程,稳妥一点的话,三个月我有把握造出三千杆枪。可是,辽东哪有五百名工匠?”
李维正却笑了,事实上,他在几个月前便已经做好准备,从十万户辽东移民中,他找出了几千名有手艺的工匠,其中又从里面挑选出了五百名良匠,许以优厚的待遇,就是为了成立他的兵工厂。
“你放心吧!工匠我已经有了。而且所有的材料和场地我都已准备好。就等你正式研制成功,我们立刻动手。”
“那好,只要大人把工匠送来。我立刻就可以制造,我现在就去关照徒弟们。”
杨二田有些急不可耐地转身要走。李维正却一把拉住了他,“杨师傅,稍等一下。”
“大人还有事吗?”
李维正点了点头,他从怀中摸出一本册子,展开来,竟是一幅图纸。图纸上用炭笔画了一门火炮,他微微一笑道:“杨师傅,你能看出这门火炮的特殊地方吗?”
杨二田看了半天,这是一门短炮,可以放在马背上托行,但它特殊的地方是在后面没有底座,竟是个空炮管,而在旁边画了十枚炮底座,每一枚炮底座上都装好了火药,只要把底座装上炮管便可,射击完后再换另一枚底座,杨二田呆住了,他不由喃喃地自言自语道:“定装火药!”
李维正拿出的图样其实就是后来的佛郎机火炮了,只不过他是从燧枪的定装火药上得到启,自己设计了这种火炮,这样不仅省去了炮座冷却的时间,射极快,而且火药定量,避免了炸膛的危险,这种火炮小巧玲珑,可驮在马背上运输,俨然就是一门自行火炮,而且这种火炮主要是射击霰弹,是燧枪的极好补充。
李维正见杨二田已经明白过来,他便问道:“这种火炮对我极为重要。我希望你无论如何在三月之前给我造出一百门火炮,如果成功,我就叫他杨氏火炮。”
这种火炮的效果究竟如何,以及燧枪的正式成军,还有两者之间的配合,他都需要实战来磨练,而明年三月,就将是他将二者一次用于战争。
...
铁岭卫是李维正一手建立,他从辽东六万军中挑选了一万最精锐的士兵,并亲自从低级军官中提拔了一大批有能力的百户、千户,这些军官都是他一手提拔,对他皆忠心耿耿,可以说铁岭卫就是他李维正直属军队。
李维正任辽东总兵以后,用了三个月时间对辽东军队进行了大整顿。用此涨彼消的办法大大强化了他能控制的军队,一个也是刚刚成立的旅顺卫,即辽东水师,扩充到五千军。其次还有金州卫、复州卫和建州卫这三个他亲任指挥使的军卫也得到了加强,与此同时,他禀报朝廷以分散女真人为借口,将女真人居多的定辽三卫压缩成一卫,另外,他将大部分老弱之兵调整到沈阳卫和海州卫,这样一来,他实际掌控了四万辽东精兵。
但李维正掌控得最牢的还是新成立的旅顺卫和铁岭卫,尤其是铁岭卫。位于最偏远的朝鲜北方,这里信息闭塞,远离朝廷中枢,朱元璋基本上是得不到这里的情况,所以李维正便将他的秘密兵工厂设在铁岭卫。
兵工厂在安边城内,由两个大院子二十几间屋组成,有五百名亲兵严密防守,任何人都不得进入,确切一点说,现在还不是兵工厂,只是个火器研究所,杨二田带着三十几名徒弟在这里研制燧枪,燧枪的原理和思路是李维正提供,杨二田根据他说的思路和原理绘制了图样。他和徒弟们就照图研制前来,没有样品,没有先例,他的研制格外艰难,但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终于在十二月造出了一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燧枪。
十二月底,得到消息的李维正赶到了铁岭卫。
此刻,他们并不在安边城内,而是在城外森林中的一处靶场,这里是铁岭卫士兵们练习射击火铳的地方,靶场中已经没有旁人了,三百名亲卫在周围巡逻,不准任何人靠近。靶场里只有李维正及三十几名亲兵。杨二田和他的一名徒弟在指导李维正射击一枪。
其实杨二田在十一月初就研制成功了火绳枪,但火绳枪最大的问题还是点火不便,耗费时间,而是骑兵也不易射击,所以当李维正告诉了他燧枪的原理后,他立刻放弃了火绳枪的改良,全心全意投入到燧枪的研制之中去。
作为穿越人士,李维正见过火绳枪的图片,但他也没有见过燧枪。不过顾名思义,燧枪就是用火石点火,李维正想到了以前的老式打火机,用齿轮摩擦火石起火花。从而把气点燃,他知道的就这么多。其他的就要靠杨二田来设计并制造。
有火绳枪为基础,杨二田只需要一个思路就足够了,他把夹火绳的铁夹子改成夹一块火石,通过扳机上的弹片,将铁夹子向后拉到有足够的反弹力时,猛地砸下,火石撞击到火药盖上,这时火药盖被撞开,而撞击产生的火花就会飞溅到火药池,从而点燃火药。
原理很简单,但是实际制造起来却困难得多,其中的难点是火石撞击到火药盖上这个环节上,如何保证有火星飞溅进火药池,一次偶然成功不算什么,关键是要稳定,十次中至少有八次成功才行,杨二田和他徒弟们试验了上百次,才终于摸索到了一套成熟的工艺。
但也有遗憾的地方,那就是膛线,李维正提出制作膛线的方案,事实上杨二田他们也做成功了,但最后不得不放弃,原因是枪管所用材质的硬度不够,在射击十几次后,膛线就会因磨损而变形,反而会严重影响射击效果,明初的科技和工艺加工水平还远远达不到制作膛线的程度。
尽管如此,燧枪的研制成功。还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李维正从杨二田手中接过了他梦寐已久的燧枪,枪长约四尺,齐到人的胸部。外形和后世的步枪没有区别了。枪全身呈乌黑色,由枪管、枪身和枪托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枪管下面还有一把倒装的刺刀,这样,即使敌人冲到面前,火枪手也能拉出刺刀和敌人贴身肉搏,这个方案也是李维正提出,是个极为实用的附件,另外还有一根长长的管刺,一头尖锐,一头圆滑,用于装药和装弹。
“大人,请装药。”
杨二田已经将一个袋子挂在李维正身上,这个袋子有点像后世的书包,一分为二。里面衬有木板,防止士兵伏在地上压坏里面的火药包,火药分为两种,一种是燃烧药,另一种是爆炸药。都是定装,李维正在两个月前试验火绳枪时便已经会用了。
他先取出一枚爆炸药,这是用毛纸包好的,他将药塞进枪管,用管刺尖锐的一头捅了下去,尖刺随即刺穿了爆炸药的纸包,药粉便滑进管底。二步是装弹,子弹是略小于管径的一颗铅弹,形状和后世的弹头完全一样,呈锥形,弹身略长一点点,不过解决气密性的办法已经有了。是用一张纸把子弹包住塞进去,再用管刺圆滑的一头将子弹塞进去顶死,这样就完成了装弹过程。
接下来是向火药池装药,这里面却不能用纸包,一般而言是用装药匙。但杨二田采用的却是长条形纸管。就仿佛后世的雀巢咖啡条一样,李维正摸出一条,直接用牙齿咬开了,将药倒进火药池内,这样装药的过程就完成了,再加上瞄准射击,如果动作熟练的话,一分钟可以射两枪。如果用三段射法,就几乎没有间隔了。
近两百步外已经有一块纸靶竖起来了,李维正慢慢抬起枪,瞄准了远处的靶子,旁边的杨二田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了,尽管他已经试验了数百次,但到了最后检验的时刻,他还是一点自信都没有,就怕李维正这一枪失败。
李维正慢慢扣动扳机,龙头形状的击铁开始慢慢向后拉动,当扳机到底时,击铁猛地向前击去,击铁上夹着的火石准确地打在火药盖上,“当!”地一声脆响,火药盖被撞开了。几颗火星迸出,倏地射进了火药池中,瞬间,“轰!”地一声,一股后座力弹来,枪托顶着李维正的肩窝,枪只是略略一动,子弹已经射出。
片刻,靶子旁一面红旗招展,射中了,所有的人都一阵欢呼,成功了。李维正也捏紧了拳头,兴奋的大喊一声。
“大人,我们成功了。”杨二田更是激动得眼泪都流了出来,李维正重重在他肩膀上一拍,赞许道:“干得漂亮。”
“大人,下来我们要不要大量制作?”
李维正微一沉吟便问道:“如果我给你五百名工匠,那你三个月能造出多少杆枪?”
杨二田想了想便道:“如果是熟练工匠的话,大家分工合作,由我的徒弟们带领,三个月可以制作出一万杆枪,但要考虑到不合格品和工匠们的熟练过程,稳妥一点的话,三个月我有把握造出三千杆枪。可是,辽东哪有五百名工匠?”
李维正却笑了,事实上,他在几个月前便已经做好准备,从十万户辽东移民中,他找出了几千名有手艺的工匠,其中又从里面挑选出了五百名良匠,许以优厚的待遇,就是为了成立他的兵工厂。
“你放心吧!工匠我已经有了。而且所有的材料和场地我都已准备好。就等你正式研制成功,我们立刻动手。”
“那好,只要大人把工匠送来。我立刻就可以制造,我现在就去关照徒弟们。”
杨二田有些急不可耐地转身要走。李维正却一把拉住了他,“杨师傅,稍等一下。”
“大人还有事吗?”
李维正点了点头,他从怀中摸出一本册子,展开来,竟是一幅图纸。图纸上用炭笔画了一门火炮,他微微一笑道:“杨师傅,你能看出这门火炮的特殊地方吗?”
杨二田看了半天,这是一门短炮,可以放在马背上托行,但它特殊的地方是在后面没有底座,竟是个空炮管,而在旁边画了十枚炮底座,每一枚炮底座上都装好了火药,只要把底座装上炮管便可,射击完后再换另一枚底座,杨二田呆住了,他不由喃喃地自言自语道:“定装火药!”
李维正拿出的图样其实就是后来的佛郎机火炮了,只不过他是从燧枪的定装火药上得到启,自己设计了这种火炮,这样不仅省去了炮座冷却的时间,射极快,而且火药定量,避免了炸膛的危险,这种火炮小巧玲珑,可驮在马背上运输,俨然就是一门自行火炮,而且这种火炮主要是射击霰弹,是燧枪的极好补充。
李维正见杨二田已经明白过来,他便问道:“这种火炮对我极为重要。我希望你无论如何在三月之前给我造出一百门火炮,如果成功,我就叫他杨氏火炮。”
这种火炮的效果究竟如何,以及燧枪的正式成军,还有两者之间的配合,他都需要实战来磨练,而明年三月,就将是他将二者一次用于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