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小露锋芒(一)
建文二年六月初,在和明军僵持了近一个月后,燕军忽然大举夜袭明军,十五万燕山铁骑突入明军大营,在夜战中,燕山铁骑将他们的精锐之质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以千人为队,既各自作战,又配合默契,相反,明军明显不适应夜战,缺乏统一指挥,很快他们便出现了防守漏洞,大将张玉率一万骑兵杀进了中军大营,砍断了帅旗,李景隆在仓惶之中右臂中箭,他竟弃军而逃,正因为他的逃跑,明军军心大乱,燕王当即下令全军大举进攻,六十万明军兵败如山倒,无数士兵溺死在卢沟河中,尸体竟堵塞了河流。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这一战,朝廷大军被燕军斩杀者近十万人,投降者更是不计其数,但就在燕王要下令大举南下时,他忽然接到快报,辽东十万大军出了山海关,直逼北平,这个意外的消息打乱了燕王追敌的计划,在追出一百余里后,他不得不下令收兵回北平。
与此同时,辽东李维正在沧州海边驻扎的大军忽然出现在河北南部,他大规模收编败军,维持地方秩序,仅八天时间,他便收拢了二十八万从霸州南逃的明军,当朱棣意识到上当时,李维正大军已经分两批,乘船返回了辽东。
愤怒之极的朱棣立刻再次亲率三十万大军挥师南下,进攻山东,他同时命张玉为先锋,另率三万精兵,走兵力空虚的河南直扑凤阳。
这时,山东都督盛庸和布政使铁铉也收拢了六万残军,他们一面十万火急向朝廷求救,一面发动济南民众,准备死守济南,六月下旬,朱棣率三十万大军包围了济南。
此时的京城已是一片混乱,六十万大军兵败如山倒的消息如一枚重磅炸弹,震撼了朝野,触觉敏感的江浙财团开始意识局势不妙,纷纷抛售京中的房产回乡避难,一时京城房价暴跌,与此对应的是米价暴涨,各大米店纷纷屯粮不卖,百姓们买不到米,愤怒的情绪开始蔓延,仅一夜之间,京城便有十家米铺被砸抢,由砸店抢米引发的混乱迅速扩大,
六月二十二日,十万京城的太学生开始自发游行,他们包围了曹国公李景隆的府邸,痛斥李景隆误国,才短短半年时间,丧送在李景隆手中的明军竟达百万人之多,包围李景隆府邸的人越来越多,很快,李景隆府邸便燃起了冲天大火。
太学生们并没有就此罢休,有人大喊:“力荐李景隆狗贼的是黄子澄,他应当负责!”
太学生立刻调头向皇城浩浩荡荡而去,中午时分,十万太学生开始在西安门前静坐示威,要求皇上罢免黄子澄,这是大明建国以来的第一起大规模抗议示威,这件事的影响甚至更超过了李景隆战败,满朝文武为之震惊,这时,户部侍郎卓敬牵头,数百大臣联名要求罢免黄子澄,重新启用叶天明。
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朱允炆,那就是焦头烂额,这个年轻的皇帝已经两天两夜没有睡觉了,他心中充满了悔恨,他为自己误用李景隆而自责,但悔恨并不能解决问题,盛庸求救的快报让他心中极为焦虑,他比谁都清楚,朝廷根本就是无兵可派了,一百五十万朝廷大军,被李景隆丧送了百万,还有二十五万在川中对抗蓝玉,十万在湖广防御蓝玉东进,而京城和扬州合计有十五万,如果把这十五万拿去支援盛庸,那谁来防守京城?一队骑兵便足以把他拿下皇位。
现在不仅是战局不利让他焦虑,京城的混乱局势也同样让他寝食不安,他现在还能隐隐听见太学生们的怒吼声,去镇压他们,他下不了这个手,可罢免黄子澄,他又于心不忍,朱允炆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
他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背着手在御书房里来回踱步,这时,一名太监低声禀报道:“陛下,户部侍郎卓敬求见。”
“不见!”
朱允炆恼怒地一挥手,他当然知道卓敬来干什么,三百多大臣的联名信还在他御案上呢!这不是给他添乱吗?太监吓刚要下去,朱允炆又叫住了他,叹了一口气道:“你让他进来吧!”
片刻,卓敬快步走进了御书房,他跪下行礼道:“臣卓敬参见皇帝陛下。”
“卓爱卿,起来吧!”
卓敬站起身道:“陛下,臣有几个建议,可以稳住当前局势。”
朱允炆听他不是为叶天明之事而来,他有了兴趣,立刻道:“卓爱卿快快说来。”
“陛下,现在的局势看似纷乱,其实主要原因就是人心不稳,臣是户部侍郎,很清楚朝廷的钱粮情况,虽然库中银钱不足,但粮食是有的,在苏浙一带的官仓里还有六百万石粮食,陛下可急调百万石进京平抑粮价,首先稳住民心,其次对太学生,陛下应以安抚为主,如果陛下暂时不考虑罢免黄子澄,但至少应罢免李景隆,不能再让他担任兵马大都督,陛下只要满足太学生们的一点要求,再给他们一点希望,臣想他们是会通情达理,与陛下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朱允炆听得连连点头,他当即道:“调苏浙粮食进京一事,可即刻去办,朕同意了,李景隆当然要罢免他的一切职务。”
说到这里,朱允炆叹了口气道:“李景隆两次被任命,朕负有主要责任,朕决定下罪己诏,向天下致歉。”
卓敬点点头,敬佩地说道:“陛下虚心雅量,臣深为敬佩,臣还有一个方案,可解眼前战局危急。”
朱允炆‘腾!’地站了起来,这才是他真正关心的问题,“卓爱卿,你有何方案,快与朕道来!”
卓敬犹豫一下便道:“臣知道辽东李维正兵精粮足,陛下为何不用他来对付燕王呢?”
朱允炆呆了一下,他又无力坐了下来,苦笑一声道:“朕何尝没有想过用李维正,但朕又很担心他会成为董卓第二,所以朕一直拿不定主意。”
卓敬微微一笑道:“如果陛下是为这个担心,那陛下就是多虑了,此一时,彼一时,董卓之所以能出现是因为汉末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各地诸侯并起,汉室已经式微,董卓才能行虎狼之事,而现在大明刚刚建国,太祖修养生息,使百姓能安居乐业,陛下又推行新政,得天下士人之心,李维正不过是地方一军阀,就算他想效仿董卓,天下人又岂能容他,再者,他实力已经摆在那里了,如果他真有心叛逆,现在京城空虚,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又为何不来?由此可见,他并没有谋逆之心,只不过他很谨慎,怕朝廷夺了他的军权,所以臣提议陛下用他来对付燕王,大不了陛下承诺将来封他为高丽王,既满足他为一域之王的野心,又名正言顺,臣想他也会欣然接受。”
朱允炆背着手走了几步,他忽然回头问道:“卓爱卿,这些真是你的方案吗?”
卓敬跪了下来,惶恐地说道:“臣不敢欺君,这并非是臣的方案,这是叶天明的方案,他已是庶民,不能见皇上,便让我代他上呈。”
朱允炆瞥了他一眼,冷笑道:“叶天明不是两次向天下声明,他与女婿一刀两断了吗?怎么现在又提起李维正了,朕不理解啊!”
卓敬昂声道:“陛下,叶天明与李维正断绝翁婿关系,那是私事,可主张用李维正对付燕王,这又是为国为陛下考虑,这是公事,现在朝廷兵源断绝,而燕王却日渐势大,蓝玉又如猛虎旁视,还有秦晋二王自立未去,陛下所遇危机,千年来也少见,现在燕王之所以攻打济南,并非是他认为济南重要,而是他担心后方不稳,不敢南下,臣也相信他会派使者与李维正接洽,一旦他们达成协议,那臣就可断言,燕王必定会放弃济南而大举南下,那时,陛下拿什么抵挡燕王的虎狼之军?”
朱允炆又坐了下来,他用手撑着额头,痛苦地思索着,他确实很担心,一旦李维正真的平定了燕王,那时谁还能克制得住他?
卓敬见皇上始终不肯松这个口,他便叹口气道:“如果陛下实在不肯用李维正对付燕王,那叶天明还有第二个方案。”
“说说看,第二个方案是什么?”
“让李维正去对付蓝玉!”
朱允炆心中一动,这个主意倒不错,让李维正对付蓝玉,那自己就可以把四川的军队调回来防御燕王,李维正和蓝玉互相残杀,最后胜出之人也会实力大损。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了一名侍卫惊惶的禀报声:“陛下,大事不好了,燕王前锋三万军突袭凤阳,凤阳已经失守了。”
“什么!”朱允炆惊得目瞪口呆,他和卓敬面面相视,半晌,他才惊恐地问道:“卓爱卿,这、这,朕该如何是好?”
“ 陛下,臣还是那句话,现在能救陛下者,只有李维正一人。”
建文二年六月初,在和明军僵持了近一个月后,燕军忽然大举夜袭明军,十五万燕山铁骑突入明军大营,在夜战中,燕山铁骑将他们的精锐之质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以千人为队,既各自作战,又配合默契,相反,明军明显不适应夜战,缺乏统一指挥,很快他们便出现了防守漏洞,大将张玉率一万骑兵杀进了中军大营,砍断了帅旗,李景隆在仓惶之中右臂中箭,他竟弃军而逃,正因为他的逃跑,明军军心大乱,燕王当即下令全军大举进攻,六十万明军兵败如山倒,无数士兵溺死在卢沟河中,尸体竟堵塞了河流。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这一战,朝廷大军被燕军斩杀者近十万人,投降者更是不计其数,但就在燕王要下令大举南下时,他忽然接到快报,辽东十万大军出了山海关,直逼北平,这个意外的消息打乱了燕王追敌的计划,在追出一百余里后,他不得不下令收兵回北平。
与此同时,辽东李维正在沧州海边驻扎的大军忽然出现在河北南部,他大规模收编败军,维持地方秩序,仅八天时间,他便收拢了二十八万从霸州南逃的明军,当朱棣意识到上当时,李维正大军已经分两批,乘船返回了辽东。
愤怒之极的朱棣立刻再次亲率三十万大军挥师南下,进攻山东,他同时命张玉为先锋,另率三万精兵,走兵力空虚的河南直扑凤阳。
这时,山东都督盛庸和布政使铁铉也收拢了六万残军,他们一面十万火急向朝廷求救,一面发动济南民众,准备死守济南,六月下旬,朱棣率三十万大军包围了济南。
此时的京城已是一片混乱,六十万大军兵败如山倒的消息如一枚重磅炸弹,震撼了朝野,触觉敏感的江浙财团开始意识局势不妙,纷纷抛售京中的房产回乡避难,一时京城房价暴跌,与此对应的是米价暴涨,各大米店纷纷屯粮不卖,百姓们买不到米,愤怒的情绪开始蔓延,仅一夜之间,京城便有十家米铺被砸抢,由砸店抢米引发的混乱迅速扩大,
六月二十二日,十万京城的太学生开始自发游行,他们包围了曹国公李景隆的府邸,痛斥李景隆误国,才短短半年时间,丧送在李景隆手中的明军竟达百万人之多,包围李景隆府邸的人越来越多,很快,李景隆府邸便燃起了冲天大火。
太学生们并没有就此罢休,有人大喊:“力荐李景隆狗贼的是黄子澄,他应当负责!”
太学生立刻调头向皇城浩浩荡荡而去,中午时分,十万太学生开始在西安门前静坐示威,要求皇上罢免黄子澄,这是大明建国以来的第一起大规模抗议示威,这件事的影响甚至更超过了李景隆战败,满朝文武为之震惊,这时,户部侍郎卓敬牵头,数百大臣联名要求罢免黄子澄,重新启用叶天明。
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朱允炆,那就是焦头烂额,这个年轻的皇帝已经两天两夜没有睡觉了,他心中充满了悔恨,他为自己误用李景隆而自责,但悔恨并不能解决问题,盛庸求救的快报让他心中极为焦虑,他比谁都清楚,朝廷根本就是无兵可派了,一百五十万朝廷大军,被李景隆丧送了百万,还有二十五万在川中对抗蓝玉,十万在湖广防御蓝玉东进,而京城和扬州合计有十五万,如果把这十五万拿去支援盛庸,那谁来防守京城?一队骑兵便足以把他拿下皇位。
现在不仅是战局不利让他焦虑,京城的混乱局势也同样让他寝食不安,他现在还能隐隐听见太学生们的怒吼声,去镇压他们,他下不了这个手,可罢免黄子澄,他又于心不忍,朱允炆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
他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背着手在御书房里来回踱步,这时,一名太监低声禀报道:“陛下,户部侍郎卓敬求见。”
“不见!”
朱允炆恼怒地一挥手,他当然知道卓敬来干什么,三百多大臣的联名信还在他御案上呢!这不是给他添乱吗?太监吓刚要下去,朱允炆又叫住了他,叹了一口气道:“你让他进来吧!”
片刻,卓敬快步走进了御书房,他跪下行礼道:“臣卓敬参见皇帝陛下。”
“卓爱卿,起来吧!”
卓敬站起身道:“陛下,臣有几个建议,可以稳住当前局势。”
朱允炆听他不是为叶天明之事而来,他有了兴趣,立刻道:“卓爱卿快快说来。”
“陛下,现在的局势看似纷乱,其实主要原因就是人心不稳,臣是户部侍郎,很清楚朝廷的钱粮情况,虽然库中银钱不足,但粮食是有的,在苏浙一带的官仓里还有六百万石粮食,陛下可急调百万石进京平抑粮价,首先稳住民心,其次对太学生,陛下应以安抚为主,如果陛下暂时不考虑罢免黄子澄,但至少应罢免李景隆,不能再让他担任兵马大都督,陛下只要满足太学生们的一点要求,再给他们一点希望,臣想他们是会通情达理,与陛下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朱允炆听得连连点头,他当即道:“调苏浙粮食进京一事,可即刻去办,朕同意了,李景隆当然要罢免他的一切职务。”
说到这里,朱允炆叹了口气道:“李景隆两次被任命,朕负有主要责任,朕决定下罪己诏,向天下致歉。”
卓敬点点头,敬佩地说道:“陛下虚心雅量,臣深为敬佩,臣还有一个方案,可解眼前战局危急。”
朱允炆‘腾!’地站了起来,这才是他真正关心的问题,“卓爱卿,你有何方案,快与朕道来!”
卓敬犹豫一下便道:“臣知道辽东李维正兵精粮足,陛下为何不用他来对付燕王呢?”
朱允炆呆了一下,他又无力坐了下来,苦笑一声道:“朕何尝没有想过用李维正,但朕又很担心他会成为董卓第二,所以朕一直拿不定主意。”
卓敬微微一笑道:“如果陛下是为这个担心,那陛下就是多虑了,此一时,彼一时,董卓之所以能出现是因为汉末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各地诸侯并起,汉室已经式微,董卓才能行虎狼之事,而现在大明刚刚建国,太祖修养生息,使百姓能安居乐业,陛下又推行新政,得天下士人之心,李维正不过是地方一军阀,就算他想效仿董卓,天下人又岂能容他,再者,他实力已经摆在那里了,如果他真有心叛逆,现在京城空虚,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又为何不来?由此可见,他并没有谋逆之心,只不过他很谨慎,怕朝廷夺了他的军权,所以臣提议陛下用他来对付燕王,大不了陛下承诺将来封他为高丽王,既满足他为一域之王的野心,又名正言顺,臣想他也会欣然接受。”
朱允炆背着手走了几步,他忽然回头问道:“卓爱卿,这些真是你的方案吗?”
卓敬跪了下来,惶恐地说道:“臣不敢欺君,这并非是臣的方案,这是叶天明的方案,他已是庶民,不能见皇上,便让我代他上呈。”
朱允炆瞥了他一眼,冷笑道:“叶天明不是两次向天下声明,他与女婿一刀两断了吗?怎么现在又提起李维正了,朕不理解啊!”
卓敬昂声道:“陛下,叶天明与李维正断绝翁婿关系,那是私事,可主张用李维正对付燕王,这又是为国为陛下考虑,这是公事,现在朝廷兵源断绝,而燕王却日渐势大,蓝玉又如猛虎旁视,还有秦晋二王自立未去,陛下所遇危机,千年来也少见,现在燕王之所以攻打济南,并非是他认为济南重要,而是他担心后方不稳,不敢南下,臣也相信他会派使者与李维正接洽,一旦他们达成协议,那臣就可断言,燕王必定会放弃济南而大举南下,那时,陛下拿什么抵挡燕王的虎狼之军?”
朱允炆又坐了下来,他用手撑着额头,痛苦地思索着,他确实很担心,一旦李维正真的平定了燕王,那时谁还能克制得住他?
卓敬见皇上始终不肯松这个口,他便叹口气道:“如果陛下实在不肯用李维正对付燕王,那叶天明还有第二个方案。”
“说说看,第二个方案是什么?”
“让李维正去对付蓝玉!”
朱允炆心中一动,这个主意倒不错,让李维正对付蓝玉,那自己就可以把四川的军队调回来防御燕王,李维正和蓝玉互相残杀,最后胜出之人也会实力大损。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了一名侍卫惊惶的禀报声:“陛下,大事不好了,燕王前锋三万军突袭凤阳,凤阳已经失守了。”
“什么!”朱允炆惊得目瞪口呆,他和卓敬面面相视,半晌,他才惊恐地问道:“卓爱卿,这、这,朕该如何是好?”
“ 陛下,臣还是那句话,现在能救陛下者,只有李维正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