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乍到,姚宝忠很是拘谨,他把带来的粮食还有蔬菜、咸菜干都给了秀英,面带窘迫道,“侄媳妇,这段时间可要叨扰你了。”
因为潘士尧才给秀英吹过枕边风,秀英对眼前这个憨厚的庄稼汉还比较客气,推脱了两下,直到潘阳说话了她才把粮食什么都收下,笑道,“前些日子阿哒过来才带了粮食,家里粮食够吃呢,大爷就在这安心住下,不用客气,你们不来,士尧跑长途走了,我自己住这么大地方还有些怕呢。”
家里床太少,潘士尧从单位申请,把他宿舍原有的床也给搬回家来了,如今西头间一左一右摆放了两张床,秀英把空着的那张床板给铺上了,晚上就请姚宝忠在那张床上睡,至于潘阳和潘士勋父子两个,则将就睡在一张床上。
好在床还算大,潘阳父子两个一人睡一头也成,只是潘阳对于和自己二大爷睡一张床,还有有些膈应,只不过睡了一晚上而已,次日早立马就把潘士勋给赶了回家。
潘士勋不想回去上学,他念书实在是念够了,磨磨蹭蹭不愿意走。
别以为潘阳不知道,潘士勋这两天在县城里可是混野了,白天他自己出去晃荡,身上没有钱不要紧,直接跑到贸易经理部管潘士尧要,潘士尧觉得他挣钱这么久了,也没给弟弟买过什么,潘士勋管他要个两块三块的他毫不犹豫就给了。这可肥死了潘士勋,拿着大哥给的零花钱,买电影票去看电影,这个小县城的一切对没见过世面的潘士勋来说很是新奇,他在城里一晃荡就是一天,哦对了,他还偷摸学会了抽烟...
见潘士勋把她的话当耳旁风,潘阳板了脸,直接瞪眼道,“皮痒了是吧,你要是再不回去上学,行不行我现在就揍你!”
潘阳阴了脸,潘士勋这才感到害怕,匆匆吃了秀英做的早饭,这才不情不愿的跳上潘阳的驴车,由潘阳亲自‘护送’去汽车站搭乘回乡的汽车。
潘阳直到目送潘士勋上了汽车才舒了口气。对潘士勋这小子,潘阳实在不放心,以前她多少听她爸说过他们小时候的事,说她二大爷小时候没少挨她爷爷的揍,后来更因为非要娶她二妈妈,把她爷爷气个半死,虽然潘阳摸不透具体情况,不过眼下她二大爷也长大了,她也该把注意力放在她二大爷身上,她二大爷正值青少年时期,一个管教不好可就学坏了。
要是她二大爷学坏了,那她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她爷爷...
城关村潘阳去过,她以前上高中的时候,她好朋友家住城关村,潘阳可没少去她家蹭饭。从县汽车站再往西走两里路就是城关村了,潘阳和姚宝忠两个,一个驾驴车,一个赶马车,按田旭刚他老丈人给的地址,进了村口,不过随便寻人打听就摸到了城关村唯一的砖厂。
潘阳对砖厂的印象还停留在小时候,一长排大约有十间房子那么长的轮窑,除了留有十来个一人宽的门外,没有窗户,全部密封,无论刮风下雨,轮窑外边堆得满是一排排码得整整齐齐的红砖,每天放学都有很多孩子藏在红砖后头玩猫捉老鼠游戏...
眼下的砖窑和她印象中的轮窑完全不一样,远看去像个大馒头,烟道就在窑顶,并不长,也就四五间房子的宽度,窑洞外边不仅有红砖,还有青砖和瓦片,此时砖窑的烟囱口正冒着滚滚浓烟,窑工们正忙碌着,窑厂上踩泥的、做砖模的、晒转的、晒砖的、装窑的、做煤饼的,晒煤的、烧窑的,各司其职,忙得是热火朝天!
两人初来这个地方,两眼抹黑,一时有些发蒙,不知道该找谁安排拉砖的事。
姚宝忠道,“兆科快把你的订单条子拿出来,上面有谁签的字就找谁,一准就是管事儿的!”
潘阳恍然,忙不迭从衣裳兜里掏出田旭刚他老丈人给的订单,一式两份的订单,她手里的是用蓝印纸印出来的,字迹模糊,不过潘阳还是看明白了签字人是个叫王季文的人。
潘阳随便问了窑厂上踩泥的窑工,向他打听王季文这个人。
窑工道,“你找王管事啊,看到前头那个瓦房了没有?王管事就在那里。”
二人照窑工指的方向,去了窑厂最东的瓦房,瓦房里头坐了两个四五十岁的男人,正面对面坐着下象棋。
潘阳站在门口喊了声,“哪位是王季文王管事?”
其中一位长脸小眼睛的男人扭头道,“我是,有什么事?”
潘阳把订单拿给王季文看,对他道,“我们是给县高中拉砖盖食堂的。”
王季文这才想起他是做了这么一笔订单,他上下打量了潘阳、姚宝忠二人一眼,没什么情绪道,“跟我来吧。”
二人忙跟在王季文身后朝窑厂走,潘阳边走边环顾四周,她有心想摸清开砖窑的路子,主动跟王季文攀谈道,“管事,这窑厂规模挺大啊,是你们集体的还是?”
王季文扭头,斜眼看向潘阳,面无表情道,“既然是拉砖的,就好好干你们的活儿,瞎打听什么,无可奉告。”
吃了瘪的潘阳摸摸鼻子,心知想从眼前这个男人嘴里打听些什么来是没戏了,索性闭上了嘴,她想的是反正以后日子长着呢,她就不行自己摸不出什么门道来...
王季文把二人领到一个同样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跟前,男人皮肤黝黑,额头饱满下巴宽敞,一副结实壮汉的模样,这人姓郑,专门负责管理每天来窑厂拉砖的人。
王季文把订单给了郑师傅就走了,郑师傅打量了二人一下,老道的问二人,“拉青砖是吧,你们一车能拉多少片砖?一天能来几趟?”
姚宝忠下意识朝潘阳看,让她定。
潘阳道,“一天能来回两趟,一趟能拉一百片砖。”
郑师傅指着面前的一摞青砖道,“我们不负责装车,你两按顺序往车上装,我数着,装一车记一次账。”
把青砖装上车可不是轻松活,潘阳早有先见之明的准备了两双厚手套,递给姚宝忠一副,“宝忠大哥,带上手套再干,不然手上一准磨出血泡。”
姚宝忠没客气,接过手套就开始虎虎干了起来,他们每往车上送一摞青砖,郑师傅就在一旁报数,“五、十、十五、二十...”
两车青砖上好之后,潘阳来不及擦脸上的汗珠子,又忙不迭去到账本上登记,为防潘阳少登记了青砖块数,郑师傅还要看着她登记。
潘阳扫了一眼自己身旁的红砖,状似无意的问郑师傅道,“师傅,你们也烧红砖啊,哦,还有瓦也烧?”
郑师傅没多想,就道,“那是当然,这窑厂可是我们生产队共有的,我们可就指望它能带给我们好收入呢,单烧一种砖哪成。”
潘阳笑着多问了一句,“我家老二马上要到结婚的年纪,我正想给他再盖个房子呢,就是不知道挑那种砖盖房子好,师傅您能跟我说说两个砖的区别吗?”
郑师傅笑了,脸上挂着自豪,道,“那你可算问对人了,这青砖和红砖比,烧青砖要多一道工序,那就是灌水,在窑里烧足一天一夜后,火一熄灭,在窑顶揭开一个洞,把水注进去,你得听到‘砰’一声闷响,这才算完事,你可别小瞧这最后一道工序,可麻烦了...”
郑师傅开了话匣子就收不住,滔滔不绝的讲着他的经验,潘阳就竖耳朵仔细听着,正听得入迷之时,郑师傅突然间停住了,诶了一声,狐疑的看向潘阳,道,“你个拉砖的,打听这么多做什么,这是秘密,我怎么能跟你说!”
潘阳忍不住发笑,心道我只是引了个头而已,是你自己主动讲个不停的。
郑师傅心生了警惕,接下来无论潘阳怎么问,他都三缄其口,一副公事公办的口吻,见潘阳、姚宝忠二人用麻绳勒好了架子车,赶紧撵他们走,嘴里还嘀咕道,“奶奶个腿,就没见过这么鬼机灵的...”
等离开了窑厂老远了,姚宝忠才忍不住问潘阳道,“兆科,你问这么多,真是要给你家老二盖房子了?”
潘阳没瞒姚宝忠,对他直言道,“宝忠大哥,我准备也盖个窑厂,你有没有兴趣跟我一块干?”
开窑厂啊,那可是需要大本钱的,不仅要本钱,还要有足够的人手干活,撇开别的地方不谈,单他们乡里,目前还没有一个窑厂,如今哪家要是想盖房子了,要么上山炸石头,要么就是去镇上的窑厂拉砖...
要是真能开起来,确实是条好路子...
姚宝忠道,“我自然想干,只是本钱方面怕是不够...”
潘阳笑道,“别说你不够,我也不够,所以才拉你入股啊,要是我两合起来还不够开窑厂的本钱,我们就再拉别人入股。”
“入股?”姚宝忠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个词,新奇道,“入股是什么意思?”
潘阳耐心解释道,“简单的来说,就是我们按出钱建厂来按比例分配以后的收益,谁出的本钱多,谁就占大头,谁就掌握决定权...”
潘阳解释了一路,姚宝忠听得是懵懵懂懂,不过他倒是明白了一点,就是只要干起来了,不怕挣不到钱!
潘阳、姚宝忠二人这一来一回跑一趟的功夫,转眼就到了晌午,等卸掉青砖,二人把驴车、马车存放在了县高中门卫处,潘阳递给门卫两根牡丹烟,请他帮忙看一中午。
干了一上午体力活,潘阳早就饿得饥肠辘辘。秀英在家已经烧好了午饭,她用潘阳送来的大米蒸了三碗饭的量,又切风干肉炒了一盘大白菜,再烧个南瓜汤,她自己估摸着应该够三个人吃的了...
怕菜不够,秀英又切了一盘子咸萝卜干,就着米饭吃最下饭,城里可不比在农村,家家户户自留地里都种了家常蔬菜,眼下多了两个人,每天买菜也得要花一部分钱出去啊,要是天天都这么吃,秀英有些舍不得。
秀英就蒸了三碗米饭,潘阳累了一上午,说她饿得能吞下一头牛都不为过,别说三碗饭让三个人吃了,她一个人都能全部三碗饭,更别说比她饭量还大的姚宝忠,她都没吃饱,姚宝忠能好到哪儿?
看那个憨厚不善言语的庄稼汉子,吃完饭后只能一个劲的盛南瓜汤喝,为啥要不停喝汤?因为只能多装点液体来满足自己空虚的胃!
半饥不饱状态下的潘阳心里突然就生了一股火气,她忍着没发,而是饭后把秀英喊到堂屋,递给她二十块钱,道,“这钱你拿着,见天油盐酱醋都得花钱,你拿着家用。”
秀英连连摆手,不接,对潘阳道,“阿哒不用给我,我有钱,士尧工资都交给我收着了。”
话虽如此,潘阳还是执意把钱搁在了八仙桌上,对秀英道,“你怀着孕,别总想着给士尧省钱,拿着钱买些好的,以后再多炒两个菜,家里不缺那个买菜钱。饭也多烧点,这顿吃不完觉得扔了可惜,就留着下顿再吃。”
秀英自然听出了潘阳话里的意思,阿哒在怪她中午把饭烧少了...
秀英呐呐的嗯了一声,接下了潘阳的钱,晚上再烧饭时,她挖了足足两瓢面,全部和成大面块,一半用来烙大饼,剩下一半用来做手擀面。
这饭量,足足比中午多出了一半还多,这下她可以确定,别说三个人吃,就是四个人都能吃到撑!
等潘阳晚上再放工回来,她先招呼姚宝忠坐廊檐下歇歇,她自个去厨房扭了一头,见秀英还在忙活着,她烙了五张大饼,还下了大半锅手擀面。
潘阳不禁满意的点点头,她这个儿媳妇,倒也还算通透,一点就能明白。 166阅读网
因为潘士尧才给秀英吹过枕边风,秀英对眼前这个憨厚的庄稼汉还比较客气,推脱了两下,直到潘阳说话了她才把粮食什么都收下,笑道,“前些日子阿哒过来才带了粮食,家里粮食够吃呢,大爷就在这安心住下,不用客气,你们不来,士尧跑长途走了,我自己住这么大地方还有些怕呢。”
家里床太少,潘士尧从单位申请,把他宿舍原有的床也给搬回家来了,如今西头间一左一右摆放了两张床,秀英把空着的那张床板给铺上了,晚上就请姚宝忠在那张床上睡,至于潘阳和潘士勋父子两个,则将就睡在一张床上。
好在床还算大,潘阳父子两个一人睡一头也成,只是潘阳对于和自己二大爷睡一张床,还有有些膈应,只不过睡了一晚上而已,次日早立马就把潘士勋给赶了回家。
潘士勋不想回去上学,他念书实在是念够了,磨磨蹭蹭不愿意走。
别以为潘阳不知道,潘士勋这两天在县城里可是混野了,白天他自己出去晃荡,身上没有钱不要紧,直接跑到贸易经理部管潘士尧要,潘士尧觉得他挣钱这么久了,也没给弟弟买过什么,潘士勋管他要个两块三块的他毫不犹豫就给了。这可肥死了潘士勋,拿着大哥给的零花钱,买电影票去看电影,这个小县城的一切对没见过世面的潘士勋来说很是新奇,他在城里一晃荡就是一天,哦对了,他还偷摸学会了抽烟...
见潘士勋把她的话当耳旁风,潘阳板了脸,直接瞪眼道,“皮痒了是吧,你要是再不回去上学,行不行我现在就揍你!”
潘阳阴了脸,潘士勋这才感到害怕,匆匆吃了秀英做的早饭,这才不情不愿的跳上潘阳的驴车,由潘阳亲自‘护送’去汽车站搭乘回乡的汽车。
潘阳直到目送潘士勋上了汽车才舒了口气。对潘士勋这小子,潘阳实在不放心,以前她多少听她爸说过他们小时候的事,说她二大爷小时候没少挨她爷爷的揍,后来更因为非要娶她二妈妈,把她爷爷气个半死,虽然潘阳摸不透具体情况,不过眼下她二大爷也长大了,她也该把注意力放在她二大爷身上,她二大爷正值青少年时期,一个管教不好可就学坏了。
要是她二大爷学坏了,那她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她爷爷...
城关村潘阳去过,她以前上高中的时候,她好朋友家住城关村,潘阳可没少去她家蹭饭。从县汽车站再往西走两里路就是城关村了,潘阳和姚宝忠两个,一个驾驴车,一个赶马车,按田旭刚他老丈人给的地址,进了村口,不过随便寻人打听就摸到了城关村唯一的砖厂。
潘阳对砖厂的印象还停留在小时候,一长排大约有十间房子那么长的轮窑,除了留有十来个一人宽的门外,没有窗户,全部密封,无论刮风下雨,轮窑外边堆得满是一排排码得整整齐齐的红砖,每天放学都有很多孩子藏在红砖后头玩猫捉老鼠游戏...
眼下的砖窑和她印象中的轮窑完全不一样,远看去像个大馒头,烟道就在窑顶,并不长,也就四五间房子的宽度,窑洞外边不仅有红砖,还有青砖和瓦片,此时砖窑的烟囱口正冒着滚滚浓烟,窑工们正忙碌着,窑厂上踩泥的、做砖模的、晒转的、晒砖的、装窑的、做煤饼的,晒煤的、烧窑的,各司其职,忙得是热火朝天!
两人初来这个地方,两眼抹黑,一时有些发蒙,不知道该找谁安排拉砖的事。
姚宝忠道,“兆科快把你的订单条子拿出来,上面有谁签的字就找谁,一准就是管事儿的!”
潘阳恍然,忙不迭从衣裳兜里掏出田旭刚他老丈人给的订单,一式两份的订单,她手里的是用蓝印纸印出来的,字迹模糊,不过潘阳还是看明白了签字人是个叫王季文的人。
潘阳随便问了窑厂上踩泥的窑工,向他打听王季文这个人。
窑工道,“你找王管事啊,看到前头那个瓦房了没有?王管事就在那里。”
二人照窑工指的方向,去了窑厂最东的瓦房,瓦房里头坐了两个四五十岁的男人,正面对面坐着下象棋。
潘阳站在门口喊了声,“哪位是王季文王管事?”
其中一位长脸小眼睛的男人扭头道,“我是,有什么事?”
潘阳把订单拿给王季文看,对他道,“我们是给县高中拉砖盖食堂的。”
王季文这才想起他是做了这么一笔订单,他上下打量了潘阳、姚宝忠二人一眼,没什么情绪道,“跟我来吧。”
二人忙跟在王季文身后朝窑厂走,潘阳边走边环顾四周,她有心想摸清开砖窑的路子,主动跟王季文攀谈道,“管事,这窑厂规模挺大啊,是你们集体的还是?”
王季文扭头,斜眼看向潘阳,面无表情道,“既然是拉砖的,就好好干你们的活儿,瞎打听什么,无可奉告。”
吃了瘪的潘阳摸摸鼻子,心知想从眼前这个男人嘴里打听些什么来是没戏了,索性闭上了嘴,她想的是反正以后日子长着呢,她就不行自己摸不出什么门道来...
王季文把二人领到一个同样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跟前,男人皮肤黝黑,额头饱满下巴宽敞,一副结实壮汉的模样,这人姓郑,专门负责管理每天来窑厂拉砖的人。
王季文把订单给了郑师傅就走了,郑师傅打量了二人一下,老道的问二人,“拉青砖是吧,你们一车能拉多少片砖?一天能来几趟?”
姚宝忠下意识朝潘阳看,让她定。
潘阳道,“一天能来回两趟,一趟能拉一百片砖。”
郑师傅指着面前的一摞青砖道,“我们不负责装车,你两按顺序往车上装,我数着,装一车记一次账。”
把青砖装上车可不是轻松活,潘阳早有先见之明的准备了两双厚手套,递给姚宝忠一副,“宝忠大哥,带上手套再干,不然手上一准磨出血泡。”
姚宝忠没客气,接过手套就开始虎虎干了起来,他们每往车上送一摞青砖,郑师傅就在一旁报数,“五、十、十五、二十...”
两车青砖上好之后,潘阳来不及擦脸上的汗珠子,又忙不迭去到账本上登记,为防潘阳少登记了青砖块数,郑师傅还要看着她登记。
潘阳扫了一眼自己身旁的红砖,状似无意的问郑师傅道,“师傅,你们也烧红砖啊,哦,还有瓦也烧?”
郑师傅没多想,就道,“那是当然,这窑厂可是我们生产队共有的,我们可就指望它能带给我们好收入呢,单烧一种砖哪成。”
潘阳笑着多问了一句,“我家老二马上要到结婚的年纪,我正想给他再盖个房子呢,就是不知道挑那种砖盖房子好,师傅您能跟我说说两个砖的区别吗?”
郑师傅笑了,脸上挂着自豪,道,“那你可算问对人了,这青砖和红砖比,烧青砖要多一道工序,那就是灌水,在窑里烧足一天一夜后,火一熄灭,在窑顶揭开一个洞,把水注进去,你得听到‘砰’一声闷响,这才算完事,你可别小瞧这最后一道工序,可麻烦了...”
郑师傅开了话匣子就收不住,滔滔不绝的讲着他的经验,潘阳就竖耳朵仔细听着,正听得入迷之时,郑师傅突然间停住了,诶了一声,狐疑的看向潘阳,道,“你个拉砖的,打听这么多做什么,这是秘密,我怎么能跟你说!”
潘阳忍不住发笑,心道我只是引了个头而已,是你自己主动讲个不停的。
郑师傅心生了警惕,接下来无论潘阳怎么问,他都三缄其口,一副公事公办的口吻,见潘阳、姚宝忠二人用麻绳勒好了架子车,赶紧撵他们走,嘴里还嘀咕道,“奶奶个腿,就没见过这么鬼机灵的...”
等离开了窑厂老远了,姚宝忠才忍不住问潘阳道,“兆科,你问这么多,真是要给你家老二盖房子了?”
潘阳没瞒姚宝忠,对他直言道,“宝忠大哥,我准备也盖个窑厂,你有没有兴趣跟我一块干?”
开窑厂啊,那可是需要大本钱的,不仅要本钱,还要有足够的人手干活,撇开别的地方不谈,单他们乡里,目前还没有一个窑厂,如今哪家要是想盖房子了,要么上山炸石头,要么就是去镇上的窑厂拉砖...
要是真能开起来,确实是条好路子...
姚宝忠道,“我自然想干,只是本钱方面怕是不够...”
潘阳笑道,“别说你不够,我也不够,所以才拉你入股啊,要是我两合起来还不够开窑厂的本钱,我们就再拉别人入股。”
“入股?”姚宝忠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个词,新奇道,“入股是什么意思?”
潘阳耐心解释道,“简单的来说,就是我们按出钱建厂来按比例分配以后的收益,谁出的本钱多,谁就占大头,谁就掌握决定权...”
潘阳解释了一路,姚宝忠听得是懵懵懂懂,不过他倒是明白了一点,就是只要干起来了,不怕挣不到钱!
潘阳、姚宝忠二人这一来一回跑一趟的功夫,转眼就到了晌午,等卸掉青砖,二人把驴车、马车存放在了县高中门卫处,潘阳递给门卫两根牡丹烟,请他帮忙看一中午。
干了一上午体力活,潘阳早就饿得饥肠辘辘。秀英在家已经烧好了午饭,她用潘阳送来的大米蒸了三碗饭的量,又切风干肉炒了一盘大白菜,再烧个南瓜汤,她自己估摸着应该够三个人吃的了...
怕菜不够,秀英又切了一盘子咸萝卜干,就着米饭吃最下饭,城里可不比在农村,家家户户自留地里都种了家常蔬菜,眼下多了两个人,每天买菜也得要花一部分钱出去啊,要是天天都这么吃,秀英有些舍不得。
秀英就蒸了三碗米饭,潘阳累了一上午,说她饿得能吞下一头牛都不为过,别说三碗饭让三个人吃了,她一个人都能全部三碗饭,更别说比她饭量还大的姚宝忠,她都没吃饱,姚宝忠能好到哪儿?
看那个憨厚不善言语的庄稼汉子,吃完饭后只能一个劲的盛南瓜汤喝,为啥要不停喝汤?因为只能多装点液体来满足自己空虚的胃!
半饥不饱状态下的潘阳心里突然就生了一股火气,她忍着没发,而是饭后把秀英喊到堂屋,递给她二十块钱,道,“这钱你拿着,见天油盐酱醋都得花钱,你拿着家用。”
秀英连连摆手,不接,对潘阳道,“阿哒不用给我,我有钱,士尧工资都交给我收着了。”
话虽如此,潘阳还是执意把钱搁在了八仙桌上,对秀英道,“你怀着孕,别总想着给士尧省钱,拿着钱买些好的,以后再多炒两个菜,家里不缺那个买菜钱。饭也多烧点,这顿吃不完觉得扔了可惜,就留着下顿再吃。”
秀英自然听出了潘阳话里的意思,阿哒在怪她中午把饭烧少了...
秀英呐呐的嗯了一声,接下了潘阳的钱,晚上再烧饭时,她挖了足足两瓢面,全部和成大面块,一半用来烙大饼,剩下一半用来做手擀面。
这饭量,足足比中午多出了一半还多,这下她可以确定,别说三个人吃,就是四个人都能吃到撑!
等潘阳晚上再放工回来,她先招呼姚宝忠坐廊檐下歇歇,她自个去厨房扭了一头,见秀英还在忙活着,她烙了五张大饼,还下了大半锅手擀面。
潘阳不禁满意的点点头,她这个儿媳妇,倒也还算通透,一点就能明白。 166阅读网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奋斗在七十年代,奋斗在七十年代最新章节,奋斗在七十年代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奋斗在七十年代,奋斗在七十年代最新章节,奋斗在七十年代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