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皇帝御驾回京
在攻取了平壤后,按皇帝的诏令将率部留驻在安东大都督境内并领安东大都督职的牛进达,已经率一部将士率先从平壤出发,准备攻击那些在皇帝的诏令及安东大都护的命令送出后,还拒不归降的高丽城池。
虽然平壤被攻取,原高丽境内的大部城池也都已经向我大唐请降,但也有不少地方的官吏守将还在观望,甚至拒绝向我大唐臣服,这些地方必须将其强势占领。那些想叛乱的人,失去了城池作为其固身之地,影响力也就少很多去了。
辽东一带还有契苾何力所领的数万大军在扫荡高丽的残余力量,牛进达所部攻击清理的主要是鸭绿水以南、浿水以北的这一块地方。大军直击平壤时,这一带的大小城池基本都没攻取,平壤在我手中了,正是解决这些地方的时候了。
浿水以南的那些地方,将由苏定芳亲领的人马去平定,这一大片地方因与新罗、百济接壤,情况更是复杂,需要采取的行动会更加的多。
三个地段的将士们也将协同合作,相互支援,并与熊津大都督府内的兵马相呼应,最终要把这一大片地方牢牢地置于我大唐统治之下。
待将原高丽境内主要的城池都占领后,我方的军力也慢慢地向那些小的州、县城扩展下去,并逐步委派汉人的官吏下去任职。以李业诩的估计,辽东一带应该比安西、安北那些地方好统治,因为这一大片地方,多年来一直受我汉文化的影响,高层间所行的多为汉礼,习俗也接近汉俗,官方通用的文字也是汉字,还有非常多的汉人后裔在此,对我大唐的认同感肯定比北胡那些地方的住民强。
李业诩相信,以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安东应该能很快地平静下来。
只是现实的问题也很多,天已将寒,数十万大军云集平壤,吃饭是件天大的事,幸好郑仁泰所负责筹集的粮草也在大军攻占平壤几天后送达,只是面对近二十万的大军,这些粮草还是有些捉襟见肘,还好平壤城内还贮存了数量不少的粮食,除可以保证平壤城里的军民食用近半年外,还可以挤出近三分之一供应其余军用。
郑仁泰在送来的信中也一再表明,他和属下部将尽最大努力筹集粮草,以保证平壤一带的军用,后续的粮食也将陆续送来。
李世民在平壤磨蹭了几天,将一切事布置妥当后,也终于踏上归程。
李世民临行前给了李业诩几道密旨,一再叮嘱李业诩在特定的时候才能打开,并再次给了李业诩便宜行事的权力,并说,待李业诩率军平定倭国,凯旋回京时,他将再次亲自出城迎接。
待李业诩千恩万谢地对圣恩表示感激后,李世民这才率领群臣及数万将士,满怀豪情地归去了。
李业诩及留守的众将,还有新罗王金胜曼一道,送皇帝的御驾出平壤城五十里。
与皇帝一道归去的,有尉迟恭所率的一万多羽林军,还有李世绩、李道宗、执失思力所领的约四万大军,余部皆扔给李业诩掌管。
一时间,李业诩麾下有十二个近卫师九万余人,水师约三万五千人,再加上原高丽军队改编的一部,百济军队改编的数万人,总军队人数已经差不多有二十万人,还不包括单独编制的辽东道行军部那数万大军。
李世民对李业诩委以如此重要之责,将安东大都护府这么大块地方交由李业诩掌管,并将近二十万的军队交由其统领,大多的人都想不明白皇帝为何如此放心。这样规模的军队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让人望而生畏的,甚至一些大臣私下怀疑,以李业诩的能力,再有属下的这多么数量的大军,在辽东自立为王也是件容易的事。
但看到皇帝意气奋发地归去,所有人都只能这样理解:皇帝对李业诩那可是不一般的信任。
一些的人想到与李业诩有隙的长孙无忌,曾几何时,这位长孙皇后的兄长也是风光无限,深受皇帝的信任,只是如今却有些莫名其妙地被除去所有的职,押在辽州,没有人知道皇帝最终会对其如何处置,只是再过一些时日,不知情况会如何演变?
李业诩却是知道皇帝为何会对自己这般放心,李业诩所想的,长安有自己那尊敬的祖父李靖在,还有父母,一大堆的妻儿,若是自己有不轨之心,那这些人终难逃厄运。以李世民对自己的了解,也肯定明白这一点,只要这么多的亲人在长安,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不顾这么人的死活的,做出谋逆之事的。
还有一点,李业诩虽然还顶着安东大都护的职,但在皇帝的命令里,主要负责的还是东夷道行军部的事,也就是说,李业诩在行东夷道行军大总管职时,安东的事务基本就交给苏定芳掌管,李世民在临行前的命令,也是让李业诩尽快赶往新罗国都金城。
编入东夷道行军部的只有十万人左右,包括六个近卫师约四万六千人人,水师将士两万人,改编的高丽、百济军队各约两万人,其他的都是留守在安东大都护府的驻守,包括一部改编的原高丽、百济军队,这些留守的军队全部由苏定芳统领,并不归东夷道所属。
也就是说,李业诩实际上能指挥的军队只有东夷道的十来万人,这些军队也必须在年前抵达新罗境内,到金城至金浦京一带驻守。金城离平壤有千余里之遥,且沿途多山,来回可就不是这么容易回来的,更别说李世民还有另外的手段留着。
还有一点,那就是李业诩自己心里,也从来没有过要自立为王的念头,对于权力并没太多欲望的李业诩来说,重生后最大的愿望,那就是凭着如今大唐雄师的力量,将四夷征服,成就一个异常强大的大唐。
如今这个梦想已经基本实现,东西北三个方向基本都已经平定,余下势力并不强大的南方还未有兵事,但南方对大唐并没有直接的威胁,征服也得慢慢来,大唐也不可能不停息的征战的。
这么多年的连续征战后,李业诩很想好好地过一段平和的日子。
李业诩心中有非常大的遗憾,那就是府中这么多妻妾,还有数量不少的儿女,他都没好好地陪他们过。李业诩也希望,这次战事后,能好好地休息几年,陪陪妻儿,不然再过几年,妻妾们的容颜也老去,自己年岁也大了,光顾着打仗,风花雪月的日子没过上多少,这太遗憾了,好歹得发挥一下自己另外一个方面的超强能力,将一众妻妾们打得落花流水,好好享受一下人生最大的乐趣,让生活过得色彩斑斓才好,并再造些儿女出来。
当然,儿女们的教育问题也不能拉下,
还有,出征前李靖也对李业诩有过特殊的嘱咐,这场战事后,要好好地休息几年了。
但这些东西都是在战后才可以去想的,李业诩现在所考虑的,还是要如何处置新罗和倭国的事,对倭国的征伐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可避免了。对新罗,李业诩却是希望能以和平方式解决,和平解决的手段就是搞定金胜曼这个新罗王。
金春秋、金庾信、阏川三名新罗国内的权臣,还有一些亲信手下,也都跟着皇帝李世民一道去长安,这三位重量级的大臣一去,新罗国内除了金胜曼这位女王外,主事的只有一个名唤作信的将领,还有一唤金仁问的波珍,只是这几人与三位权臣相比,影响力却是小的多,李业诩相信,大唐军队抵达金城后不久,新罗的事也基本就解决了。
与皇帝御驾一道归去的,还有被俘的高丽王高藏、百济王扶余义慈,及这两国内一些与高藏、扶余义慈一道被俘的官员,还有十多万的战俘。
皇帝踏上归程,李业诩也将踏上新的征程,他将和金胜曼一道,率领所部四个近卫师及百济旧军、高丽旧军一部,还有大部的新罗军队从陆路启程,往新罗境内进发,抵到金城与金海京附近驻扎,李业诩将亲率一部护送金胜曼到金城。
余下的军队及水师,将在刘仁轨、刘伯英及扶余隆的率领下,先返熊津,待在熊津与郑仁泰会合后,从海路进发,抵到金海京港口,在金海京驻防。
倭王如何回复皇帝的诏令已经不重要,无论如何回复,大唐都可以找出其他理由来对倭国开战。
--------
李业诩在与送出平壤城五十里的苏定芳告别后,即率第一、第三、第五、第六共四个近卫师,还有三万新罗军队,各一万百济、高丽旧军,踏上往金城的行程。
这一路行去,并不要求太快的速度,只需在年前抵达金城即可。
为了使金胜曼及其侍女等军中女眷行进间不太劳累,李业诩也特意吩咐了军中的巧匠们赶制了数量马车,供金胜曼等人使用。
有了减震的马车,虽然一路行去还是有些颠簸,但坐在车里,比以往硬绑绑的感觉那是舒服多了,李业诩希望有自己的照顾,这千多里的行程,不会让身心都很是疲惫的金胜曼,再添一些累。
李业诩自己都没觉得,有意无意间,他已经将金胜曼视作与自己比较亲近的人了。
因为李业诩已经猜到了皇帝的一些想法…
[记住网址 . 三五中文网]
在攻取了平壤后,按皇帝的诏令将率部留驻在安东大都督境内并领安东大都督职的牛进达,已经率一部将士率先从平壤出发,准备攻击那些在皇帝的诏令及安东大都护的命令送出后,还拒不归降的高丽城池。
虽然平壤被攻取,原高丽境内的大部城池也都已经向我大唐请降,但也有不少地方的官吏守将还在观望,甚至拒绝向我大唐臣服,这些地方必须将其强势占领。那些想叛乱的人,失去了城池作为其固身之地,影响力也就少很多去了。
辽东一带还有契苾何力所领的数万大军在扫荡高丽的残余力量,牛进达所部攻击清理的主要是鸭绿水以南、浿水以北的这一块地方。大军直击平壤时,这一带的大小城池基本都没攻取,平壤在我手中了,正是解决这些地方的时候了。
浿水以南的那些地方,将由苏定芳亲领的人马去平定,这一大片地方因与新罗、百济接壤,情况更是复杂,需要采取的行动会更加的多。
三个地段的将士们也将协同合作,相互支援,并与熊津大都督府内的兵马相呼应,最终要把这一大片地方牢牢地置于我大唐统治之下。
待将原高丽境内主要的城池都占领后,我方的军力也慢慢地向那些小的州、县城扩展下去,并逐步委派汉人的官吏下去任职。以李业诩的估计,辽东一带应该比安西、安北那些地方好统治,因为这一大片地方,多年来一直受我汉文化的影响,高层间所行的多为汉礼,习俗也接近汉俗,官方通用的文字也是汉字,还有非常多的汉人后裔在此,对我大唐的认同感肯定比北胡那些地方的住民强。
李业诩相信,以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安东应该能很快地平静下来。
只是现实的问题也很多,天已将寒,数十万大军云集平壤,吃饭是件天大的事,幸好郑仁泰所负责筹集的粮草也在大军攻占平壤几天后送达,只是面对近二十万的大军,这些粮草还是有些捉襟见肘,还好平壤城内还贮存了数量不少的粮食,除可以保证平壤城里的军民食用近半年外,还可以挤出近三分之一供应其余军用。
郑仁泰在送来的信中也一再表明,他和属下部将尽最大努力筹集粮草,以保证平壤一带的军用,后续的粮食也将陆续送来。
李世民在平壤磨蹭了几天,将一切事布置妥当后,也终于踏上归程。
李世民临行前给了李业诩几道密旨,一再叮嘱李业诩在特定的时候才能打开,并再次给了李业诩便宜行事的权力,并说,待李业诩率军平定倭国,凯旋回京时,他将再次亲自出城迎接。
待李业诩千恩万谢地对圣恩表示感激后,李世民这才率领群臣及数万将士,满怀豪情地归去了。
李业诩及留守的众将,还有新罗王金胜曼一道,送皇帝的御驾出平壤城五十里。
与皇帝一道归去的,有尉迟恭所率的一万多羽林军,还有李世绩、李道宗、执失思力所领的约四万大军,余部皆扔给李业诩掌管。
一时间,李业诩麾下有十二个近卫师九万余人,水师约三万五千人,再加上原高丽军队改编的一部,百济军队改编的数万人,总军队人数已经差不多有二十万人,还不包括单独编制的辽东道行军部那数万大军。
李世民对李业诩委以如此重要之责,将安东大都护府这么大块地方交由李业诩掌管,并将近二十万的军队交由其统领,大多的人都想不明白皇帝为何如此放心。这样规模的军队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让人望而生畏的,甚至一些大臣私下怀疑,以李业诩的能力,再有属下的这多么数量的大军,在辽东自立为王也是件容易的事。
但看到皇帝意气奋发地归去,所有人都只能这样理解:皇帝对李业诩那可是不一般的信任。
一些的人想到与李业诩有隙的长孙无忌,曾几何时,这位长孙皇后的兄长也是风光无限,深受皇帝的信任,只是如今却有些莫名其妙地被除去所有的职,押在辽州,没有人知道皇帝最终会对其如何处置,只是再过一些时日,不知情况会如何演变?
李业诩却是知道皇帝为何会对自己这般放心,李业诩所想的,长安有自己那尊敬的祖父李靖在,还有父母,一大堆的妻儿,若是自己有不轨之心,那这些人终难逃厄运。以李世民对自己的了解,也肯定明白这一点,只要这么多的亲人在长安,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不顾这么人的死活的,做出谋逆之事的。
还有一点,李业诩虽然还顶着安东大都护的职,但在皇帝的命令里,主要负责的还是东夷道行军部的事,也就是说,李业诩在行东夷道行军大总管职时,安东的事务基本就交给苏定芳掌管,李世民在临行前的命令,也是让李业诩尽快赶往新罗国都金城。
编入东夷道行军部的只有十万人左右,包括六个近卫师约四万六千人人,水师将士两万人,改编的高丽、百济军队各约两万人,其他的都是留守在安东大都护府的驻守,包括一部改编的原高丽、百济军队,这些留守的军队全部由苏定芳统领,并不归东夷道所属。
也就是说,李业诩实际上能指挥的军队只有东夷道的十来万人,这些军队也必须在年前抵达新罗境内,到金城至金浦京一带驻守。金城离平壤有千余里之遥,且沿途多山,来回可就不是这么容易回来的,更别说李世民还有另外的手段留着。
还有一点,那就是李业诩自己心里,也从来没有过要自立为王的念头,对于权力并没太多欲望的李业诩来说,重生后最大的愿望,那就是凭着如今大唐雄师的力量,将四夷征服,成就一个异常强大的大唐。
如今这个梦想已经基本实现,东西北三个方向基本都已经平定,余下势力并不强大的南方还未有兵事,但南方对大唐并没有直接的威胁,征服也得慢慢来,大唐也不可能不停息的征战的。
这么多年的连续征战后,李业诩很想好好地过一段平和的日子。
李业诩心中有非常大的遗憾,那就是府中这么多妻妾,还有数量不少的儿女,他都没好好地陪他们过。李业诩也希望,这次战事后,能好好地休息几年,陪陪妻儿,不然再过几年,妻妾们的容颜也老去,自己年岁也大了,光顾着打仗,风花雪月的日子没过上多少,这太遗憾了,好歹得发挥一下自己另外一个方面的超强能力,将一众妻妾们打得落花流水,好好享受一下人生最大的乐趣,让生活过得色彩斑斓才好,并再造些儿女出来。
当然,儿女们的教育问题也不能拉下,
还有,出征前李靖也对李业诩有过特殊的嘱咐,这场战事后,要好好地休息几年了。
但这些东西都是在战后才可以去想的,李业诩现在所考虑的,还是要如何处置新罗和倭国的事,对倭国的征伐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可避免了。对新罗,李业诩却是希望能以和平方式解决,和平解决的手段就是搞定金胜曼这个新罗王。
金春秋、金庾信、阏川三名新罗国内的权臣,还有一些亲信手下,也都跟着皇帝李世民一道去长安,这三位重量级的大臣一去,新罗国内除了金胜曼这位女王外,主事的只有一个名唤作信的将领,还有一唤金仁问的波珍,只是这几人与三位权臣相比,影响力却是小的多,李业诩相信,大唐军队抵达金城后不久,新罗的事也基本就解决了。
与皇帝御驾一道归去的,还有被俘的高丽王高藏、百济王扶余义慈,及这两国内一些与高藏、扶余义慈一道被俘的官员,还有十多万的战俘。
皇帝踏上归程,李业诩也将踏上新的征程,他将和金胜曼一道,率领所部四个近卫师及百济旧军、高丽旧军一部,还有大部的新罗军队从陆路启程,往新罗境内进发,抵到金城与金海京附近驻扎,李业诩将亲率一部护送金胜曼到金城。
余下的军队及水师,将在刘仁轨、刘伯英及扶余隆的率领下,先返熊津,待在熊津与郑仁泰会合后,从海路进发,抵到金海京港口,在金海京驻防。
倭王如何回复皇帝的诏令已经不重要,无论如何回复,大唐都可以找出其他理由来对倭国开战。
--------
李业诩在与送出平壤城五十里的苏定芳告别后,即率第一、第三、第五、第六共四个近卫师,还有三万新罗军队,各一万百济、高丽旧军,踏上往金城的行程。
这一路行去,并不要求太快的速度,只需在年前抵达金城即可。
为了使金胜曼及其侍女等军中女眷行进间不太劳累,李业诩也特意吩咐了军中的巧匠们赶制了数量马车,供金胜曼等人使用。
有了减震的马车,虽然一路行去还是有些颠簸,但坐在车里,比以往硬绑绑的感觉那是舒服多了,李业诩希望有自己的照顾,这千多里的行程,不会让身心都很是疲惫的金胜曼,再添一些累。
李业诩自己都没觉得,有意无意间,他已经将金胜曼视作与自己比较亲近的人了。
因为李业诩已经猜到了皇帝的一些想法…
[记住网址 . 三五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