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讳莫如深。
从第一步跨进这个种满蔷薇的花园开始,讳莫如深的气氛就已经如影随形。在她和乔伊来到这里之前,只有警司在说话,他们来到这里之后,只有他们几个在说话。
尽管这外面至少有七个警察。
难以理解的燃烧方式,灵异事件一般的死亡现场。
人烧成了灰,底下的木头凳子却基本完好。这是案件里最诡异的一项,但刘易斯他们明显避开了这个话题。
他们不愿谈,这可以理解,因为这太像一个宗教性的自.焚。
甚至自.焚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这种只能在鬼故事中出现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
“如果你的破案游戏玩得差不多了,我们接下来立刻去进行审讯,那才是你的工作,如果你能争取一个小时搞定,那么……”
乔伊抬起手腕看了看表,手里还捧着那本雕花笔记本,一句话毁掉犯罪现场的凝重气氛:
“我们还能赶上下午一点去亚历山大机场的飞机。”
李文森又在客厅里来回走了几步:
“不,我不要在一个小时里搞定。”
刘易斯:“的确,一个小时太强人所难了。”
她在客厅地板上一寸一寸地看过去,眉头慢慢皱起来。
客厅里每一寸地板她都看过去了,没有发现其它什么不正常的地方。
可她就是觉得,她漏掉了什么。
“你说得对,这些细节用来询问证人够了,我又不是侦探。”
李文森用手机把地上的骸骨,以及房间里每个方向都拍了一张照片。
她转身朝向乔伊,刚想说“乔,我们走吧”,却忽然止住了话头。
顿了一会儿,她眯起眼睛:
“乔伊,你……”
乔伊扬了扬眉毛:
“哦,我讨厌欲言又止。”
“我没有欲言又止,我只是在组织语言。”
“人类可以边表达边组织语言,显然你这个功能不太好使。”
“你手边的餐桌没有抽屉,你旁边没有书架,沙发在我们走进来时我特意看过,是空的,而你从坐下来以后,就没有再动过。”
她没有理会他调侃她的话,慢慢眯起眼睛:
“那么,你手里的那本笔记本,是从哪里来的?”
……
心理学上的知觉盲点。
越是显而易见的错误,越是容易被人忽视。
比如在基督教的各种仪式中,最重要的就是弥撒,一个“吃掉神”的古老习惯,由神父将圣杯里,象征耶稣鲜血的水分给众教徒——圣杯只有一个。
但是在列奥纳多-达-芬奇绘制的《最后的晚餐》里,圣杯出现了十多次,耶稣的每一个门徒手上都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错误,列奥纳多故意隐藏的谜题。
但令人吃惊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到现在,几百年了,注意到这一点的人并没有几个,至少,这个毫无遮掩的小把戏并没有获得它应有的关注。
——盲点。
乔伊堂而皇之地捧着一本原本不可能出现在他手上的笔记本,本来这是极容易发现的问题,但是由于他太坦然了,她反而从头到尾都没有发现这一点。
“这本笔记本吗?我从沙发垫下抽出来的。”
他迅速把本子合拢,站起来,背对着她把本子塞回绣花的垫子下:
“只是一些关于玫瑰花、月亮、神和宇宙的随笔,还有一些明显出自女人手笔的矫情的诗篇,一本日记罢了,没有什么特别的。”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乔。”
李文森拉开一条椅子,在他对面坐下来:
“你一直假装翻阅那本日记本,是因为你想利用我和刘易斯知觉上的盲点,让你大大方方地把这本日记本拿走。”
蹲在地上的警察:“其实还有我,这个房间里一直有四个人……如果你们有谁在意的话。”
“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乔伊不置可否:
“以这个笔记本的体积,我完全可以把它藏在大衣里带走。”
“大概因为,私自把案发现场的物品带走,是违法的行为。”
刘易斯走到李文森身后:
“而门口我们已经安装了临时摄像头,如果您光明正大把笔记本带走,又被摄像头拍了下来,警方就没有证据表明你是未经许可带走的证物。”
他微笑地看着乔伊的眼睛:
“您觉得这本日记本里,有什么和这个案子有关系的地方吗?”
李文森:“你为什么要问他?警方有权调用与案件有关的证物,我们可以稍后研究。”
……我们?
乔伊神情有些莫测地看着李文森附在刘易斯耳边说话,他们隔着比较远的距离,也没有避讳他说悄悄话。
这并不是暧昧的举动。
看起来,更像是刘易斯举手投足间自然而然的体贴,和由内而外绅士的风度。
一种累赘的、他不具备的品质。
一种男人和女人之间的……障眼法。
无论你内里是怎样的品质,只要外表倜傥,举止文雅,人们就很容易认为这是一个饱学之士。
心理学上可以把这个叫做,错误模式识别。
自从七年前开始,他就不再参与案件的侦破,也鲜少打击、干扰或毁掉他室友的工作,因为他的室友非常难顺毛。他知道刘易斯的存在,也彼此打过照面,却没有看过他与李文森的相处模式……用脚趾想都知道,不过是点头之交。
李文森和谁关系都不错,但和谁关系都不亲近,就像从前每一个被她刻意疏远的同学、邻居、老师,甚至她的父亲一样,明明一同渡过了漫长的岁月,但一转头,她就能轻易把你抹去,你再也无法在她的生命中,找到自己的痕迹。
李文森从不交朋友。
原因不明,和她一样,是一个谜。
整整七年,他才从同一间公寓的陌生人成为她的朋友……可他今天亲眼看到,从这个警察出现到现在,平时三句话里就有一句暗含隐喻,无论对谁都不假辞色的李文森,居然没有对这个叫刘易斯的男人说一句讽刺的话。
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无论人生观、价值观,甚至知识体系都截然不同,他们却互相开玩笑,交流观点,探讨问题。
最重要的是,对于刘易斯的一些绅士的举动,比如扶她过河,比如帮她说话……她都没有拒绝。
她居然没有拒绝。
这不正常。
太不正常了。
哦,恒河的水今天难道改流向了吗。
……
刘易斯还没有听完李文森的话,就说:
“不,我们不可以。”
“你们当然不可以。”
乔伊双手插袋:
“日记本明显是私人物品,如果你打开了它,就是侵犯隐私权。”
李文森:“这么说起来的话,你也侵犯了西布莉的隐私权,乔。”
乔伊沉默了一会儿:
“所以呢?文森特,你要起诉我吗?”
他脸上的神情变得冷漠了:
“这倒是很符合你一贯的作风——但我不得不说,即便你请了律师也不会成功,因为我犯下的小小过错恰好属于'不知者无罪'的范畴。”
“……”
李文森说:
“你到底在说什么,我怎么可能起诉你?”
“是吗?”
乔伊的脸色缓和了一些,但仍然冷冰冰地扬着下巴:
“不得不说,虽然我不在意这种事,但如果你为了一个不怎么熟的清洁工的隐私权,就去起诉与你相处了七年的同居人,还是……”
他斟酌了一下用词:
“略微有损我的尊严。”
“这和我们认识几年有什么关系?”
李文森惊讶地说:
“拜托,乔,我身上只有七块零五毛钱,我还欠你八万块,欠科研所三个月的工资,而请一个中等的律师开口费至少三千。你脑子里是进了多少福尔马林,才会觉得我会为了你花掉我半个月的咖啡钱?”
乔伊:“……”
半晌的静默。
还是李文森打破了他们之间不算僵持的僵持:
“刘,刑法一百三十九条,在侦查活动中发现的,可以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文件,你们是有权查封和扣押的。”
“恐怕你对法律的了解不够,文森特。”
乔伊恢复了冷冰冰的语气:
“法庭外,法律是行为准则,但法庭上,法律是文字游戏。”
“您错了,法律无论在哪里,都是法律。”
刘易斯微笑了一下:
“不过,我记得您学的是历史和宗教,没想到您对法律条款也这么有研究。”
“这句话也很有意思。”
乔伊头都没有抬:
“难道法律不是历史的一部分?宗教就更不用说了,公元前后到三百年前,宗教就是法律。”
公元是耶稣诞生元年。
“他们说的没错,小姑娘。”
蹲在地上的老警察把所有贴好标签的证物袋收在一个纸壳箱里,站起来:
“警察确实不能随便取证——可以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文件,刑法上是这么说的,一直以来每个国家也都是这么做的,只是你发现了吗?这条国际通行的法律,本身存在一个无法解决的悖论……”
他掂了掂手里的箱子,锐利的目光,与他轻描淡写的语气极其不符:
“如果你没看过这本日记,就没办法证明它是线索,但如果你看过了这本日记,你就侵犯了隐私权。”
从第一步跨进这个种满蔷薇的花园开始,讳莫如深的气氛就已经如影随形。在她和乔伊来到这里之前,只有警司在说话,他们来到这里之后,只有他们几个在说话。
尽管这外面至少有七个警察。
难以理解的燃烧方式,灵异事件一般的死亡现场。
人烧成了灰,底下的木头凳子却基本完好。这是案件里最诡异的一项,但刘易斯他们明显避开了这个话题。
他们不愿谈,这可以理解,因为这太像一个宗教性的自.焚。
甚至自.焚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这种只能在鬼故事中出现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
“如果你的破案游戏玩得差不多了,我们接下来立刻去进行审讯,那才是你的工作,如果你能争取一个小时搞定,那么……”
乔伊抬起手腕看了看表,手里还捧着那本雕花笔记本,一句话毁掉犯罪现场的凝重气氛:
“我们还能赶上下午一点去亚历山大机场的飞机。”
李文森又在客厅里来回走了几步:
“不,我不要在一个小时里搞定。”
刘易斯:“的确,一个小时太强人所难了。”
她在客厅地板上一寸一寸地看过去,眉头慢慢皱起来。
客厅里每一寸地板她都看过去了,没有发现其它什么不正常的地方。
可她就是觉得,她漏掉了什么。
“你说得对,这些细节用来询问证人够了,我又不是侦探。”
李文森用手机把地上的骸骨,以及房间里每个方向都拍了一张照片。
她转身朝向乔伊,刚想说“乔,我们走吧”,却忽然止住了话头。
顿了一会儿,她眯起眼睛:
“乔伊,你……”
乔伊扬了扬眉毛:
“哦,我讨厌欲言又止。”
“我没有欲言又止,我只是在组织语言。”
“人类可以边表达边组织语言,显然你这个功能不太好使。”
“你手边的餐桌没有抽屉,你旁边没有书架,沙发在我们走进来时我特意看过,是空的,而你从坐下来以后,就没有再动过。”
她没有理会他调侃她的话,慢慢眯起眼睛:
“那么,你手里的那本笔记本,是从哪里来的?”
……
心理学上的知觉盲点。
越是显而易见的错误,越是容易被人忽视。
比如在基督教的各种仪式中,最重要的就是弥撒,一个“吃掉神”的古老习惯,由神父将圣杯里,象征耶稣鲜血的水分给众教徒——圣杯只有一个。
但是在列奥纳多-达-芬奇绘制的《最后的晚餐》里,圣杯出现了十多次,耶稣的每一个门徒手上都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错误,列奥纳多故意隐藏的谜题。
但令人吃惊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到现在,几百年了,注意到这一点的人并没有几个,至少,这个毫无遮掩的小把戏并没有获得它应有的关注。
——盲点。
乔伊堂而皇之地捧着一本原本不可能出现在他手上的笔记本,本来这是极容易发现的问题,但是由于他太坦然了,她反而从头到尾都没有发现这一点。
“这本笔记本吗?我从沙发垫下抽出来的。”
他迅速把本子合拢,站起来,背对着她把本子塞回绣花的垫子下:
“只是一些关于玫瑰花、月亮、神和宇宙的随笔,还有一些明显出自女人手笔的矫情的诗篇,一本日记罢了,没有什么特别的。”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乔。”
李文森拉开一条椅子,在他对面坐下来:
“你一直假装翻阅那本日记本,是因为你想利用我和刘易斯知觉上的盲点,让你大大方方地把这本日记本拿走。”
蹲在地上的警察:“其实还有我,这个房间里一直有四个人……如果你们有谁在意的话。”
“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乔伊不置可否:
“以这个笔记本的体积,我完全可以把它藏在大衣里带走。”
“大概因为,私自把案发现场的物品带走,是违法的行为。”
刘易斯走到李文森身后:
“而门口我们已经安装了临时摄像头,如果您光明正大把笔记本带走,又被摄像头拍了下来,警方就没有证据表明你是未经许可带走的证物。”
他微笑地看着乔伊的眼睛:
“您觉得这本日记本里,有什么和这个案子有关系的地方吗?”
李文森:“你为什么要问他?警方有权调用与案件有关的证物,我们可以稍后研究。”
……我们?
乔伊神情有些莫测地看着李文森附在刘易斯耳边说话,他们隔着比较远的距离,也没有避讳他说悄悄话。
这并不是暧昧的举动。
看起来,更像是刘易斯举手投足间自然而然的体贴,和由内而外绅士的风度。
一种累赘的、他不具备的品质。
一种男人和女人之间的……障眼法。
无论你内里是怎样的品质,只要外表倜傥,举止文雅,人们就很容易认为这是一个饱学之士。
心理学上可以把这个叫做,错误模式识别。
自从七年前开始,他就不再参与案件的侦破,也鲜少打击、干扰或毁掉他室友的工作,因为他的室友非常难顺毛。他知道刘易斯的存在,也彼此打过照面,却没有看过他与李文森的相处模式……用脚趾想都知道,不过是点头之交。
李文森和谁关系都不错,但和谁关系都不亲近,就像从前每一个被她刻意疏远的同学、邻居、老师,甚至她的父亲一样,明明一同渡过了漫长的岁月,但一转头,她就能轻易把你抹去,你再也无法在她的生命中,找到自己的痕迹。
李文森从不交朋友。
原因不明,和她一样,是一个谜。
整整七年,他才从同一间公寓的陌生人成为她的朋友……可他今天亲眼看到,从这个警察出现到现在,平时三句话里就有一句暗含隐喻,无论对谁都不假辞色的李文森,居然没有对这个叫刘易斯的男人说一句讽刺的话。
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无论人生观、价值观,甚至知识体系都截然不同,他们却互相开玩笑,交流观点,探讨问题。
最重要的是,对于刘易斯的一些绅士的举动,比如扶她过河,比如帮她说话……她都没有拒绝。
她居然没有拒绝。
这不正常。
太不正常了。
哦,恒河的水今天难道改流向了吗。
……
刘易斯还没有听完李文森的话,就说:
“不,我们不可以。”
“你们当然不可以。”
乔伊双手插袋:
“日记本明显是私人物品,如果你打开了它,就是侵犯隐私权。”
李文森:“这么说起来的话,你也侵犯了西布莉的隐私权,乔。”
乔伊沉默了一会儿:
“所以呢?文森特,你要起诉我吗?”
他脸上的神情变得冷漠了:
“这倒是很符合你一贯的作风——但我不得不说,即便你请了律师也不会成功,因为我犯下的小小过错恰好属于'不知者无罪'的范畴。”
“……”
李文森说:
“你到底在说什么,我怎么可能起诉你?”
“是吗?”
乔伊的脸色缓和了一些,但仍然冷冰冰地扬着下巴:
“不得不说,虽然我不在意这种事,但如果你为了一个不怎么熟的清洁工的隐私权,就去起诉与你相处了七年的同居人,还是……”
他斟酌了一下用词:
“略微有损我的尊严。”
“这和我们认识几年有什么关系?”
李文森惊讶地说:
“拜托,乔,我身上只有七块零五毛钱,我还欠你八万块,欠科研所三个月的工资,而请一个中等的律师开口费至少三千。你脑子里是进了多少福尔马林,才会觉得我会为了你花掉我半个月的咖啡钱?”
乔伊:“……”
半晌的静默。
还是李文森打破了他们之间不算僵持的僵持:
“刘,刑法一百三十九条,在侦查活动中发现的,可以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文件,你们是有权查封和扣押的。”
“恐怕你对法律的了解不够,文森特。”
乔伊恢复了冷冰冰的语气:
“法庭外,法律是行为准则,但法庭上,法律是文字游戏。”
“您错了,法律无论在哪里,都是法律。”
刘易斯微笑了一下:
“不过,我记得您学的是历史和宗教,没想到您对法律条款也这么有研究。”
“这句话也很有意思。”
乔伊头都没有抬:
“难道法律不是历史的一部分?宗教就更不用说了,公元前后到三百年前,宗教就是法律。”
公元是耶稣诞生元年。
“他们说的没错,小姑娘。”
蹲在地上的老警察把所有贴好标签的证物袋收在一个纸壳箱里,站起来:
“警察确实不能随便取证——可以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文件,刑法上是这么说的,一直以来每个国家也都是这么做的,只是你发现了吗?这条国际通行的法律,本身存在一个无法解决的悖论……”
他掂了掂手里的箱子,锐利的目光,与他轻描淡写的语气极其不符:
“如果你没看过这本日记,就没办法证明它是线索,但如果你看过了这本日记,你就侵犯了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