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一开始就是为了当众痛殴卢锐,一为京兆柳解气,一为杀鸡儆猴,让那些心怀叵测者对他这个喜怒无常的活阎罗更加敬而远之,免却一些多余麻烦,这也是他首回真正意义上“阴谋陷害”于人,晋王历来偏好明刀明枪,猛一改变方式方法,委实有点“瞻头顾尾”,都是为了让韦太后这么一个生性多疑者觉得他痛殴卢锐是顺理成章,计划居然制定得非同一般的周详。
贺烨先是料定太后在得知韦锐与赵国公相继与他“亲近”后必定会心生警慎,又有一个历来与他颇有仇隙的窦辅安居中挑拨,尤其是当自己一直没有袒诚相告,太后一定会诏他入含象殿询问,这些时日以来贺烨要么待在亲王院,要么也是在含元殿内举哀,要论方便,这跑腿的差使应当会交予内宦更加合适,可贺烨料定太后询问自己的同时必然也会在卢锐身上下功夫试探,倘若这任务交给窦辅安一流,卢锐必定会更加防范,效果有限,可卢锐一贯喜好美色,消息灵通的太后当然深知他这一大陋习,多半会遣宫女出马。
早前因为恩服十一娘事件,阿禄完成得十分周妥,越发受太后器重,贺烨于是寄望在自己人身上。
阿禄一接太后嘱令,便会给予江迂暗示,江迂及时通告晋王,于是晋王便在这日终于答允赵国公,容他随同昭德寺悼念先君,当然,会有意让卢锐听闻。
而阿禄也会特意问询那名被卢锐收买的宦官——“可曾见卢八郎与晋王?”
得到的当然是个否定答复,可当时正值宦官“送餐”时间,当他将额外附加的饮食送去卢锐毡帐之后,自然是要去卢锐跟前奉承讨好一番,以知悉自己“克尽职守”,好讨得额外赏资,于是宦官便眼见晋王、卢锐、赵国公三人共出东门,正巧当他出了含元殿西门,再度遇见阿禄,声称遍寻不着,再度询问宦官:“未知大王与卢八郎是否仍在含元殿前?”。
含元殿作为前朝第一殿,严禁宫女出入,这宦官虽然是贤妃心腹,对含象殿太后身边侍奉宫人却从来不敢怠慢,贤妃又是太后党,阿禄既是奉太后嘱令在传诏晋王之后有意接近卢锐,直接询问贤妃部属卢锐去向便没有不合情理之处。
是以这回理所当然得到肯定答复:“早前正见殿下、卢八郎及赵国公三人同出西侧门,阿监莫若往少阳院卢郎君毡房一探?”
有了这阉宦热心指引,阿禄于是顺理成章找到了少阳院。
十一娘好容易安抚了“惊惶不安”的阿禄如实交待,倒是越更放心,暗忖贺烨这番看似冲动妄为却实则考虑周全,果然当她归去复命之时,正巧撞见贺烨毫发无损趾高气扬出来,当时已然暮色沉晦,游廊空无一人——禁内举丧,含象殿内却是警戒最为松散之地。
贺烨本欲与十一娘擦肩而过,却鬼使神差停住步伐,压低嗓音飞快一句:“卢锐被本大王这一场打,估计今后都会瘫痪卧床了,他本属死有余辜,不过依我看来,这般下场倒比一死了之更加痛苦,可你若觉得尚不解气,我也乐见卢锐命丧黄泉。”
紧随贺烨身后的江迂连连暗嗟——大王这般直接了当,难说不会吓着这个小娘子,有这么讨好“红颜知己”的方式么?
哪知却见柳小娘子面不改色,淡淡一句:“多谢殿下,这回人情,十一记下了。”
避让一边,垂眸持礼等着晋王殿下扬场而去。
江迂深一脚浅一脚相随贺烨出了含象殿,才终于神魂归窍,抚胸低叹:“十一娘还真真了得。”
却见月色之下,自家主人眉眼含傲:“早跟你说过,莫要小瞧这丫头……你说萧九郎这么一大神童,命怎生得这般凄苦?今后他若是俯首贴耳也就罢了,万一要是那啥……怕是会被剥筋扒皮,还不知主使是谁,可怜,可叹呀!”
江迂:……
依老奴看来,柳小娘子分明是太后意中之晋王妃备选之一,大王还有闲心为旁人担忧?
话说倘若十一娘真能成为将来女主人,倒也不失为大王贤内助,说不定真能助益殿下一统江山,只可怜大王那些姬妾了,怕是但有威胁就会遭遇不测,唉,世间之事本就难以两全其美,还当以大局为重,宦官坚定地默默颔首,必须努力促成此桩“良缘”。
十一娘当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赢得晋王心腹的“默许”,这时她一本正经只字不漏地将阿禄口述经过回禀太后,一如既往并不急于发表自己意见,只听太后自以为是地“结案陈词”。
“卢锐再怎么色迷心窍,当不至于胆大妄为到哭丧礼时于禁内侮犯宫女,应是受了暗算,可这事的确存在蹊跷,卢锐人在前朝,一般情况下并无可能接近女眷宫人,暗算者除非未卜先知,否则如何能事先投药?而经询多人证言,其有侮犯之行并非晋王无中生有,那么一定是误服摧情药物,结合案情,可能在其饮食中投药之人仅只为二,要么是那送食内宦,要么便是阿禄。”
十一娘一听阿禄受疑,尚且不改神色,另一边旁听太后断案的窦辅安却率先急躁起来——他一直肩负重任,除了督管禁卫以及监视诸贵之外,含象殿诸多内宦宫人的管理监察当然也是首重,这些时日以来,先是汝阳王贺淇与医官勾通,导致投书谋逆他毫无察觉,又“逼死”柳贵妃险些妨害大局,简直就是失漏连连,倘若连含象殿宫女的忠奸都再失察,太后就算再是信任他,只怕也会埋怨无能弃之不用了。
故连忙分辩:“莫说阿禄为太后近身服侍,但凡含象殿中仅仅负责扫洒之低阶宫女,老奴也敢担保决不可能与外臣交近,莫说春药此类禁物,便是寸纸片锦也无可能与宫外传递……太后嘱令阿禄接近卢锐又是今日才临时起意,阿禄怎么可能在短短半昼间便与外臣沟通,而老奴毫无察觉。”
阿禄当然不可能在今日与外臣沟通,可是好些日子前“偶遇”江迂交谈两句甚至“私相授受”又怎会引起窦辅安警觉?毕竟江迂表面上也是太后心腹之一,日日都会抽空前来禀明晋王言行,窦辅安这个大忙人哪会寸步不离太后身旁,多数时间都是经阿禄入禀才得诏见。
再是防备严密,也难以杜绝小崔后十余年就前安插成功的内线,所谓百密一疏,其实才是世间真理。
太后虽然多疑,但对经过她自己考察予以重用者却十分自信,这也是出于狂妄自大的心态,小崔后早早就已势败,落得一杯毒酒枉死宫廷收场,太后哪会相信一个手下败将居然还能恩服江迂,十余年后仍然对原主忠心耿耿,在她心目中,小崔后就好比一个败絮其中的绣花枕头,出身名门望族又为母仪天下,看上去不可一世,实则笨得厉害,压根不信好比小崔后一般愚蠢的人居然还能收服人心。
其实她也根本没有怀疑阿禄,眼见着窦辅安焦躁难安,冷冷一个斜睨:“枉你在我身边侍奉多年,遇事竟还不如十一娘沉得住气,我是在疑心阿禄么?她一个贫寒人家出身选入掖庭者,在宫内没有一点根基,莫说与外臣联络,便是与嫔妃都素来没有过多接触,否则也没资格入这含象殿,更不说眼下得我器重……再说她就算有条件陷害卢锐,可哪来动机?”
见窦辅安羞愧忐忑,太后全没再过于责备心腹,继续断案:“那内宦是元氏之人,而汝阳王质疑元得志资历不足拜相,意欲举荐荣国公接管尚书省入政事堂辅政,这事我本就没对元得志隐瞒,他将荣国公恨之入骨也是理所当然,只我一直想不明白,元得志是怎么料定今日会有宫女接近卢锐,掐准时机暗算卢锐。”
太后又睨了一眼十一娘,见她若有所思却欲言又止,干脆问道:“伊伊有何疑虑不妨直说,你在我这姨祖母跟前,大可不必这般小心翼翼。”
贺烨先是料定太后在得知韦锐与赵国公相继与他“亲近”后必定会心生警慎,又有一个历来与他颇有仇隙的窦辅安居中挑拨,尤其是当自己一直没有袒诚相告,太后一定会诏他入含象殿询问,这些时日以来贺烨要么待在亲王院,要么也是在含元殿内举哀,要论方便,这跑腿的差使应当会交予内宦更加合适,可贺烨料定太后询问自己的同时必然也会在卢锐身上下功夫试探,倘若这任务交给窦辅安一流,卢锐必定会更加防范,效果有限,可卢锐一贯喜好美色,消息灵通的太后当然深知他这一大陋习,多半会遣宫女出马。
早前因为恩服十一娘事件,阿禄完成得十分周妥,越发受太后器重,贺烨于是寄望在自己人身上。
阿禄一接太后嘱令,便会给予江迂暗示,江迂及时通告晋王,于是晋王便在这日终于答允赵国公,容他随同昭德寺悼念先君,当然,会有意让卢锐听闻。
而阿禄也会特意问询那名被卢锐收买的宦官——“可曾见卢八郎与晋王?”
得到的当然是个否定答复,可当时正值宦官“送餐”时间,当他将额外附加的饮食送去卢锐毡帐之后,自然是要去卢锐跟前奉承讨好一番,以知悉自己“克尽职守”,好讨得额外赏资,于是宦官便眼见晋王、卢锐、赵国公三人共出东门,正巧当他出了含元殿西门,再度遇见阿禄,声称遍寻不着,再度询问宦官:“未知大王与卢八郎是否仍在含元殿前?”。
含元殿作为前朝第一殿,严禁宫女出入,这宦官虽然是贤妃心腹,对含象殿太后身边侍奉宫人却从来不敢怠慢,贤妃又是太后党,阿禄既是奉太后嘱令在传诏晋王之后有意接近卢锐,直接询问贤妃部属卢锐去向便没有不合情理之处。
是以这回理所当然得到肯定答复:“早前正见殿下、卢八郎及赵国公三人同出西侧门,阿监莫若往少阳院卢郎君毡房一探?”
有了这阉宦热心指引,阿禄于是顺理成章找到了少阳院。
十一娘好容易安抚了“惊惶不安”的阿禄如实交待,倒是越更放心,暗忖贺烨这番看似冲动妄为却实则考虑周全,果然当她归去复命之时,正巧撞见贺烨毫发无损趾高气扬出来,当时已然暮色沉晦,游廊空无一人——禁内举丧,含象殿内却是警戒最为松散之地。
贺烨本欲与十一娘擦肩而过,却鬼使神差停住步伐,压低嗓音飞快一句:“卢锐被本大王这一场打,估计今后都会瘫痪卧床了,他本属死有余辜,不过依我看来,这般下场倒比一死了之更加痛苦,可你若觉得尚不解气,我也乐见卢锐命丧黄泉。”
紧随贺烨身后的江迂连连暗嗟——大王这般直接了当,难说不会吓着这个小娘子,有这么讨好“红颜知己”的方式么?
哪知却见柳小娘子面不改色,淡淡一句:“多谢殿下,这回人情,十一记下了。”
避让一边,垂眸持礼等着晋王殿下扬场而去。
江迂深一脚浅一脚相随贺烨出了含象殿,才终于神魂归窍,抚胸低叹:“十一娘还真真了得。”
却见月色之下,自家主人眉眼含傲:“早跟你说过,莫要小瞧这丫头……你说萧九郎这么一大神童,命怎生得这般凄苦?今后他若是俯首贴耳也就罢了,万一要是那啥……怕是会被剥筋扒皮,还不知主使是谁,可怜,可叹呀!”
江迂:……
依老奴看来,柳小娘子分明是太后意中之晋王妃备选之一,大王还有闲心为旁人担忧?
话说倘若十一娘真能成为将来女主人,倒也不失为大王贤内助,说不定真能助益殿下一统江山,只可怜大王那些姬妾了,怕是但有威胁就会遭遇不测,唉,世间之事本就难以两全其美,还当以大局为重,宦官坚定地默默颔首,必须努力促成此桩“良缘”。
十一娘当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赢得晋王心腹的“默许”,这时她一本正经只字不漏地将阿禄口述经过回禀太后,一如既往并不急于发表自己意见,只听太后自以为是地“结案陈词”。
“卢锐再怎么色迷心窍,当不至于胆大妄为到哭丧礼时于禁内侮犯宫女,应是受了暗算,可这事的确存在蹊跷,卢锐人在前朝,一般情况下并无可能接近女眷宫人,暗算者除非未卜先知,否则如何能事先投药?而经询多人证言,其有侮犯之行并非晋王无中生有,那么一定是误服摧情药物,结合案情,可能在其饮食中投药之人仅只为二,要么是那送食内宦,要么便是阿禄。”
十一娘一听阿禄受疑,尚且不改神色,另一边旁听太后断案的窦辅安却率先急躁起来——他一直肩负重任,除了督管禁卫以及监视诸贵之外,含象殿诸多内宦宫人的管理监察当然也是首重,这些时日以来,先是汝阳王贺淇与医官勾通,导致投书谋逆他毫无察觉,又“逼死”柳贵妃险些妨害大局,简直就是失漏连连,倘若连含象殿宫女的忠奸都再失察,太后就算再是信任他,只怕也会埋怨无能弃之不用了。
故连忙分辩:“莫说阿禄为太后近身服侍,但凡含象殿中仅仅负责扫洒之低阶宫女,老奴也敢担保决不可能与外臣交近,莫说春药此类禁物,便是寸纸片锦也无可能与宫外传递……太后嘱令阿禄接近卢锐又是今日才临时起意,阿禄怎么可能在短短半昼间便与外臣沟通,而老奴毫无察觉。”
阿禄当然不可能在今日与外臣沟通,可是好些日子前“偶遇”江迂交谈两句甚至“私相授受”又怎会引起窦辅安警觉?毕竟江迂表面上也是太后心腹之一,日日都会抽空前来禀明晋王言行,窦辅安这个大忙人哪会寸步不离太后身旁,多数时间都是经阿禄入禀才得诏见。
再是防备严密,也难以杜绝小崔后十余年就前安插成功的内线,所谓百密一疏,其实才是世间真理。
太后虽然多疑,但对经过她自己考察予以重用者却十分自信,这也是出于狂妄自大的心态,小崔后早早就已势败,落得一杯毒酒枉死宫廷收场,太后哪会相信一个手下败将居然还能恩服江迂,十余年后仍然对原主忠心耿耿,在她心目中,小崔后就好比一个败絮其中的绣花枕头,出身名门望族又为母仪天下,看上去不可一世,实则笨得厉害,压根不信好比小崔后一般愚蠢的人居然还能收服人心。
其实她也根本没有怀疑阿禄,眼见着窦辅安焦躁难安,冷冷一个斜睨:“枉你在我身边侍奉多年,遇事竟还不如十一娘沉得住气,我是在疑心阿禄么?她一个贫寒人家出身选入掖庭者,在宫内没有一点根基,莫说与外臣联络,便是与嫔妃都素来没有过多接触,否则也没资格入这含象殿,更不说眼下得我器重……再说她就算有条件陷害卢锐,可哪来动机?”
见窦辅安羞愧忐忑,太后全没再过于责备心腹,继续断案:“那内宦是元氏之人,而汝阳王质疑元得志资历不足拜相,意欲举荐荣国公接管尚书省入政事堂辅政,这事我本就没对元得志隐瞒,他将荣国公恨之入骨也是理所当然,只我一直想不明白,元得志是怎么料定今日会有宫女接近卢锐,掐准时机暗算卢锐。”
太后又睨了一眼十一娘,见她若有所思却欲言又止,干脆问道:“伊伊有何疑虑不妨直说,你在我这姨祖母跟前,大可不必这般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