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明遇刺,李恪为之震怒不已,下诏封锁上林苑,严稽凶手,风声鹤唳之下,原本预定进行三日的秋狩自也就进行不下去了,帝驾于次日一早率文武百官离开上林苑返回京师,然,对刺客的稽查不单没有取消,反倒是更严了几分,不止是上林苑在大搜不已,御史台、刑部、大理寺等诸多衙门更是齐齐出动精干力量,全面排查刺客是如何混入上林苑中的,三日后,排查出刺客乃是工部水部司郎中赵宽带进了苑中,帝暴怒,下诏缉拿赵宽归案。
李恪的旨意倒是下得很快,可惜前去拿人的宿卫军人马迟到了一步,赵宽已然畏罪自尽,其家小尽管全部被擒,可经再三审讯之下,却依旧毫无所得,案子查到此般地步,已成了悬案,而各地官府追缉九华山余孽的行动虽是声势浩大,可成果却是寥寥,对此,李恪虽怒急,却也无可奈何,除了再三严令各有司衙门加紧追查之外,却也没甚旁的法子好想了的。
永隆二年十一月初七,上林苑刺杀案的风波尚未彻底平息,朝野间的注意力就已被一条消息所转移了开去——藏东白兰部族发来急报,言称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已于永隆二年十一月初一亡故,其孙芒松芒赞以四岁之龄登基,国政皆由大相禄东赞所掌控。
大唐人是宽容的,这等宽容,体现在对待战败者的态度上,甚少有灭族之行径,但凡征服一地,总是允许战败者归降,当然了,与此同时,大唐人也是记仇的,但凡敢冒犯大唐天威者,皆须得诛之而后快,从此一条来说,两次进犯大唐边疆的吐蕃明显就是虎狼之徒,自是在必除之列,朝野间的舆论倾向在这一点上浑然如一,值此吐蕃赞普新丧、新主幼弱之时,朝野间呼战之声自也就颇为高涨,动本请求出兵惩戒吐蕃的文武官员不少,李恪对此虽一直不曾表态,可显然是颇有些意动的,若不然,也不会任由呼战之声日渐高涨不已。
“诸位爱卿,朕今日叫尔等前来,只议一事,唔,这么说罢,吐蕃既已向我大唐称臣,其国赞普已死半月有余,却不向我大唐禀明,其心叵测,其行也诡,卿等看当如何处置为宜?”
登基至今,已是一年又七个月过去了,李恪的帝位已稳,处置政务的手腕也日趋成熟,明明心中有着趁吐蕃虚弱而攻伐其国之想法,却并不急于表态,而是给出足够的时间,让朝野间的舆论充分酝酿之后,方才借着这么股势头,召集从三品以上大员议事,力求出兵攻伐一事能顺利通过朝议。
“陛下圣明,微臣以为吐蕃身为属国,却屡次无礼犯我边疆,此大害也,此番更是密丧不报,足可见其心已异,较之高句丽更甚,当诛!”
许敬宗最擅长的便是揣摩圣意,这一听李恪言语间明显暗示了要趁机出兵讨伐吐蕃之意思,自不会错过这等媚上之大好机会,头一个便冒了出来,高呼要战,慷慨激昂无比,就宛若他真能率军轻易踏平吐蕃一般。
“陛下,老臣以为许大人所言甚是,似吐蕃这等蛮荒之国,尽管屡犯我大唐天威,自当诛灭,老臣愿率军平之,肯请陛下恩准!”
许敬宗话音方才刚落,就见武将队列便有一人昂首阔步而出,赫然是久已不在朝堂上发言的左领军大将军程知节——老程同志自贞观四年灭东突厥一战之后,再也不曾上过阵,就连绝大多数大唐名将都参与过的数征高句丽之战,他都没能捞到战事可打,早已是被憋坏了的,加之明了新军组建在即,自不会不清楚错过了此番,他怕是再也不可能有上阵建功之机会了,此际跳出来争抢领军之权,也就属再正常不过之事了的。
“程老将军之勇,朕素来是知晓的,年逾花甲,尤有报国之心,甚善!”
李恪对许敬宗的出列一点都不感到奇怪,毕竟他之所以会用许敬宗,要的便是这厮的知情识趣,至于老程同志的突然杀出么,李恪可就深感意外了,不过么,其之所言既是符合己心,李恪自是不吝好生嘉许其一番的。
“陛下,老臣以为趁人之国丧之际攻其国,实有不教而诛之嫌,断不可为也!”
眼瞅着李恪如此嘉许程知节,就此开战之心已显,侍中于志宁可就有些沉不住气了,疾步便从旁闪将出来,高声谏止了一句道。
“嗯?”
一听于志宁此言如此之刺耳,李恪的脸色当即便有些个不好相看了起来,尽管不曾出言呵斥,可一声冷哼里却已满是毫不掩饰的寒意。
“于大人此言谬也,那吐蕃本就是蛮夷之国,屡次犯我大唐天威,皆因先皇宽仁,方才准其为属,今,其国主既丧,依礼自当尽早呈报朝廷,此上下之分际也,断不可违逆也,而今,其既不尊我大唐天朝,讨之乃该当之事也,何言不教而诛哉?”
许敬宗就是一溜须拍马之能手,这一见李恪龙颜不悦,立马便心领神会地出言驳斥了于志宁一通,还别说,这厮心思口才都极为了得,所言所述确是不凡几分道理。
“陛下,微臣以为吐蕃国确是该伐,然,此际恐非大动干戈之时也,还须得谨慎绸缪了去方可。”
许敬宗这等言语一出,李恪虽不曾出言嘉许,可面色却是就此缓和了下来,个中之意味无疑是明显得很,一见及此,陈子明的眉头不由地便是微微一皱,只是这当口上,身为首辅大臣,他自是不好直接出面跟李恪高唱反调,无奈之下,也只能是悄悄地对站着武将队列里的苏定方使了个眼神,旋即便见苏定方昂然出了列,朝着李恪便是深深一鞠,满脸恳切之色地进言了一句道。
“此话怎讲?”
在场的文武百官中,除了陈子明之外,就只有苏定方是真正跟吐蕃军交过手的,他既是有所言述,李恪自不能不加以重视,尽管心中其实不喜得很,却也不曾给苏定方脸色看,仅仅只是不咸不淡地吭哧了一声。
“陛下明鉴,微臣以为不宜轻动之理由有三:其一,趁人之丧而伐,无论何等借口,皆属不义之战也,于我大唐泱泱天朝之风范有悖,殊为不妥;其二,吐蕃雄踞雪域高原之上,地势险峻,山高路远,乃易守难攻之地也,我大唐之军虽精锐,骤然登高,将士之身体状况恐有大碍,十成战力恐只能发挥出六成不到,错非能一击便灭其国之主力,否则难有胜算可言;其三,其国主虽丧,诸宿将皆在,摄国辅政之禄东赞更是老而弥坚之辈,其战阵之能或许不及我大唐芸芸诸将,可用之于稳守却是绰绰有余,纵使我大唐全力攻伐之,也恐难以遂下,战事迁延一久,于社稷实有大不利焉,有此三条在,故,微臣以为此际尚不到灭其国之时也,还请陛下三思则个。”
苏定方本人其实是主战的,原本还有心借此番舆论高涨之势争取一下统军出征之帅印的,为此,可是专程去拜访了陈子明一趟,却不曾想一向主张对吐蕃强硬的陈子明此番却根本无攻伐吐蕃之心,不单没同意苏定方的请求,反倒是让苏定方在朝议时出面呼吁反战,对此,苏定方一开始也自不解得很,经陈子明耐心说服之下,这才同意了陈子明的要求,这会儿所言所述自然全都是出自陈子明之意思。
“唔……,定方之意,朕知晓了,懋功。”
李恪本人虽不曾统军上过阵,可对于军略却还是知道一些的,此际听得苏定方如此说法,心中虽觉得有道理,但却并不打算就这么放弃了趁吐蕃虚弱时灭其国之想法,自是不会对苏定方之言加以置评,仅仅只是含糊地敷衍了一句,便即点了兵部尚书李勣的名。
“老臣在。”
听得李恪点了名,李勣自是不敢稍有怠慢,紧着便从旁闪了出来,躬身应诺不迭。
“定方以为此战不可为,卿对此可有甚看法么?”
李恪很有自知之明,知晓自己那么点军略能力在苏定方这等宿将面前根本不够看,哪怕心中其实不认同苏定方的见解,也自不会有所流露,更不可能真赤膊上阵去跟苏定方辩个高低,这等事么,还是交给懂行的人去办为妥。
“陛下明鉴,老臣对苏大人所言实难苟同,于老臣看来,此战可胜!”
在此番廷议之前,李恪便已曾跟李勣私下商榷过一回了的,是时,李勣便是一力主战者,没旁的,概因李勣与程咬金一般,都已看出了新军组建完毕之后,就再也没了他们这批老将们发挥余热的机会了,此时再不争取,那就只能回家养老去了,而这,显然不是李勣所愿见之局面,故而,哪怕明知苏定方所言乃是正理,他也断然不会附议,值此李恪见问之际,李勣自不会有丝毫的含糊,旗帜鲜明地便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李恪的旨意倒是下得很快,可惜前去拿人的宿卫军人马迟到了一步,赵宽已然畏罪自尽,其家小尽管全部被擒,可经再三审讯之下,却依旧毫无所得,案子查到此般地步,已成了悬案,而各地官府追缉九华山余孽的行动虽是声势浩大,可成果却是寥寥,对此,李恪虽怒急,却也无可奈何,除了再三严令各有司衙门加紧追查之外,却也没甚旁的法子好想了的。
永隆二年十一月初七,上林苑刺杀案的风波尚未彻底平息,朝野间的注意力就已被一条消息所转移了开去——藏东白兰部族发来急报,言称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已于永隆二年十一月初一亡故,其孙芒松芒赞以四岁之龄登基,国政皆由大相禄东赞所掌控。
大唐人是宽容的,这等宽容,体现在对待战败者的态度上,甚少有灭族之行径,但凡征服一地,总是允许战败者归降,当然了,与此同时,大唐人也是记仇的,但凡敢冒犯大唐天威者,皆须得诛之而后快,从此一条来说,两次进犯大唐边疆的吐蕃明显就是虎狼之徒,自是在必除之列,朝野间的舆论倾向在这一点上浑然如一,值此吐蕃赞普新丧、新主幼弱之时,朝野间呼战之声自也就颇为高涨,动本请求出兵惩戒吐蕃的文武官员不少,李恪对此虽一直不曾表态,可显然是颇有些意动的,若不然,也不会任由呼战之声日渐高涨不已。
“诸位爱卿,朕今日叫尔等前来,只议一事,唔,这么说罢,吐蕃既已向我大唐称臣,其国赞普已死半月有余,却不向我大唐禀明,其心叵测,其行也诡,卿等看当如何处置为宜?”
登基至今,已是一年又七个月过去了,李恪的帝位已稳,处置政务的手腕也日趋成熟,明明心中有着趁吐蕃虚弱而攻伐其国之想法,却并不急于表态,而是给出足够的时间,让朝野间的舆论充分酝酿之后,方才借着这么股势头,召集从三品以上大员议事,力求出兵攻伐一事能顺利通过朝议。
“陛下圣明,微臣以为吐蕃身为属国,却屡次无礼犯我边疆,此大害也,此番更是密丧不报,足可见其心已异,较之高句丽更甚,当诛!”
许敬宗最擅长的便是揣摩圣意,这一听李恪言语间明显暗示了要趁机出兵讨伐吐蕃之意思,自不会错过这等媚上之大好机会,头一个便冒了出来,高呼要战,慷慨激昂无比,就宛若他真能率军轻易踏平吐蕃一般。
“陛下,老臣以为许大人所言甚是,似吐蕃这等蛮荒之国,尽管屡犯我大唐天威,自当诛灭,老臣愿率军平之,肯请陛下恩准!”
许敬宗话音方才刚落,就见武将队列便有一人昂首阔步而出,赫然是久已不在朝堂上发言的左领军大将军程知节——老程同志自贞观四年灭东突厥一战之后,再也不曾上过阵,就连绝大多数大唐名将都参与过的数征高句丽之战,他都没能捞到战事可打,早已是被憋坏了的,加之明了新军组建在即,自不会不清楚错过了此番,他怕是再也不可能有上阵建功之机会了,此际跳出来争抢领军之权,也就属再正常不过之事了的。
“程老将军之勇,朕素来是知晓的,年逾花甲,尤有报国之心,甚善!”
李恪对许敬宗的出列一点都不感到奇怪,毕竟他之所以会用许敬宗,要的便是这厮的知情识趣,至于老程同志的突然杀出么,李恪可就深感意外了,不过么,其之所言既是符合己心,李恪自是不吝好生嘉许其一番的。
“陛下,老臣以为趁人之国丧之际攻其国,实有不教而诛之嫌,断不可为也!”
眼瞅着李恪如此嘉许程知节,就此开战之心已显,侍中于志宁可就有些沉不住气了,疾步便从旁闪将出来,高声谏止了一句道。
“嗯?”
一听于志宁此言如此之刺耳,李恪的脸色当即便有些个不好相看了起来,尽管不曾出言呵斥,可一声冷哼里却已满是毫不掩饰的寒意。
“于大人此言谬也,那吐蕃本就是蛮夷之国,屡次犯我大唐天威,皆因先皇宽仁,方才准其为属,今,其国主既丧,依礼自当尽早呈报朝廷,此上下之分际也,断不可违逆也,而今,其既不尊我大唐天朝,讨之乃该当之事也,何言不教而诛哉?”
许敬宗就是一溜须拍马之能手,这一见李恪龙颜不悦,立马便心领神会地出言驳斥了于志宁一通,还别说,这厮心思口才都极为了得,所言所述确是不凡几分道理。
“陛下,微臣以为吐蕃国确是该伐,然,此际恐非大动干戈之时也,还须得谨慎绸缪了去方可。”
许敬宗这等言语一出,李恪虽不曾出言嘉许,可面色却是就此缓和了下来,个中之意味无疑是明显得很,一见及此,陈子明的眉头不由地便是微微一皱,只是这当口上,身为首辅大臣,他自是不好直接出面跟李恪高唱反调,无奈之下,也只能是悄悄地对站着武将队列里的苏定方使了个眼神,旋即便见苏定方昂然出了列,朝着李恪便是深深一鞠,满脸恳切之色地进言了一句道。
“此话怎讲?”
在场的文武百官中,除了陈子明之外,就只有苏定方是真正跟吐蕃军交过手的,他既是有所言述,李恪自不能不加以重视,尽管心中其实不喜得很,却也不曾给苏定方脸色看,仅仅只是不咸不淡地吭哧了一声。
“陛下明鉴,微臣以为不宜轻动之理由有三:其一,趁人之丧而伐,无论何等借口,皆属不义之战也,于我大唐泱泱天朝之风范有悖,殊为不妥;其二,吐蕃雄踞雪域高原之上,地势险峻,山高路远,乃易守难攻之地也,我大唐之军虽精锐,骤然登高,将士之身体状况恐有大碍,十成战力恐只能发挥出六成不到,错非能一击便灭其国之主力,否则难有胜算可言;其三,其国主虽丧,诸宿将皆在,摄国辅政之禄东赞更是老而弥坚之辈,其战阵之能或许不及我大唐芸芸诸将,可用之于稳守却是绰绰有余,纵使我大唐全力攻伐之,也恐难以遂下,战事迁延一久,于社稷实有大不利焉,有此三条在,故,微臣以为此际尚不到灭其国之时也,还请陛下三思则个。”
苏定方本人其实是主战的,原本还有心借此番舆论高涨之势争取一下统军出征之帅印的,为此,可是专程去拜访了陈子明一趟,却不曾想一向主张对吐蕃强硬的陈子明此番却根本无攻伐吐蕃之心,不单没同意苏定方的请求,反倒是让苏定方在朝议时出面呼吁反战,对此,苏定方一开始也自不解得很,经陈子明耐心说服之下,这才同意了陈子明的要求,这会儿所言所述自然全都是出自陈子明之意思。
“唔……,定方之意,朕知晓了,懋功。”
李恪本人虽不曾统军上过阵,可对于军略却还是知道一些的,此际听得苏定方如此说法,心中虽觉得有道理,但却并不打算就这么放弃了趁吐蕃虚弱时灭其国之想法,自是不会对苏定方之言加以置评,仅仅只是含糊地敷衍了一句,便即点了兵部尚书李勣的名。
“老臣在。”
听得李恪点了名,李勣自是不敢稍有怠慢,紧着便从旁闪了出来,躬身应诺不迭。
“定方以为此战不可为,卿对此可有甚看法么?”
李恪很有自知之明,知晓自己那么点军略能力在苏定方这等宿将面前根本不够看,哪怕心中其实不认同苏定方的见解,也自不会有所流露,更不可能真赤膊上阵去跟苏定方辩个高低,这等事么,还是交给懂行的人去办为妥。
“陛下明鉴,老臣对苏大人所言实难苟同,于老臣看来,此战可胜!”
在此番廷议之前,李恪便已曾跟李勣私下商榷过一回了的,是时,李勣便是一力主战者,没旁的,概因李勣与程咬金一般,都已看出了新军组建完毕之后,就再也没了他们这批老将们发挥余热的机会了,此时再不争取,那就只能回家养老去了,而这,显然不是李勣所愿见之局面,故而,哪怕明知苏定方所言乃是正理,他也断然不会附议,值此李恪见问之际,李勣自不会有丝毫的含糊,旗帜鲜明地便亮出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