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三年 正文 第三十三章 军纪之争

小说:崇祯十三年 作者:响木 更新时间:2018-01-30 01:21:16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早晨与护商队员们见面之后,朱平槿便下令解散了队伍。清晨的山中冰寒刺骨,他不想造成非战斗减员。可宋振宗不会让他们闲着,趁着饭点还早,带着他们上山找了一片竹林,砍了一两百根粗细合适的老竹扛回来。朱平槿比照自己的身高,估摸着大概五尺半的样子,先截了一段,然后以此长度为标准,下令每人准备两根竹枪。一根一头削尖,以后在火上烤干烤硬,临时充作兵器;另一根保持原样,裹上布头,以后拿来进行对抗训练。他估计辎重车辆已经到了,于是安排大小宋带着一些乞丐去哨卡把粮食衣被扛回来,曹三泰和罗景云带着一些乞丐进厨房烧水准备洗澡。他自己趁此机会修整一下,顺便在脑中整理建军的思路。

  乞丐们把粮食衣被抬进房子,个个脸上笑逐颜开。厨房用大锅烧开了水,浴桶抬到了房间里。罗景云初获重任,兴致勃勃。他的第一个命令,便是让所有的兵士脱掉丐帮制服,排队下到桶里洗澡。罗景云特别强调,兵士之间,必须用丝瓜布互相搓洗,务求干净。头发必须打散冲洗,然后齐刷刷剪短。洗完的士兵,随即就在朱平槿的手里领到一套崭新的灰色棉袄、棉裤、内衣和一床被子,破烂的叫花子制服就扔在外边的晒场中央。

  朱平槿坚持亲自发放衣物,显然是表示他才是士兵的衣食父母。

  午饭打牙祭。

  很多乞丐是生平第一次打牙祭。饭都吃不饱,吃肉当然只是梦想。所以当朱平槿宣布有肉吃的时候,全军一片欢声雷动,仿佛打赢了一场战役。有几个人心里不踏实,一直在厨房附近转悠,直到厨房中冒出了腊肉的香味,几个人这才吞下口水,飞奔回去报告消息,再次引起一场小小的骚动。

  午饭不仅每人有三片又肥 又厚又咸的腊肉,每十二人还有一碗酒喝。不过这顿牙祭虽好,但是要按照朱平槿的新规矩来打。队伍在晒场上又集合了一遍,是宋振嗣喊的口令。这宋振嗣见到他堂兄这么威风,坚决要求留下来和大哥一起干。朱平槿觉得现在是用人之际,宋振嗣的加入对于他对部队的掌控力也没有太大的冲击,于是爽快地答应了。宋振嗣的学习能力比他哥还强,喊口令时自然大方。部队在他的指挥下迅速列队完毕,宋振嗣请示朱平槿是否可以开饭,朱平槿回答声可以,然后部队立即开始行动。他们十二人一组拿着竹筒排队打饭,再到曹三泰的肉桶和王四忠的酒桶前领腊肉打烧酒,最后回到原地,就地蹲下。等全部人马都领到了饭食酒肉,朱平槿一点头,宋振嗣大喝一声:“开饭!”晒场上顿时一片唰唰的吃喝声,一个说废话的人都没有,把朱平槿腹中酝酿的一篇饭前讲话活活憋了回去。

  朱平槿在边上看着这一切,整齐有序的场面让他非常满意。他对身边人感叹道:“以后,我们要把“一切行动听从军令”这一条写进军纪。军队嘛,就是要这样,吃饭睡觉、拉屎拉尿,都要听军令。这样平时习惯了,战场上他们就不会乱跑乱动!宋将军,贺先生,你们都是将门出身,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宋振宗道:“话是听着对,不过这屎尿来了,天王老子也管不到呀!”

  朱平槿摇头严肃道:“军队是纪律部队,就是要从吃饭睡觉、拉屎拉尿这些小事管起!战场上即将开战,你说要拉屎拉尿,让流贼等你一会儿,等你拉完了再开打,这行吗?”

  “那真的憋不住了咋办?”

  朱平槿道:“那就拉到裤子里,反正比丢了命强!”

  周围的人都大笑起来。贺有义笑完了,对朱平槿道:“刚才世子说要把‘一切行动听从军令’这条写进军纪,臣以为极为应该!‘不得奸 淫掳掠百姓’,此条亦当写入军纪。不过臣还建议,再加上一条,以‘效忠世子’,作为军纪第一。”

  朱平槿环顾一周,看了看其他人的反应。其他人在早晨才高喊了口号,都觉得这条顺理成章,于是纷纷点头,只有舒国平摇摇头。

  朱平槿看看舒国平,微笑着没有说话。舒国平思索一会儿方才出声:“世子,学生以为此条不妥。”

  见着世子驻足等待,舒国平便道出理由:

  “我太祖出身微寒,愤于蒙古鞑子欺凌我汉人,遂起兵于淮泗,效命于明王。凡数十年沙场征战,方才驱逐鞑虏,光复中华,称帝立国。学生以为,我中国历朝历代,唯我大明,得国最正;我中国数百帝王,唯我太祖,得位最正!太祖立典章、严法纪、开科举、劝教化、肃贪腐、恤万民,此万世不盖之功也!自大明肇建,凡三百年,太祖子孙,或贤或不肖,百姓终可得一世温饱。如那万历朝,天子四十年不上朝,百姓依然可以衣食无忧,把酒小酌。我大明与天下之恩三百年,上极于宗藩、世勋、百官、缙绅,下达于黎民、百姓、优娼、疍(dan,贱民)户。故天下无不以大明为中华正朔,百姓无不以天子为大明正朔!自本朝始,奸臣当道,误国误君!上天降下灾祸,天下饿殍满地,流贼横行无忌,东虏侵掠京师,无不是上天对我大明之警示!此错,非天子之错,乃百官之错也!今天子虽有过错,但未尝失德,奈何去之!”

  舒国平停歇片刻接着道:“太祖分封诸藩,是为屏护中央。世子、王爷受封蜀藩,乃太祖嫡脉,祖宗荫庇而已。有我大明,则有蜀藩;有我蜀藩,则有世子。世子与大明休戚与共,荣辱一体。故学生以为,这军纪第一条,拟以‘效忠大明、效忠天子’为好。如此,则天子不得忧虑,奸臣不得谗言,百姓不得疑惑,兵士不得自乱也!”

  一个小小的饭中插曲,却冒出了一个大是大非的根本性问题。

  这关系着这支朱平槿费尽心血建立起来的武装,他的尖牙利齿到底对向何人!

  朱平槿心中翻腾不已。他知道未来的历史走势。蜀藩世子身份,这是目前他在政治上最大的优势。但是,他既不能控制社会的主流思想,也不可能改变人固有的思维模式。“靖难”或者农民起义,都是打着“反贪(恶)官不反皇帝”的旗号。天下有事,都是百官的错,皇帝没错。为什么会这样?

  千年不变的忠君思想仅仅只是浮在水面上的表象。根本的原因,是君权神授的国家体制。既然天子是上天之子,那绝不能动摇天子的绝对权威。因为一旦权威动摇,就意味这“上天之子”这个身份的动摇,即皇帝的合法性动摇,就会引发无数的皇位觊觎者或者是权利的争夺者,进而导致天下大乱。比起指出皇帝的错误并且要求改正错误,所付出的代价与所获得的收益完全不成正比!中国最古老、最顽固的政治理念,“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的大一统观念,就是来源于此。所以,皇帝给自己下罪己诏,是个不得了的大事,一定会正儿八经地被记录在当代和后世的青史中,传诸于万世。本朝崇祯皇帝,好像是最不把下罪己诏当回事的皇帝了。

  舒国平是对的。现在打出效忠自己的旗号,与自己利用所谓护商队的名义,遮遮掩掩建立军队的初衷相悖。这种旗号一旦公开,就不可能收回去,也必定会被朝官们得知,后果难以预料。不要说现在时机不成熟,就是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这种旗帜是否合适,也是一个大问题。贺有义虽然极有才敢,但是利欲观太强,过于阿谀奉承,为了与舒国平争宠,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馊主意。舒国平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对自己的进一步靠拢,但是他的大局观和为人清正,倒是在贺有义之上。朱平槿在心中,立即将舒国平和贺有义两个人的地位打了一个颠倒。至于贺有义这种人也要用,还要大用。阴阳相济,为君之道也。

  朱平槿这边想着,那边争论还在继续。

  “效忠世子”这句口号,是贺有义在晒场上率先喊出来的,他当然要据理力争。他问舒国平道:“‘效忠大明’学生没有异议,只是这‘效忠天子’,学生觉得不妥。如天子被奸臣蒙蔽,下诏蜀府勤王,依舒先生之意,我等去还是不去?”

  舒国平道:“既是奸臣蒙蔽,我等当然不去!”

  贺有义咬住就不会松口:“若是天子近臣,手执天子血诏,我等去还是不去?如我等去了,半路被围,或战死、或饿毙;如我等不去,于军纪、于兵士,又如何解释?”

  舒国平:“……”

  双方继续争论下去,就要影响团结了,再说朱平槿更不愿写上效忠天子的话。他笑笑道:

  “此事不必争议了。周公有云,天下虽大,有德者居之。何谓有德,方今天下,活民者是也。民,乃国家之本,有民才有国,有民才有君。家国本是一体,君民亦为一体。依本世子看,这军纪本为约束军人行为举止,效忠天子是装在心里的,不好写成军纪。不如我们在诸条军纪之上增加一条护商队之基本宗旨,那就是‘效忠大明,护国安民’。另外,流贼在战场上经常诈败,抛洒钱物,诱使官兵争抢,然后转身杀回,官兵常常中计大败。故本世子以为,还要在军纪中增加一条,叫做‘一切缴获尽数上交’。”

  以贺有义的高智商,他实际上已经知道自己情急之下犯了个低级错误。现在朱平槿已经拍板,他当然立即拥护。舒国平也没有觉得不妥的地方。至于两位赳赳武夫,只是站起来大吼了一声:“好!”

  一场突如其来的争论,反倒让三大纪律提前出 台。朱平槿哈哈一笑,对曹三保和曹三泰道:“士兵已经吃了,吾等何时开饭?”

  夕阳西下时分,三百五十一名兵士焕然一新。他们精神焕发地整齐列队,每人手里一根竹枪。队伍中最高的那名士兵陈有福,手持一面红旗,旗上绣有“护商队”三个金色大字。这三字乃现任四川巡抚廖大亨的亲笔手书。

  当着众人之面,朱平槿命令将乞丐服装全部点燃焚烧。在熊熊大火之中,朱平槿用最大的声音吼道:“今天,崇祯十四年正月十九,是我们护商队正式成军的日子,也是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从今天起,你们就成为了我王府的家丁,成为了一名军人!从今天起,我大明有救了!我大明的千千万百姓有救了!”

  山风刮过朱平槿,把他的声音传得很远。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崇祯十三年,崇祯十三年最新章节,崇祯十三年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