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还没亮,已经有郡都居民赶到城东广场。
广场已经彻底被当成圣地。
尽管橡树已经逐渐在缩小,目前的伞盖覆盖范围达不到最大时的十分之一,但广场上仍然弥漫着某种神圣而充满生命气息的力场,一进入这个广场方圆一里范围内,即使是饱受疫病困扰的人,都不由精神一震。
从“神迹日”开始,每天都有两三万人到城东广场朝圣。
这个数量并不是不能增加,而是受到了城主府中大公夫人旨意的影响。
大公夫人在旨意中阐明了:
“……吾并非是任何圣神的化身,乃是与尔等无异之凡俗之人,神迹降临,乃是因神明借纯净初生之生命的眼睛,看到了凡人即将蒙受苦难,心中怜悯——
“……祂博爱万物,但不期望万物之回馈,无论人兽禽鸟,唯遵行祂意志者,方得领悟祂救赎之真意,感受灵魂之欢愉,生命之性灵!”
这一段内容,自然是林安教伊丽莎白公主所写的。
因为她发现,神迹日之后,有一部分格外虔诚的人,已经自动将自己归为“橡树之神”的信徒。
这些人中有平民,也有贵族。
他们根本没有离开的打算,连续几日滞留在广场上,连宵禁都不能让他们离开。
城卫无法赶走他们,甚至城卫中的成员有不少也是见证了神迹的人,他们根本不想赶人,甚至放纵了这种聚集现象,只包围着广场,维护秩序。
这种宽容,也导致更多人留在圣地。
实际上,圣地的秩序根本不需要维护。
那些虔诚信徒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言行影响他人,令赶来朝圣的人们受到宗教式的感化。
由于信仰的共鸣,神迹日之后,广场中依然弥漫着一种奇异的力场。如同水流的主脉,能将千百道支流汇集入内,令思想同调,共鸣。
无论三教九流。无论信徒还是病人,只要踏入广场,就会身不由己地陷入一种宗教氛围之中,杂念一扫而空。
许多饱受折磨的病人更觉得身体上的痛苦都少了很多,于是不由自主心生敬畏。因而与圣地的力场更加契合起来,成为巩固这种力场的一员。
这不是错觉,更不是迷信。
林安在了解到情况之后,去亲自看过。
城东广场上是真的因为人们的思想共鸣,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共鸣立场。
这种立场其实并不罕见,连前世那个没有超自然力量的世界都很常见。
在那些香火鼎盛、有相当悠远历史的名寺古刹,不少人就有过类似的感觉:
但只要踏入名刹门槛,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心情平和宁静起来,烟熏雾缭之中,他们心中会自然而然产生对神佛祭拜许愿的念头。即是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吝啬的人,在捐香油钱的时候,也往往会格外大方,一掷千金。
尽管科学唯物主义教育,都令人们很清楚,摆在神坛上的不过只是一个泥塑木胎,但很少有人能摆脱这种影响。
这当然有环境和心理暗示的因素有关,但更多是几百年祭祀下来,无数人的残念在宗教场所**鸣,经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后固化。形成某种特殊力场。
这种力场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但却能影响人的心灵,导致了信徒踏入力场范围内,很容易涤荡杂念。心境空灵,甚至让心中念头与力场产生共鸣。
在前世,人们对心目中的神佛许愿,力场自然以受到香火供奉的神像为核心,而林安制造出的这个圣地,所形成的立场虽然强大。在林安眼中,却没有真正固化下来。
因为人们没有明确目标。
他们还不能确定,给他们降下神恩的,到底是圣树,还是某位神明。
得知这种情况之后,林安就弄出了伊丽莎白公主的那个旨意出来。
这样一来,这个以信仰之力为核心的力场,果然以橡树为载体,开始稳定下来,有了固化的趋势。
不得不说,和前世相比,这个拥有超自然力量的世界,一些超凡力量更加活泼和强大。
得到大公夫人的旨意,那些虔诚信徒们如获至宝,将旨意的内容视为橡树之神的核心教义的指向灯塔。
他们之中不乏受过高等教育的贵族,在连续几日接待朝圣者、维持圣地秩序的过程中,发展演化出一套礼仪规格,而后逐渐被信徒们所接受,已经成为朝圣礼仪的规格框架。
而后,他们又得到了这段具有直指核心教义的内容,当即彻夜不眠,将这段短短的内容解析分化,延伸发展,竟很快发展出一套橡树之神的教典雏形。
“人一旦狂热起来,真是能发挥出不可思议的力量啊!”
始终暗中旁观的林安感慨。
感慨归感慨,观察一个教派如何从未到有,信仰如何诞生和巩固,这本就是林安的目的。
借着橡树化身,林安在这些信徒前来祈祷和请示的时候,给与了不少引导和暗示,令以为获得神明回应的信徒们大受鼓舞,更加激动狂热。
林安既然有用宗教增长人族力量的念头,又与皇帝以及其他传奇通了气,自然已经放开手脚。
她之前给伊丽莎白公主拟定的那段旨意内容,当然也不是随随便便糊弄的。
林安借鉴了前世宗教的内容,以及宗教心理暗示,再结合这个世界的传教特点,才写出了那两段话。
那些信徒自然也不负林安期望,在她的有意引导下,很快弄出了一套和她希望模版相差不远的核心教义出来。
……
橡树之神在凡人蒙难时降世,祂的教义核心中,“救赎”,自然占据重要地位;
祂以橡树为化身,召唤来百鸟朝圣,又普济凡人,如此博爱,自然是因为祂钟爱万物生灵——所以,“生命”。也是教义的重要核心;
大公夫人旨意中说得很清楚,橡树之神“不期望万物之回馈”,祂博爱万物生灵,降下神恩救赎。所希望的目的是,让人们“感受灵魂之欢愉,生命之性灵”——
因此,橡树之神教义的最核心内容,应该是“灵魂”。
“灵魂”、“生命”、“救赎”三者。以“灵魂”为核心,延伸出其后两者,可以作为橡树之神教义的核心思想,也是橡树之神最基础神职。
接着,作为已经显示出强大神力的神明,“伟大”、“神圣”这两个第一序列的前缀,没有人会怀疑它们能冠在“橡树之神”称谓前的资格;
(这不是任何神明都能冠以的前缀,比如一些小河或湖泊的神明,神力弱小,祂们不能被信徒称呼“伟大的/神圣的XXX”。)
此外。“仁慈”、“博爱”、“庇佑”、“守护”、“怜悯”,这是神明第二序列的前缀,比“伟大”和“神圣”稍次,但却能诠释这位神明的阵营倾向,以及神性发展的可延伸领域。
最后,如“欢悦”、“奉献”、“纯洁”、“净化”等等,在旨意和神明赐福的目的中,似乎也能找到可循痕迹,但暂时还没能得到神明的认可,只能待定……
……
这当然只是核心教义的基础框架。
虽然看似简单。事实上,以这些内容为核心,完全能发现出一整套逻辑合理自洽的宗教思想内容出来。
对于信徒来说,神明的一句话。一个字,甚至某个举动,都完全能解释衍生出一大段内容经典出来,被当成神圣纶音供奉起来。
这点,无论前世或这个魔法世界都是如此。
(譬如耶稣,譬如孔圣——别跟我说孔子不是神。他早被神化了,无数读书人著述和钻研他的一言一行,史上的狂信徒比谁都多)
如果有对神明存在精通和了解的人,就会明白拥有这样核心内容教义的神明野心有多么广阔——
“灵魂”、“生命”和“救赎”这三个神职中,尽管从橡树之神显现的神迹看,祂无疑都偏向于守序善良阵营。
但实际上,除了“救赎”是无可置疑的守序善良神职外,“灵魂”与“生命”这两个神职涵盖的范围,都是可以跨越善良、中立和邪恶三大阵营的高等神职,非一般神职可比。
神职强大,意味着潜在信徒广阔;
信徒又是信仰之力的基础,也就意味着神明未来提升潜力巨大。
大部分信徒并不太明白,但潜意识中,他们都为信仰神明的强大而感到越加的敬畏和崇信,因此,他们心中的信仰得以进一步巩固。
……
负责起草修订教义的主导者是狄修斯.罗夫特。
他是一个精通神学的资深学者,出身罗夫特家族旁支,一度籍籍无名,在家族和贵族圈饱受冷落,家境在同圈子的贵族子弟之中相对困窘。
但他却由于这次主导起草订立第一部教典、并得到橡树之神赞许,而迅速声名鹊起,在短短几天之内,整个郡都的贵族中已经没有人不认识他的名字,甚至得到了大公夫人和约翰伯爵的接见。
狄修斯.罗夫特并不自满。
他的品性是受到过林安检验的。
因为教典的修订,主导者是不能轻易选择的,因为负责起草和修订第一步教典的人,往往能够获得巨大声望,按照惯例,通常都会在新生教派建立后,成为第一位教宗。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PS: 这章的内容好难写啊,找资料找了快两个小时,我从七点就开始坐在电脑前码字了~
天还没亮,已经有郡都居民赶到城东广场。
广场已经彻底被当成圣地。
尽管橡树已经逐渐在缩小,目前的伞盖覆盖范围达不到最大时的十分之一,但广场上仍然弥漫着某种神圣而充满生命气息的力场,一进入这个广场方圆一里范围内,即使是饱受疫病困扰的人,都不由精神一震。
从“神迹日”开始,每天都有两三万人到城东广场朝圣。
这个数量并不是不能增加,而是受到了城主府中大公夫人旨意的影响。
大公夫人在旨意中阐明了:
“……吾并非是任何圣神的化身,乃是与尔等无异之凡俗之人,神迹降临,乃是因神明借纯净初生之生命的眼睛,看到了凡人即将蒙受苦难,心中怜悯——
“……祂博爱万物,但不期望万物之回馈,无论人兽禽鸟,唯遵行祂意志者,方得领悟祂救赎之真意,感受灵魂之欢愉,生命之性灵!”
这一段内容,自然是林安教伊丽莎白公主所写的。
因为她发现,神迹日之后,有一部分格外虔诚的人,已经自动将自己归为“橡树之神”的信徒。
这些人中有平民,也有贵族。
他们根本没有离开的打算,连续几日滞留在广场上,连宵禁都不能让他们离开。
城卫无法赶走他们,甚至城卫中的成员有不少也是见证了神迹的人,他们根本不想赶人,甚至放纵了这种聚集现象,只包围着广场,维护秩序。
这种宽容,也导致更多人留在圣地。
实际上,圣地的秩序根本不需要维护。
那些虔诚信徒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言行影响他人,令赶来朝圣的人们受到宗教式的感化。
由于信仰的共鸣,神迹日之后,广场中依然弥漫着一种奇异的力场。如同水流的主脉,能将千百道支流汇集入内,令思想同调,共鸣。
无论三教九流。无论信徒还是病人,只要踏入广场,就会身不由己地陷入一种宗教氛围之中,杂念一扫而空。
许多饱受折磨的病人更觉得身体上的痛苦都少了很多,于是不由自主心生敬畏。因而与圣地的力场更加契合起来,成为巩固这种力场的一员。
这不是错觉,更不是迷信。
林安在了解到情况之后,去亲自看过。
城东广场上是真的因为人们的思想共鸣,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共鸣立场。
这种立场其实并不罕见,连前世那个没有超自然力量的世界都很常见。
在那些香火鼎盛、有相当悠远历史的名寺古刹,不少人就有过类似的感觉:
但只要踏入名刹门槛,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心情平和宁静起来,烟熏雾缭之中,他们心中会自然而然产生对神佛祭拜许愿的念头。即是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吝啬的人,在捐香油钱的时候,也往往会格外大方,一掷千金。
尽管科学唯物主义教育,都令人们很清楚,摆在神坛上的不过只是一个泥塑木胎,但很少有人能摆脱这种影响。
这当然有环境和心理暗示的因素有关,但更多是几百年祭祀下来,无数人的残念在宗教场所**鸣,经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后固化。形成某种特殊力场。
这种力场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但却能影响人的心灵,导致了信徒踏入力场范围内,很容易涤荡杂念。心境空灵,甚至让心中念头与力场产生共鸣。
在前世,人们对心目中的神佛许愿,力场自然以受到香火供奉的神像为核心,而林安制造出的这个圣地,所形成的立场虽然强大。在林安眼中,却没有真正固化下来。
因为人们没有明确目标。
他们还不能确定,给他们降下神恩的,到底是圣树,还是某位神明。
得知这种情况之后,林安就弄出了伊丽莎白公主的那个旨意出来。
这样一来,这个以信仰之力为核心的力场,果然以橡树为载体,开始稳定下来,有了固化的趋势。
不得不说,和前世相比,这个拥有超自然力量的世界,一些超凡力量更加活泼和强大。
得到大公夫人的旨意,那些虔诚信徒们如获至宝,将旨意的内容视为橡树之神的核心教义的指向灯塔。
他们之中不乏受过高等教育的贵族,在连续几日接待朝圣者、维持圣地秩序的过程中,发展演化出一套礼仪规格,而后逐渐被信徒们所接受,已经成为朝圣礼仪的规格框架。
而后,他们又得到了这段具有直指核心教义的内容,当即彻夜不眠,将这段短短的内容解析分化,延伸发展,竟很快发展出一套橡树之神的教典雏形。
“人一旦狂热起来,真是能发挥出不可思议的力量啊!”
始终暗中旁观的林安感慨。
感慨归感慨,观察一个教派如何从未到有,信仰如何诞生和巩固,这本就是林安的目的。
借着橡树化身,林安在这些信徒前来祈祷和请示的时候,给与了不少引导和暗示,令以为获得神明回应的信徒们大受鼓舞,更加激动狂热。
林安既然有用宗教增长人族力量的念头,又与皇帝以及其他传奇通了气,自然已经放开手脚。
她之前给伊丽莎白公主拟定的那段旨意内容,当然也不是随随便便糊弄的。
林安借鉴了前世宗教的内容,以及宗教心理暗示,再结合这个世界的传教特点,才写出了那两段话。
那些信徒自然也不负林安期望,在她的有意引导下,很快弄出了一套和她希望模版相差不远的核心教义出来。
……
橡树之神在凡人蒙难时降世,祂的教义核心中,“救赎”,自然占据重要地位;
祂以橡树为化身,召唤来百鸟朝圣,又普济凡人,如此博爱,自然是因为祂钟爱万物生灵——所以,“生命”。也是教义的重要核心;
大公夫人旨意中说得很清楚,橡树之神“不期望万物之回馈”,祂博爱万物生灵,降下神恩救赎。所希望的目的是,让人们“感受灵魂之欢愉,生命之性灵”——
因此,橡树之神教义的最核心内容,应该是“灵魂”。
“灵魂”、“生命”、“救赎”三者。以“灵魂”为核心,延伸出其后两者,可以作为橡树之神教义的核心思想,也是橡树之神最基础神职。
接着,作为已经显示出强大神力的神明,“伟大”、“神圣”这两个第一序列的前缀,没有人会怀疑它们能冠在“橡树之神”称谓前的资格;
(这不是任何神明都能冠以的前缀,比如一些小河或湖泊的神明,神力弱小,祂们不能被信徒称呼“伟大的/神圣的XXX”。)
此外。“仁慈”、“博爱”、“庇佑”、“守护”、“怜悯”,这是神明第二序列的前缀,比“伟大”和“神圣”稍次,但却能诠释这位神明的阵营倾向,以及神性发展的可延伸领域。
最后,如“欢悦”、“奉献”、“纯洁”、“净化”等等,在旨意和神明赐福的目的中,似乎也能找到可循痕迹,但暂时还没能得到神明的认可,只能待定……
……
这当然只是核心教义的基础框架。
虽然看似简单。事实上,以这些内容为核心,完全能发现出一整套逻辑合理自洽的宗教思想内容出来。
对于信徒来说,神明的一句话。一个字,甚至某个举动,都完全能解释衍生出一大段内容经典出来,被当成神圣纶音供奉起来。
这点,无论前世或这个魔法世界都是如此。
(譬如耶稣,譬如孔圣——别跟我说孔子不是神。他早被神化了,无数读书人著述和钻研他的一言一行,史上的狂信徒比谁都多)
如果有对神明存在精通和了解的人,就会明白拥有这样核心内容教义的神明野心有多么广阔——
“灵魂”、“生命”和“救赎”这三个神职中,尽管从橡树之神显现的神迹看,祂无疑都偏向于守序善良阵营。
但实际上,除了“救赎”是无可置疑的守序善良神职外,“灵魂”与“生命”这两个神职涵盖的范围,都是可以跨越善良、中立和邪恶三大阵营的高等神职,非一般神职可比。
神职强大,意味着潜在信徒广阔;
信徒又是信仰之力的基础,也就意味着神明未来提升潜力巨大。
大部分信徒并不太明白,但潜意识中,他们都为信仰神明的强大而感到越加的敬畏和崇信,因此,他们心中的信仰得以进一步巩固。
……
负责起草修订教义的主导者是狄修斯.罗夫特。
他是一个精通神学的资深学者,出身罗夫特家族旁支,一度籍籍无名,在家族和贵族圈饱受冷落,家境在同圈子的贵族子弟之中相对困窘。
但他却由于这次主导起草订立第一部教典、并得到橡树之神赞许,而迅速声名鹊起,在短短几天之内,整个郡都的贵族中已经没有人不认识他的名字,甚至得到了大公夫人和约翰伯爵的接见。
狄修斯.罗夫特并不自满。
他的品性是受到过林安检验的。
因为教典的修订,主导者是不能轻易选择的,因为负责起草和修订第一步教典的人,往往能够获得巨大声望,按照惯例,通常都会在新生教派建立后,成为第一位教宗。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PS: 这章的内容好难写啊,找资料找了快两个小时,我从七点就开始坐在电脑前码字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异界生存守则,异界生存守则最新章节,异界生存守则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异界生存守则,异界生存守则最新章节,异界生存守则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