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十分钟里,美军一直在向两艘防空巡洋舰开火。
严格说来,美军没有向任何战舰开火。
当时,美军战列舰上的炮手,理所当然的认为四艘巡洋舰处在同一条战列上,因此误把两艘离得更近的防空巡洋舰当成了大型巡洋舰,并且以此得出了错误的计算结果,即把交战距离订为二十七公里。
事实上,当时的交战距离只有不到二十四公里。
主要就是,防空巡洋舰的舰长比大型巡洋舰短了几十米,因此前后炮塔的间隔距离也短了二十多米。在采用了大型巡洋舰的参数之后,自然会使美军在计算交战距离的时候出现严重偏差。
结果就是,美军打出的炮弹,全部落在了中国战舰北面数公里之外。
显然,顾祝同不会浪费这宝贵的十分钟。
有趣的是,在这十分钟里,发挥最大作用的不是两艘配备了新式钨合金穿甲弹的大型巡洋舰,而是两艘防空巡洋舰。
当时,中国海军还没有获得二百四十毫米新式炮弹。
显然,在任何距离上,二百四十毫米穿甲弹都无法打穿“北卡罗来纳”级的装甲,因此两艘防空巡洋舰压根就没有使用穿甲弹。事实上,正因为二百四十毫米舰炮的威力有点高不成低不就,所以也没有配备太多的穿甲弹。如果对付敌人的巡洋舰,哪怕是重巡洋舰,平常主要用来打击地面坚固工事的半穿甲弹就足够了,而对付小型舰艇、以及地面目标,主要用的是高爆弹。当时,两艘巡洋舰上,每门主炮只有三十枚穿甲弹,剩下的全是半穿甲弹与高爆弹。
因为穿甲弹打不穿战列舰的装甲,所以两艘防空巡洋舰使用的全是半穿甲弹与高爆弹。
这样一来,反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虽然高爆弹对战列舰没有致命威胁,根本不可能击沉战列舰,但是足以打坏战舰上暴露在外的设施与设备,比如光学测距与瞄准仪、雷达、通信天线等等,对暴露在舰体外的人员也有致命威胁,比如桅杆顶部的了望员。
更重要的是,二百四十毫米舰炮的射速比二百八十毫米舰炮高得多。
此外,两艘防空巡洋舰的舰长根本就没在乎命中率,他们的任务只是吸引敌舰火力,为后面的大型巡洋舰创造机会。当然,他们也没有指望能够击沉两艘战列舰,在开火的时候自然无所顾忌。
十分钟内,两艘防空巡洋舰总共打出了三百六十七枚二百四十毫米炮弹,相当于每门主炮每分钟开火两次。
这是个什么概念?
虽然二百四十毫米舰炮的最大射速达到每分钟四枚,但是实战中,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个速度。道理很简单,实战条件比测试时的条件恶劣得多,而且需要遵守更加严格的炮击战术守则。比如,在测试的时候,基本上不需要考虑提弹所需时间,而在实战中,就必须把提弹时间算上。按照中国海军的规定,炮塔内不准存放炮弹与发射药,每次开火之后,都需要从弹药库提升炮弹与发射药,并且在装弹之前关闭提弹通道的防火防暴门,避免在炮塔被摧毁后导致弹药库殉爆。
在以往的战斗中,防空巡洋舰主炮的最大实战射速都没有这么快。
对两艘快速战列舰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高强度炮击,加上炮瞄雷达提供的精确炮击数据,两艘防空巡洋舰的平均炮击命中率达到了百分之三。
事实上,早在第一次新乔治亚海峡海战中,中国海军就发现,由雷达指引炮战,炮击命中率与射速并不成反比关系,反而是在较高射速的情况下,命中率有所提升,而较慢的射速并不有助于提高命中率。
道理也很简单,炮瞄雷达在获取炮击参数,也就是测量敌舰的距离与方位时,受本舰航行因素的影响非常小。相反,在使用光学测距与瞄准仪的时候,本舰的航行因素,比如航速与稳定性,都能对测量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外,炮击速度快,意味着单位时间射向敌舰的炮弹多,敌舰进行战术规避的空间就会变小,因此通过战术规避来避开炮弹的可能性就将大大降低。
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在这十分钟里,“北卡罗来纳”号挨了十一枚炮弹,其中至少有七枚是高爆弹。虽然这七枚高爆弹没有能够对“北卡罗来纳”号构成致命威胁,但是打坏了战舰上的对海搜索雷达、前方的主测距仪、战术通信电台的天线,还炸死了十多名官兵,其中一枚直接击中后部舰桥的炮弹,就导致包括二副在内的数十名官兵伤亡,使得尾部炮塔暂时丧失作战能力。
“华盛顿”号的情况要稍微好一点,只被五枚高爆弹击中,但是装在前桅杆上的炮瞄雷达被炸毁。
这下,问题来了。
虽然“华盛顿”号上安装在后桅杆上的对海搜索雷达还在工作,并且在三点过五分左右探测到了四艘中国战舰,并且立即根据战舰反射的电磁波,判断出了其类型,发现之前炮击的都是无关紧要的防空巡洋舰,而且瞄准点偏差了好几公里。但是“华盛顿”号上的炮瞄雷达已经被摧毁,根本无法用雷达来指引炮战,依然得使用光学测距仪。更要命的是,“北卡罗来纳州”号的战术电台天线被炸断,无法直接跟“华盛顿”号通信,只能使用灯光来传递信号。
显然,在激烈的炮战中,灯光信号很不可靠。
即便“北卡罗来纳”号的炮瞄雷达还能使用,但是对海搜索雷达已经报废,也同样无法用雷达瞄准中国战舰。
当时,只有“华盛顿”号找准了目标,开始向两艘大型巡洋舰开火。
只是,在过去的十分钟里,两艘大型巡洋舰已经完成了最重要的使命,即让美军的两艘快速战列舰遭受重创。
“北卡罗来纳”号挨了四枚穿甲弹,而且都是二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
根据美军的记录,这四枚穿甲弹分别集中了前方的a炮塔、两座烟囱右侧的交通艇摆放点、后烟囱右侧的一百二十七毫米高射炮炮塔、以及尾部y炮塔右侧的水平甲板,导致两座主炮炮塔丧失作战能力,并且损失了两座副炮炮塔,其右舷方向上只剩下三座副炮炮塔还能使用。
“华盛顿”号的情况依然比“北卡罗来纳”号稍微好一点,主要是当时四艘中国战舰都在击中活力打击“北卡罗来纳”号,只是间歇性的向后面的“华盛顿”号开火,射向该舰的炮弹并不多。
根据美军的记录,“华盛顿”号挨了三枚穿甲弹,都是二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命中点分别在舰桥右侧的副炮炮塔、舰桥与烟囱之间的水平甲板、以及z炮塔后面的水平甲板。在此之前,“华盛顿”号因为尾部的光学测距仪被打坏,z炮塔已经无法瞄准目标,所以只剩下了两座主炮炮塔,右舷上则只有三座副炮炮塔还在继续开火,总体火力降低了三分之一。
可见,两艘战列舰的主炮火力已经降低了一半,只剩下了九门主炮还在开火。
继续打下去,切斯特有胜利的希望吗?
虽然从理论上讲,只要还有一门十六英寸舰炮能够开火,切斯特就有希望击败那几艘巡洋舰,因为没有任何一艘巡洋舰能够承受十六英寸舰炮的直接轰击,只需要一枚十六英寸炮弹,就能把一艘巡洋舰送到海底。但是打到这个时候,切斯特已经发现,中国巡洋舰使用的大口径穿甲弹,照样能够打穿“北卡罗来纳”级的装甲,特别是在交战距离较远的时候,对水平装甲的穿透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
显然,追上那几艘中国巡洋舰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只要中国战舰保持好交战距离,那么切斯特就不可能让两艘快速战列舰主炮的强大威力发挥出来。
继续打下去,切斯特占不到任何便宜。
即便两艘战列舰不会被击沉,并且突破了巡洋舰的拦截,进入了新乔治亚海峡,找到了中国海军的登陆舰队,恐怕也没有办法击沉那些登陆舰,因为到时候,恐怕所有舰炮都被对方击毁了。
问题是,如果撤退,如何向米切尔交代?
要知道,米切尔冒着第32舰队被全歼的风险,给切斯特创造了偷袭机会,而他却空手而归,显然说不过去。
就在切斯特左右为难的时候,一封由第32舰队发来的电报,解决了他的苦恼。
三点十五分左右,切斯特收到米切尔发来的电报,中国海军的战列舰编队已经转向返回新乔治亚海峡,而且航速在三十节以上。也就是说,方志盛已经收到了消息,知道美军快速战列舰正准备突入新乔治亚海峡,所以不再追击第32舰队,准备回来对付遭到巡洋舰拦截的两艘快速战列舰。
此时,离四点只有不到四十五分钟了。
显然,就算切斯特突破了巡洋舰的拦截,也无法赶在天亮之前返回,必然遭到中国海军战列舰编队的伏击,以及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打击。
这下,撤退成了切斯特唯一的选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阅读(readnovel。)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严格说来,美军没有向任何战舰开火。
当时,美军战列舰上的炮手,理所当然的认为四艘巡洋舰处在同一条战列上,因此误把两艘离得更近的防空巡洋舰当成了大型巡洋舰,并且以此得出了错误的计算结果,即把交战距离订为二十七公里。
事实上,当时的交战距离只有不到二十四公里。
主要就是,防空巡洋舰的舰长比大型巡洋舰短了几十米,因此前后炮塔的间隔距离也短了二十多米。在采用了大型巡洋舰的参数之后,自然会使美军在计算交战距离的时候出现严重偏差。
结果就是,美军打出的炮弹,全部落在了中国战舰北面数公里之外。
显然,顾祝同不会浪费这宝贵的十分钟。
有趣的是,在这十分钟里,发挥最大作用的不是两艘配备了新式钨合金穿甲弹的大型巡洋舰,而是两艘防空巡洋舰。
当时,中国海军还没有获得二百四十毫米新式炮弹。
显然,在任何距离上,二百四十毫米穿甲弹都无法打穿“北卡罗来纳”级的装甲,因此两艘防空巡洋舰压根就没有使用穿甲弹。事实上,正因为二百四十毫米舰炮的威力有点高不成低不就,所以也没有配备太多的穿甲弹。如果对付敌人的巡洋舰,哪怕是重巡洋舰,平常主要用来打击地面坚固工事的半穿甲弹就足够了,而对付小型舰艇、以及地面目标,主要用的是高爆弹。当时,两艘巡洋舰上,每门主炮只有三十枚穿甲弹,剩下的全是半穿甲弹与高爆弹。
因为穿甲弹打不穿战列舰的装甲,所以两艘防空巡洋舰使用的全是半穿甲弹与高爆弹。
这样一来,反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虽然高爆弹对战列舰没有致命威胁,根本不可能击沉战列舰,但是足以打坏战舰上暴露在外的设施与设备,比如光学测距与瞄准仪、雷达、通信天线等等,对暴露在舰体外的人员也有致命威胁,比如桅杆顶部的了望员。
更重要的是,二百四十毫米舰炮的射速比二百八十毫米舰炮高得多。
此外,两艘防空巡洋舰的舰长根本就没在乎命中率,他们的任务只是吸引敌舰火力,为后面的大型巡洋舰创造机会。当然,他们也没有指望能够击沉两艘战列舰,在开火的时候自然无所顾忌。
十分钟内,两艘防空巡洋舰总共打出了三百六十七枚二百四十毫米炮弹,相当于每门主炮每分钟开火两次。
这是个什么概念?
虽然二百四十毫米舰炮的最大射速达到每分钟四枚,但是实战中,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个速度。道理很简单,实战条件比测试时的条件恶劣得多,而且需要遵守更加严格的炮击战术守则。比如,在测试的时候,基本上不需要考虑提弹所需时间,而在实战中,就必须把提弹时间算上。按照中国海军的规定,炮塔内不准存放炮弹与发射药,每次开火之后,都需要从弹药库提升炮弹与发射药,并且在装弹之前关闭提弹通道的防火防暴门,避免在炮塔被摧毁后导致弹药库殉爆。
在以往的战斗中,防空巡洋舰主炮的最大实战射速都没有这么快。
对两艘快速战列舰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高强度炮击,加上炮瞄雷达提供的精确炮击数据,两艘防空巡洋舰的平均炮击命中率达到了百分之三。
事实上,早在第一次新乔治亚海峡海战中,中国海军就发现,由雷达指引炮战,炮击命中率与射速并不成反比关系,反而是在较高射速的情况下,命中率有所提升,而较慢的射速并不有助于提高命中率。
道理也很简单,炮瞄雷达在获取炮击参数,也就是测量敌舰的距离与方位时,受本舰航行因素的影响非常小。相反,在使用光学测距与瞄准仪的时候,本舰的航行因素,比如航速与稳定性,都能对测量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外,炮击速度快,意味着单位时间射向敌舰的炮弹多,敌舰进行战术规避的空间就会变小,因此通过战术规避来避开炮弹的可能性就将大大降低。
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在这十分钟里,“北卡罗来纳”号挨了十一枚炮弹,其中至少有七枚是高爆弹。虽然这七枚高爆弹没有能够对“北卡罗来纳”号构成致命威胁,但是打坏了战舰上的对海搜索雷达、前方的主测距仪、战术通信电台的天线,还炸死了十多名官兵,其中一枚直接击中后部舰桥的炮弹,就导致包括二副在内的数十名官兵伤亡,使得尾部炮塔暂时丧失作战能力。
“华盛顿”号的情况要稍微好一点,只被五枚高爆弹击中,但是装在前桅杆上的炮瞄雷达被炸毁。
这下,问题来了。
虽然“华盛顿”号上安装在后桅杆上的对海搜索雷达还在工作,并且在三点过五分左右探测到了四艘中国战舰,并且立即根据战舰反射的电磁波,判断出了其类型,发现之前炮击的都是无关紧要的防空巡洋舰,而且瞄准点偏差了好几公里。但是“华盛顿”号上的炮瞄雷达已经被摧毁,根本无法用雷达来指引炮战,依然得使用光学测距仪。更要命的是,“北卡罗来纳州”号的战术电台天线被炸断,无法直接跟“华盛顿”号通信,只能使用灯光来传递信号。
显然,在激烈的炮战中,灯光信号很不可靠。
即便“北卡罗来纳”号的炮瞄雷达还能使用,但是对海搜索雷达已经报废,也同样无法用雷达瞄准中国战舰。
当时,只有“华盛顿”号找准了目标,开始向两艘大型巡洋舰开火。
只是,在过去的十分钟里,两艘大型巡洋舰已经完成了最重要的使命,即让美军的两艘快速战列舰遭受重创。
“北卡罗来纳”号挨了四枚穿甲弹,而且都是二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
根据美军的记录,这四枚穿甲弹分别集中了前方的a炮塔、两座烟囱右侧的交通艇摆放点、后烟囱右侧的一百二十七毫米高射炮炮塔、以及尾部y炮塔右侧的水平甲板,导致两座主炮炮塔丧失作战能力,并且损失了两座副炮炮塔,其右舷方向上只剩下三座副炮炮塔还能使用。
“华盛顿”号的情况依然比“北卡罗来纳”号稍微好一点,主要是当时四艘中国战舰都在击中活力打击“北卡罗来纳”号,只是间歇性的向后面的“华盛顿”号开火,射向该舰的炮弹并不多。
根据美军的记录,“华盛顿”号挨了三枚穿甲弹,都是二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命中点分别在舰桥右侧的副炮炮塔、舰桥与烟囱之间的水平甲板、以及z炮塔后面的水平甲板。在此之前,“华盛顿”号因为尾部的光学测距仪被打坏,z炮塔已经无法瞄准目标,所以只剩下了两座主炮炮塔,右舷上则只有三座副炮炮塔还在继续开火,总体火力降低了三分之一。
可见,两艘战列舰的主炮火力已经降低了一半,只剩下了九门主炮还在开火。
继续打下去,切斯特有胜利的希望吗?
虽然从理论上讲,只要还有一门十六英寸舰炮能够开火,切斯特就有希望击败那几艘巡洋舰,因为没有任何一艘巡洋舰能够承受十六英寸舰炮的直接轰击,只需要一枚十六英寸炮弹,就能把一艘巡洋舰送到海底。但是打到这个时候,切斯特已经发现,中国巡洋舰使用的大口径穿甲弹,照样能够打穿“北卡罗来纳”级的装甲,特别是在交战距离较远的时候,对水平装甲的穿透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
显然,追上那几艘中国巡洋舰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只要中国战舰保持好交战距离,那么切斯特就不可能让两艘快速战列舰主炮的强大威力发挥出来。
继续打下去,切斯特占不到任何便宜。
即便两艘战列舰不会被击沉,并且突破了巡洋舰的拦截,进入了新乔治亚海峡,找到了中国海军的登陆舰队,恐怕也没有办法击沉那些登陆舰,因为到时候,恐怕所有舰炮都被对方击毁了。
问题是,如果撤退,如何向米切尔交代?
要知道,米切尔冒着第32舰队被全歼的风险,给切斯特创造了偷袭机会,而他却空手而归,显然说不过去。
就在切斯特左右为难的时候,一封由第32舰队发来的电报,解决了他的苦恼。
三点十五分左右,切斯特收到米切尔发来的电报,中国海军的战列舰编队已经转向返回新乔治亚海峡,而且航速在三十节以上。也就是说,方志盛已经收到了消息,知道美军快速战列舰正准备突入新乔治亚海峡,所以不再追击第32舰队,准备回来对付遭到巡洋舰拦截的两艘快速战列舰。
此时,离四点只有不到四十五分钟了。
显然,就算切斯特突破了巡洋舰的拦截,也无法赶在天亮之前返回,必然遭到中国海军战列舰编队的伏击,以及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打击。
这下,撤退成了切斯特唯一的选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阅读(readnovel。)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