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云 第七十六章 将星登场

小说:帝国风云 作者:闪烁 更新时间:2017-04-02 17:31:09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即便不了解一战史,冯承乾也能想到,俄国肯定会攻打东普鲁士。

  开战后,德军在西线战场上高歌猛进。虽然坚固的列日要塞给德军制造了一些麻烦,但是法军更加不堪。因为对战局、特别是德军攻势的错误判断,所以法军在开战之后打得极为被动。

  八月中旬,法国民众的情绪就极为悲观。

  当时,甚至连一些法军将领都认为,将再次重演普法战争那一幕,法军将在数个月之内被击败。

  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把希望寄托在了盟友身上。

  八月十日,法国就向英国与俄国发出请求,要求英国立即向法国派遣远征军,俄国则要在东线发动一场针对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大规模战役。在法国看来,只有英国的远征军,以及俄国及时采取行动,才能遏止德军的攻势,让德军放慢前进的脚步。如果德军依旧以前几日的速度推进,巴黎将在九月底沦陷。

  显然,来自英国的帮助,只算得上是杯水车薪。

  大战爆发前,英国陆军的总兵力还不到二十万,而且实行志愿兵役制,三分之二的地面部队部署在海外,留守本土的陆军别说支援法国,能否维持本土秩序,应对有可能遭到的入侵都是个问题。

  更重要的是,英国是一个法制健全的民主国家。

  就算英国政府愿意帮助法国,在派遣远征军之前,仍然需要得到议会支持。此外,英国要想改变兵役制度,也需要在议会获得支持。显然,短期之内,就算英国议会批准向欧陆派遣远征军,也不大可能改变兵役制度。

  也就是说,英国能够支援法国的兵力十分有限。

  在很大的程度上,英国远征军最多只能鼓舞法国的士气,让法**民相信,英国在与法国并肩作战。

  要想减轻战线上的压力,只能指望在另外一端作战的俄国。

  当时,不仅仅是法国,连英国都把希望寄托在了俄国身上,并且与法国一道,向沙皇请求俄军在东线上发动大规模进攻。显然,英国佬非常清楚,如果法国战败,下一个遭到打击的就是英国。

  这个时候,沙皇也不敢含糊。

  在沙皇看来,如果法国迅速战败,俄国就将承受德军的全部压力,而德军的战斗力有目共睹,就算沙皇对俄军信心百倍,也不敢指望那些由农奴武装起来的军人能够在战场上击败德军。

  有趣的是,沙皇在八月中旬,确实是信心百倍。

  主要就是,在面向奥匈帝国的战场上,俄军取得了重大胜利,仅在西里西亚,俄军就围歼了上百万奥军。

  如此重大的胜利,让沙皇产生了错觉。

  也许,沙皇认为,数百万俄军能够轻易击败仅有一个军团的东普鲁士守军。

  结果就是,在法国与英国发出请求之后,沙皇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承诺俄军将在八月攻打东普鲁士。

  可惜的是,俄军的行动不够积极,也不够果断。

  不是俄军不能打,而是在八月中旬,小毛奇顶不住法金汉与德皇的双重压力,在第九军团的基础上,组建了第十军团。准确的说,是把第九军团拆散,加上了战争爆发后征召的当地预备役官兵,组建了两个军团。

  德意志第二帝国是个全民皆兵的国家,预备役官兵的素质不比正规军差。

  这样一来,东普鲁士就有两个军团了。

  虽然在规模上,第九军团与第十军团仍然不够大,但是德军的战斗力十分强悍,俄军将领肯定有所顾虑。

  结果,俄军没有在八月中旬发动进攻,而是拖到了八月下旬。

  这一拖,战局就截然不同了。

  八月二十三日,在鲁登道夫的指挥下,德军攻占了列日要塞,扫清了进军布鲁塞尔的障碍,也消除了第一军团、第二军团与第三军团的后患,更由此获得了一个拥有二十一个师的预备队。

  这场战斗,产生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即鲁登道夫一战成名。

  占领列日要塞后,鲁登道夫成为大战爆发后,第一个获得蓝色马克斯勋章、即帝国最高荣誉勋章的将领。虽然小毛奇没有让他回到总参谋部,但是鲁登道夫已经得到德皇重视,而他也获得了一个新的任命:东普鲁士德军军需官。

  在德军中,军需官的地位仅次于参谋长。

  事实上,当时德皇打算任命鲁登道夫为德军东普鲁士军团参谋长,只是鲁登道夫在德军中的资历还不够。结果,德皇只能任命兴登堡为东普鲁士军团参谋长,鲁登道夫以军需官身份指挥军团作战。

  这个任命,也与冯承乾有关。

  在与提尔皮茨以辞职威胁德皇的时候,冯承乾就提到,俄国肯定受到来自英国与法国的压力,在近期攻打东普鲁士。如果帝国陆军因此向东普鲁士增兵,就正中英法下怀,因为这会削弱帝国在主战场上的兵力,让法国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最佳应对措施,不是向东普鲁士增兵,而是派遣一名能征善战的将军过去,用部署在东普鲁士的两个军团,打一场漂亮的防御战。

  显然,德皇听取并且采纳了冯承乾的建议。

  有趣的是,作为西线战略的制定者,小毛奇却认为必须向东线增兵,两个军团挡不住百万俄军。

  随后,又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鲁登道夫回到柏林接受任命的时候,受到德皇邀请,前往波茨坦皇宫用晚餐,当面向德皇表示,只要给他足够的权限,他就能用东普鲁士的两个军团击败进攻的俄军,根本不需要从西线抽调部队。

  当时,鲁登道夫也许是向跟小毛奇对着干,毕竟他与小毛奇的积怨不是一点半点了。

  只是,军中无戏言。德皇答应了鲁登道夫的要求,任命他为东普鲁士德军军需官,并且由鲁登道夫的前上司,赋闲了好几年的兴登堡将军担任参谋长。因为兴登堡本来就很少过问军中事务,所以大权落到了鲁登道夫手上。

  鲁登道夫能用两个军团挡住百万俄军吗?

  也许,德皇不大相信,毕竟德皇非常清楚地面战争。

  冯承乾却不大怀疑,因为他知道,在东普鲁士,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力不亚于鲁登道夫的人。

  这就是马克斯-霍夫曼上校。

  在冯承乾熟知的历史中,在东普鲁士力挽狂澜的不是鲁登道夫,因为在那个历史中,鲁登道夫还没有到达东普鲁士,俄军就败退了。真正的功臣,是当时担任第九军团参谋的霍夫曼。

  虽然历史发生了改变,但是总体上并无明显变化。

  更重要的是,霍夫曼从中国回来之后,就一直没有得到重用,还因为质疑小毛奇制订的战争计划遭到打压,在东普鲁士军团中待了好几年,对东普鲁士的情况,以及对面俄军的情况极为了解。

  有霍夫曼辅佐,鲁登道夫肯定能成大业。

  在冯承乾看来,只要鲁登道夫能够合理利用两个军团,并且充分考虑到东普鲁士的特殊地理环境,抓住俄军的弱点,在国境线内打一场防御战绝对不是难事,说不定还能一举改变东线战况。

  到了八月二十六日,俄军终于在沙皇的“鞭策”下,攻入了东普鲁士。

  与之相比,这一天发生的另外一件事情,更具有戏剧性。

  虽然早在八月中旬,就有足够的消息表明,英国远征军已经到达法国,但是并没得到小毛奇等德军将领重视。原因也很简单,英国还没有进行全面战争动员,陆军规模有限,远征军自然不会强大到哪里去。

  结果,在蒙斯附近,德军尝到了苦头。

  这场战斗的规模非常小,一支挺进的德军遭遇了同样仓促上场的英国远征军,战斗只打了不到两个小时,德军就主动撤了下来,英国远征军也没有追击,反而后退了几公里,与德军脱离接触。

  前线指挥官在报告战况时,提到遭到英国远征军密集火力射击,伤亡极为惨重。

  事实上,当时与德军交战的英国远征军还不到一个师,而且没有几挺机枪。德军指挥官所说的“密集火力”,实际上是集中射击的“恩菲尔德”步枪。这种步枪的射速极高,熟练的射手能在一分钟内打出六十发子弹,而德军的毛瑟步枪只能在一分钟内打二十发。当大量的恩菲尔德步枪开火时,很容易被认为是机枪在扫射。

  几天之后,前线德军也搞清楚了情况。

  英国远征军参战,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价值。当时,到达法国的英国远征军总共也就只有两万多人。即便到年底,英国远征军的规模也不到二十万。与一百多万德军,以及规模相当的法军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要到一年之后,在英国开始实行征兵制之后,英国远征军才能成为主力。

  当然,英国远征军出现,等于让德军多了一个对手。

  对帝国来说,英国真正的影响还是在战线后方,即英国为法国提供的物资,以及对帝国进行的海上封锁。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帝国风云,帝国风云最新章节,帝国风云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