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讲,被称为“联合收割机”的M134转管机枪能以每分钟六千发的速度发射口径为七点六二毫米的北约标准枪弹。
M134不是被称为“火神”吗?
看过一部叫《黑鹰坠落》的电影吗?就是在《魔戒》中扮演精灵王子的好莱坞奶油小生布鲁姆尚在青瓜蛋时扮演一名蹩脚游骑兵,在机降作战时摔断脊椎骨、拖了整个行动后腿的那部电影。在这部由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中,一架三角洲特种部队的MH-6型特种直升机用M134在数秒钟之内干掉了盘踞在屋顶上的百多名敌匪,帮助困守地面的美国大兵坚持到天亮。那场面,就像正在工作的联合收割机,只不过收割的不是成熟的小麦,而是成排的血肉之躯。
那只是电影,不是现实。
实战中,没有哪个飞行员会用M134胡乱扫射。即便在电影中,也要让主角冒着枪林弹雨将红外指示器抛上屋顶,MH-6上的M134才能发挥威力。除了害怕误伤友军之外,主要是一千发装的弹箱只能使用十秒钟!
无法瞄准锁定,M134的威力就发挥不出来。
OH-6D的飞行员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首先使用“九头蛇”火箭弹,等目标停下或者进入开阔地,再用“联合收割机”收割战果。地下的空降兵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拼命加快步伐,尽量避开林间空地。
比起“联合收割机”,“九头蛇”无疑逊色了许多。
虽然射程远得多,具有爆炸杀伤效果,能够对付普通装甲目标与防御工事,但是对付地面人员、特别是密林环境下的小股部队,四十年前的越南战争就已证明,“九头蛇”七十毫米火箭弹的效能并不理想。
火箭弹的速度太慢,爆炸火光还为空降兵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可是密林终有尽头。
在这场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中,占据主动的不是“逃命基本靠跑”的空降兵,而是来去自如的直升机。
OH-6D突然加速,呼啸着飞到队伍前方的时候,叶振邦猛的收住步伐。
“狗日的用光火箭弹了,”陶安康没有靠近叶振邦,隔着好几米,大声说道,“我看得很清楚,只有一具火箭发射巢。”
“别得意得太早,”甘应明撑着腰喘了几口粗气,“前面有条高等级公路,宽度不低于三十米,别说我们,鬼魂都过不去。”
“鬼魂”是精确射手姜秉国中士的绰号,他的冲刺速度在班里无人能及。
“真有三十米宽?”叶振邦看了眼甘应明,把目光转向前方,神色显得很凝重。
“地图上标得很清楚,双向四车道的高等级公路,算上路肩与护坡,只会多不会少。”
甘应明的话刚落音,队伍后面传来了T91步枪开火时发出的清脆枪声。
因为使用不同的枪弹,加上采用不同的自动原理,所以T91的枪声与03式的枪声有明显区别,前者清脆一些,后者显得更加雄浑有力。
“妈的……”甘应明低声咒骂一句,取下步枪弹匣,动手将前五发子弹换成穿甲弹。
情况再明显不过,台军发现只有几个敌人,就让一个班的步兵在后面追赶,带着“联合收割机”的直升机在前面等待,“六加一”空降小分队不管是前进还是后退,都会与台军遭遇,成为台军的战果。
甘应明用行动告诉战友,即便穷途末路,他也不会放弃努力。
不用叶振邦吩咐,其他几名空降兵也退下弹匣,换上穿甲弹。五点八毫米口径的普通弹与机枪弹对直升机没有太大威胁,只有钢芯穿甲弹才有可能打穿直升机的防弹玻璃,击毙里面的飞行员。
“班副……”甄志明明显在努力克制心里的恐惧,却无法做到视死如归。
“只有一次机会,”叶振邦一边说着,一边脱下战术背心,“我尽量把直升机引到公路上空。记住,只有一次机会,你们都要好好活下去!”
“班副……”甘应明猛的一惊,冲过来一把抓住了叶振邦的胳膊。
“如果我有个三长两短,就由你带队。”叶振邦将一只军用信息储存器交到了甘应明手里,“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带回去。”
甘应明咬紧牙关,不知道该点头答应,还是推手拒绝。
七名失散的空降兵能够毫发无损的活到现在,与叶振邦的能力有直接关系,甘应明没有信心带着大家走出去,可是那只储存器里的信息关系到更多军人的生死,比七名空降兵的生命更加贵重。
“班副,我跑得比你快,我去……”
没等叶振邦与甘应明反应过来,丢下多余装备的池锐刚就端着突击步枪冲了出去。
不用叶振邦招呼,两名机枪手就跟了上去。要想逃出去,卢鼎炫与柯良雄的两挺机枪至关重要,特别是卢鼎炫的通用机枪。
“幽灵,盯着后面。”
陶安康点了点头,转身向北面跑去。
“守在这里,没我的命令不要过来。”
甄志明咬着牙点了点头,用双手拔出缴获的T75K1手枪,拉动套筒上膛,再小心翼翼的解开保险。做完这套动作,下士医疗兵长出口气,神色坚定了许多,仿佛那支冷冰冰的手枪赋予了他无穷的胆魄。
叶振邦暗自叹了口气,与甘应明追上了两名机枪手。
与火车一样,直升机飞来与飞去时的声响有明显区别,经验丰富的士兵能据此判断出直升机的大致飞行线路,更厉害的战士甚至能靠声响判断出直升机的大致方位。如果有对空武器,哪怕一具火箭筒,也能让那架OH-6D变成“燃烧的铁鸟”。
可惜的是,空降兵手里没有对空武器。
台军飞行员猜到对方没有对空武器,不然不会落荒而逃,所以几名空降兵冲向公路的时候,OH-6D用聚光灯罩住冲在最前面的那名空降兵,像战斗机那样俯冲下来。目标还差几步就将冲上公路的时候,台军飞行员接通M134的电源,将操纵杆转到武器模式,目不转睛的盯着地面上的光斑。
他要为战死的长官报仇,不想错过任何能够亲手击杀共军的机会。
复仇没有错,可是不顾一切的复仇行动往往会彻底失败。
将操纵杆转到武器模式,就是用操纵杆控制外置枪炮。在武装直升机上,由前排武器操作员操控,不需要后排机长插手。因为OH-6是战斗重量仅有一吨多的小型直升机,就算设了两名飞行员的位置,也往往由一名飞行员驾驶,所以有一套控制切换系统,可以在飞行模式与武器模式之间切换。
武器模式下,操纵杆控制外置枪炮,而不是直升机。
被仇恨笼罩的台军飞行员只想到猎杀冲上公路的共军,不知道猎手与猎物的身份已经悄然转变。
看到从公路南面树林中飞起的单兵防空导弹,台军飞行员立即做出两个反应,一是释放红外干扰弹,二是转换控制模式。因为处在单兵防空导弹的最佳攻击范围之内,所以只有两个应对措施都发挥作用,OH-6D才有机会避开导弹。
红外干扰弹只能对付“萨姆7”、“红眼”、“吹针”与第一代“毒刺”等第一代与第二代单兵防空导弹,对于采用红外成像导引头的第三代单兵防空导弹、以及采用红外/紫外双模导引头的第四代单兵防空导弹,红外干扰弹就聊胜于无了。
转换控制模式要不了多少时间,改变直升机的飞行状态却需要很多时间。
在天女散花般撒出的百十枚红外干扰弹的照耀下,OH-6D在惯性作用下俯冲飞行了数十米,才勉强向左偏航。
太晚了,与跟狙击枪弹亲密接触的仇东豪一样,台军飞行员做出反应时已经晚了。
两秒钟内就将速度提高到两马赫以上的单兵防空导弹在灰蒙蒙的夜空中留下了一道眩目的光弧,以一个火热的亲吻划上了完美句号。
看着从天而降的直升机残骸,冲到公路边的池锐刚惊得合不拢嘴。
紧随而至的叶振邦等四名空降兵也吓了一跳。受树林遮挡,叶振邦等人只看到从南面飞来一道亮光,猜到是对空导弹,却无法判断是地对空导弹、还是空对空导弹,也就无法肯定南面有没有友军。
直升机残骸落地,除了溅起无数星火,还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声响。
“砰……”
听到从身后密林里传来的枪声,叶振邦与甘应明首先反应过来,卢鼎炫与柯良雄立即跟了上去,只有离直升机残骸最近的池锐刚迟疑了一会才转身返回密林。
那是手枪枪声,而且是T75K1的枪声。
虽然T75K1是台军标准装备,几乎人手一只,但是台军追兵的首选是步枪,而不是威力小得多的手枪。即便是艺高人大胆的特种兵,在有步枪可用的情况下,也不会拿着连自卫都嫌不够的手枪在密林里与敌人赌大小。
枪声只响了一下!
肯定是台军绕过了陶安康,发现了甄志明。
情急之下,叶振邦没有考虑其他可能。就算甄志明不是九连的兄弟、与一班更扯不上关系,叶振邦也不会抛弃他,更不会让他完蛋。这不仅仅因为只有甄志明能够向技术人员说明那种干扰设备的工作方式,还与军人的责任心有关。
甄志明相信叶振邦能够带他活着回去。
叶振邦就有责任让他活着回去!
M134不是被称为“火神”吗?
看过一部叫《黑鹰坠落》的电影吗?就是在《魔戒》中扮演精灵王子的好莱坞奶油小生布鲁姆尚在青瓜蛋时扮演一名蹩脚游骑兵,在机降作战时摔断脊椎骨、拖了整个行动后腿的那部电影。在这部由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中,一架三角洲特种部队的MH-6型特种直升机用M134在数秒钟之内干掉了盘踞在屋顶上的百多名敌匪,帮助困守地面的美国大兵坚持到天亮。那场面,就像正在工作的联合收割机,只不过收割的不是成熟的小麦,而是成排的血肉之躯。
那只是电影,不是现实。
实战中,没有哪个飞行员会用M134胡乱扫射。即便在电影中,也要让主角冒着枪林弹雨将红外指示器抛上屋顶,MH-6上的M134才能发挥威力。除了害怕误伤友军之外,主要是一千发装的弹箱只能使用十秒钟!
无法瞄准锁定,M134的威力就发挥不出来。
OH-6D的飞行员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首先使用“九头蛇”火箭弹,等目标停下或者进入开阔地,再用“联合收割机”收割战果。地下的空降兵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拼命加快步伐,尽量避开林间空地。
比起“联合收割机”,“九头蛇”无疑逊色了许多。
虽然射程远得多,具有爆炸杀伤效果,能够对付普通装甲目标与防御工事,但是对付地面人员、特别是密林环境下的小股部队,四十年前的越南战争就已证明,“九头蛇”七十毫米火箭弹的效能并不理想。
火箭弹的速度太慢,爆炸火光还为空降兵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可是密林终有尽头。
在这场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中,占据主动的不是“逃命基本靠跑”的空降兵,而是来去自如的直升机。
OH-6D突然加速,呼啸着飞到队伍前方的时候,叶振邦猛的收住步伐。
“狗日的用光火箭弹了,”陶安康没有靠近叶振邦,隔着好几米,大声说道,“我看得很清楚,只有一具火箭发射巢。”
“别得意得太早,”甘应明撑着腰喘了几口粗气,“前面有条高等级公路,宽度不低于三十米,别说我们,鬼魂都过不去。”
“鬼魂”是精确射手姜秉国中士的绰号,他的冲刺速度在班里无人能及。
“真有三十米宽?”叶振邦看了眼甘应明,把目光转向前方,神色显得很凝重。
“地图上标得很清楚,双向四车道的高等级公路,算上路肩与护坡,只会多不会少。”
甘应明的话刚落音,队伍后面传来了T91步枪开火时发出的清脆枪声。
因为使用不同的枪弹,加上采用不同的自动原理,所以T91的枪声与03式的枪声有明显区别,前者清脆一些,后者显得更加雄浑有力。
“妈的……”甘应明低声咒骂一句,取下步枪弹匣,动手将前五发子弹换成穿甲弹。
情况再明显不过,台军发现只有几个敌人,就让一个班的步兵在后面追赶,带着“联合收割机”的直升机在前面等待,“六加一”空降小分队不管是前进还是后退,都会与台军遭遇,成为台军的战果。
甘应明用行动告诉战友,即便穷途末路,他也不会放弃努力。
不用叶振邦吩咐,其他几名空降兵也退下弹匣,换上穿甲弹。五点八毫米口径的普通弹与机枪弹对直升机没有太大威胁,只有钢芯穿甲弹才有可能打穿直升机的防弹玻璃,击毙里面的飞行员。
“班副……”甄志明明显在努力克制心里的恐惧,却无法做到视死如归。
“只有一次机会,”叶振邦一边说着,一边脱下战术背心,“我尽量把直升机引到公路上空。记住,只有一次机会,你们都要好好活下去!”
“班副……”甘应明猛的一惊,冲过来一把抓住了叶振邦的胳膊。
“如果我有个三长两短,就由你带队。”叶振邦将一只军用信息储存器交到了甘应明手里,“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带回去。”
甘应明咬紧牙关,不知道该点头答应,还是推手拒绝。
七名失散的空降兵能够毫发无损的活到现在,与叶振邦的能力有直接关系,甘应明没有信心带着大家走出去,可是那只储存器里的信息关系到更多军人的生死,比七名空降兵的生命更加贵重。
“班副,我跑得比你快,我去……”
没等叶振邦与甘应明反应过来,丢下多余装备的池锐刚就端着突击步枪冲了出去。
不用叶振邦招呼,两名机枪手就跟了上去。要想逃出去,卢鼎炫与柯良雄的两挺机枪至关重要,特别是卢鼎炫的通用机枪。
“幽灵,盯着后面。”
陶安康点了点头,转身向北面跑去。
“守在这里,没我的命令不要过来。”
甄志明咬着牙点了点头,用双手拔出缴获的T75K1手枪,拉动套筒上膛,再小心翼翼的解开保险。做完这套动作,下士医疗兵长出口气,神色坚定了许多,仿佛那支冷冰冰的手枪赋予了他无穷的胆魄。
叶振邦暗自叹了口气,与甘应明追上了两名机枪手。
与火车一样,直升机飞来与飞去时的声响有明显区别,经验丰富的士兵能据此判断出直升机的大致飞行线路,更厉害的战士甚至能靠声响判断出直升机的大致方位。如果有对空武器,哪怕一具火箭筒,也能让那架OH-6D变成“燃烧的铁鸟”。
可惜的是,空降兵手里没有对空武器。
台军飞行员猜到对方没有对空武器,不然不会落荒而逃,所以几名空降兵冲向公路的时候,OH-6D用聚光灯罩住冲在最前面的那名空降兵,像战斗机那样俯冲下来。目标还差几步就将冲上公路的时候,台军飞行员接通M134的电源,将操纵杆转到武器模式,目不转睛的盯着地面上的光斑。
他要为战死的长官报仇,不想错过任何能够亲手击杀共军的机会。
复仇没有错,可是不顾一切的复仇行动往往会彻底失败。
将操纵杆转到武器模式,就是用操纵杆控制外置枪炮。在武装直升机上,由前排武器操作员操控,不需要后排机长插手。因为OH-6是战斗重量仅有一吨多的小型直升机,就算设了两名飞行员的位置,也往往由一名飞行员驾驶,所以有一套控制切换系统,可以在飞行模式与武器模式之间切换。
武器模式下,操纵杆控制外置枪炮,而不是直升机。
被仇恨笼罩的台军飞行员只想到猎杀冲上公路的共军,不知道猎手与猎物的身份已经悄然转变。
看到从公路南面树林中飞起的单兵防空导弹,台军飞行员立即做出两个反应,一是释放红外干扰弹,二是转换控制模式。因为处在单兵防空导弹的最佳攻击范围之内,所以只有两个应对措施都发挥作用,OH-6D才有机会避开导弹。
红外干扰弹只能对付“萨姆7”、“红眼”、“吹针”与第一代“毒刺”等第一代与第二代单兵防空导弹,对于采用红外成像导引头的第三代单兵防空导弹、以及采用红外/紫外双模导引头的第四代单兵防空导弹,红外干扰弹就聊胜于无了。
转换控制模式要不了多少时间,改变直升机的飞行状态却需要很多时间。
在天女散花般撒出的百十枚红外干扰弹的照耀下,OH-6D在惯性作用下俯冲飞行了数十米,才勉强向左偏航。
太晚了,与跟狙击枪弹亲密接触的仇东豪一样,台军飞行员做出反应时已经晚了。
两秒钟内就将速度提高到两马赫以上的单兵防空导弹在灰蒙蒙的夜空中留下了一道眩目的光弧,以一个火热的亲吻划上了完美句号。
看着从天而降的直升机残骸,冲到公路边的池锐刚惊得合不拢嘴。
紧随而至的叶振邦等四名空降兵也吓了一跳。受树林遮挡,叶振邦等人只看到从南面飞来一道亮光,猜到是对空导弹,却无法判断是地对空导弹、还是空对空导弹,也就无法肯定南面有没有友军。
直升机残骸落地,除了溅起无数星火,还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声响。
“砰……”
听到从身后密林里传来的枪声,叶振邦与甘应明首先反应过来,卢鼎炫与柯良雄立即跟了上去,只有离直升机残骸最近的池锐刚迟疑了一会才转身返回密林。
那是手枪枪声,而且是T75K1的枪声。
虽然T75K1是台军标准装备,几乎人手一只,但是台军追兵的首选是步枪,而不是威力小得多的手枪。即便是艺高人大胆的特种兵,在有步枪可用的情况下,也不会拿着连自卫都嫌不够的手枪在密林里与敌人赌大小。
枪声只响了一下!
肯定是台军绕过了陶安康,发现了甄志明。
情急之下,叶振邦没有考虑其他可能。就算甄志明不是九连的兄弟、与一班更扯不上关系,叶振邦也不会抛弃他,更不会让他完蛋。这不仅仅因为只有甄志明能够向技术人员说明那种干扰设备的工作方式,还与军人的责任心有关。
甄志明相信叶振邦能够带他活着回去。
叶振邦就有责任让他活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