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花强男 第120章 将军后人!

小说:护花强男 作者:风中的阳光 更新时间:2017-05-28 15:20:55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在这儿之所以提到王翦,是因为他在大秦帝国的历史上,是个不可或缺的人物,根本无法被忽略。

  因为不提到他的话,那就无法提到另外一名大将:蒙括。

  除却王翦之外,为大秦帝国开疆拓土的大功臣,就首推蒙括了。

  蒙括,是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祖籍山东省蒙阴县,是祖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相传,秦始皇外出时,蒙恬和弟弟蒙毅一起,就会被秦始皇召到车上,主臣三人共乘一辆车。

  在朝时呢,兄弟俩人又侍从始皇的左右,一个负责对外军事,一个谋划国内政事,有忠信为国的美名,其他的将相,都不能与他们二人争宠,由此可见蒙家兄弟在秦朝时的地位。

  其实,蒙恬在统一六国的战斗中,并没有立下赫赫战功,但却积累了足够的战争经验,这也为他北上击溃匈奴,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以蒙恬为帅,统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

  在黄河之滨,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生死之战。

  蒙恬率领的军队,以锐不可当的破竹之势,在黄河上游(今宁夏和内蒙古河套一带地区),击败匈奴各部大军,迫使匈奴望风而逃,远去大漠以北七百里,再也不敢南下而牧马。

  蒙恬仅一战,就将彪悍勇猛的匈奴重创,使其溃不成军,四处狼奔。匈奴几十年不敢进汉地,可以说是功高甚伟。

  也正是在北抗匈奴的战争中,蒙括才被人称之为中华第一勇士。

  蒙恬作为秦帝国著名的战将,在他的有生之年,不仅在战场上帮助帝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彻底打败了不断骚扰中原的匈奴,而且在他的主持下,修建了现今我们眼中的万里长城,开辟了当时规模空前的秦直道。

  可是,就蒙括这样一个功勋卓越、才华出众的战将,却没有得到善终。

  秦始皇死后,赵高担心公子扶苏继位,蒙恬得到重用,会对自己不利,于是就扣住遗诏不发,与胡亥密谋篡夺帝位。

  他又威逼利诱,迫使李斯和他们合谋,假造遗诏:指责扶苏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

  当时,使者来到阳周对蒙恬说:“你罪过太多,况且蒙毅当死,连坐于你。”

  蒙恬在愕然半晌后回答:“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统领着30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

  前来传旨的使者,也知道蒙括是冤枉的。

  可使者只是一个使者而已,根本起不了改变的作用,唯有苦苦劝说道:“我只是受诏来处死你,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皇上。”

  听使者这样说后,蒙括是仰天长叹:“唉,我是怎么得罪了上天?竟然无罪而被处死呢?”

  使者无言以对。

  蒙括在沉默了良久后,才说:“我的罪过本来该当死罪啊。起自临洮接连到辽东,筑长城、挖壕沟一万余里,这中间能没有截断大地脉络的地方吗?由此可见已经破坏了龙脉,这就是我的罪过了。”

  于是,蒙括在叹息过后,随即吞药自杀了。

  三军将士得知蒙括大将军死后,都感其贤达明良,怀愤含泪,用战袍撩土将其葬于绥德城西大理河川,遂形成现今的小山丘,与扶苏墓遥遥相望,朝霜墓尘,默默传神,犹似当年将帅精诚团结,共同御敌,宁死不屈之状。

  有一首诗,就是专为蒙括写的:春草离离墓道浸,千年塞下此冤沉。生前造就笔干枝,难写孤臣一片心。

  后来,到了大唐帝国时期,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天和魏征等人闲聊时,就问他们:“朕欲上比尧舜,不使冤案现于本朝。各位不妨说说,古代的哪一将相,死得最冤呢?”

  当时魏征等人有说是白起的,还有说是伍子胥的,但唐太宗最后却摇摇头说:“其实最冤枉的,是秦大将军蒙括也!”

  ……

  小公主说到这儿后,秦浪已经差不多的明白了:眼前这个神秘兮兮的小公主,绝对和蒙括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她之所以称呼自己是少主,就算因为知道自己是始皇帝的嫡亲后人了,所以才用‘臣女’自称。

  果然,小公主在稍微停顿了一下后,才低声说道:“当年先祖含冤而死,30万三军将士把他埋葬后不久,他的亲信部队(相当于现在的警卫部队)唯恐扶苏和他的后人,再受到赵高等奸臣的迫害,于是就在李斯丞相的秘密协助下,逃到了这个地方,耗时三年,建造了这座大将军墓,以求日后有机会有机会,再为他们沉冤昭雪。”

  “唉,可惜的是。”

  小公主轻轻的叹了口气说:“谁也没有想到,气吞六合的大秦帝国,在始皇帝驾崩三年、也就是大将军墓竣工后,就轰然倒塌了。”

  大秦帝国既然已经不复存在了,那么蒙括的天大冤情,自然也没处诉苦了,这一点秦浪当然很明白。

  但是他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那个协同奸臣赵高陷害蒙括的家伙,正是他的嫡亲老祖秦二世,也就是胡亥。

  沉默了片刻后,小公主才继续说道:“大秦帝国灭亡后,蒙括的亲信部队,眼看雪冤无果,更是厌倦了在战场上的厮杀生活,所以索性就在大将军墓中居住了下来……现在的张御史、连司徒、王司马等人,就是蒙大将军亲信部队的后人。”

  “嗯,我明白了。”

  秦浪点了点头说:“而你,就是蒙括大将军的后人吧?”

  “是的,我是蒙大将军的第六十一代玄孙,也是大将军墓主人的继承者。”

  说完这段让小公主感到忧伤的历史后,她的情绪明显好了许多:“蒙括大将军虽说死的很是冤屈,但他在临死之前,曾经留下遗言,嘱咐他和他的亲信部队,永世都要向大秦皇帝效忠,以减轻他在战场上的血腥罪孽。”

  也许是因为坐的时间太久了,双腿多少有了麻酥的现象,小公主说完这句话,就从石凳上站了起来。

  下意识的,秦浪也跟着站了起来。

  小公主但是扶着桌面,仰起下巴望着墓室的上方说道:“在大将军临死之前,他的后人和亲信下属,都是发过誓的,说要誓死效忠大秦帝国,永世不得背叛始皇帝,以及他的后人,如若不然,将会断子绝孙。”

  ……

  发誓,本意是指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但是在秦浪看来,这种玩意儿只有在泡妞、或者哄小孩时才会管用,在其它场合,完全就是一种张嘴就来的敷衍词。

  不过秦浪却很清楚,誓言在古代时,那可是有着相当的份量,不发誓还倒罢了,一旦发誓就得拼死去捍卫这个誓言。

  因为古人都相信,在头顶三尺的地方,是有神灵的,假如违背誓言,那将会得到发誓时的报应。

  所以呢,秦浪这是第一次在听到有关发誓的时候,没有嘲笑,心中反而有了一种热血沸腾的感动:如果我要是早生两千年,我肯定也会做这样的人!

  根本不知道秦浪在想什么的小公主,又缓缓的坐在了石凳上。

  就像是个木偶似的,秦浪也坐了下来,听小公主说:“在大秦帝国灭亡后,蒙大将军的后人和亲信,本打算借着刚完工的大将军墓,永世做个本分人,就这样默默无闻出传承下去,可是谁也没想到,随着大秦帝国的崩塌,被始皇帝灭掉的其它六国后人,却趁机要报灭国之恨,对始皇帝后人展开了追杀。”

  在大秦帝国灭亡后,其它六国后人对秦始皇后人展开追杀的事儿,秦浪可以说是最有发言权的了。

  “是啊,那的确是个苦逼、就是难熬的时代。”

  秦浪很有感触的点点头,接着小公主的话题往下说:“始皇帝当年驾崩时,曾经留三子七孙,但在咸阳被攻破后,除了二世最年幼的孙子秦王世子嬴洌外,其他后人均遭到了项羽、刘邦以及六国后人的杀害,嬴洌被迫改名换姓逃离了咸阳,以大秦帝国国号为姓,四处漂流,直到几百年前,才在东方市远郊的陷天谷居住……”

  提到自己家族的苦难史,秦浪其实并没有多么大的悲苦,因为他很明白一个永恒不变的道理:出来混,总有一天要还的。

  当年秦始皇横扫六合,杀人无数,可以说是搞得天怒人怨,就算他断子绝孙,好像也没什么奇怪的,时至今日能够传到秦浪这一代,可以说是已经算是受到上天眷顾了,哪怕他现在是秦二世唯一的六十三代玄孙。

  在秦浪开始说话后,小公主就闭上了嘴巴,静静的听。

  等秦浪说完后,她才又把话题引到了大将军墓:“居住在大将军墓的蒙括后人,在得知始皇帝后人遭到六国追杀后,即刻就派出了墓中所有的高手,期望能够找到他们,并把他们接到大将军墓加以照顾。”

  轻轻的叹了口气,小公主继续说道:“但是,寻找始皇后人的心愿,却一直没有如愿,仅仅打听到了他的后人携带着一枚墨玉印章,为躲避仇敌而换姓不知所踪的消息。当然了,也正是在那时候,我们先祖才知道六国后人,也效仿始皇帝后人,都以国号为姓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护花强男,护花强男最新章节,护花强男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