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是谁也不曾想到,近两个月以来的头一次封官,居然落到了与战事毫无瓜葛的刘单头上。
朝散大夫、吏部员外郎,拿着吏部侍郎韦见素亲自送上门来的告身,刘单如坠云中,而那随之送来的官服袍带,又是那样地真切,自己居然一天之内从一个赤县县尉,一跃成为了京官,还是号称天官的吏部,当然了这是俗称,天宝改制,兵部改称武部,吏部改称文部,但不论名字如何,它都是六部之首,尚书省最重要的一个部门。
从五品的散职,从六品的差使,为得就是让他能穿上绯袍,从而摆脱青衫小吏的行列,正式步入大唐中层官员的行列,摸着那身巧手精绣过的朝服,刘单依然敢以相信,眼前的一切。
岑参也不敢相信,并非对方配不上这一切,做为天宝二年的进士科魁首,九年下来只是个县尉,又并无什么过错,这简直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要知道,杜甫穷困潦倒到了饿死自己幼子的地步,对于朝廷所赐下的河西尉一职,也没有看上眼,当然那是后话了。
“日后要改口称一声员外了。”
“二十七郎也来取笑某。”
刘单苦笑着放开手:“非是某故作清高,如今的朝局,你在京中日久,当是看得清的,这个时候入朝为官,还是文部这等要害之处,只怕会有难以预料的麻烦。”
“是麻烦,也是机遇,我辈士子读书为何,不就是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吗,只可惜,不能与你共事,甚为憾事。”
“噢?”刘单微微一愣:“你要外放?”
“回故地,已经在铨选司挂了号,只待封中丞的任命下来,就与他一同走。”
刘单明白了,是安西,他说不上是羡慕还是什么,碛外待了那么多年,于他而言并非福地,只是好友心愿得偿,还是挺让人高兴的,毕竟谁也不愿意虚掷光阴,要知道,岑参也不是普通人,他是天宝三年进士科的第二名,用后世的话就是榜眼,比他也不差。
就在二人相互高兴的当儿,封常清带着几个小辈回了高府,而一进门就将封寒月赶去了后院,留下封浩陪着高君羡,自己仅带着刘稷一人,与他们去了厢房。
当面色严峻的封常清将今天发生的事情说出来,岑参与刘单都是大惊失色,事涉太子府也就罢了,又同名声在外的虢国夫人扯上了关系,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岑参不解地说道:“建宁王,怎么可能?”
刘单的好心情破坏殆尽,看着自己儿子的眼神也有些阴沉,一直以来,这个幼子就不断地给家里闯祸,又不好诗书,并不为他所喜,本来以为这番建功立业之后,会有所改变,不曾想又闯下了祸事,还不小。
“你怎能与建宁王动手?动手也就罢了,争强斗胜,丝毫不让,置家人亲友于险地,你也不小了,眼见就要加冠,将来还要成家,如此易怒,怎么让人放心?”
刘稷不想同他争辩什么,在这个时代,父亲这种生物有着几乎无上的权力,有理无理都讨不到好,最好的应对就是听之任之,还能留下一个好名声,左右对这位便宜老爹,他没有什么感情,也理解不了一个叛逆儿子的作为。
至少在后世,同样做为家中的幼子,他能感受到的,是父母更多的关爱,和哥哥的保护,人不能太过奢望,两世都有同样的好运吧。
果然,刘单见他低眉顺眼,并没有流露出不服之色,语气也缓和了许多,反而是封常清这个准岳父,为他说了不少的好话。
“事情已经出了,多说也是无益,二位可否帮着参详一下,虢国夫人为何要如此示好,还指名让他二人一同前去?”
“此事的确说不通,虢国夫人在京中行事,向来出人意料,但绝非扶危济困之人,至少某在京这几年,从未听说过,她会为不相干的人出头,若说此事是针对太子府,倒有几分可能,但这分明是示好封帅之举,她会有何种目地,殊难预料。”
“某有一友,与太子走得很近,或许会从他那里打听到一点什么。”刘单突然想起一个人。
“噢,是何人?”
“大理司直元载元公辅。”
封常清自然认不得,岑参却是听说过,点点头说道:“此人有些名气,虽说出身贫寒,却娶了河西王节度之女,夫妻二人离开女家来到京城,同甘共苦,倒是一段佳话。”
刘稷诧异地看了老爹一眼,没想到,他会认识日后有名的大奸臣元载,看起来关系还不浅。
“太子府之事就请你多费心了。”
“举手之劳,算不得什么。”
封常清担心的,并不是太子府,可对于杨氏,他又能怎么办,从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刘稷,倒是表现得十分镇定,让他平白生出了几分信心,似乎有此子在,什么样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十王宅的太子府邸,李亨听闻了事情的经过,并没有向自己的儿子发火,这么多年来,他的脾气早已被磨平,余下的全都成了表演。
包括此时。
“为父好不容易过上了几天安生日子,你们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想要让至尊看到,是吧?”
“回父亲的话,非是儿要惹事,实是他们先冲撞了儿的车驾。”
李倓跪伏他的脚下,头也不敢抬地说道。
“此事,确非三郎的首尾。”李俶在一旁解释了一句,李亨盯着他,语气平平地说道。
“不是他,那就是你了?”不等他解释,继续说道:“不要打量着孤什么都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孤一清二楚,可事情太过蹊跷了,瞒得过谁?”
“父亲是在担心,至尊对此事的反应?”
李俶胸有成竹地说道:“儿有法子,让它成为一桩逸闻。”
“与虢国夫人扯上关系,本就是逸闻,还有什么更让人称道的吗?”
李俶看了自己的三弟一眼,笑着说道。
“三郎仰慕封家小娘子之名,不惜自降身份,与之相遇,这样的情形传到至尊耳中,是否可为逸闻?”
李倓万万没想到他会这么说,惊得目瞪口呆,而李亨看着这对兄弟,露出一个若有所思的表情。
朝散大夫、吏部员外郎,拿着吏部侍郎韦见素亲自送上门来的告身,刘单如坠云中,而那随之送来的官服袍带,又是那样地真切,自己居然一天之内从一个赤县县尉,一跃成为了京官,还是号称天官的吏部,当然了这是俗称,天宝改制,兵部改称武部,吏部改称文部,但不论名字如何,它都是六部之首,尚书省最重要的一个部门。
从五品的散职,从六品的差使,为得就是让他能穿上绯袍,从而摆脱青衫小吏的行列,正式步入大唐中层官员的行列,摸着那身巧手精绣过的朝服,刘单依然敢以相信,眼前的一切。
岑参也不敢相信,并非对方配不上这一切,做为天宝二年的进士科魁首,九年下来只是个县尉,又并无什么过错,这简直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要知道,杜甫穷困潦倒到了饿死自己幼子的地步,对于朝廷所赐下的河西尉一职,也没有看上眼,当然那是后话了。
“日后要改口称一声员外了。”
“二十七郎也来取笑某。”
刘单苦笑着放开手:“非是某故作清高,如今的朝局,你在京中日久,当是看得清的,这个时候入朝为官,还是文部这等要害之处,只怕会有难以预料的麻烦。”
“是麻烦,也是机遇,我辈士子读书为何,不就是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吗,只可惜,不能与你共事,甚为憾事。”
“噢?”刘单微微一愣:“你要外放?”
“回故地,已经在铨选司挂了号,只待封中丞的任命下来,就与他一同走。”
刘单明白了,是安西,他说不上是羡慕还是什么,碛外待了那么多年,于他而言并非福地,只是好友心愿得偿,还是挺让人高兴的,毕竟谁也不愿意虚掷光阴,要知道,岑参也不是普通人,他是天宝三年进士科的第二名,用后世的话就是榜眼,比他也不差。
就在二人相互高兴的当儿,封常清带着几个小辈回了高府,而一进门就将封寒月赶去了后院,留下封浩陪着高君羡,自己仅带着刘稷一人,与他们去了厢房。
当面色严峻的封常清将今天发生的事情说出来,岑参与刘单都是大惊失色,事涉太子府也就罢了,又同名声在外的虢国夫人扯上了关系,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岑参不解地说道:“建宁王,怎么可能?”
刘单的好心情破坏殆尽,看着自己儿子的眼神也有些阴沉,一直以来,这个幼子就不断地给家里闯祸,又不好诗书,并不为他所喜,本来以为这番建功立业之后,会有所改变,不曾想又闯下了祸事,还不小。
“你怎能与建宁王动手?动手也就罢了,争强斗胜,丝毫不让,置家人亲友于险地,你也不小了,眼见就要加冠,将来还要成家,如此易怒,怎么让人放心?”
刘稷不想同他争辩什么,在这个时代,父亲这种生物有着几乎无上的权力,有理无理都讨不到好,最好的应对就是听之任之,还能留下一个好名声,左右对这位便宜老爹,他没有什么感情,也理解不了一个叛逆儿子的作为。
至少在后世,同样做为家中的幼子,他能感受到的,是父母更多的关爱,和哥哥的保护,人不能太过奢望,两世都有同样的好运吧。
果然,刘单见他低眉顺眼,并没有流露出不服之色,语气也缓和了许多,反而是封常清这个准岳父,为他说了不少的好话。
“事情已经出了,多说也是无益,二位可否帮着参详一下,虢国夫人为何要如此示好,还指名让他二人一同前去?”
“此事的确说不通,虢国夫人在京中行事,向来出人意料,但绝非扶危济困之人,至少某在京这几年,从未听说过,她会为不相干的人出头,若说此事是针对太子府,倒有几分可能,但这分明是示好封帅之举,她会有何种目地,殊难预料。”
“某有一友,与太子走得很近,或许会从他那里打听到一点什么。”刘单突然想起一个人。
“噢,是何人?”
“大理司直元载元公辅。”
封常清自然认不得,岑参却是听说过,点点头说道:“此人有些名气,虽说出身贫寒,却娶了河西王节度之女,夫妻二人离开女家来到京城,同甘共苦,倒是一段佳话。”
刘稷诧异地看了老爹一眼,没想到,他会认识日后有名的大奸臣元载,看起来关系还不浅。
“太子府之事就请你多费心了。”
“举手之劳,算不得什么。”
封常清担心的,并不是太子府,可对于杨氏,他又能怎么办,从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刘稷,倒是表现得十分镇定,让他平白生出了几分信心,似乎有此子在,什么样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十王宅的太子府邸,李亨听闻了事情的经过,并没有向自己的儿子发火,这么多年来,他的脾气早已被磨平,余下的全都成了表演。
包括此时。
“为父好不容易过上了几天安生日子,你们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想要让至尊看到,是吧?”
“回父亲的话,非是儿要惹事,实是他们先冲撞了儿的车驾。”
李倓跪伏他的脚下,头也不敢抬地说道。
“此事,确非三郎的首尾。”李俶在一旁解释了一句,李亨盯着他,语气平平地说道。
“不是他,那就是你了?”不等他解释,继续说道:“不要打量着孤什么都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孤一清二楚,可事情太过蹊跷了,瞒得过谁?”
“父亲是在担心,至尊对此事的反应?”
李俶胸有成竹地说道:“儿有法子,让它成为一桩逸闻。”
“与虢国夫人扯上关系,本就是逸闻,还有什么更让人称道的吗?”
李俶看了自己的三弟一眼,笑着说道。
“三郎仰慕封家小娘子之名,不惜自降身份,与之相遇,这样的情形传到至尊耳中,是否可为逸闻?”
李倓万万没想到他会这么说,惊得目瞪口呆,而李亨看着这对兄弟,露出一个若有所思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