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有多久没来东线视察了?两周还是四周?”聊着聊着曼施坦因话锋一转开始抱怨起霍夫曼来,“我一直想当面和他陈情辞去第六集团军司令官的职务——让一个集团军群司令再兼任某个集团军司令的行为是不对的,何况现在我还这么忙。”
“确切地说,是六周。”蔡茨勒笑道,“在我担任总参谋长之后就记得元首再也没来过东线。”
“他该不会是忘了我们吧?”
“忘了?当然不会……不然您以为那些兵员增补、技术装备优化以及陆陆续续的调整命令是谁发的?”蔡茨勒疑惑地道,“您该不是期盼着元首前来具体指导您的工作吧?”
“不,当然不。”曼施坦因用开玩笑的口吻说道,“现在这样挺好,统帅像个统帅,总参谋长像个总参谋长,我这个集团军群司令也能发挥价值。”
“元首只是突然改变了他的想法,他不再像以往那样试图干涉前线将领特别是集团军群的指挥,那种恨不得把手伸到每个师的行为我个人一直持保留意见,本想委婉地予以提醒,没想到元首自动就改变了。很多时候我都好奇哈尔德和我讲述的元首和我实际接触到的元首是不是同一个人,他说元首不近人情,他说元首刚愎自用,他说元首固执到让人无法理解……我上任以后这些事情都没发生,我和元首汇报时他总能耐心地听完,然后说‘蔡茨勒,你们按这个战略目标去做吧,细节问题你自己掌握,不用事事请示了’。”蔡茨勒感慨地说,“虽然你我都明白所谓的‘叛国集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不得不说,哈尔德和元首之间长年累月下来淤积了太多的矛盾和互不信任,这才是元首对总参谋部所有方针都要干涉的缘故,当然元首对战略方向的把控一直很牢。最近我感觉元首对经济体系和装备技术的兴趣大于去前线的兴趣,我经常看他在研究一摞又一摞的数据和图表,同时在做一些我们都看不懂的标识,身边还多了一个漂亮的女秘书——专门给他算数字的,如果不是我经常飞来飞去,文尼察大本营都要关门谢客了。”
曼施坦因耸了耸肩:“元首确实有很大的变化,怎么说呢……更像一个总司令和统帅了,而不是集团军司令员。”
“您这个巧妙的讽刺笑话我决定给满分,要不要我回柏林讲给元首听?”
“那当然不。”曼施坦因笑笑,“您还是把有多少保护者头衔的数量告诉他吧,他更关心这个,也显得有成就感一些。”
“最近前线苏军有什么重大变化?”寒暄完毕,蔡茨勒将话题转移到东线战局上来,“元首对东线情况很关注,冬将军就要来了,俄国人的主场优势会得到重大发挥,他很担心部队能不能顶住,同时也想听听你对下一步行动的看法。”
“最近苏联人的动作确实很频繁,在我们撤退后他们逐步接收了那些空出来的地盘,还试图发动对我们的反击,不过规模不大,以师一级为主,只有一次出动了两个军,均都被我们打退了,俄国人付出的代价也不算太大。”曼施坦因用铅笔在地图上点了点,“他们通过试探性进攻在寻找我们防线的薄弱之处,由于气候条件限制,短期内他们也无法机动作战,只能依赖步兵和骑兵——所以我说哥萨克和卡尔梅克骑兵团具有重大意义,他们遮蔽了整个战场,成功地干扰了苏军的行动。”
9月份苏联会进入一段时间的雨季,在雨水浸泡下所有的道路都会变成泥浆堆,无论是车辆还是坦克陷进去就很难动弹,根本不能发挥装甲部队快速机动的优势,只有到了10月,特别是10月中旬以后气温下降,道路冻结硬化后才能恢复通行——那时候就意味着进攻时机到了,由于南方集团军所处的纬度关系,这种变化通常要比北边推迟十天左右才会出现。
“您认为他们的主攻方向会是哪里?”
“罗斯托夫。”曼施坦因毫不犹豫地说道,“占领了这里他们就能毫不困难地将我集团军群分成南北两个孤立集团,到时候他们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高加索方面军就能南北夹击我们在南线的克莱斯特战斗群——他们只有不到25万人马,而俄国人估计能纠集起70-80万部队,同时还能至少有30万的预备队。而且罗斯托夫也不是我们可以轻易放弃的地方,如果我放弃了,高加索和卡尔梅克草原就会对我们关上大门,甚至于刻赤半岛与塔曼半岛也会受到威胁,我冒不起这个风险。”
“所有您决定死守?”
“光死守是不行的,必须精心准备一个反击计划。”曼施坦因狡黠地说,“罗斯托夫是我们不可放弃的战略枢纽不假,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必须时时刻刻捏在手里。”
“果然让元首猜中了,他说您一定在准备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
“作为奖励,您和元首是不是应该有所表示?别的不说,我就想问那些新式坦克什么时候能配属给我们?”
“您指的是虎式?”
“是啊,这都传了大半年了,5月说6月,6月说8月,8月又说10月,现在10月第一周都过完了,到底给不给倒是给个准话啊。”曼施坦因带着责备的口气说道,“当初让我交T-34我们可是交得最多、最爽快的,那时候施蒙特将军就许诺第一批新坦克会优先拨给我们,要不是其他集团军群也没拿到,我都以为他在哄骗我。”
“这个……”蔡茨勒忽然露出尴尬的脸色,“其实第一批虎式已经生产出来了,但给不了东线了,你们只能等下一批……”
“为什么?”
“一共只生产了72辆,编成了两个重装甲歼击营。”
“我不嫌少啊,两个营就两个营。新坦克好不好至少要实地考验过吧?还能有比我这里更能发挥特长的地方?”
“还真有一个。”蔡茨勒嘀咕道,“您是知道的,古德里安将军担任过装甲兵训练总监,什么新装备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这事情让他知道后直接管元首要一个营,理由是元首不经他同意就把他最好的后勤军官弄走了,还让他牺牲在了英国,要求元首负责补偿非洲军的损失。”
“这是说兰克?他原来是后勤军官?真了不起!”曼施坦因知道突击队去英国执行任务的事情。
“可不是嘛。”蔡茨勒惋惜地说道,“非常能干的一个人,施蒙特知道了说让我一定想办法弄到东线来,没想到居然战死在英国。”
“那起码还剩一个营吧?
“元首说兰克的价值抵得上两个营,于是把两个营都拨给了古德里安。”
“混蛋。”曼施坦因气哼哼地说:“古德里安上次从我这里抢走了大德意志师,这次又是他抢我的坦克,这笔账下次要好好和他算算。”
“不过您也别不高兴。”蔡茨勒说道,“保时捷公司在虎式竞标中落败了,他们原先订购的那100个底盘眼瞅着要浪费,保时捷博士提出改装成威力强大的反坦克歼击车,但这个创意被元首否决了,他认为改装成突击炮更好——您马上就可以看到口径380mm的自行重迫击炮,时间上或许还能赶得上守卫罗斯托夫的战斗。”
“380mm?”曼施坦因在回味着这个口径,半天后点点头,“倒是非常期待这种武器,估计用来打巷战会非常棒。”
“您的作战计划主要构想是什么?”
“三步走。第一步,道路条件改善后,我利用新增补的装甲师在南北两个突出部的端点发起短促进攻,调度俄国人的兵力,但不具体突破,他们可以向两翼加派或者不加派兵力;第二步,如果他们加派兵力,我就利用中间进行向心突击,做出向斯大林格勒重新进攻的态势;如果他们不加派兵力,我就做出向前推进,构建包围圈的态势;第三步,第二步执行后俄国人一定会拼死反扑,我将抓住机会且战且退,等俄国人陷入追击而战线拉长之后,以预备兵力进行钳形反击,消灭俄国人的进攻矛头。我预计将面对100万左右的苏军,努力实现30万以上的敌军伤亡同时维持战线态势。”曼施坦因大致勾勒了自己的想法,“但这有个前提,我们必须有一样能吸引斯大林的玩意,就像斗牛的红布那样,那样他才会不顾一切地扑上来。”
“这东西我已经给您带来了。”蔡茨勒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题为《我为什么走上了与布尔什维主义作斗争的道路》的公开-信,“这是一位苏军高级将领的杰作,元首准备挑选他担任俄罗斯解放军的领袖,他的名字叫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弗拉索夫,是一名中将。”
“我听说过这个名字,我期待他的精彩演出。”看完文件后,曼施坦因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未完待续。)
“确切地说,是六周。”蔡茨勒笑道,“在我担任总参谋长之后就记得元首再也没来过东线。”
“他该不会是忘了我们吧?”
“忘了?当然不会……不然您以为那些兵员增补、技术装备优化以及陆陆续续的调整命令是谁发的?”蔡茨勒疑惑地道,“您该不是期盼着元首前来具体指导您的工作吧?”
“不,当然不。”曼施坦因用开玩笑的口吻说道,“现在这样挺好,统帅像个统帅,总参谋长像个总参谋长,我这个集团军群司令也能发挥价值。”
“元首只是突然改变了他的想法,他不再像以往那样试图干涉前线将领特别是集团军群的指挥,那种恨不得把手伸到每个师的行为我个人一直持保留意见,本想委婉地予以提醒,没想到元首自动就改变了。很多时候我都好奇哈尔德和我讲述的元首和我实际接触到的元首是不是同一个人,他说元首不近人情,他说元首刚愎自用,他说元首固执到让人无法理解……我上任以后这些事情都没发生,我和元首汇报时他总能耐心地听完,然后说‘蔡茨勒,你们按这个战略目标去做吧,细节问题你自己掌握,不用事事请示了’。”蔡茨勒感慨地说,“虽然你我都明白所谓的‘叛国集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不得不说,哈尔德和元首之间长年累月下来淤积了太多的矛盾和互不信任,这才是元首对总参谋部所有方针都要干涉的缘故,当然元首对战略方向的把控一直很牢。最近我感觉元首对经济体系和装备技术的兴趣大于去前线的兴趣,我经常看他在研究一摞又一摞的数据和图表,同时在做一些我们都看不懂的标识,身边还多了一个漂亮的女秘书——专门给他算数字的,如果不是我经常飞来飞去,文尼察大本营都要关门谢客了。”
曼施坦因耸了耸肩:“元首确实有很大的变化,怎么说呢……更像一个总司令和统帅了,而不是集团军司令员。”
“您这个巧妙的讽刺笑话我决定给满分,要不要我回柏林讲给元首听?”
“那当然不。”曼施坦因笑笑,“您还是把有多少保护者头衔的数量告诉他吧,他更关心这个,也显得有成就感一些。”
“最近前线苏军有什么重大变化?”寒暄完毕,蔡茨勒将话题转移到东线战局上来,“元首对东线情况很关注,冬将军就要来了,俄国人的主场优势会得到重大发挥,他很担心部队能不能顶住,同时也想听听你对下一步行动的看法。”
“最近苏联人的动作确实很频繁,在我们撤退后他们逐步接收了那些空出来的地盘,还试图发动对我们的反击,不过规模不大,以师一级为主,只有一次出动了两个军,均都被我们打退了,俄国人付出的代价也不算太大。”曼施坦因用铅笔在地图上点了点,“他们通过试探性进攻在寻找我们防线的薄弱之处,由于气候条件限制,短期内他们也无法机动作战,只能依赖步兵和骑兵——所以我说哥萨克和卡尔梅克骑兵团具有重大意义,他们遮蔽了整个战场,成功地干扰了苏军的行动。”
9月份苏联会进入一段时间的雨季,在雨水浸泡下所有的道路都会变成泥浆堆,无论是车辆还是坦克陷进去就很难动弹,根本不能发挥装甲部队快速机动的优势,只有到了10月,特别是10月中旬以后气温下降,道路冻结硬化后才能恢复通行——那时候就意味着进攻时机到了,由于南方集团军所处的纬度关系,这种变化通常要比北边推迟十天左右才会出现。
“您认为他们的主攻方向会是哪里?”
“罗斯托夫。”曼施坦因毫不犹豫地说道,“占领了这里他们就能毫不困难地将我集团军群分成南北两个孤立集团,到时候他们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高加索方面军就能南北夹击我们在南线的克莱斯特战斗群——他们只有不到25万人马,而俄国人估计能纠集起70-80万部队,同时还能至少有30万的预备队。而且罗斯托夫也不是我们可以轻易放弃的地方,如果我放弃了,高加索和卡尔梅克草原就会对我们关上大门,甚至于刻赤半岛与塔曼半岛也会受到威胁,我冒不起这个风险。”
“所有您决定死守?”
“光死守是不行的,必须精心准备一个反击计划。”曼施坦因狡黠地说,“罗斯托夫是我们不可放弃的战略枢纽不假,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必须时时刻刻捏在手里。”
“果然让元首猜中了,他说您一定在准备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
“作为奖励,您和元首是不是应该有所表示?别的不说,我就想问那些新式坦克什么时候能配属给我们?”
“您指的是虎式?”
“是啊,这都传了大半年了,5月说6月,6月说8月,8月又说10月,现在10月第一周都过完了,到底给不给倒是给个准话啊。”曼施坦因带着责备的口气说道,“当初让我交T-34我们可是交得最多、最爽快的,那时候施蒙特将军就许诺第一批新坦克会优先拨给我们,要不是其他集团军群也没拿到,我都以为他在哄骗我。”
“这个……”蔡茨勒忽然露出尴尬的脸色,“其实第一批虎式已经生产出来了,但给不了东线了,你们只能等下一批……”
“为什么?”
“一共只生产了72辆,编成了两个重装甲歼击营。”
“我不嫌少啊,两个营就两个营。新坦克好不好至少要实地考验过吧?还能有比我这里更能发挥特长的地方?”
“还真有一个。”蔡茨勒嘀咕道,“您是知道的,古德里安将军担任过装甲兵训练总监,什么新装备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这事情让他知道后直接管元首要一个营,理由是元首不经他同意就把他最好的后勤军官弄走了,还让他牺牲在了英国,要求元首负责补偿非洲军的损失。”
“这是说兰克?他原来是后勤军官?真了不起!”曼施坦因知道突击队去英国执行任务的事情。
“可不是嘛。”蔡茨勒惋惜地说道,“非常能干的一个人,施蒙特知道了说让我一定想办法弄到东线来,没想到居然战死在英国。”
“那起码还剩一个营吧?
“元首说兰克的价值抵得上两个营,于是把两个营都拨给了古德里安。”
“混蛋。”曼施坦因气哼哼地说:“古德里安上次从我这里抢走了大德意志师,这次又是他抢我的坦克,这笔账下次要好好和他算算。”
“不过您也别不高兴。”蔡茨勒说道,“保时捷公司在虎式竞标中落败了,他们原先订购的那100个底盘眼瞅着要浪费,保时捷博士提出改装成威力强大的反坦克歼击车,但这个创意被元首否决了,他认为改装成突击炮更好——您马上就可以看到口径380mm的自行重迫击炮,时间上或许还能赶得上守卫罗斯托夫的战斗。”
“380mm?”曼施坦因在回味着这个口径,半天后点点头,“倒是非常期待这种武器,估计用来打巷战会非常棒。”
“您的作战计划主要构想是什么?”
“三步走。第一步,道路条件改善后,我利用新增补的装甲师在南北两个突出部的端点发起短促进攻,调度俄国人的兵力,但不具体突破,他们可以向两翼加派或者不加派兵力;第二步,如果他们加派兵力,我就利用中间进行向心突击,做出向斯大林格勒重新进攻的态势;如果他们不加派兵力,我就做出向前推进,构建包围圈的态势;第三步,第二步执行后俄国人一定会拼死反扑,我将抓住机会且战且退,等俄国人陷入追击而战线拉长之后,以预备兵力进行钳形反击,消灭俄国人的进攻矛头。我预计将面对100万左右的苏军,努力实现30万以上的敌军伤亡同时维持战线态势。”曼施坦因大致勾勒了自己的想法,“但这有个前提,我们必须有一样能吸引斯大林的玩意,就像斗牛的红布那样,那样他才会不顾一切地扑上来。”
“这东西我已经给您带来了。”蔡茨勒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题为《我为什么走上了与布尔什维主义作斗争的道路》的公开-信,“这是一位苏军高级将领的杰作,元首准备挑选他担任俄罗斯解放军的领袖,他的名字叫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弗拉索夫,是一名中将。”
“我听说过这个名字,我期待他的精彩演出。”看完文件后,曼施坦因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