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绝潜艇的跟踪联系后,马沙尔颇为无奈,但既不敢轻举妄动,也不能让破交舰队退回来,好在欣茨表示舰队燃油至少可再支持半个月再补给,这点尚不构成威胁。
对美军下一步动向的判断成了德国舰队争论的焦点,核心问题有两个:第一,英美航母编队与战列舰编队是在一起还是分开了?第二,英美是要南下去进攻马岛还是以此为诱饵引诱德军南下。
11月8日、9日、10日,连着三天,德军一直没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轴心舰队在焦虑的气氛中度过了三天,飞行员们利用该机会进行新舰载机的反复操练与磨合,舰队高层和参谋们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推演与模拟,但始终不得要领,只有一个意见是统一的,必须加大“大西洋督查”对亚速尔以南海域的侦查力度。
为此马沙尔不惜减少英加航线上的监控强度,将更多注意力投向中大西洋,侦查圈子扩充到3000公里——几乎是大西洋督查的极限。11日,更坏的消息传来,2艘德国潜艇在巴西北部海域发现庞大的美国运输船队,其中有120多艘各种类型的邮轮、货轮和油轮,至少有20艘以上的护航航母和更多驱逐舰、巡洋舰随行,浩浩荡荡的队伍排列了近百公里。由于美军防御严密,2艘潜艇没能找到下手的机会,只把情报发送了回去。
消息回报亚速尔后,舰队方面的紧张气氛一触即发,如果美军真的不管英加航线而执意去对付马岛,轴心舰队半点办法也没有,一部分参谋就推测消失的美国主力舰队已南下去进攻马岛,巴西北部海域发现的应该是美军地面部队,建议立即南下追击,哪怕逮不住美军主力舰队,吃掉其运兵部队也好。马沙尔对此表示怀疑,但又不敢断然否定,内心十分苦闷,主要将领中克兰克建议继续坚守亚速尔,小泽建议追击,马沙尔犹豫一番后决定暂时按兵不动,但必须将情况上报。
消息传到柏林后,霍夫曼也十分紧张,但他知道,越是这样关键的时候就越不能自乱阵脚,面对不全面且不充分的情报,他吃不准哪个对策更符合逻辑,便把目前搜集到的情报和舰队方面的推测一股脑儿发给了两个部门,一是海军参谋部,另一是红方参谋部,听听他们建议如何。
第二天一早保卢斯就将反馈意见发了回来,虽然大多数意见只是阐述并分析了各种可能性,但有几句话说得很清楚:“美军佯攻也好,真进攻也罢,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英加航线始终处于断绝状态,除非美国下定决心抛弃英国人,否则他们一定会回到大西洋上来。丢了马岛又如何?如果能换取不列颠本土物资输入断绝3-6个月,我们距离胜利就跟接近。”
这句话让霍夫曼顿时心里有了底。
海军参谋部的反馈意见很有意思,给了霍夫曼两个选择:一是按兵不动,安心破交,认为哪怕马岛丢了也无妨大局;另一个意见是果断出击,攻敌侧翼,至少不能让敌人这么轻松自在地去进攻马岛。话说得滴水不漏,可就是不明确表达倾向性意见,而是主张由前线指挥官相机决断,让霍夫曼怒骂一句“滑头!”
最后只能由身兼海军总司令的霍夫曼自己下令,要求舰队继续在亚速尔附近海域待机,等候出击命令,破交舰队和潜艇全面封锁海域,不得放过任何一艘可疑船只进入北海。
说句实话,现在这样的状态美国人也很不好受,特纳不是真要去打马岛,他是希望把德国人引出来打一次,但现在德国飞机根本就没找到他——以外出海尽盼着不要被德国侦察机发现,但现在反而希望大西洋督查们灵光一点能看见自己,这样才有办法让德国舰队从亚速尔防空圈保护中出来。。
11月13日夜间,终于有潜艇逮到了美军部队的身影,到了第二天清晨,从佛得角起飞的“大西洋督查”终于找到了美军的先头部队——4艘轻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组成的快速侦查部队,这几乎是美军标准侦查舰队的配备。
“什么,美国舰队先头部队出现在佛得角以西1800公里处?”收到情报的人第一反应都觉得诧异,第二反应就是认为麻烦来了
与亚速尔相比,佛得角虽然同样被德军控制,但由于地位没那么重要,此时并不是德国建设的重心,只进行了一定的武装强化:岛上一共只有2个团海军陆战队,有3座双联装356mm舰炮(从伊势上拆下来的)为核心的岸防工事,另外大约还有60余架飞机,这个实力比葡萄牙人助手时期强了数倍不止,但比起亚速尔就什么也不是,最多比百慕大好一点。
11月15日,美军舰队又向佛得角方向挺近了500多公里,情况开始清晰起来,柏林方面判断的敌情是:美军分兵两路,一路南下进攻马岛,一路去进攻佛得角,由于轴心舰队主力都在北大西洋,所以美军应该以主力舰队进攻佛得角,以掩护舰队进攻马岛。
“敌人要进攻佛得角?”霍夫曼召集了约德尔和邓尼茨,“你们认为该岛有可能守住么?”
两人不约而同地摇摇头,“元首,这是不可能的,佛得角能守住3天就算不错了,从加勒比海方向的船队规模来判断,我们预估美军至少有6-7个师,再加上他们的主力舰队和护航航母提供的火力和空中掩护,只要拿1-2个师去进攻就可以拿下。”
德国高层还是没意识到美军的土豪作风,只是按德国自己的运输规模在判断人数,这规模如果是换成日军运输部队,至少能运10个以上甲等师团,但放在美军这批大爷身上就只能运4个师。不过两人的判断与特纳的计划基本接近——即便迫不得已发动佛得角和达喀尔的进攻行动,他也只准备调用1个师的力量,其余3个师依然按计划去巴西部署兵力。参联会同意如果必要,可以在第三批部队中多增加1个师增强力量。
“然后敌人还会趁虚而入去进攻达喀尔?”
“不排除有该可能。”约德尔解释道,“敌人已在巴西站稳了脚跟并建设了航空基地,上次舰队进行袭扰破坏也无非让美国人再花点力气建设一下而已,一旦敌军拿下佛得角和达喀尔,就又在西非有了立足之处,两地间大约相差3500公里,考虑到英美的空中力量,其轰炸机群可完整有效覆盖整片海域,我军舰队想悄无声息进行穿越的机会几乎等于零。”
“可他们难道不知道我们其实是从马达加斯加运送过去的?”
“他们不一定知道,但现在这样一搞,至少在南北大西洋间建立了一道封锁线,另一个可能的威胁是,如果美军占领达喀尔,他们会不会趁机在西非发起反攻并进而威胁德属西非?”邓尼茨担忧地说道。
说到这句话,霍夫曼就有些不淡定了,因为那很可能就意味着第二次火炬行动,这是他要极力避免的局面。
不过约德尔显然比邓尼茨要乐观地多:“我不担心美国人在西非登陆,现在情况比当初非洲军团去北非的情况好得多,我们完整滴控制着整个地中海,补给线比美国人短得多,大不了再让古德里安将军去非洲跑一趟,打陆战?美国的航空母舰又上不了岸,再学100年也不是我们的对手。在陆地上消灭一个美国人比在空中或海里消灭他们要容易,如果美国人在非洲死伤几十万,我不觉得他们还有勇气继续打下去。而且,南非就有现成的反攻基地,美国人为什么不从南非发动反攻层层推上来?”
霍夫曼点点头,正如约德尔所说,把美国人放上来打也是一种思路,这样才能给美国人快速放血,只要不让英美战略空袭得逞,德国统合下的欧洲物资与工业生产完全能够支持与美国的长期战争,现在石油问题基本解决,连最后一个软肋也消失了。
“可以再等一等看美军的行动,他们现在只是出动了侦查部队,主力和登陆部队至少要2-3天才能露面,我们还有时间判断其真实动向是什么。我的建议是,如果敌人去进攻马岛也不必担心,岛上和阿根廷本土我军现在有1个装甲师,1个步兵师,2个陆战旅和2个阿根廷旅,另外还有400架飞机和一批S艇、潜艇,同时防御工事也新建了一部分,英美不出动主力舰队、不付出5万以上的伤亡是啃不动我们的,更何况就算是丢了马岛又何妨,美军一来一去至少要消耗3个月时间才能重新回到北大西洋。”邓尼茨总结道,“美国人和我们都等得起3个月,唯独英国人不见得能多在毫无美援的前提下煎熬3个月。”
11月16日,霍夫曼以海军总司令的身份下达命令,要求轴心舰队完成一切出击准备,继续在亚速尔防空圈内待机等候命令。他已下定决心,万不得已时马岛守军可以牺牲……(未完待续。)
对美军下一步动向的判断成了德国舰队争论的焦点,核心问题有两个:第一,英美航母编队与战列舰编队是在一起还是分开了?第二,英美是要南下去进攻马岛还是以此为诱饵引诱德军南下。
11月8日、9日、10日,连着三天,德军一直没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轴心舰队在焦虑的气氛中度过了三天,飞行员们利用该机会进行新舰载机的反复操练与磨合,舰队高层和参谋们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推演与模拟,但始终不得要领,只有一个意见是统一的,必须加大“大西洋督查”对亚速尔以南海域的侦查力度。
为此马沙尔不惜减少英加航线上的监控强度,将更多注意力投向中大西洋,侦查圈子扩充到3000公里——几乎是大西洋督查的极限。11日,更坏的消息传来,2艘德国潜艇在巴西北部海域发现庞大的美国运输船队,其中有120多艘各种类型的邮轮、货轮和油轮,至少有20艘以上的护航航母和更多驱逐舰、巡洋舰随行,浩浩荡荡的队伍排列了近百公里。由于美军防御严密,2艘潜艇没能找到下手的机会,只把情报发送了回去。
消息回报亚速尔后,舰队方面的紧张气氛一触即发,如果美军真的不管英加航线而执意去对付马岛,轴心舰队半点办法也没有,一部分参谋就推测消失的美国主力舰队已南下去进攻马岛,巴西北部海域发现的应该是美军地面部队,建议立即南下追击,哪怕逮不住美军主力舰队,吃掉其运兵部队也好。马沙尔对此表示怀疑,但又不敢断然否定,内心十分苦闷,主要将领中克兰克建议继续坚守亚速尔,小泽建议追击,马沙尔犹豫一番后决定暂时按兵不动,但必须将情况上报。
消息传到柏林后,霍夫曼也十分紧张,但他知道,越是这样关键的时候就越不能自乱阵脚,面对不全面且不充分的情报,他吃不准哪个对策更符合逻辑,便把目前搜集到的情报和舰队方面的推测一股脑儿发给了两个部门,一是海军参谋部,另一是红方参谋部,听听他们建议如何。
第二天一早保卢斯就将反馈意见发了回来,虽然大多数意见只是阐述并分析了各种可能性,但有几句话说得很清楚:“美军佯攻也好,真进攻也罢,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英加航线始终处于断绝状态,除非美国下定决心抛弃英国人,否则他们一定会回到大西洋上来。丢了马岛又如何?如果能换取不列颠本土物资输入断绝3-6个月,我们距离胜利就跟接近。”
这句话让霍夫曼顿时心里有了底。
海军参谋部的反馈意见很有意思,给了霍夫曼两个选择:一是按兵不动,安心破交,认为哪怕马岛丢了也无妨大局;另一个意见是果断出击,攻敌侧翼,至少不能让敌人这么轻松自在地去进攻马岛。话说得滴水不漏,可就是不明确表达倾向性意见,而是主张由前线指挥官相机决断,让霍夫曼怒骂一句“滑头!”
最后只能由身兼海军总司令的霍夫曼自己下令,要求舰队继续在亚速尔附近海域待机,等候出击命令,破交舰队和潜艇全面封锁海域,不得放过任何一艘可疑船只进入北海。
说句实话,现在这样的状态美国人也很不好受,特纳不是真要去打马岛,他是希望把德国人引出来打一次,但现在德国飞机根本就没找到他——以外出海尽盼着不要被德国侦察机发现,但现在反而希望大西洋督查们灵光一点能看见自己,这样才有办法让德国舰队从亚速尔防空圈保护中出来。。
11月13日夜间,终于有潜艇逮到了美军部队的身影,到了第二天清晨,从佛得角起飞的“大西洋督查”终于找到了美军的先头部队——4艘轻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组成的快速侦查部队,这几乎是美军标准侦查舰队的配备。
“什么,美国舰队先头部队出现在佛得角以西1800公里处?”收到情报的人第一反应都觉得诧异,第二反应就是认为麻烦来了
与亚速尔相比,佛得角虽然同样被德军控制,但由于地位没那么重要,此时并不是德国建设的重心,只进行了一定的武装强化:岛上一共只有2个团海军陆战队,有3座双联装356mm舰炮(从伊势上拆下来的)为核心的岸防工事,另外大约还有60余架飞机,这个实力比葡萄牙人助手时期强了数倍不止,但比起亚速尔就什么也不是,最多比百慕大好一点。
11月15日,美军舰队又向佛得角方向挺近了500多公里,情况开始清晰起来,柏林方面判断的敌情是:美军分兵两路,一路南下进攻马岛,一路去进攻佛得角,由于轴心舰队主力都在北大西洋,所以美军应该以主力舰队进攻佛得角,以掩护舰队进攻马岛。
“敌人要进攻佛得角?”霍夫曼召集了约德尔和邓尼茨,“你们认为该岛有可能守住么?”
两人不约而同地摇摇头,“元首,这是不可能的,佛得角能守住3天就算不错了,从加勒比海方向的船队规模来判断,我们预估美军至少有6-7个师,再加上他们的主力舰队和护航航母提供的火力和空中掩护,只要拿1-2个师去进攻就可以拿下。”
德国高层还是没意识到美军的土豪作风,只是按德国自己的运输规模在判断人数,这规模如果是换成日军运输部队,至少能运10个以上甲等师团,但放在美军这批大爷身上就只能运4个师。不过两人的判断与特纳的计划基本接近——即便迫不得已发动佛得角和达喀尔的进攻行动,他也只准备调用1个师的力量,其余3个师依然按计划去巴西部署兵力。参联会同意如果必要,可以在第三批部队中多增加1个师增强力量。
“然后敌人还会趁虚而入去进攻达喀尔?”
“不排除有该可能。”约德尔解释道,“敌人已在巴西站稳了脚跟并建设了航空基地,上次舰队进行袭扰破坏也无非让美国人再花点力气建设一下而已,一旦敌军拿下佛得角和达喀尔,就又在西非有了立足之处,两地间大约相差3500公里,考虑到英美的空中力量,其轰炸机群可完整有效覆盖整片海域,我军舰队想悄无声息进行穿越的机会几乎等于零。”
“可他们难道不知道我们其实是从马达加斯加运送过去的?”
“他们不一定知道,但现在这样一搞,至少在南北大西洋间建立了一道封锁线,另一个可能的威胁是,如果美军占领达喀尔,他们会不会趁机在西非发起反攻并进而威胁德属西非?”邓尼茨担忧地说道。
说到这句话,霍夫曼就有些不淡定了,因为那很可能就意味着第二次火炬行动,这是他要极力避免的局面。
不过约德尔显然比邓尼茨要乐观地多:“我不担心美国人在西非登陆,现在情况比当初非洲军团去北非的情况好得多,我们完整滴控制着整个地中海,补给线比美国人短得多,大不了再让古德里安将军去非洲跑一趟,打陆战?美国的航空母舰又上不了岸,再学100年也不是我们的对手。在陆地上消灭一个美国人比在空中或海里消灭他们要容易,如果美国人在非洲死伤几十万,我不觉得他们还有勇气继续打下去。而且,南非就有现成的反攻基地,美国人为什么不从南非发动反攻层层推上来?”
霍夫曼点点头,正如约德尔所说,把美国人放上来打也是一种思路,这样才能给美国人快速放血,只要不让英美战略空袭得逞,德国统合下的欧洲物资与工业生产完全能够支持与美国的长期战争,现在石油问题基本解决,连最后一个软肋也消失了。
“可以再等一等看美军的行动,他们现在只是出动了侦查部队,主力和登陆部队至少要2-3天才能露面,我们还有时间判断其真实动向是什么。我的建议是,如果敌人去进攻马岛也不必担心,岛上和阿根廷本土我军现在有1个装甲师,1个步兵师,2个陆战旅和2个阿根廷旅,另外还有400架飞机和一批S艇、潜艇,同时防御工事也新建了一部分,英美不出动主力舰队、不付出5万以上的伤亡是啃不动我们的,更何况就算是丢了马岛又何妨,美军一来一去至少要消耗3个月时间才能重新回到北大西洋。”邓尼茨总结道,“美国人和我们都等得起3个月,唯独英国人不见得能多在毫无美援的前提下煎熬3个月。”
11月16日,霍夫曼以海军总司令的身份下达命令,要求轴心舰队完成一切出击准备,继续在亚速尔防空圈内待机等候命令。他已下定决心,万不得已时马岛守军可以牺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