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太阳冉冉高升,淡金色的阳光也从柔和渐渐强烈,辰时末的太阳是一日当中最为耀眼的时候,不似正午的咄咄逼人,不似黄昏的垂垂收敛,如一个最为青春年少,最为风华正茂的人,获得无数注目。
窗纸在阳光下变得透明,阳光透过纸上肉眼不能看到的缝隙,照在殿中光可鉴人的金砖上,反射出刺目的光芒。
殿内渐渐的温暖起来。
孟脩祎说完那句话,立即便后悔了,好不容易能见面,不该将光阴浪费在讥嘲挖苦上。 孟脩祎竭力忍住不住波动的心绪,仔细地端凝着暮笙,想要看一看,三年不见,她心爱的姑娘有了怎样的变化。孟脩祎细致地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将她与三年前那个深深刻在脑海中的影像进行对比,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当她仔细地端详起眼前这个真真实实站在自己面前的暮笙时,脑海中的影像就变得模糊起来。
变成一道模模糊糊的身影,虚假的如水中月、镜中花。
孟脩祎猛然间难受起来,连眼角都变得濡湿。顾不上追究自己为何伤感,她忙闭上眼,镇定了一会儿,方柔和了语气道:“你在临安,过得可好?”
她身前三丈远的地方,暮笙听见她再度开口,忙回道:“一切都好。”
她始终敛容而立,眼睑始终微微下垂,孟脩祎怀疑,从刚才见面到此时,她是否正眼看过自己。又听到她说一句一切都好,孟脩祎将眉头拧得跟座小山似的,她不会是乐不思蜀了罢?
这么个念头一起,孟脩祎便烦躁得很,看看暮笙,她仍是微微垂首,瘦弱的肩膀在正一品的华袍下挺得端直,一看就是个硬骨头!
孟脩祎只觉得心中想被一群蚂蚁在啃咬一般的难受,强自平静地道:“今日宣你来,是欲在大考前问问你的打算,你早已封了上卿,两年前未召你回京入职,是因你当时为郡守不满一任,半途卸任,功绩便不好算了,且那会儿你的一些举措,朕也有所耳闻,很是精彩。”
故意将那会儿没有立即召她回来的原因说了说,然后,才是不经意一般地问道:“那么,现如今你可有什么想法?是要回临安?亦或另择州郡,还是……”
来了,暮笙来前便思索了一番陛下召见的目的,这会儿一听,她立即就跪下了:“愿代天子牧民。”
陛下才刚说她不怎么想看到她这张脸,她不在她面前碍眼就是,回临安也好,另择州郡也罢,总之正如陛下所言,她有自知之明。
她这迫不及待就想走的样子,一下子让孟脩祎又生气起来。当初离去前还依依不舍的说什么“当日,你要我入宫,酬我以上卿之位,彼时我没有答应,而今想来,追悔莫及。”
害她日日夜夜地想着这句话辗转反侧,坐立难安,满以为她其实也舍不得她,引得她这三年中后悔得死去活来,怪自己太冲动,弄得一个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局面。
结果呢?现在呢?说好的追悔莫及呢?上卿补给你了,你又不想做了?!
骗子!
幸而孟脩祎吃一堑长一智,没冲口随便指个地方给她,只是将目光别开,淡淡道:“你有此打算,朕会为你考虑,待大考过后……再看罢。”
这话说罢,便很是意兴阑珊。暮笙也听出她话里的索然,便低应了一声是,旁的半字也不多说。
到了今日,上卿二字,对她而言,很没意思。
坊间传闻,承平帝设上卿,是为谢相。上卿可自由出入宫闱,禁宫大小事务,乃至皇帝私人衣食都有过问的权力。这便使得上卿这一官职显得很不同寻常,说它是内相,但它又有上朝论政之权,比起宰相,与君王更亲近,说它是朝廷命官,它却管到皇帝宫里去了,权力上简直与皇后没什么两样。
承平帝为谢相设了这个官位,其心意昭然若揭。
她当初说出追悔莫及之语,为的恰是这份昭然若揭。
这本该是众多官宦之家梦寐以求的官位,满朝文武,再没有谁能比上卿更贴近皇帝。可现在,对她而言,最不该求的就是这贴近。
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地就接受了陛下那句不怎么想看到她这张脸,并且极力地避免再让她碍眼。暮笙突然不合时宜地想到有一回,陛下说起云姬,说她最识趣,兴许将来有一日,陛下会对另一人满不在意地说到她,说她最识时务。
“你在想什么?”顶上突然传来皇帝淡淡地问话。
暮笙正怅然,听得她出声,抬头看去,正触上孟脩祎黝黑深邃的双眸。孟脩祎不防她竟猛然抬头,愣了一下,忙要弯起一个温柔的笑,便见暮笙又低下头去了。
陛下满含柔情的微笑,只能笑给头顶看。
孟脩祎:“……”
看今日是谈不出什么了,孟脩祎忍着满心泄气,挥了下袖子,无奈道:“你刚回京,家中想必有许多事等着去做,就回去吧。”
暮笙松了口气,自是依言退了出来。
走到殿外,阳光明媚,晴朗的天空,浩气荡荡,建章宫建得高,眼前视野极是开阔。暮笙看了看四周,空荡荡的一片,再让太阳一照,仿佛她所有的心思都无处遁隐。
识时务就识时务吧,总好过,总好过相看两厌,回去便与薄叔讲,行装不必收拾了。
人这一生如此漫长,总会有不顺心的事,遇上一个喜欢的人很难得,但也不会因为难得,喜欢就一定能得到。
暮笙觉得她的一生,虽只过了不足一半,但也足够坎坷了,有些事,倘若一直嗝在心中看不开,也不过徒惹人生厌罢了。这么想着,她却并没有觉得豁然一些,不住的,不能自己地回想着陛下那句“你倒是很有自知之明,知道朕不怎么想看到你这张脸。”
念念不忘的人,对她说出如此刻薄到伤人的话语。
终究,意难平。
翌日,暮笙便去了墓园,看望母亲。
裴伯安问斩之后,弃市,裴氏满门皆就死,无人敢为收尸,最后,还是裴谌出于血缘之义,在祖坟划出一块地来,安葬了他们。
三年未至,裴家墓园随着裴氏一族的没落收敛多了。那些雕刻了神兽浮雕的石壁都撤了,珍贵稀奇的花木亦移了不少走,依然整洁,肃穆,却无先前的张扬华贵。
这样也好,哥哥官位毕竟不算高,太张扬必要为人诟病逾制。
暮笙在母亲的墓前停下,拿出香烛祭品摆好,轻抚石碑,轻语道:“母亲,女儿来看您了。”
自是,没有人来答应她的。
暮笙凝视着墓碑上那行字。她格外的想念母亲,在这个时候,她格外想念母亲的嘘寒问暖,母亲的谆谆教诲,母亲温暖的怀抱,母亲温柔的眼神。
她忍着泪意,孤独的感觉以最快的速度侵蚀她的心肺。
她有亲人,哥哥、外祖父、舅父,还有小时候玩的很好的表兄表姐们,他们一定也怀念她,但她不能与他们相认;她有喜欢的人,那人却已舍弃了她们将近十年的感情,对她弃之如敝屐。
世间虽大,她无依无靠。
给裴夫人磕了头,暮笙站起身,深深地吸了口气,弯了弯嘴唇,道:“母亲,女儿一切都好,如今已是上卿了,您也要保重自己。”
她最擅长报喜不报忧,不愿让家人为她担忧,故而,那三年里,她和陛下的事,连最关心她的母亲都没有察觉半分。
现在,她仍是改不了这个习惯。
从墓园回来,暮笙又是平日里温婉的样子,那双柔和的眸子,仿佛可以包容世上一切事物。她又以给外祖父请脉的理由到狄府去了一趟,看望过外祖父,又与舅母等人见过,便回来了。
出门在外的人回家后往往要拜访亲友故旧,她当真放在心上念叨的人不多,如此,便算是都拜会过了。
到第三日,吏部大考,暮笙自备笔墨提着去了。
到了吏部,众人见她,都甚是客气恭敬。
考试共有两场,上午一场下午一场,吏部为众位府君提供一顿午膳。
考完后,暮笙便回府去好好地睡了一宿,隔日,便接到许多或邀她赏花春宴的帖子,或欲上门拜见的名刺,她细细筛选出几家去了,又选了几位求见的见了,时间便拍得满满当当的,几乎称得上脚不沾地。
直到大考的成绩公布,皇帝召见诸位郡守。
窗纸在阳光下变得透明,阳光透过纸上肉眼不能看到的缝隙,照在殿中光可鉴人的金砖上,反射出刺目的光芒。
殿内渐渐的温暖起来。
孟脩祎说完那句话,立即便后悔了,好不容易能见面,不该将光阴浪费在讥嘲挖苦上。 孟脩祎竭力忍住不住波动的心绪,仔细地端凝着暮笙,想要看一看,三年不见,她心爱的姑娘有了怎样的变化。孟脩祎细致地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将她与三年前那个深深刻在脑海中的影像进行对比,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当她仔细地端详起眼前这个真真实实站在自己面前的暮笙时,脑海中的影像就变得模糊起来。
变成一道模模糊糊的身影,虚假的如水中月、镜中花。
孟脩祎猛然间难受起来,连眼角都变得濡湿。顾不上追究自己为何伤感,她忙闭上眼,镇定了一会儿,方柔和了语气道:“你在临安,过得可好?”
她身前三丈远的地方,暮笙听见她再度开口,忙回道:“一切都好。”
她始终敛容而立,眼睑始终微微下垂,孟脩祎怀疑,从刚才见面到此时,她是否正眼看过自己。又听到她说一句一切都好,孟脩祎将眉头拧得跟座小山似的,她不会是乐不思蜀了罢?
这么个念头一起,孟脩祎便烦躁得很,看看暮笙,她仍是微微垂首,瘦弱的肩膀在正一品的华袍下挺得端直,一看就是个硬骨头!
孟脩祎只觉得心中想被一群蚂蚁在啃咬一般的难受,强自平静地道:“今日宣你来,是欲在大考前问问你的打算,你早已封了上卿,两年前未召你回京入职,是因你当时为郡守不满一任,半途卸任,功绩便不好算了,且那会儿你的一些举措,朕也有所耳闻,很是精彩。”
故意将那会儿没有立即召她回来的原因说了说,然后,才是不经意一般地问道:“那么,现如今你可有什么想法?是要回临安?亦或另择州郡,还是……”
来了,暮笙来前便思索了一番陛下召见的目的,这会儿一听,她立即就跪下了:“愿代天子牧民。”
陛下才刚说她不怎么想看到她这张脸,她不在她面前碍眼就是,回临安也好,另择州郡也罢,总之正如陛下所言,她有自知之明。
她这迫不及待就想走的样子,一下子让孟脩祎又生气起来。当初离去前还依依不舍的说什么“当日,你要我入宫,酬我以上卿之位,彼时我没有答应,而今想来,追悔莫及。”
害她日日夜夜地想着这句话辗转反侧,坐立难安,满以为她其实也舍不得她,引得她这三年中后悔得死去活来,怪自己太冲动,弄得一个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局面。
结果呢?现在呢?说好的追悔莫及呢?上卿补给你了,你又不想做了?!
骗子!
幸而孟脩祎吃一堑长一智,没冲口随便指个地方给她,只是将目光别开,淡淡道:“你有此打算,朕会为你考虑,待大考过后……再看罢。”
这话说罢,便很是意兴阑珊。暮笙也听出她话里的索然,便低应了一声是,旁的半字也不多说。
到了今日,上卿二字,对她而言,很没意思。
坊间传闻,承平帝设上卿,是为谢相。上卿可自由出入宫闱,禁宫大小事务,乃至皇帝私人衣食都有过问的权力。这便使得上卿这一官职显得很不同寻常,说它是内相,但它又有上朝论政之权,比起宰相,与君王更亲近,说它是朝廷命官,它却管到皇帝宫里去了,权力上简直与皇后没什么两样。
承平帝为谢相设了这个官位,其心意昭然若揭。
她当初说出追悔莫及之语,为的恰是这份昭然若揭。
这本该是众多官宦之家梦寐以求的官位,满朝文武,再没有谁能比上卿更贴近皇帝。可现在,对她而言,最不该求的就是这贴近。
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地就接受了陛下那句不怎么想看到她这张脸,并且极力地避免再让她碍眼。暮笙突然不合时宜地想到有一回,陛下说起云姬,说她最识趣,兴许将来有一日,陛下会对另一人满不在意地说到她,说她最识时务。
“你在想什么?”顶上突然传来皇帝淡淡地问话。
暮笙正怅然,听得她出声,抬头看去,正触上孟脩祎黝黑深邃的双眸。孟脩祎不防她竟猛然抬头,愣了一下,忙要弯起一个温柔的笑,便见暮笙又低下头去了。
陛下满含柔情的微笑,只能笑给头顶看。
孟脩祎:“……”
看今日是谈不出什么了,孟脩祎忍着满心泄气,挥了下袖子,无奈道:“你刚回京,家中想必有许多事等着去做,就回去吧。”
暮笙松了口气,自是依言退了出来。
走到殿外,阳光明媚,晴朗的天空,浩气荡荡,建章宫建得高,眼前视野极是开阔。暮笙看了看四周,空荡荡的一片,再让太阳一照,仿佛她所有的心思都无处遁隐。
识时务就识时务吧,总好过,总好过相看两厌,回去便与薄叔讲,行装不必收拾了。
人这一生如此漫长,总会有不顺心的事,遇上一个喜欢的人很难得,但也不会因为难得,喜欢就一定能得到。
暮笙觉得她的一生,虽只过了不足一半,但也足够坎坷了,有些事,倘若一直嗝在心中看不开,也不过徒惹人生厌罢了。这么想着,她却并没有觉得豁然一些,不住的,不能自己地回想着陛下那句“你倒是很有自知之明,知道朕不怎么想看到你这张脸。”
念念不忘的人,对她说出如此刻薄到伤人的话语。
终究,意难平。
翌日,暮笙便去了墓园,看望母亲。
裴伯安问斩之后,弃市,裴氏满门皆就死,无人敢为收尸,最后,还是裴谌出于血缘之义,在祖坟划出一块地来,安葬了他们。
三年未至,裴家墓园随着裴氏一族的没落收敛多了。那些雕刻了神兽浮雕的石壁都撤了,珍贵稀奇的花木亦移了不少走,依然整洁,肃穆,却无先前的张扬华贵。
这样也好,哥哥官位毕竟不算高,太张扬必要为人诟病逾制。
暮笙在母亲的墓前停下,拿出香烛祭品摆好,轻抚石碑,轻语道:“母亲,女儿来看您了。”
自是,没有人来答应她的。
暮笙凝视着墓碑上那行字。她格外的想念母亲,在这个时候,她格外想念母亲的嘘寒问暖,母亲的谆谆教诲,母亲温暖的怀抱,母亲温柔的眼神。
她忍着泪意,孤独的感觉以最快的速度侵蚀她的心肺。
她有亲人,哥哥、外祖父、舅父,还有小时候玩的很好的表兄表姐们,他们一定也怀念她,但她不能与他们相认;她有喜欢的人,那人却已舍弃了她们将近十年的感情,对她弃之如敝屐。
世间虽大,她无依无靠。
给裴夫人磕了头,暮笙站起身,深深地吸了口气,弯了弯嘴唇,道:“母亲,女儿一切都好,如今已是上卿了,您也要保重自己。”
她最擅长报喜不报忧,不愿让家人为她担忧,故而,那三年里,她和陛下的事,连最关心她的母亲都没有察觉半分。
现在,她仍是改不了这个习惯。
从墓园回来,暮笙又是平日里温婉的样子,那双柔和的眸子,仿佛可以包容世上一切事物。她又以给外祖父请脉的理由到狄府去了一趟,看望过外祖父,又与舅母等人见过,便回来了。
出门在外的人回家后往往要拜访亲友故旧,她当真放在心上念叨的人不多,如此,便算是都拜会过了。
到第三日,吏部大考,暮笙自备笔墨提着去了。
到了吏部,众人见她,都甚是客气恭敬。
考试共有两场,上午一场下午一场,吏部为众位府君提供一顿午膳。
考完后,暮笙便回府去好好地睡了一宿,隔日,便接到许多或邀她赏花春宴的帖子,或欲上门拜见的名刺,她细细筛选出几家去了,又选了几位求见的见了,时间便拍得满满当当的,几乎称得上脚不沾地。
直到大考的成绩公布,皇帝召见诸位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