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你该知道你这一次也算是破例,照理说任官是要避籍的,你却是安庆府人。但是此次江南省是从南直隶改来的,原来各府之间就算是避籍的,现在骤然扩大到十四府四州,骤然间就根本没法推行,所以也就暂时没遵循这个,吏部的意见是五到十年内慢慢才开始执行这个政策,否则谁也没法一下子把上千官员都给轮换一遍。”
南北直隶不算省,也就是说南北直隶的各府都相当于是一个省直接对朝廷七部,所以其他各省避籍是以省为单位,而南北直隶则是以府为单位。
这就变相造成了大量官员都在江南省内各府交叉任职。
这种情况还相当普遍,所以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解决,只能先行按照原来模式进行,而后再来慢慢改变。
“难怪下官在吏部叙职时也问了下官的籍贯,以及有无在江南这边任职经历,下官当时还没有明白过来,现在想起来可能是吏部也在着手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了。”潘汝桢恍然大悟。
“暂时还不需要考虑这个,因为江南这边太普遍了,没法处理,所以三五年内还得要延续旧制,但五年后肯定就要严格执行了。”冯紫英点头,“伱怕是也很久没有回老家了吧?”
潘汝桢抬起头默算了一下,“陕西民乱之前一年回去过一回,一位长辈去世,而后这几年事务太忙,也就没有回去了。”
“家中尚有何人?”冯紫英又问道。
“父母俱在,还有一兄一弟,均在家。”潘汝桢见冯紫英问得如此仔细,也有些好奇。
“嗯,你恐怕也知道,明卿公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可能也就是一两年就要致仕,你这个左参政要协助他做些事情,不管右布政使是谁来,还是要按照我们原来在陕西的做事原则来做事,务求给庶民百姓干点儿实事。”冯紫英也不避讳,“明卿公若是致仕,右布政使接任左布政使可能性很大,王图接任右布政使的话,我希望你可以去接任提刑按察使。”
潘汝桢一颗心扑通扑通猛跳。
这就是要正三品的节奏了?
“大人厚爱,镇璞定当努力做事,不负大人厚望。”潘汝桢起身重重一鞠躬。
“好了,你不是替我做事,是替朝廷做事。”冯紫英沉吟了一下,“河北战事恐怕还得要打上一年半载,所需军资,江南少不了,这方面你要提前做好准备,今年江南丰收,粮食可以提前收购,避免后期收粮价格上涨太大,另外也要在凤阳、庐州、安庆这些江北各府多考虑土豆和番薯种植,河南那边我担心乱起来,饥荒就少不了,说不准就要从你们这边调粮,……”
潘汝桢自然是牢记冯紫英的交待。
现在冯紫英出任河北总督,总督整个黄河以北的军务,这一战一旦打完,只怕这一位就真的要晋位正二品的某部尚书了,说句不客气的话,三十岁之前入阁这种惊世骇俗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上演。
“另外,镇璞,徐州、广德、扬州等几个州府,有些是我的同学,有些是从陕西那边过来的,都还在熟悉阶段,你长期在州府做事,实际经验最为丰富,很多时候多提点他们一下,……”
这一番谆谆教导下来,潘汝桢也是感激涕零,真的是扶上马送一程,这位小冯侍郎对自己可谓恩重如山了。
其他几人也陆陆续续到来,尤其是戚素臻这边,冯紫英也专门交待,就是考虑到凤阳府地域辽阔,紧邻河南,先期把土豆番薯种起来,以防万一,戚素臻倒也能明白轻重,也是满口答应。
虽说冯紫英在其中安排了不少人事,不过周嘉谟和王图来了之后也都是毫无异议,毕竟冯紫英是上任的江南巡抚,而且此番回去又是要上战场,没谁愿意去得罪一个蒸蒸日上的政坛新星。
尤其是像周嘉谟这种已经六十好几的,本身又是湖广士人,与冯紫英的座师官应震也相当熟稔,致仕也就是一二年间,还望着交好冯紫英,日后子侄辈也还能靠着结下一份香火情来铺排。
所以当这一切都安排得差不多之后,冯紫英也就准备启程回京了。
唯一让冯紫英感到有些头疼的就是迎春、惜春和鸳鸯了。
三女现在都不合适跟着自己回去,尤其是迎春的预产期就是这一二十天里,更是不可能,惜春也只有一个多月。
鸳鸯倒还好,但是同样也不可能去颠簸这一趟。
所以想来想去也只能让三女都暂时留在南京,让玉钏儿跟在鸳鸯身边,金钏儿跟随探春和湘云一起回京。
还真不出冯紫英的预料,湘云都要在回京之前,天癸失期了,请郎中来一看,果然中了。
欣喜若狂的湘云和强作欢颜的探春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一趟来江南,人人都有“斩获”,唯独她一无所获,这份苦楚唯有在夜里抱着冯紫英泪眼涟涟地倾诉了。
好在湘云是刚怀上,所以影响不大,还能一起回京。
冯紫英自己都觉得这一趟江南之行,自己是火力全开了,一年时间里让四个女人都怀了孕,这份本事足以向任何人夸赞一回了。
从南京租下官船北上,在扬州自然也要停留一日。
免不了在和甄宝琛欢好之余也要承受一番埋怨,甄宝旒怀孕了,现在和甄宝琛结伴而生,对甄宝琛来说倒是多了一个伴儿,只是甄宝琛见甄宝旒都有了身孕,自然也就有了一些念想。
冯紫英免不了又要许下一番诺言,才算是在二女的泪眼滂沱中起身北上。
一路北上,能够感受到山东沿运河两岸的变化,经历了战乱之后,山东恢复还是很快。
但是白莲教的肆虐又让山东遭遇了一次浩劫,但即便是这样,顽强的山东百姓依然用自己的双手使得运河两岸的情况看起来不那么糟糕。
冯紫英没有停留,一路北行,一直到河间府才算是放慢速度。
这里就是河北之地了,理论上河间府也会归自己这个河北总督管辖,但是河间府的情况要比西面的真定、保定要好得多,冯紫英在河间府见了接替袁应泰出任河间知府的王之寀。
王之寀是从青檀书院掌院出仕担任河间知府的。
他是陕西大荔人,都是北地士人,又有青檀书院这层渊源,所以说起话来也就没有那么多拘束。
“心一,我就不瞒你了,我马上出任河北总督,要负责解决北直和河南几府的白莲乱局,河间现在虽然平定下来了,但是说实话我在景州、东光都看了看,沧州的情况也不太好,所以你不能掉以轻心,……”
王之寀是从河间府府治河间过来的。
运河纵贯整个河间府,河间府大半重要州县都在运河边上,但是河间府的府治河间县却在靠近保定府的高阳、蠡县和真定府的饶阳三府交界处,距离运河很远。
“紫英,这一点我也清楚,沿运河一线情况稍好,沧州这边略差,主要还是民风太彪悍,白莲教在这边根基很深,献县、肃宁的情况还要糟糕一些,我现在心思都盯着献县和肃宁,就把这两地挨着保定、真定太近,容易出事儿。”
“任丘也不乐观吧?”冯紫英问道。
王之寀苦笑,“能好么?五官淀白洋淀都在那边,原本水匪湖匪早就被清剿干净了,可白莲教一来搅和,立马又死灰复燃了。”
“沈阳中屯卫和大同中屯卫的卫军情况如何?”
沈阳中屯卫和大同中屯卫听起来和河间毫无关系,但实际上这是沿袭前明,永乐期间内迁带哦了河间府,算是两个杂卫,主要就是屯田卫所,一方面种地,一方面提供一些近似于夫子的卫兵。
“嘿嘿,紫英,你觉得呢?这两个内迁过来的破屯卫,能有什么油水?”王之寀一脸嫌弃样,“虚架子,空壳子,啥都没有,一两千老弱病残,要我说都早就该裁撤了省得占了那么大一块地。”
冯紫英忍不住皱眉,心中越发沉重。
看来之前自己还是乐观了,以为袁应泰纵然解决不了难局,但是起码也还能应付着走吧,没想到现在连河间这种在他印象中应该算不错的府州都如此棘手,那保定真定以及南三府和河南几府的情况究竟如何了?
难道说大家都是藏着掖着瞒着朝廷,实际情况已经烂得不可收拾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自己可真的是跳进火坑了。
不至于,不至于,冯紫英默念,把情况想得糟糕一些没错,稍微好一点儿就是惊喜了。
还有王之寀莫不是真的叫苦叫难,免得自己给他施加压力,让他帮其他府一把?
冯紫英揣摩一下,估摸着这种可能更大。
“心一,咱们就不说其他话了,保定真定比你这边还要糟糕得多,一旦用兵,你得帮我。”冯紫英毫不客气地道:“沈阳中屯卫和大同中屯卫两卫在你河间,兵我不要你出,你得给我准备五千夫子和相关骡马。”
一句话就把王之寀给急得跳了起来,“紫英,我上哪里去给你弄五千夫子,还骡马呢,我自己变牛变马给你用,行不行?”
一句话又把冯紫英给逗笑了,“心一,你这是在逗我玩呢?你一个人能扛多少粮草?这一仗打起来,你也不想战火蔓延到你河间府吧?怎么就这么不讲大局,格局这么小?以后怎么上进啊?”
“紫英,你少给我来这一套,战火烧到我河间府那你这个河北总督也跑不掉责任,要我出这么多夫子骡马,我做不到!”王之寀气哼哼地道。
“那你说说,能提供多少?”冯紫英本来也就是狮子大开口。
那沈阳中屯卫和大同中屯卫两个破屯卫有多少家底儿他还能不知晓,不过就是漫天要价,坐地还价罢了,但河间府肯定要出人出牲口,这是必须的。
王之寀这才回过味来,这是中了对方的“奸计”,把自己套上了,吭哧了半天才气哼哼地道:“夫子二千,骡马五百头,顶多能出这多。”
“夫子三千,骡马八百头,这一仗还不知道打到什么时候,你总不能看着一直拖延下去吧,我也希望速战速决,一年内解决战斗。”冯紫英讨价还价:“顺天府起码要比你多出两倍。”
“我河间府能和顺天府比?”王之寀没好气地道:“骡马六百,夫子二千五,不能再多了。”
“成交。”冯紫英一口答应,“放心吧,你河间府的功劳,我不会吞没,该报户部内阁都要报,到时候该减扣都要减扣。”
“哼,这是应该的,我们河间府现在本来就糟了战火,还得要率先垂范替你打头阵,贾化那里若是不能出上万夫子五千骡马,你都偏心了。”
王之寀也知道顺天府尹贾化和冯紫英关系不浅,冯紫英肯定也要在贾化那里去敲一笔。
“不止这些,顺天府要出的力可就多了去了,许多物资他都得要准备,当然,大家待遇都一样,该减扣都减扣。”冯紫英表态。
说完了正事儿,冯紫英又和王之寀说了青檀书院那边的事情,王之寀一走,接掌青檀书院掌院的是陕西芮城老牌士人王纪,这是乔应甲推荐的。
亓诗教依然担任山长,但是也在谋求尽快出仕,只不过没有合适的位置,他的资历在那里,也不可能随便安排,所以还只能等着。
“书院的情形越来越好,不仅仅是北地士人,很多江南湖广士人都愿意来书院了,西南地区年轻士子更是将青檀书院视为首选,这山长掌院人选可以适当放宽一些。”这一点也是王之寀最为得意的。
“所以我建议下一任的山长和掌院未必非要我们北地或者湖广士人,江南士人甚至西南士人、岭南士人都可以出任,只要资历和名望够了,这也显得我们书院心胸开阔,不拘泥于地域之分。”冯紫英也赞同,“届时回京之后,我会和齐阁老他们建议。”
现在青檀书院规模日益扩大,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东西两园足以容纳千人的规模了,比起最初冯紫英当时去的时候,翻了一倍还有多,而且江南、西南、岭南这三南士人的比例也大幅度增加,北地士人比例逐渐缩小,更趋于平均平衡。
“哎,恐怕这些事情齐阁老他们暂时没多少心思来考虑了,这年头,几乎没有一年清静过,等到这一仗打完你再来说道说道吧。”王之寀也是不无感慨。
冯紫英也一样有此感触,江南巡抚就刚一年,就又来了,一动就是大动,躲都躲不过,当然他也未必想躲。
回到天津卫时,已经是八月初了。
明知道这个时候去王熙凤那边看一看不合适,但冯紫英还是得去。
布喜娅玛拉和哲哲与他一道去了江南,但是三个月后就回了天津卫,现在都和王熙凤住在一块儿,现在更增添了李纨。
几个女人都在那里,过门而不入,自己好像还做不到。
看着中门内几个女人并立,冯紫英心中也忍不住一阵满足的叹息,不管有多少麻烦,能看到如此美人属于自己,千红万艳姹紫嫣红,尽皆如自己怀中,这份自豪满足感,哪个男人能够拒绝?
王熙凤还是那样,眉目中喜怒恨爱情绪混杂在一起,复杂,但渴望却能压倒一切,李纨含羞带涩,布喜娅玛拉落落大方,倒是那哲哲却是满脸喜悦毫不掩饰,甚至直接跑上前来,冯紫英只能当着王熙凤的不悦,把她抱住。
一进中院,无关人就被排除在外了,哪怕冯紫英的贴身护卫们。
几个女人依次上前,冯紫英都得要牵着手说几句话,以慰相思。
是夜,冯紫英宿在王熙凤屋里。
几番恩爱缠绵,正值虎狼之年的王熙凤宛如白蛇般的丰腻身子直把冯紫英缠得难以自拔,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
“叔父来了天津卫一趟。”
“哦?来做什么?”冯紫英一凛,这王子腾的嗅觉丝毫不减。
“还不是为你的事儿,他觉得你这一次机会难得。”王熙凤鼻音中还带着高潮韵味,似乎还没有完全走出来。
“哼,什么叫机会难得?我什么机会?”冯紫英不屑一顾。
“不是说要让你干什么,而是说你可以借这个机会进一步夯实你在军中的根基,令尊也在五军都督府里,他们经常见面,……”
冯紫英不耐烦地道:“别去听他们的瞎胡闹,我自有分寸,军队中的情形太复杂,我是河北总督,是文臣,指挥安排哪个武将,哪支部队,都得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何须他们这些局外人来指手画脚?”
“他们也是一番好意,提醒一下你怎么了?”王熙凤有些恼了,“叔叔这么多年,难道看不出点儿端倪来?你走得更高,当阁臣也好,首辅也好,难道不需要军队支持,那你这个阁臣首辅还不是夹脚夹手,难以放开手脚甚至可能被皇帝所乘,你总不会觉得现在这种局面会一直持续下去吧?现在内阁强势,日后呢?换了一个更英明贤达的皇帝上台呢?”
冯紫英噗嗤一声笑出声来,“这就是王子腾和牛继宗他们的看法?文臣们若是这么容易被打压下去,那这与士大夫共天下这句话就该废弃了,你以为文臣就没有这方面的准备?英明贤达,呵呵,那你也得要有登基的机会啊。”
“那你什么意思?”王熙凤一股脑儿翻身爬了起来,一身雪白丰腻的胴体在鱼烛光下显得格外惑人,冯紫英都忍不住在那宛若银盆的臀瓣上狠狠拍了一记,那臀波颤颤,肉感十足。
“没什么意思,让他们别成天在那里瞎鼓捣,我现在是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兵部右侍郎,总督河北军政事务,那就做好本职工作,其他别东想西想,很多事情,功到自然成,功夫不到,想也白搭。”
冯紫英还真有些膈应这些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的老家伙们,他们似乎盼着自己能早日入阁,能够对他们这些武勋宿将有一个更公正的对待,这一点他也能理解。
但理解归理解,自己只能走自己的路,不可能按照他们的想法去行事。
“可是紫英,你这一回去一战之后,会朝中会给你安排什么位置?”王熙凤更关心这一点,“都察院左副都御使怕是不能就此打住吧?不让你任兵部尚书,那也该让你当左都御史了。”
“你倒是把这些计算得明白啊,这能由得了我么?”冯紫英啼笑皆非。
他知道很多人其实都在算计自己如果在河北一战之后该往那里走。
恐怕要么就是右都御史,要么就是刑部尚书工部尚书这种位高已经到极至,但是权力却还逊色几分,距离入阁还差一个阶梯的位置了。
若非如此难以安排,朝廷也不会在自己担任河北总督这一职务上这么纠结。
若是能有合适人选,他们是绝不愿意把自己从江南放回来的。
可不放回来,袁应泰如此不争气,局面继续糜烂,内阁又承担不起这个责任了。
对于冯紫英来说他暂时还没想那么多,打完河北这一仗才能说得上其他,。
莲教再是乌合之众,但是河北河南的白莲教众加起来起码是三五十万了。
虽说未必都是能打仗的,但是这些人在本地都能得到很大的拥戴和支持,可谓人熟地熟,情报也能守得到最大限度的支持。
官府要镇压平息这些反叛,在民间要想得到足够的支持,就会有相当困难,类似于要争夺民间群众的支持,远非那些外敌入侵时候地方上同仇敌忾的状态。
“不是我算计明白,可从陕西巡抚开始,你就是三品重臣了,没道理你去陕西力挽狂澜于既倒,回来又在辽东充当中流砥柱扛住了建州女真的进攻,最后才是在江南事变中顶着独自扛责的风险替内阁做事,这三大功,哪一项都足以让你晋位尚书了,没道理三项功都是你立下的,最后却一个右都御史就把你打发了吧?”
(本章完)
南北直隶不算省,也就是说南北直隶的各府都相当于是一个省直接对朝廷七部,所以其他各省避籍是以省为单位,而南北直隶则是以府为单位。
这就变相造成了大量官员都在江南省内各府交叉任职。
这种情况还相当普遍,所以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解决,只能先行按照原来模式进行,而后再来慢慢改变。
“难怪下官在吏部叙职时也问了下官的籍贯,以及有无在江南这边任职经历,下官当时还没有明白过来,现在想起来可能是吏部也在着手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了。”潘汝桢恍然大悟。
“暂时还不需要考虑这个,因为江南这边太普遍了,没法处理,所以三五年内还得要延续旧制,但五年后肯定就要严格执行了。”冯紫英点头,“伱怕是也很久没有回老家了吧?”
潘汝桢抬起头默算了一下,“陕西民乱之前一年回去过一回,一位长辈去世,而后这几年事务太忙,也就没有回去了。”
“家中尚有何人?”冯紫英又问道。
“父母俱在,还有一兄一弟,均在家。”潘汝桢见冯紫英问得如此仔细,也有些好奇。
“嗯,你恐怕也知道,明卿公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可能也就是一两年就要致仕,你这个左参政要协助他做些事情,不管右布政使是谁来,还是要按照我们原来在陕西的做事原则来做事,务求给庶民百姓干点儿实事。”冯紫英也不避讳,“明卿公若是致仕,右布政使接任左布政使可能性很大,王图接任右布政使的话,我希望你可以去接任提刑按察使。”
潘汝桢一颗心扑通扑通猛跳。
这就是要正三品的节奏了?
“大人厚爱,镇璞定当努力做事,不负大人厚望。”潘汝桢起身重重一鞠躬。
“好了,你不是替我做事,是替朝廷做事。”冯紫英沉吟了一下,“河北战事恐怕还得要打上一年半载,所需军资,江南少不了,这方面你要提前做好准备,今年江南丰收,粮食可以提前收购,避免后期收粮价格上涨太大,另外也要在凤阳、庐州、安庆这些江北各府多考虑土豆和番薯种植,河南那边我担心乱起来,饥荒就少不了,说不准就要从你们这边调粮,……”
潘汝桢自然是牢记冯紫英的交待。
现在冯紫英出任河北总督,总督整个黄河以北的军务,这一战一旦打完,只怕这一位就真的要晋位正二品的某部尚书了,说句不客气的话,三十岁之前入阁这种惊世骇俗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上演。
“另外,镇璞,徐州、广德、扬州等几个州府,有些是我的同学,有些是从陕西那边过来的,都还在熟悉阶段,你长期在州府做事,实际经验最为丰富,很多时候多提点他们一下,……”
这一番谆谆教导下来,潘汝桢也是感激涕零,真的是扶上马送一程,这位小冯侍郎对自己可谓恩重如山了。
其他几人也陆陆续续到来,尤其是戚素臻这边,冯紫英也专门交待,就是考虑到凤阳府地域辽阔,紧邻河南,先期把土豆番薯种起来,以防万一,戚素臻倒也能明白轻重,也是满口答应。
虽说冯紫英在其中安排了不少人事,不过周嘉谟和王图来了之后也都是毫无异议,毕竟冯紫英是上任的江南巡抚,而且此番回去又是要上战场,没谁愿意去得罪一个蒸蒸日上的政坛新星。
尤其是像周嘉谟这种已经六十好几的,本身又是湖广士人,与冯紫英的座师官应震也相当熟稔,致仕也就是一二年间,还望着交好冯紫英,日后子侄辈也还能靠着结下一份香火情来铺排。
所以当这一切都安排得差不多之后,冯紫英也就准备启程回京了。
唯一让冯紫英感到有些头疼的就是迎春、惜春和鸳鸯了。
三女现在都不合适跟着自己回去,尤其是迎春的预产期就是这一二十天里,更是不可能,惜春也只有一个多月。
鸳鸯倒还好,但是同样也不可能去颠簸这一趟。
所以想来想去也只能让三女都暂时留在南京,让玉钏儿跟在鸳鸯身边,金钏儿跟随探春和湘云一起回京。
还真不出冯紫英的预料,湘云都要在回京之前,天癸失期了,请郎中来一看,果然中了。
欣喜若狂的湘云和强作欢颜的探春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一趟来江南,人人都有“斩获”,唯独她一无所获,这份苦楚唯有在夜里抱着冯紫英泪眼涟涟地倾诉了。
好在湘云是刚怀上,所以影响不大,还能一起回京。
冯紫英自己都觉得这一趟江南之行,自己是火力全开了,一年时间里让四个女人都怀了孕,这份本事足以向任何人夸赞一回了。
从南京租下官船北上,在扬州自然也要停留一日。
免不了在和甄宝琛欢好之余也要承受一番埋怨,甄宝旒怀孕了,现在和甄宝琛结伴而生,对甄宝琛来说倒是多了一个伴儿,只是甄宝琛见甄宝旒都有了身孕,自然也就有了一些念想。
冯紫英免不了又要许下一番诺言,才算是在二女的泪眼滂沱中起身北上。
一路北上,能够感受到山东沿运河两岸的变化,经历了战乱之后,山东恢复还是很快。
但是白莲教的肆虐又让山东遭遇了一次浩劫,但即便是这样,顽强的山东百姓依然用自己的双手使得运河两岸的情况看起来不那么糟糕。
冯紫英没有停留,一路北行,一直到河间府才算是放慢速度。
这里就是河北之地了,理论上河间府也会归自己这个河北总督管辖,但是河间府的情况要比西面的真定、保定要好得多,冯紫英在河间府见了接替袁应泰出任河间知府的王之寀。
王之寀是从青檀书院掌院出仕担任河间知府的。
他是陕西大荔人,都是北地士人,又有青檀书院这层渊源,所以说起话来也就没有那么多拘束。
“心一,我就不瞒你了,我马上出任河北总督,要负责解决北直和河南几府的白莲乱局,河间现在虽然平定下来了,但是说实话我在景州、东光都看了看,沧州的情况也不太好,所以你不能掉以轻心,……”
王之寀是从河间府府治河间过来的。
运河纵贯整个河间府,河间府大半重要州县都在运河边上,但是河间府的府治河间县却在靠近保定府的高阳、蠡县和真定府的饶阳三府交界处,距离运河很远。
“紫英,这一点我也清楚,沿运河一线情况稍好,沧州这边略差,主要还是民风太彪悍,白莲教在这边根基很深,献县、肃宁的情况还要糟糕一些,我现在心思都盯着献县和肃宁,就把这两地挨着保定、真定太近,容易出事儿。”
“任丘也不乐观吧?”冯紫英问道。
王之寀苦笑,“能好么?五官淀白洋淀都在那边,原本水匪湖匪早就被清剿干净了,可白莲教一来搅和,立马又死灰复燃了。”
“沈阳中屯卫和大同中屯卫的卫军情况如何?”
沈阳中屯卫和大同中屯卫听起来和河间毫无关系,但实际上这是沿袭前明,永乐期间内迁带哦了河间府,算是两个杂卫,主要就是屯田卫所,一方面种地,一方面提供一些近似于夫子的卫兵。
“嘿嘿,紫英,你觉得呢?这两个内迁过来的破屯卫,能有什么油水?”王之寀一脸嫌弃样,“虚架子,空壳子,啥都没有,一两千老弱病残,要我说都早就该裁撤了省得占了那么大一块地。”
冯紫英忍不住皱眉,心中越发沉重。
看来之前自己还是乐观了,以为袁应泰纵然解决不了难局,但是起码也还能应付着走吧,没想到现在连河间这种在他印象中应该算不错的府州都如此棘手,那保定真定以及南三府和河南几府的情况究竟如何了?
难道说大家都是藏着掖着瞒着朝廷,实际情况已经烂得不可收拾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自己可真的是跳进火坑了。
不至于,不至于,冯紫英默念,把情况想得糟糕一些没错,稍微好一点儿就是惊喜了。
还有王之寀莫不是真的叫苦叫难,免得自己给他施加压力,让他帮其他府一把?
冯紫英揣摩一下,估摸着这种可能更大。
“心一,咱们就不说其他话了,保定真定比你这边还要糟糕得多,一旦用兵,你得帮我。”冯紫英毫不客气地道:“沈阳中屯卫和大同中屯卫两卫在你河间,兵我不要你出,你得给我准备五千夫子和相关骡马。”
一句话就把王之寀给急得跳了起来,“紫英,我上哪里去给你弄五千夫子,还骡马呢,我自己变牛变马给你用,行不行?”
一句话又把冯紫英给逗笑了,“心一,你这是在逗我玩呢?你一个人能扛多少粮草?这一仗打起来,你也不想战火蔓延到你河间府吧?怎么就这么不讲大局,格局这么小?以后怎么上进啊?”
“紫英,你少给我来这一套,战火烧到我河间府那你这个河北总督也跑不掉责任,要我出这么多夫子骡马,我做不到!”王之寀气哼哼地道。
“那你说说,能提供多少?”冯紫英本来也就是狮子大开口。
那沈阳中屯卫和大同中屯卫两个破屯卫有多少家底儿他还能不知晓,不过就是漫天要价,坐地还价罢了,但河间府肯定要出人出牲口,这是必须的。
王之寀这才回过味来,这是中了对方的“奸计”,把自己套上了,吭哧了半天才气哼哼地道:“夫子二千,骡马五百头,顶多能出这多。”
“夫子三千,骡马八百头,这一仗还不知道打到什么时候,你总不能看着一直拖延下去吧,我也希望速战速决,一年内解决战斗。”冯紫英讨价还价:“顺天府起码要比你多出两倍。”
“我河间府能和顺天府比?”王之寀没好气地道:“骡马六百,夫子二千五,不能再多了。”
“成交。”冯紫英一口答应,“放心吧,你河间府的功劳,我不会吞没,该报户部内阁都要报,到时候该减扣都要减扣。”
“哼,这是应该的,我们河间府现在本来就糟了战火,还得要率先垂范替你打头阵,贾化那里若是不能出上万夫子五千骡马,你都偏心了。”
王之寀也知道顺天府尹贾化和冯紫英关系不浅,冯紫英肯定也要在贾化那里去敲一笔。
“不止这些,顺天府要出的力可就多了去了,许多物资他都得要准备,当然,大家待遇都一样,该减扣都减扣。”冯紫英表态。
说完了正事儿,冯紫英又和王之寀说了青檀书院那边的事情,王之寀一走,接掌青檀书院掌院的是陕西芮城老牌士人王纪,这是乔应甲推荐的。
亓诗教依然担任山长,但是也在谋求尽快出仕,只不过没有合适的位置,他的资历在那里,也不可能随便安排,所以还只能等着。
“书院的情形越来越好,不仅仅是北地士人,很多江南湖广士人都愿意来书院了,西南地区年轻士子更是将青檀书院视为首选,这山长掌院人选可以适当放宽一些。”这一点也是王之寀最为得意的。
“所以我建议下一任的山长和掌院未必非要我们北地或者湖广士人,江南士人甚至西南士人、岭南士人都可以出任,只要资历和名望够了,这也显得我们书院心胸开阔,不拘泥于地域之分。”冯紫英也赞同,“届时回京之后,我会和齐阁老他们建议。”
现在青檀书院规模日益扩大,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东西两园足以容纳千人的规模了,比起最初冯紫英当时去的时候,翻了一倍还有多,而且江南、西南、岭南这三南士人的比例也大幅度增加,北地士人比例逐渐缩小,更趋于平均平衡。
“哎,恐怕这些事情齐阁老他们暂时没多少心思来考虑了,这年头,几乎没有一年清静过,等到这一仗打完你再来说道说道吧。”王之寀也是不无感慨。
冯紫英也一样有此感触,江南巡抚就刚一年,就又来了,一动就是大动,躲都躲不过,当然他也未必想躲。
回到天津卫时,已经是八月初了。
明知道这个时候去王熙凤那边看一看不合适,但冯紫英还是得去。
布喜娅玛拉和哲哲与他一道去了江南,但是三个月后就回了天津卫,现在都和王熙凤住在一块儿,现在更增添了李纨。
几个女人都在那里,过门而不入,自己好像还做不到。
看着中门内几个女人并立,冯紫英心中也忍不住一阵满足的叹息,不管有多少麻烦,能看到如此美人属于自己,千红万艳姹紫嫣红,尽皆如自己怀中,这份自豪满足感,哪个男人能够拒绝?
王熙凤还是那样,眉目中喜怒恨爱情绪混杂在一起,复杂,但渴望却能压倒一切,李纨含羞带涩,布喜娅玛拉落落大方,倒是那哲哲却是满脸喜悦毫不掩饰,甚至直接跑上前来,冯紫英只能当着王熙凤的不悦,把她抱住。
一进中院,无关人就被排除在外了,哪怕冯紫英的贴身护卫们。
几个女人依次上前,冯紫英都得要牵着手说几句话,以慰相思。
是夜,冯紫英宿在王熙凤屋里。
几番恩爱缠绵,正值虎狼之年的王熙凤宛如白蛇般的丰腻身子直把冯紫英缠得难以自拔,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
“叔父来了天津卫一趟。”
“哦?来做什么?”冯紫英一凛,这王子腾的嗅觉丝毫不减。
“还不是为你的事儿,他觉得你这一次机会难得。”王熙凤鼻音中还带着高潮韵味,似乎还没有完全走出来。
“哼,什么叫机会难得?我什么机会?”冯紫英不屑一顾。
“不是说要让你干什么,而是说你可以借这个机会进一步夯实你在军中的根基,令尊也在五军都督府里,他们经常见面,……”
冯紫英不耐烦地道:“别去听他们的瞎胡闹,我自有分寸,军队中的情形太复杂,我是河北总督,是文臣,指挥安排哪个武将,哪支部队,都得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何须他们这些局外人来指手画脚?”
“他们也是一番好意,提醒一下你怎么了?”王熙凤有些恼了,“叔叔这么多年,难道看不出点儿端倪来?你走得更高,当阁臣也好,首辅也好,难道不需要军队支持,那你这个阁臣首辅还不是夹脚夹手,难以放开手脚甚至可能被皇帝所乘,你总不会觉得现在这种局面会一直持续下去吧?现在内阁强势,日后呢?换了一个更英明贤达的皇帝上台呢?”
冯紫英噗嗤一声笑出声来,“这就是王子腾和牛继宗他们的看法?文臣们若是这么容易被打压下去,那这与士大夫共天下这句话就该废弃了,你以为文臣就没有这方面的准备?英明贤达,呵呵,那你也得要有登基的机会啊。”
“那你什么意思?”王熙凤一股脑儿翻身爬了起来,一身雪白丰腻的胴体在鱼烛光下显得格外惑人,冯紫英都忍不住在那宛若银盆的臀瓣上狠狠拍了一记,那臀波颤颤,肉感十足。
“没什么意思,让他们别成天在那里瞎鼓捣,我现在是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兵部右侍郎,总督河北军政事务,那就做好本职工作,其他别东想西想,很多事情,功到自然成,功夫不到,想也白搭。”
冯紫英还真有些膈应这些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的老家伙们,他们似乎盼着自己能早日入阁,能够对他们这些武勋宿将有一个更公正的对待,这一点他也能理解。
但理解归理解,自己只能走自己的路,不可能按照他们的想法去行事。
“可是紫英,你这一回去一战之后,会朝中会给你安排什么位置?”王熙凤更关心这一点,“都察院左副都御使怕是不能就此打住吧?不让你任兵部尚书,那也该让你当左都御史了。”
“你倒是把这些计算得明白啊,这能由得了我么?”冯紫英啼笑皆非。
他知道很多人其实都在算计自己如果在河北一战之后该往那里走。
恐怕要么就是右都御史,要么就是刑部尚书工部尚书这种位高已经到极至,但是权力却还逊色几分,距离入阁还差一个阶梯的位置了。
若非如此难以安排,朝廷也不会在自己担任河北总督这一职务上这么纠结。
若是能有合适人选,他们是绝不愿意把自己从江南放回来的。
可不放回来,袁应泰如此不争气,局面继续糜烂,内阁又承担不起这个责任了。
对于冯紫英来说他暂时还没想那么多,打完河北这一仗才能说得上其他,。
莲教再是乌合之众,但是河北河南的白莲教众加起来起码是三五十万了。
虽说未必都是能打仗的,但是这些人在本地都能得到很大的拥戴和支持,可谓人熟地熟,情报也能守得到最大限度的支持。
官府要镇压平息这些反叛,在民间要想得到足够的支持,就会有相当困难,类似于要争夺民间群众的支持,远非那些外敌入侵时候地方上同仇敌忾的状态。
“不是我算计明白,可从陕西巡抚开始,你就是三品重臣了,没道理你去陕西力挽狂澜于既倒,回来又在辽东充当中流砥柱扛住了建州女真的进攻,最后才是在江南事变中顶着独自扛责的风险替内阁做事,这三大功,哪一项都足以让你晋位尚书了,没道理三项功都是你立下的,最后却一个右都御史就把你打发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