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82 第一千七百零五章理念

小说:我的1982 作者:大国雄起 更新时间:2020-01-23 07:45:26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李忠信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服务行业也是进行了一些转变,但是,这样的一种转变却不是很大。

  按照李忠信的想法,中国在建国以后,一直就是一种不讲究服务质量的计划经济时代。

  因为那时一切商品都按计划供应,在这里我们可以联系一下,这种状况应该和建国初期时我国开始实行的计划经济有关,计划供应的那种模式并不是依靠市场调节,商品往往供小于求,商品在流通中成为第一要素,而服务可有可无了,从供应者到购买者都忽视了服务。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商品流通忽略了消费者概念,导致消费行为价值不完全。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品制造也飞速发展,供大于求的市场供应状况促进商品流通进入市场化状态。

  消费者角色定位越来越清晰,服务随之成为主导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忠信公司在李忠信的引导下,一直有着一种服务层面的服务,虽然没有达到顾客就是上帝,却也是一切为了顾客而着想。

  我们所说的顾客就是上帝这个事情呢!这个的由来应追溯到19中后期的马歇尔·菲尔德百货公司。一般认为,这家公司的创始人马歇尔·菲尔德和他当时的手下,后来创建了英国塞尔弗里奇百货的哈里·戈登·塞尔弗里奇一同提出了顾客总是对的这一影响深远的营销理念。同时,马歇尔·菲尔德百货公司还将零售业当时所奉行的顾客自慎,即商品一旦出售概不负责的原则,改为无条件退货。

  并在商店设置凳子等便民设施,让那些在购货时犹豫不决的顾客坐一坐,并建立了休息区,供过于疲劳或者兴奋的顾客稍事休息以便有精力继续采购。

  顾客总是对的体现的是一种把顾客至于工作中心,不仅出售商品并且出售服务的营销思路。

  在19世纪那个现代服务业还不甚发达的时代,这种营销手段自然大获成功,甚至被服务业所接纳成为一种新的准则。后来塞尔弗里奇在英国创办百货公司,就是继承了这种理念并再次获得成功。

  但是,西方并不用上帝来形容顾客,顾客就是上帝应该是在日本歌手三波春夫的说法基础上意译而来。

  在中国服务行业进行思想转变以后,顾客就是上帝似乎是一句随处可见的口号,但在这句貌似舶来品的短语中,上帝一词其实并没有特别对应的翻译。通常西方并不会用上帝这个词来表示对顾客的尊重,往往代之以顾客优先,顾客总是对的,或者顾客就是国王等。

  更为相近的说法来自于日本,但是有趣的是这说法并非出自制造业,也不是出自服务业,而是由日本歌手三波春夫于1961年的时候提出的。

  三波春夫的原话如果直接翻译,应该是顾客就是神,这个神对应日本神道教的多神。此言一出,即惹来争议,媒体将这句话列为暴发户的拜金主义的典型。为此三波春夫曾多次解释,说自己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自己对观众唱歌的时候,就好像是在对神明祈祷一般。但不管本意如何,这句话迅速被服务业追捧成为口号,而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中国式意译,顾客就是上帝这个说法就产生了。

  李忠信认为,顾客是企业产品销售的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衣食父母。

  忠信公司从成立一直到现在的这个时候,秉承的一种想法就是怎么回馈顾客,赚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忠信公司并不会因为赚钱而赚钱。

  忠信公司最重要的想法是什么呢?那就是通过忠信公司的不断发展,让中国更多的有识之士看到这样的一种服务,看到忠信公司的成功,要让中国的老百姓生活的质量高起来。

  让国家繁荣富强的同时,让中国的所有人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不是那种国家繁荣富强,老百姓的生活还没有达到想要的那种。

  李忠信一直和赵福天他们管理超市的人讲,顾客是到商店或服务行业来买东西的人或服务对象。企业必须仔细的了解它的顾客市场,这样,可具体深入地了解不同市场的特点,更好的贯彻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思想。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人们对顾客的看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李忠信说过,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商品短缺,什么都凭票供应。布票、粮票、油票、自行车票、缝纫机票等等,举不胜举。

  这些东西,已经变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只能算得上是留存在老一辈人们的记忆力里。

  那时候的百货商店里,售货员对顾客基本上是冰冷着脸,就好像顾客欠他们钱和人情一样。

  顾客必须拿出笑脸一遍又一遍讨好店员,想买点紧俏商品,问个三声五声,得到的是冷冰冰的态度,生硬的回答。那时候的顾客根本不可能享受到后世服务行业的那种待遇。

  想要购买紧俏商品,那个时候还需要找到合适的人,只有找到合适的人了,那么,你才能够通过熟人购买到紧俏的商品。

  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谁赢得顾客,谁就赢得市场,谁的企业就能够有所发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商品到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跳跃。如果掉下去,那么摔碎的不仅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

  但是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不同的。

  李忠信认为,国外的大型超市进入中国以后,主要会在服务层面开始白热化的竞争,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就是这一层面上展开竞争的产物,消费者的角色基本会得到一个大家认可的定位。

  消费者的权益、开始受到生产商和销售商的关注。

  说句白话,我们自己就是一个顾客,那么我们肯定希望自己在商店里得到优质的服务。

  可以这样说,每个人都一样,都希望售货员是一个和蔼可亲且诚实的人,对每个人都善意有加,无论男女还是老少。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1982,我的1982最新章节,我的1982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