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凌晨,尼格里上校带着法军第二旅的残部从镇南关溃退下来,狼狈地躲入文渊城中。
没过多久,冯子材所率的清军乘胜追击来到了文渊城下,东海队此时已经换上前几日战死于文渊城一带的清军士兵遗留下来的衣服,伺机混入攻城的军队中。
由于恢复了本来面目,隐藏于文渊城内的高卢队根本认不出混杂在清军当中的东海队员。而且直到此时,他们依然不知道文渊城的结局如何。
高傲的法国人在他们的史书里确实记载了这场清法战争,但作为最终的胜利者,他们对镇南关的败绩只是寥寥几笔带过,更不愿意将此记录在教科书里让学生们牢记。
所以此时高卢队便要为法国人的高傲付出代价了,大难临头了依然不知道要跑,总以为1885年3月清法战争结束的前夕,这场仗他们应该保有优势才对。当然,有这种想法也是正常,这是人之常情。
混入清军之后,东海队开始实施第二步作战计划。拥有C段位“社交”的黄志此时面对友军是无往而不利,轻轻松松便搭上了清军主帅冯子材。
黄志的“亲切”和“煽动”外加司马富强制作精巧的沙盘,一下子便让老将军接受了东海队的全盘计划。
中国的兵法于攻城一道有太多的战术和计略,都是这年代的西方人完全不懂的。这次黄志向冯子材推荐的是最基本的“围三阙一”,给法军留下逃亡谅山的出路,然后再伏兵于半道截击,总比打攻坚战要轻松得多。
法军新败,士气本就低迷,加之文渊城里已经被东海队炮轰过一回,入目已是满目疮痍,更令他们感觉到此城难以坚守。眼见着通往谅山的道路尚未被清军堵住,他们更是没有了斗志,只想着趁文渊城还没被完全包围之前,赶紧撤往相对安全的谅山。
中国人的兵法堪称一门艺术,于此展露无遗,从心理上潜移默化地瓦解了法军最后一丝的斗志。仅仅攻到第二天,也就是3月26日,毫无心思固守的法军便溃败了,按照东海队和清军既定的部署往谅山方向溃逃。
而作为东海队生死火拼的对手,高卢队自然还是觉得隐身于法军大部队当中要安全一点,而事实上对当地地形不熟悉的他们也没有太多的选择,只能是茫然不知的情况下,一步步地遵循着东海队设计好的路线走向足以令他们团灭的陷阱之中。
文渊城于镇南关南面偏西十里不到的地方,是一座小山城,夹在双方之间的两道山岭俗称东岭和西岭,联通彼此的便是中路谷地。而东岭的东南方向便是文渊城通往谅山的唯一道路,所以架设在此的大炮只要稍微调整一下位置和射击角度,便能根据需要随时改变炮火的覆盖区域。
东岭素来便是两军争夺的焦点,前两日尼格里带兵攻打镇南关的时候,运了几门开花大炮上东岭,败退之后却无暇顾及,均为清军缴获。为了伏击计划的顺利实施,攻打文渊城的时候冯子材甚至没舍得用,就是为了等着此时取得更好的效果。
文渊城往谅山的山道全长二十余里,全都处于丛林的包围之中,可以说处处都是适合埋伏的地方,只看冯子材和东海队如何选择了。
这自然又是一次玩心理的好机会,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法国人接下来将要体验的便是这个道理。冯子材与东海队商量的结果便是将伏击点设在将要抵达谅山的地方,法军于此处已经能远眺谅山城,正是最缺乏警惕性的时候。
高卢队混迹于法军之中,战战兢兢地逃了一路。若非有东海队的潜在威胁,一般的清军士兵对他们还构不成威胁,就算是败退,也不至于这么狼狈。不过在他们看来,那东海队也不过尔尔,肯定是没经历过生死火拼的,除了第二日冒进造成两人受伤之外,竟不懂得利用清军破城的良机袭击自己。
不过即便东海队利用破城的时机对高卢队展开攻击,在他们看来,也不过是自找苦吃的举动。高卢队的梦中人可是已经将东海诸人的面貌牢记在心,哪怕对方换上清军的服装,也休想蒙混过关。只要高卢队员们注意集体行动,保持彼此之间的安全距离,不要留下给东海队以多打少的局部优势,对方自然就威胁不到自己。
眼下谅山城已经在望,据说那里还有上千的法军驻守,弹药补给都很充足,相信清军没有机会攻下。只要进了谅山城,东海队便难以玩出什么花样来,而高卢队则可以开始着手准备反击。
就在他们想入非非的时候,山道边上的丛林里,司马富强发动“登高远眺”搜索了片刻,终于在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的法军中间找到了这八个人。因为害怕落单,所以高卢队的目标还是很明显的。他对着山顶身后的清军斥候打了个手势,便和队友们进入战斗位置。
片刻之后,山顶传来隆隆炮声,数枚开花弹呼啸着落向这条法军的生命线。山道上的所有人第一反应自然是躲避,就近寻找一切可以作为掩体的树木或者岩石。
高卢队也不例外,经历过多次热武器战争,这些人个个都具备良好的军事意识,比之在场的正牌军人都有过之而不不及。几乎是在炮响的一瞬间,他们便分散开来,各自找到了合适的掩体。
“行动!”黄志作为冯子材最信任的梦中人,暂时接管了伏击部队的临时指挥权。
伴随着隆隆的炮火声,清军王孝祺部从山道两旁一涌而出,直接与法军进入白刃战。
倒不是说他们完全被黄志“蛊惑”,为了配合东海队袭击高卢队的计划而放弃炮轰的火力优势,而是清军手中掌握的弹药根本就只够一轮攻击的,要知道当时法军围攻镇南关失败的最大原因便是补给跟不上,缺乏弹药。
这仅够一轮轰击的弹药,还是东海队于23日从文渊城里带出来的,根本就是作为疑兵之用的,目的是为了让法军自乱阵脚,无法第一时间组织防御和反击。所以当清军从道路两旁杀出时,大部分法军都还是畏首畏尾地躲在各种掩体之后,不敢随意探头。
黄志挑选的动手时机很好,但这个好是对于东海队的,而不是清军的。他等到高卢队的梦中人离自己队伍最近的时候才发出总攻的指令,自然是为了取得最好的奇袭效果。
当东海队的六名梦中人混杂在清军士兵当中从山道两边涌出时,高卢队的队员们依然躲在各自的掩体之后,由于没看到23日那几张熟悉的面孔,他们并不是很担心眼前的这些一般清军士兵,反而是怕随时可能落到头上的开花弹。
在清军士兵的掩护下,东海队的梦中人们按照当初张伟为他们设定的方针,悄悄地向各自的目标靠近,手中拿着的是清军的制式武器,而擅长的武器则依然藏在武器袋当中。
高卢队员茫然不知死神在向他们靠近,这时眼见清军的炮击似乎没有继续的意思,他们也壮着胆子站起来,仗着自己武力上的优势与清军士兵交战。几个意识比较好的,也在找机会向队友们靠近,以便互相照应,但是显然他们已经来不及了。
没过多久,冯子材所率的清军乘胜追击来到了文渊城下,东海队此时已经换上前几日战死于文渊城一带的清军士兵遗留下来的衣服,伺机混入攻城的军队中。
由于恢复了本来面目,隐藏于文渊城内的高卢队根本认不出混杂在清军当中的东海队员。而且直到此时,他们依然不知道文渊城的结局如何。
高傲的法国人在他们的史书里确实记载了这场清法战争,但作为最终的胜利者,他们对镇南关的败绩只是寥寥几笔带过,更不愿意将此记录在教科书里让学生们牢记。
所以此时高卢队便要为法国人的高傲付出代价了,大难临头了依然不知道要跑,总以为1885年3月清法战争结束的前夕,这场仗他们应该保有优势才对。当然,有这种想法也是正常,这是人之常情。
混入清军之后,东海队开始实施第二步作战计划。拥有C段位“社交”的黄志此时面对友军是无往而不利,轻轻松松便搭上了清军主帅冯子材。
黄志的“亲切”和“煽动”外加司马富强制作精巧的沙盘,一下子便让老将军接受了东海队的全盘计划。
中国的兵法于攻城一道有太多的战术和计略,都是这年代的西方人完全不懂的。这次黄志向冯子材推荐的是最基本的“围三阙一”,给法军留下逃亡谅山的出路,然后再伏兵于半道截击,总比打攻坚战要轻松得多。
法军新败,士气本就低迷,加之文渊城里已经被东海队炮轰过一回,入目已是满目疮痍,更令他们感觉到此城难以坚守。眼见着通往谅山的道路尚未被清军堵住,他们更是没有了斗志,只想着趁文渊城还没被完全包围之前,赶紧撤往相对安全的谅山。
中国人的兵法堪称一门艺术,于此展露无遗,从心理上潜移默化地瓦解了法军最后一丝的斗志。仅仅攻到第二天,也就是3月26日,毫无心思固守的法军便溃败了,按照东海队和清军既定的部署往谅山方向溃逃。
而作为东海队生死火拼的对手,高卢队自然还是觉得隐身于法军大部队当中要安全一点,而事实上对当地地形不熟悉的他们也没有太多的选择,只能是茫然不知的情况下,一步步地遵循着东海队设计好的路线走向足以令他们团灭的陷阱之中。
文渊城于镇南关南面偏西十里不到的地方,是一座小山城,夹在双方之间的两道山岭俗称东岭和西岭,联通彼此的便是中路谷地。而东岭的东南方向便是文渊城通往谅山的唯一道路,所以架设在此的大炮只要稍微调整一下位置和射击角度,便能根据需要随时改变炮火的覆盖区域。
东岭素来便是两军争夺的焦点,前两日尼格里带兵攻打镇南关的时候,运了几门开花大炮上东岭,败退之后却无暇顾及,均为清军缴获。为了伏击计划的顺利实施,攻打文渊城的时候冯子材甚至没舍得用,就是为了等着此时取得更好的效果。
文渊城往谅山的山道全长二十余里,全都处于丛林的包围之中,可以说处处都是适合埋伏的地方,只看冯子材和东海队如何选择了。
这自然又是一次玩心理的好机会,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法国人接下来将要体验的便是这个道理。冯子材与东海队商量的结果便是将伏击点设在将要抵达谅山的地方,法军于此处已经能远眺谅山城,正是最缺乏警惕性的时候。
高卢队混迹于法军之中,战战兢兢地逃了一路。若非有东海队的潜在威胁,一般的清军士兵对他们还构不成威胁,就算是败退,也不至于这么狼狈。不过在他们看来,那东海队也不过尔尔,肯定是没经历过生死火拼的,除了第二日冒进造成两人受伤之外,竟不懂得利用清军破城的良机袭击自己。
不过即便东海队利用破城的时机对高卢队展开攻击,在他们看来,也不过是自找苦吃的举动。高卢队的梦中人可是已经将东海诸人的面貌牢记在心,哪怕对方换上清军的服装,也休想蒙混过关。只要高卢队员们注意集体行动,保持彼此之间的安全距离,不要留下给东海队以多打少的局部优势,对方自然就威胁不到自己。
眼下谅山城已经在望,据说那里还有上千的法军驻守,弹药补给都很充足,相信清军没有机会攻下。只要进了谅山城,东海队便难以玩出什么花样来,而高卢队则可以开始着手准备反击。
就在他们想入非非的时候,山道边上的丛林里,司马富强发动“登高远眺”搜索了片刻,终于在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的法军中间找到了这八个人。因为害怕落单,所以高卢队的目标还是很明显的。他对着山顶身后的清军斥候打了个手势,便和队友们进入战斗位置。
片刻之后,山顶传来隆隆炮声,数枚开花弹呼啸着落向这条法军的生命线。山道上的所有人第一反应自然是躲避,就近寻找一切可以作为掩体的树木或者岩石。
高卢队也不例外,经历过多次热武器战争,这些人个个都具备良好的军事意识,比之在场的正牌军人都有过之而不不及。几乎是在炮响的一瞬间,他们便分散开来,各自找到了合适的掩体。
“行动!”黄志作为冯子材最信任的梦中人,暂时接管了伏击部队的临时指挥权。
伴随着隆隆的炮火声,清军王孝祺部从山道两旁一涌而出,直接与法军进入白刃战。
倒不是说他们完全被黄志“蛊惑”,为了配合东海队袭击高卢队的计划而放弃炮轰的火力优势,而是清军手中掌握的弹药根本就只够一轮攻击的,要知道当时法军围攻镇南关失败的最大原因便是补给跟不上,缺乏弹药。
这仅够一轮轰击的弹药,还是东海队于23日从文渊城里带出来的,根本就是作为疑兵之用的,目的是为了让法军自乱阵脚,无法第一时间组织防御和反击。所以当清军从道路两旁杀出时,大部分法军都还是畏首畏尾地躲在各种掩体之后,不敢随意探头。
黄志挑选的动手时机很好,但这个好是对于东海队的,而不是清军的。他等到高卢队的梦中人离自己队伍最近的时候才发出总攻的指令,自然是为了取得最好的奇袭效果。
当东海队的六名梦中人混杂在清军士兵当中从山道两边涌出时,高卢队的队员们依然躲在各自的掩体之后,由于没看到23日那几张熟悉的面孔,他们并不是很担心眼前的这些一般清军士兵,反而是怕随时可能落到头上的开花弹。
在清军士兵的掩护下,东海队的梦中人们按照当初张伟为他们设定的方针,悄悄地向各自的目标靠近,手中拿着的是清军的制式武器,而擅长的武器则依然藏在武器袋当中。
高卢队员茫然不知死神在向他们靠近,这时眼见清军的炮击似乎没有继续的意思,他们也壮着胆子站起来,仗着自己武力上的优势与清军士兵交战。几个意识比较好的,也在找机会向队友们靠近,以便互相照应,但是显然他们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