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白天,张伟可谓扬眉吐气,凭着昨夜缴来的枪,他今天真是做到了一枪一个,打得对面的日军心惊肉跳。
只是黄志在一旁很是不解,通过谢晋元给他的望远镜看去,张伟基本上就没有直接击毙过什么人。难道张伟动了恻隐之心?那是不可能的。
“你也不是很准嘛。”忍不住向张伟调侃到。
张伟不屑地瞥了他一眼,“你懂什么!帮我找两个军官,我表演给你看!”
通过望远镜进行搜索,黄志很快便帮张伟找到了两个目标,并且眼睁睁地看着那两个倒霉的家伙被一枪打破喉咙。
“为什么打脖子?”
恰好此时日军因为连续损失两名军官,不得不暂时退却,张伟也有了闲工夫,便转身坐下来向黄志传授经验。“通常的射击靶位都是在心脏和头部,然而真正的狙击高手要杀人,却更喜欢打脖子。”
“为了炫耀枪法?”这是黄志的看法。
“当然不是。实际上脖子是最容易致死的目标靶位。人的心脏只有拳头大小,且因为每个人体形不同,心脏位置略有偏差。所以射击胸口固然都是重伤,却未必能正中心脏,形成致命效果。”
黄志不由得点点头,确实如此,他还听说过心脏在右边的人,却没听过脖子长错地方的。
“再说头部。”张伟趁机给黄志的脑门来了个爆栗,“疼不?”
黄志郁闷不已,却不得不摇摇头,“还好。”
“人的颅骨是全身上下最硬的,当在枪械的极限距离进行射击时,尤其是这个年代的枪械,子弹其实很难穿透颅骨进入大脑,更多时候是嵌在颅骨上面。看起来是血流满面,很凄惨的模样,其实那人却死不了。因此,射击头部,真正效果好的只有双眼和张开的嘴巴,而这些地方,目标更小。”
黄志再次点头。
“至于脖子,是连接头部与身体的唯一通道,里面几乎被脊柱、神经与血管占满了,而这些东西,随便打断一条便是致命。你说,射击颈部是不是最优选择?”
“你既然能打那么准,为什么打那些士兵又不打他们要害呢?”黄志心里还有此疑问。
张伟看着好友的眼睛,“你以为我动了恻隐之心是吧?不,战争是没有人道主义的。当你在战场上杀人的时候,再去说那些便是虚伪。”
“那又是为了什么?”黄志追问。
“我给你讲个故事,同样发生在二战时期。一个英国的狙击手教官这么告诉他的学生,‘你打死一个对方士兵,德国人只需要安排一个强壮的小伙子,花半小时挖个坑,就能把他埋葬。而如果你只是射伤对方,那么德国人就必须安排两个小伙子,抬着担架把他送去战地医院,然后还要安排一个人照顾他两个月。你觉得从消耗对方人力的角度,哪种效果更好?’”这个故事想来也是张伟的教官告诉他的。
不得不承认,英国人的这套理论对于人口不多的敌对国家确实有用。而二战时期,他们也确实是这么对付德国人的。
黄志已经接受了他的说法,可是张伟意犹未尽,“再从战争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当你身边最要好的战友被敌人打死,这时候大多数人通常会愤怒,然后变得更勇猛、更不畏死。心中会想到,‘拼死也要多打死对方几个,为兄弟报仇。杀一个保本,杀两个有赚!’”
“是这样没错。”一旁其他士兵也凑过来听故事。
“但是当你身边的战友只是受伤,或者被打断一条胳膊,躺在那里呻吟。这时候人们会恐惧,会假设如果受伤的是自己该怎么办,生不如死?”张伟流露出残酷的表情,“所以说战争是没有人道可言的,要尽可能地把敌人打怕。”
黄志完全同意自己好兄弟的说法,可是心里却不怎么舒服。
在张伟神狙的镇压下,日本人也真是被打怕了,再也没有什么大动作。接下来524团又坚守了四行仓库三日,终于在11月1日接到上峰的侧退命令。此时的日军已经疲惫不堪,因此接受租界英军的调停,同意让八百壮士退出四行仓库,进入英租界接受庇护。
此时的黄志和张伟,硝烟的味道已经渗透到了骨子里去,走在524团的士兵当中,即便是梦中人也无法感觉到他们的不同。
是夜,他们回归了现实世界。
========================梦与现实的分界线=======================
“谢晋元死了……”张伟一脸的沮丧,他还没有从四行仓库一战中缓过来。
相比于诺曼底,发生在自己国家的战争更让黄志有切身的感受,此时他也一样是魂不守舍。“那么多年过去了,不死难道变成神仙?”
“不,我的意思是他被杀害了。524团在英租界里被软禁了四年,被释放之后,汪精卫伪政府派刺客杀害了他!”指着电脑屏幕上搜索出来的资料,张伟恨得咬牙切齿。他和谢晋元的交往虽然只有这短短的几日,但生死间培养的战友兄弟情远胜于正常人一辈子的交往。
黄志黯然无语。
只是黄志在一旁很是不解,通过谢晋元给他的望远镜看去,张伟基本上就没有直接击毙过什么人。难道张伟动了恻隐之心?那是不可能的。
“你也不是很准嘛。”忍不住向张伟调侃到。
张伟不屑地瞥了他一眼,“你懂什么!帮我找两个军官,我表演给你看!”
通过望远镜进行搜索,黄志很快便帮张伟找到了两个目标,并且眼睁睁地看着那两个倒霉的家伙被一枪打破喉咙。
“为什么打脖子?”
恰好此时日军因为连续损失两名军官,不得不暂时退却,张伟也有了闲工夫,便转身坐下来向黄志传授经验。“通常的射击靶位都是在心脏和头部,然而真正的狙击高手要杀人,却更喜欢打脖子。”
“为了炫耀枪法?”这是黄志的看法。
“当然不是。实际上脖子是最容易致死的目标靶位。人的心脏只有拳头大小,且因为每个人体形不同,心脏位置略有偏差。所以射击胸口固然都是重伤,却未必能正中心脏,形成致命效果。”
黄志不由得点点头,确实如此,他还听说过心脏在右边的人,却没听过脖子长错地方的。
“再说头部。”张伟趁机给黄志的脑门来了个爆栗,“疼不?”
黄志郁闷不已,却不得不摇摇头,“还好。”
“人的颅骨是全身上下最硬的,当在枪械的极限距离进行射击时,尤其是这个年代的枪械,子弹其实很难穿透颅骨进入大脑,更多时候是嵌在颅骨上面。看起来是血流满面,很凄惨的模样,其实那人却死不了。因此,射击头部,真正效果好的只有双眼和张开的嘴巴,而这些地方,目标更小。”
黄志再次点头。
“至于脖子,是连接头部与身体的唯一通道,里面几乎被脊柱、神经与血管占满了,而这些东西,随便打断一条便是致命。你说,射击颈部是不是最优选择?”
“你既然能打那么准,为什么打那些士兵又不打他们要害呢?”黄志心里还有此疑问。
张伟看着好友的眼睛,“你以为我动了恻隐之心是吧?不,战争是没有人道主义的。当你在战场上杀人的时候,再去说那些便是虚伪。”
“那又是为了什么?”黄志追问。
“我给你讲个故事,同样发生在二战时期。一个英国的狙击手教官这么告诉他的学生,‘你打死一个对方士兵,德国人只需要安排一个强壮的小伙子,花半小时挖个坑,就能把他埋葬。而如果你只是射伤对方,那么德国人就必须安排两个小伙子,抬着担架把他送去战地医院,然后还要安排一个人照顾他两个月。你觉得从消耗对方人力的角度,哪种效果更好?’”这个故事想来也是张伟的教官告诉他的。
不得不承认,英国人的这套理论对于人口不多的敌对国家确实有用。而二战时期,他们也确实是这么对付德国人的。
黄志已经接受了他的说法,可是张伟意犹未尽,“再从战争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当你身边最要好的战友被敌人打死,这时候大多数人通常会愤怒,然后变得更勇猛、更不畏死。心中会想到,‘拼死也要多打死对方几个,为兄弟报仇。杀一个保本,杀两个有赚!’”
“是这样没错。”一旁其他士兵也凑过来听故事。
“但是当你身边的战友只是受伤,或者被打断一条胳膊,躺在那里呻吟。这时候人们会恐惧,会假设如果受伤的是自己该怎么办,生不如死?”张伟流露出残酷的表情,“所以说战争是没有人道可言的,要尽可能地把敌人打怕。”
黄志完全同意自己好兄弟的说法,可是心里却不怎么舒服。
在张伟神狙的镇压下,日本人也真是被打怕了,再也没有什么大动作。接下来524团又坚守了四行仓库三日,终于在11月1日接到上峰的侧退命令。此时的日军已经疲惫不堪,因此接受租界英军的调停,同意让八百壮士退出四行仓库,进入英租界接受庇护。
此时的黄志和张伟,硝烟的味道已经渗透到了骨子里去,走在524团的士兵当中,即便是梦中人也无法感觉到他们的不同。
是夜,他们回归了现实世界。
========================梦与现实的分界线=======================
“谢晋元死了……”张伟一脸的沮丧,他还没有从四行仓库一战中缓过来。
相比于诺曼底,发生在自己国家的战争更让黄志有切身的感受,此时他也一样是魂不守舍。“那么多年过去了,不死难道变成神仙?”
“不,我的意思是他被杀害了。524团在英租界里被软禁了四年,被释放之后,汪精卫伪政府派刺客杀害了他!”指着电脑屏幕上搜索出来的资料,张伟恨得咬牙切齿。他和谢晋元的交往虽然只有这短短的几日,但生死间培养的战友兄弟情远胜于正常人一辈子的交往。
黄志黯然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