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分感谢腾宽同学的打赏!
*
这两个字令孙继先悚然而惊,陆庭芳能够从他的平日行为举止上看出他是心学门人,那其他人呢?
难道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了?
他不由细细地思量自己以往的行为,房间里寂静了下来,罗信此时倒变得老神在在,他的心中在兴奋,没有想到这次前来拜访孙继先试探,竟然得到了一个这么大的惊喜。而何心隐则是在打量罗信,看到罗信君子如玉的神态,想到刚才他破题的机敏,心中越是喜爱。不由开口道:
“罗信,你对心学是什么看法?”
何心隐的声音响起惊醒了处于沉思中的孙继先,他感觉到自己之前并没有什么失误,如果陆庭芳能够从细微之处观察出自己的身份,那就只能够说是陆庭芳的观察力惊人,心中不由感叹。
怪不得徐阶想要陆庭芳出仕,而严党却使出各种手段阻止陆庭芳出仕,这陆庭芳也是非常人啊!
阳林县。
陆府书房内,陆庭芳打了一个喷嚏,心中有些莫名其妙。
孙继先听到何心隐的话,心中也是一动,如果能够将罗信拉进心学,那么就算是陆庭芳知道自己的心学门人也一切都不是问题。不由将期盼的目光望向了罗信。罗信便沉吟了起来,他并不想加入心学,心学的宗旨决定了不符合皇帝的意志,所以心学想要重振势比登天还难,纵观历史,一直到大明灭亡,心学门人也没有重新占据朝堂。
一旦加入了心学,罗信的周围是多了一批助力,但是也多了一道枷锁,而且一旦身份暴露,有着极大的可能被驱逐朝堂,甚至入狱。
但是如果在这里直接拒绝了对方。也许就会多了一个敌人。这让罗信不由头痛了起来。但是这个时候又不能够沉吟过久,便略微沉思了一下道:
“学生对知行合一的思想十分钦佩,不过对过于禅理方面也不敢苟同。”
何心隐和孙继先对视了一眼,眼中都流露出一丝失望。他们能够听出罗信话中的意思,那就是在委婉拒绝。但是何心隐和孙继先心中都有些不甘,孙继先望着罗信道:
“罗信,你对现今的朝堂如何看?”
罗信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不想给孙继先留下一个恶劣的印象。老实说道:
“糜烂。”
孙继先精神就是一振道:“那罗贤侄科考的目的是什么?”
罗信心中不由苦笑,这就变成罗贤侄了。但是神色依旧坦诚地说道:
“做官。”
孙继先就笑了。
“那做官又是为了什么?”
“活得有尊严。”罗信淡淡地说道,这是他特意如此说。
闻听到罗信所言,孙继先的脸上现出了一丝惭愧,他自然是听出了罗信话中的意思,陆庭芳便是在他孙继先的逼迫下失去了尊严。顿了一下道:
“罗贤侄,回去代叔叔向令师道个歉,有机会我一定亲自登门向令师道歉。”
“不敢!”罗信立刻说道。
“哼,你小小年纪,就如同老朽一般。只有这一点儿抱负?”何心隐却在一旁露出了怒色。
“当然不是。”罗信昂然道:“自然是为天下奔波之。”
“何为天下?”何心隐追问道。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何心隐的眼睛就是一亮,对罗信便有了更多的期盼。
“这只是我们心学为之奋斗的目标。罗贤侄,你还犹豫什么?”
罗信此时脸上一片坦诚道:“夫山先生,容学生时间考虑。”
何心隐的脸上便现出了失望之色,但是却也没有逼迫罗信,他知道这样的事情也不能够急迫。而且他虽想要招揽罗信,却并不是非常看重罗信。毕竟罗信只是一个北方的神童,并不是南方神童。大明历史上北方士子并没有什么出类拔萃的人物。
孙继先心中一闪,他心中清楚罗信虽然没有认出何心隐,那是因为罗信年幼。阅历不够。但是只要回去告知陆庭芳在这里遇到了夫山,那陆庭芳一定能够推敲出夫山就是何心隐,于是便不再隐瞒道:
“罗贤侄,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夫山先生就是何心隐。”
罗信的脸上立刻佯装露出了极度惊讶之色,站起身形朝着何心隐施礼道:
“原来是何前辈。”
何心隐便摆摆手道:“回去代我向令师为好。”
“是!”
接下来便是闲谈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罗信便识趣地告辞了。一路上罗信慢慢地行走,依旧是温润如玉的模样,心中却是浮现出一丝喜悦,一丝烦恼。
喜悦的是孙继先不会是自己的障碍,最起码不会是自己科考的障碍。
烦恼的是孙继先一定会不遗余力的拉拢自己进入心学。
带着两种不同的情绪回到了周府,住了一夜之后,便匆匆返回了阳林县,他要把昨日拜访孙继先的事情告知老师。
陆庭芳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之后,心中也浮现出一丝喜悦,他此时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了罗信的身上,如今罗信的前途上少了一块绊脚石,他的心中自然喜悦。
自此,陆庭芳对罗信的学业更加的上心,如今罗信也居住在阳林县,与陆府相聚不远。陆庭芳便经常去罗信家去指点罗信学业。
而罗信此时的心思却完全不在读书上,而是沉浸在创立自己的思想体系上。但是这样的事情他是不敢和陆庭芳说的,他此时还完全没有形成了一个成形的思想体系,会被陆庭芳斥责好高骛远。所以每当陆庭芳前来,他都打起精神聆听陆庭芳的指点,而当陆庭芳离开之后,他便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罗信一边整理着资料,一边将自己思索出来的东西写在纸张上,他些得很慢,写得也不多,但是每个字都是这近两个月来的领悟,这些领悟包含了嘉靖之后一直到那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的各大名家的思想,经过他的融会贯通所得,虽然真正落在纸张上的文字很少,只有不到三十页,却已经略微显露出超过这个年代的精辟思想。
*
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
*(未完待续。)
*
这两个字令孙继先悚然而惊,陆庭芳能够从他的平日行为举止上看出他是心学门人,那其他人呢?
难道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了?
他不由细细地思量自己以往的行为,房间里寂静了下来,罗信此时倒变得老神在在,他的心中在兴奋,没有想到这次前来拜访孙继先试探,竟然得到了一个这么大的惊喜。而何心隐则是在打量罗信,看到罗信君子如玉的神态,想到刚才他破题的机敏,心中越是喜爱。不由开口道:
“罗信,你对心学是什么看法?”
何心隐的声音响起惊醒了处于沉思中的孙继先,他感觉到自己之前并没有什么失误,如果陆庭芳能够从细微之处观察出自己的身份,那就只能够说是陆庭芳的观察力惊人,心中不由感叹。
怪不得徐阶想要陆庭芳出仕,而严党却使出各种手段阻止陆庭芳出仕,这陆庭芳也是非常人啊!
阳林县。
陆府书房内,陆庭芳打了一个喷嚏,心中有些莫名其妙。
孙继先听到何心隐的话,心中也是一动,如果能够将罗信拉进心学,那么就算是陆庭芳知道自己的心学门人也一切都不是问题。不由将期盼的目光望向了罗信。罗信便沉吟了起来,他并不想加入心学,心学的宗旨决定了不符合皇帝的意志,所以心学想要重振势比登天还难,纵观历史,一直到大明灭亡,心学门人也没有重新占据朝堂。
一旦加入了心学,罗信的周围是多了一批助力,但是也多了一道枷锁,而且一旦身份暴露,有着极大的可能被驱逐朝堂,甚至入狱。
但是如果在这里直接拒绝了对方。也许就会多了一个敌人。这让罗信不由头痛了起来。但是这个时候又不能够沉吟过久,便略微沉思了一下道:
“学生对知行合一的思想十分钦佩,不过对过于禅理方面也不敢苟同。”
何心隐和孙继先对视了一眼,眼中都流露出一丝失望。他们能够听出罗信话中的意思,那就是在委婉拒绝。但是何心隐和孙继先心中都有些不甘,孙继先望着罗信道:
“罗信,你对现今的朝堂如何看?”
罗信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不想给孙继先留下一个恶劣的印象。老实说道:
“糜烂。”
孙继先精神就是一振道:“那罗贤侄科考的目的是什么?”
罗信心中不由苦笑,这就变成罗贤侄了。但是神色依旧坦诚地说道:
“做官。”
孙继先就笑了。
“那做官又是为了什么?”
“活得有尊严。”罗信淡淡地说道,这是他特意如此说。
闻听到罗信所言,孙继先的脸上现出了一丝惭愧,他自然是听出了罗信话中的意思,陆庭芳便是在他孙继先的逼迫下失去了尊严。顿了一下道:
“罗贤侄,回去代叔叔向令师道个歉,有机会我一定亲自登门向令师道歉。”
“不敢!”罗信立刻说道。
“哼,你小小年纪,就如同老朽一般。只有这一点儿抱负?”何心隐却在一旁露出了怒色。
“当然不是。”罗信昂然道:“自然是为天下奔波之。”
“何为天下?”何心隐追问道。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何心隐的眼睛就是一亮,对罗信便有了更多的期盼。
“这只是我们心学为之奋斗的目标。罗贤侄,你还犹豫什么?”
罗信此时脸上一片坦诚道:“夫山先生,容学生时间考虑。”
何心隐的脸上便现出了失望之色,但是却也没有逼迫罗信,他知道这样的事情也不能够急迫。而且他虽想要招揽罗信,却并不是非常看重罗信。毕竟罗信只是一个北方的神童,并不是南方神童。大明历史上北方士子并没有什么出类拔萃的人物。
孙继先心中一闪,他心中清楚罗信虽然没有认出何心隐,那是因为罗信年幼。阅历不够。但是只要回去告知陆庭芳在这里遇到了夫山,那陆庭芳一定能够推敲出夫山就是何心隐,于是便不再隐瞒道:
“罗贤侄,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夫山先生就是何心隐。”
罗信的脸上立刻佯装露出了极度惊讶之色,站起身形朝着何心隐施礼道:
“原来是何前辈。”
何心隐便摆摆手道:“回去代我向令师为好。”
“是!”
接下来便是闲谈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罗信便识趣地告辞了。一路上罗信慢慢地行走,依旧是温润如玉的模样,心中却是浮现出一丝喜悦,一丝烦恼。
喜悦的是孙继先不会是自己的障碍,最起码不会是自己科考的障碍。
烦恼的是孙继先一定会不遗余力的拉拢自己进入心学。
带着两种不同的情绪回到了周府,住了一夜之后,便匆匆返回了阳林县,他要把昨日拜访孙继先的事情告知老师。
陆庭芳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之后,心中也浮现出一丝喜悦,他此时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了罗信的身上,如今罗信的前途上少了一块绊脚石,他的心中自然喜悦。
自此,陆庭芳对罗信的学业更加的上心,如今罗信也居住在阳林县,与陆府相聚不远。陆庭芳便经常去罗信家去指点罗信学业。
而罗信此时的心思却完全不在读书上,而是沉浸在创立自己的思想体系上。但是这样的事情他是不敢和陆庭芳说的,他此时还完全没有形成了一个成形的思想体系,会被陆庭芳斥责好高骛远。所以每当陆庭芳前来,他都打起精神聆听陆庭芳的指点,而当陆庭芳离开之后,他便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罗信一边整理着资料,一边将自己思索出来的东西写在纸张上,他些得很慢,写得也不多,但是每个字都是这近两个月来的领悟,这些领悟包含了嘉靖之后一直到那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的各大名家的思想,经过他的融会贯通所得,虽然真正落在纸张上的文字很少,只有不到三十页,却已经略微显露出超过这个年代的精辟思想。
*
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