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在论建都之所时,比喻建都长安为建瓴之势;建都洛阳、开封为宅中图大之势;建都北京(燕京)则为挈裘之势。
关中山河四塞,地势高峻,居高临下,故称建瓴之势;洛阳、开封处中原四通八达之地,可向四面扩展,故称宅中图大之势;挈裘则为提衣挈领之意。
建都燕京,是顾祖禹所说的:“据上游之势,以临驭六合。”故称挈裘之势。《读史方舆纪要》中称燕京“沧海环其东,太行拥其右,漳、卫连襟带于南,居庸锁钥于北。幽燕形胜,实甲天下。”
若要更迷信一点说,云铮更觉得天下王气,当兴于燕京。在原先那个时代,自宋以后,元、明、清三朝,均都于北京。其中明朝先都于南京,燕王朱棣靖难之役之后,迁都北京。若再往后看,民国都于南京,终败于毛太祖之手,而毛太祖则正是都于北京。
当然,以云铮这样一个出身后世,不信鬼神之人而言,王气之说实不可靠,他信的,还是天下战略。
中国古代政治重心的整体趋势是自西往东移动,其中也经历过一段摇摆。秦、西汉定都关中,西汉末年的动荡致使关中残破,于是,东汉、曹魏和西晋定都洛阳。十六国北朝时期,统一北方时间较长的北魏后来也迁都洛阳。隋唐再度统一天下后,政治重心又移回关中。唐末的动荡又使关中破坏很大,于是,大魏定都洛阳。而在前世历史之中,北京的王气,却是直到元朝重新统一后,政治重心才真正移到河北,并一直延续下来。
但这其中是有理由的,并且以云铮超前的战略思维,足以把这些优势提前发挥出来。燕京地处河北,位于中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之所以也称“据上游之势”,不缘于它本身的地势,而缘于它跟周围地区的关系及由此而形成的在整个中国地理格局中的地位。
河北依山傍海,三面山海环抱,南面中原。东面是浩淼的大海,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延绵千里,环绕其西、北两面。河北境内的几条主要的河流均发源于这两条山脉,切穿山岭,形成交通孔道,也因此而形成了一些险要关隘。正因为这个位置,也才有前面的“衣领”的意思。
云铮的信心满怀,绝非仅仅因为占据了这个“衣领”,而是因为在河北在手的情况下,云家完全掌握了“两山”。两山,指的是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
燕山山脉将河北与内蒙古草原联系起来。内蒙古草原历来为北方游牧民族驰骋之地。塞外游牧民族强盛之时,常南下扰掠中原。河北为其南下的一个主要方向。塞外游牧民族入据河北,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自辽河流域而来,一是自蒙古草原而来。辽河流域与河北之间的往来通道是辽西走廊,山海关扼其咽喉,卢龙、迁安、乐亭、遵化等地为重镇。蒙古草原进入河北的一条便捷的路线是出大同盆地北部山地低口进入大同盆地,再由桑干河及其支流河谷低地进入河北,居庸关、紫荆关等关隘扼其咽喉,大同、宣化、怀来、张家口等地为重镇。燕京作为河北北部的一个重心,可以同时应接这两个方向。在燕京外围环燕山山脉,还有松亭关、古北口、冷口、喜峰口等关隘扼守穿越燕山山脉的其它几条交通孔道。
所以燕山山脉起着抗击塞外游牧民族南下的屏障作用,翼蔽河北乃至整个中原的安全。秦汉经营渔阳、上谷、右北平,隋唐经营范阳、平卢,明代经营宣府、蓟镇,都是意在扼守燕山险阻,以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五代失幽燕之地,丧失北方国防险要,到北宋时,朝廷念念不忘收复失地。吕中说:“燕蓟不收,则河北之地不固;河北不固,则河南不可高枕而卧。”道出了这片地域对于河北乃至整个中原的意义。
而现在云家不仅将燕云十六州稳握手中,而且新得了辽国中京道和西京道大片领土,对于北方的防御,就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回旋余地,再加上燕山诸关以及天下最为善守的云山帅坐镇燕京,别说辽国衰落而蒙古尚未崛起,即便当真有一强敌也无大碍,如此优势之下,北方大势岂能有变?
太行山脉则将河北与山西高原联系起来。北方的争衡常表现为关中与河北之间的争衡。山西高原如同一个楔子,楔入河北与关中之间。当河北与关中争衡之时,能不能控制太行山形势,常关系到河北势力的成败兴衰。
在太行山山脉一线,有紫荆关、倒马关、井陉、滏口等关隘扼其往来通道。其中,紫荆关和倒马关主要是扼守自大同盆地经桑干河谷而来的通道,此二关与居庸关共同屏护燕京西、北二面,(明代号为“内三关”);井陉关和滏口则扼守山西与河北中部、南部之间的往来通道,正定、邢台、邯郸等地既依太行山地险要,又控上述关隘通道,遂得以成为一方重镇。经营好太行山诸关隘,可保右翼的安全,且自山西南下中原或西入关中,都有高屋建瓴之势。
山西之地,原本就是云家辖区,眼下已经经营了七十多年,早已根深蒂固。云家以山西而望关中,高屋建瓴的优势已然形成。而关中如要东袭山西,则先有黄河天险,后有太行诸关,而且是跟善守出名的太原卫交手,难度之大,等同登天。
其实当年云峰出镇河北的时候也没有料到,两百年之后的云家会拥有如此优势。当然,他当年出镇的时候,仅仅节制河北北部,后来因为辽国越发强势,仅仅依靠河北北部的力量无法挡住辽军铁骑,这才让云家同时兼理了河北南部。至于山西,则是那场大变之后云家获得的战争红利。
但云家地位的提升,其中却有辽国许多功劳。原先匈奴时期,主要威胁在西而不是在东,即便再突厥时期,也更喜欢掠关中、陇西而非河北。但到了辽国时期,因为辽国的重心在东而不是在西,因此河北的战略压力立即便得极大。西北虽然也有西夏的威胁,但相对来说,辽国自然比西夏强大得多,于是河北的地位就越发凸显。
一开始的时候,辽国还极为强大,单靠云家一个河北之地,不经过中央朝廷输血,是顶不住的。但到了那场大变之后,云家得到了山西,不仅军力得到加强,经济实力也大大加强,从此对朝廷的依赖就小了很多,但仍然朝廷时不时在经济上输血才能维持。
但云岚当年那一战之后,局势就改观了。辽国经那一战,元气大伤,对河北的威胁骤然减小,云家进入发展期,战略优势开始积累。而后云铮兼任河北巡抚进行族产改制,云家庞大的基础族产如矿山、冶炼等产业开始爆发式的喷涌,云家的战略物资积累速度达到巅峰。
远取菲律宾铜矿、掌控日本银山、攻略高丽,三大战略步骤顺利完成,云家的最大劣势经济,也达到了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而且还能多有多剩,此时的云家,作为一个最强大的藩镇来说,除了所谓的“天下大义”之外,已经没有弱点。并且因为高丽之战,云家的新军得到训练、新式武器得到考验、新式战法得到证明——云家原本就最为引以为傲的军事力量进一步得到加强。
这时,云铮选择了拿辽国试刀,十几万大军北伐辽国,一路击溃辽军,夺取大片领土,逼得辽国割让两块重要的战略要地给了云家。至此,北疆物资军械、军心士气,达到巅峰。
云家北疆军原本对中原各军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骑兵,大魏天下,只有云家有燕云十六州可以牧马,因此只有云家才有成建制的骑兵部队。而如今中京道和西京道的到手,又为这一优势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基础。
河北尤其是河北北部地区的意义就在于它将农耕经济的中原与游牧经济的塞外联系起来。那个世界中,蒙古入主中原,择定都之所时,木华黎就建议说:“幽燕之地,龙蹯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驻跸之所,非燕不可。”
如今云家北控大片牧场,南有河北平原,西有太行诸关,外环黄河天险,如此形势之下,若云铮还不敢出兵,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姓云!
鹰扬卫此刻已经将部分在日本和高丽的部队抽调回北疆,如今已经将这九个卫五万零四百人集中在燕京,作为此次云铮南下的中坚主力。
此外,云岚为云铮抽调了燕云卫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一共七个卫三万九千两百人,真定卫第一、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一共五个卫两万八千人,太原卫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一共六个卫三万三千六百人。
如此,云铮再次手控二十七个卫,一共十五万一千两百人的精锐大军,南下直取中原!
关中山河四塞,地势高峻,居高临下,故称建瓴之势;洛阳、开封处中原四通八达之地,可向四面扩展,故称宅中图大之势;挈裘则为提衣挈领之意。
建都燕京,是顾祖禹所说的:“据上游之势,以临驭六合。”故称挈裘之势。《读史方舆纪要》中称燕京“沧海环其东,太行拥其右,漳、卫连襟带于南,居庸锁钥于北。幽燕形胜,实甲天下。”
若要更迷信一点说,云铮更觉得天下王气,当兴于燕京。在原先那个时代,自宋以后,元、明、清三朝,均都于北京。其中明朝先都于南京,燕王朱棣靖难之役之后,迁都北京。若再往后看,民国都于南京,终败于毛太祖之手,而毛太祖则正是都于北京。
当然,以云铮这样一个出身后世,不信鬼神之人而言,王气之说实不可靠,他信的,还是天下战略。
中国古代政治重心的整体趋势是自西往东移动,其中也经历过一段摇摆。秦、西汉定都关中,西汉末年的动荡致使关中残破,于是,东汉、曹魏和西晋定都洛阳。十六国北朝时期,统一北方时间较长的北魏后来也迁都洛阳。隋唐再度统一天下后,政治重心又移回关中。唐末的动荡又使关中破坏很大,于是,大魏定都洛阳。而在前世历史之中,北京的王气,却是直到元朝重新统一后,政治重心才真正移到河北,并一直延续下来。
但这其中是有理由的,并且以云铮超前的战略思维,足以把这些优势提前发挥出来。燕京地处河北,位于中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之所以也称“据上游之势”,不缘于它本身的地势,而缘于它跟周围地区的关系及由此而形成的在整个中国地理格局中的地位。
河北依山傍海,三面山海环抱,南面中原。东面是浩淼的大海,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延绵千里,环绕其西、北两面。河北境内的几条主要的河流均发源于这两条山脉,切穿山岭,形成交通孔道,也因此而形成了一些险要关隘。正因为这个位置,也才有前面的“衣领”的意思。
云铮的信心满怀,绝非仅仅因为占据了这个“衣领”,而是因为在河北在手的情况下,云家完全掌握了“两山”。两山,指的是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
燕山山脉将河北与内蒙古草原联系起来。内蒙古草原历来为北方游牧民族驰骋之地。塞外游牧民族强盛之时,常南下扰掠中原。河北为其南下的一个主要方向。塞外游牧民族入据河北,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自辽河流域而来,一是自蒙古草原而来。辽河流域与河北之间的往来通道是辽西走廊,山海关扼其咽喉,卢龙、迁安、乐亭、遵化等地为重镇。蒙古草原进入河北的一条便捷的路线是出大同盆地北部山地低口进入大同盆地,再由桑干河及其支流河谷低地进入河北,居庸关、紫荆关等关隘扼其咽喉,大同、宣化、怀来、张家口等地为重镇。燕京作为河北北部的一个重心,可以同时应接这两个方向。在燕京外围环燕山山脉,还有松亭关、古北口、冷口、喜峰口等关隘扼守穿越燕山山脉的其它几条交通孔道。
所以燕山山脉起着抗击塞外游牧民族南下的屏障作用,翼蔽河北乃至整个中原的安全。秦汉经营渔阳、上谷、右北平,隋唐经营范阳、平卢,明代经营宣府、蓟镇,都是意在扼守燕山险阻,以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五代失幽燕之地,丧失北方国防险要,到北宋时,朝廷念念不忘收复失地。吕中说:“燕蓟不收,则河北之地不固;河北不固,则河南不可高枕而卧。”道出了这片地域对于河北乃至整个中原的意义。
而现在云家不仅将燕云十六州稳握手中,而且新得了辽国中京道和西京道大片领土,对于北方的防御,就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回旋余地,再加上燕山诸关以及天下最为善守的云山帅坐镇燕京,别说辽国衰落而蒙古尚未崛起,即便当真有一强敌也无大碍,如此优势之下,北方大势岂能有变?
太行山脉则将河北与山西高原联系起来。北方的争衡常表现为关中与河北之间的争衡。山西高原如同一个楔子,楔入河北与关中之间。当河北与关中争衡之时,能不能控制太行山形势,常关系到河北势力的成败兴衰。
在太行山山脉一线,有紫荆关、倒马关、井陉、滏口等关隘扼其往来通道。其中,紫荆关和倒马关主要是扼守自大同盆地经桑干河谷而来的通道,此二关与居庸关共同屏护燕京西、北二面,(明代号为“内三关”);井陉关和滏口则扼守山西与河北中部、南部之间的往来通道,正定、邢台、邯郸等地既依太行山地险要,又控上述关隘通道,遂得以成为一方重镇。经营好太行山诸关隘,可保右翼的安全,且自山西南下中原或西入关中,都有高屋建瓴之势。
山西之地,原本就是云家辖区,眼下已经经营了七十多年,早已根深蒂固。云家以山西而望关中,高屋建瓴的优势已然形成。而关中如要东袭山西,则先有黄河天险,后有太行诸关,而且是跟善守出名的太原卫交手,难度之大,等同登天。
其实当年云峰出镇河北的时候也没有料到,两百年之后的云家会拥有如此优势。当然,他当年出镇的时候,仅仅节制河北北部,后来因为辽国越发强势,仅仅依靠河北北部的力量无法挡住辽军铁骑,这才让云家同时兼理了河北南部。至于山西,则是那场大变之后云家获得的战争红利。
但云家地位的提升,其中却有辽国许多功劳。原先匈奴时期,主要威胁在西而不是在东,即便再突厥时期,也更喜欢掠关中、陇西而非河北。但到了辽国时期,因为辽国的重心在东而不是在西,因此河北的战略压力立即便得极大。西北虽然也有西夏的威胁,但相对来说,辽国自然比西夏强大得多,于是河北的地位就越发凸显。
一开始的时候,辽国还极为强大,单靠云家一个河北之地,不经过中央朝廷输血,是顶不住的。但到了那场大变之后,云家得到了山西,不仅军力得到加强,经济实力也大大加强,从此对朝廷的依赖就小了很多,但仍然朝廷时不时在经济上输血才能维持。
但云岚当年那一战之后,局势就改观了。辽国经那一战,元气大伤,对河北的威胁骤然减小,云家进入发展期,战略优势开始积累。而后云铮兼任河北巡抚进行族产改制,云家庞大的基础族产如矿山、冶炼等产业开始爆发式的喷涌,云家的战略物资积累速度达到巅峰。
远取菲律宾铜矿、掌控日本银山、攻略高丽,三大战略步骤顺利完成,云家的最大劣势经济,也达到了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而且还能多有多剩,此时的云家,作为一个最强大的藩镇来说,除了所谓的“天下大义”之外,已经没有弱点。并且因为高丽之战,云家的新军得到训练、新式武器得到考验、新式战法得到证明——云家原本就最为引以为傲的军事力量进一步得到加强。
这时,云铮选择了拿辽国试刀,十几万大军北伐辽国,一路击溃辽军,夺取大片领土,逼得辽国割让两块重要的战略要地给了云家。至此,北疆物资军械、军心士气,达到巅峰。
云家北疆军原本对中原各军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骑兵,大魏天下,只有云家有燕云十六州可以牧马,因此只有云家才有成建制的骑兵部队。而如今中京道和西京道的到手,又为这一优势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基础。
河北尤其是河北北部地区的意义就在于它将农耕经济的中原与游牧经济的塞外联系起来。那个世界中,蒙古入主中原,择定都之所时,木华黎就建议说:“幽燕之地,龙蹯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驻跸之所,非燕不可。”
如今云家北控大片牧场,南有河北平原,西有太行诸关,外环黄河天险,如此形势之下,若云铮还不敢出兵,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姓云!
鹰扬卫此刻已经将部分在日本和高丽的部队抽调回北疆,如今已经将这九个卫五万零四百人集中在燕京,作为此次云铮南下的中坚主力。
此外,云岚为云铮抽调了燕云卫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一共七个卫三万九千两百人,真定卫第一、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一共五个卫两万八千人,太原卫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一共六个卫三万三千六百人。
如此,云铮再次手控二十七个卫,一共十五万一千两百人的精锐大军,南下直取中原!